一种带有气囊的高跟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1883发布日期:2020-04-21 17:19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气囊的高跟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跟鞋,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气囊的高跟鞋。



背景技术:

高跟鞋是女鞋的一种,穿上高跟鞋能够体现女士的优雅和身材,但是,在穿高跟鞋的同时,足部前脚掌部位承载了人体更多的重量,致使足部容易疲惫、疼痛,主要是因为穿着高跟鞋无法用足弓缓冲行走的震动,而且高跟鞋前部不能缓解足部压力,不能起到按摩缓冲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高跟鞋结构进行改进,以获得舒适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气囊的高跟鞋,穿上以后能够缓解足部压力,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气囊的高跟鞋,包括鞋体、鞋底及鞋跟,所述鞋体固定在所述鞋底上,所述鞋跟与所述鞋底的跟部连接,所述鞋底的前掌处设置有第一气囊,所述鞋底的后掌处设置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通过导管连通。

作为优化,所述第二气囊由隔膜隔成了第一气囊腔、第二气囊腔、第三气囊腔,所述第一气囊腔通过第一导管与第一气囊连接,所述第二气囊腔通过第二导管与第一气囊连接;所述第一导管设置有流通方向从第一气囊腔向第一气囊的第一单向阀门,所述第二导管设置有流通方向从第一气囊向第二气囊腔的第二单向阀门,所述第一气囊腔与第二气囊腔之间的隔膜设置有流通方向从第二气囊腔向第一气囊腔的第三单向阀门。

作为优化,所述第二气囊的第一气囊腔是最靠近所述第一气囊的,所述第二气囊腔、第三气囊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气囊腔远离所述第一气囊方向的两侧。

作为优化,所述第二气囊腔设置位置根据购买者的后脚跟着力点对应设置;所述第三气囊腔为密封腔,腔体内冲入少量介质或无介质。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冲入的介质为气体或液体。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气囊由隔膜隔成第四气囊腔和第五气囊腔,所述第四气囊腔通过第一导管与所述第一气囊腔连接,所述第五气囊腔通过第二导管与所述第二气囊腔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第四气囊腔与所述第五气囊腔之间的隔膜设置有流通方向从第四气囊腔向第五气囊腔的第四单向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以根据每个人的走路习惯设置用在高跟鞋前掌的第一气囊和后掌的第二气囊,在行走时,借助气囊来缓冲高跟鞋踏在地面上的冲击力,延缓疲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气囊的高跟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鞋底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的连接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1为鞋体,2为鞋底,21为第一气囊,211为第四气囊腔,212为第五气囊腔,213为第四单向阀门,22为第二气囊,221为第一气囊腔,222为第二气囊腔,223为第三气囊腔,224为第三单向阀门,23为第一导管,231为第一单向阀门,24为第二导管,241为第二单向阀门,3为鞋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一种带有气囊的高跟鞋,包括鞋体1、鞋底2及鞋跟3,鞋体1固定在鞋底2上,鞋跟3与鞋底2的跟部连接,鞋底2的前掌处设置有第一气囊21,鞋底2的后掌处设置有第二气囊22;第一气囊21与第二气囊22通过导管连通。

本实施例中,第二气囊22由隔膜隔成了第一气囊腔221、第二气囊腔222、第三气囊腔223,第一气囊腔221通过第一导管23与第一气囊21连接,第二气囊腔222通过第二导管24与第一气囊21连接,其中,第一导管23设置有流通方向从第一气囊腔221向第一气囊21的第一单向阀门231,第二导管24设置有流通方向从第一气囊21向第二气囊腔222的第二单向阀门241,第一气囊腔221与第二气囊腔222之间的隔膜设置有流通方向从第二气囊腔222向第一气囊腔221的第三单向阀门224。

本实施例中,第二气囊22的第一气囊腔221是最靠近第一气囊21的,第二气囊腔222、第三气囊腔223分别位于第一气囊腔221远离第一气囊21方向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第二气囊腔222设置位置根据购买者的后脚跟着力点对应设置;第三气囊腔223为密封腔,腔体内冲入少量介质或无介质。

本实施例中,第一气囊21与第二气囊22冲入的介质为气体或液体。

本实施例中,第一气囊21由隔膜隔成第四气囊腔211和第五气囊腔212,第四气囊腔211通过第一导管23与第一气囊腔221连接,第五气囊腔212通过第二导管24与第二气囊腔222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四气囊腔211与第五气囊腔212之间的隔膜设置有流通方向从第四气囊腔211向第五气囊腔212的第四单向阀门213。

可根据购买者的后脚跟着力点进行沟通或量测,对应设置第四气囊腔211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以根据每个人的走路习惯设置用在高跟鞋前掌的第一气囊和后掌的第二气囊,在行走时,借助气囊来缓冲高跟鞋踏在地面上的冲击力,延缓疲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当前脚掌落地时,气体或者液体从第一气囊通过第二导管流向第二气囊腔,当后脚跟落地时,气体或者液体从第二气囊腔通过第三单向阀门流向第一气囊腔,再从第一气囊腔通过第一导管流向第一气囊,以此来缓冲地面对前脚掌的冲击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气囊的高跟鞋,包括鞋体、鞋底及鞋跟,所述鞋体固定在所述鞋底上,所述鞋跟与所述鞋底的跟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的前掌处设置有第一气囊,所述鞋底的后掌处设置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通过导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气囊的高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囊由隔膜隔成了第一气囊腔、第二气囊腔、第三气囊腔,所述第一气囊腔通过第一导管与第一气囊连接,所述第二气囊腔通过第二导管与第一气囊连接;所述第一导管设置有流通方向从第一气囊腔向第一气囊的第一单向阀门,所述第二导管设置有流通方向从第一气囊向第二气囊腔的第二单向阀门,所述第一气囊腔与第二气囊腔之间的隔膜设置有流通方向从第二气囊腔向第一气囊腔的第三单向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气囊的高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囊的第一气囊腔是最靠近所述第一气囊的,所述第二气囊腔、第三气囊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气囊腔远离所述第一气囊方向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气囊的高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囊腔设置位置根据购买者的后脚跟着力点对应设置;所述第三气囊腔为密封腔,腔体内冲入少量介质或无介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气囊的高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冲入的介质为气体或液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气囊的高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由隔膜隔成第四气囊腔和第五气囊腔,所述第四气囊腔通过第一导管与所述第一气囊腔连接,所述第五气囊腔通过第二导管与所述第二气囊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有气囊的高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气囊腔与所述第五气囊腔之间的隔膜设置有流通方向从第四气囊腔向第五气囊腔的第四单向阀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气囊的高跟鞋,包括鞋体、鞋底及鞋跟,所述鞋体固定在所述鞋底上,所述鞋跟与所述鞋底的跟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的前掌处设置有第一气囊,所述鞋底的后掌处设置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通过导管连通。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以根据每个人的走路习惯设置用在高跟鞋前掌的第一气囊和后掌的第二气囊,在行走时,借助气囊来缓冲高跟鞋踏在地面上的冲击力,延缓疲劳。

技术研发人员:陈静;唐力;王家炜;唐静;唐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嵘安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15
技术公布日:2020.0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