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食餐具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83881发布日期:2020-04-14 19:39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进食餐具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护理餐具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进食餐具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脑梗等疾病或车祸等事故常导致人体的手指丧失抓握能力且常处于自然握拳状态,使得患者不能使用筷子或勺子自行进餐,对此,人们发明了很多特殊的餐勺供其使用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利于患者以积极的态度战胜病害和面对生活,常采用的措施为将餐勺的握柄设计为挂钩状结构或者在握柄上设置限定手掌的限位夹/限位套,这些方式虽然方便了患者抓握餐勺并提高了抓握的稳定性,但是,这种设备仍然存在固定性差、调节能力弱、拆装不方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进食餐具的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可以有效的解决现有的设备中采用握柄上采用限位夹固定手掌而带来固定性差、调节能力弱、拆装不方便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进食餐具的固定装置,包括手套套体及设置在表面的固定用的带体;带体包括连接带和固定带;手套套体为设有拇指、食指和小指套孔的套体,分别为拇指套孔、食指套孔和小指套孔;手套套体的“手背”部分为镂空设计,并通过拇指套孔和小指套孔外表面延伸出来的连接带进行可拆卸连接,其中连接的方式采用按扣的形式;固定带一端固定设置在食指套孔的“手背”一侧,另外一端设有尼龙贴层;固定带上还设有方便绕绑的穿孔;小指套孔的“手掌”一侧设有用于餐具穿过固定的软质橡胶的弹性扣洞;手套套体的内侧,即“手心”处表面覆盖有尼龙贴层,与固定带的尼龙贴层进行对应配套。

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构思:以手套套体作为载体,套在病患的手上进行固定,一方面利用手套套体的结构特性达到方便拆装的效果,另一方面,手套戴在病患的手上,其包裹性更强,病患在进行操作作用的时候其反馈效果更明显,能够最大的限度满足患者的动作需求。该手套套体只套在拇指、食指和小指上,针对于餐具,特别是勺子的固定形态,在医疗机构中,对每一种病症的病患,其肢体损伤的程度不一样,造就了其对手指的控制能力有区别,而本方案中通过连接带的设置,对设备的松紧程度实现了可调节效果,适合不用手型尺寸的病患,通过固定带的设置,对餐具进行可调式的固定,固定带与餐具的作用方位,就能决定餐具一端的固定方位,进而能够适应患者多种使用习惯和操作角度的需求。其连接的固定方式采用的尼龙贴层,通过调节粘结位置的调整,就能调节对餐具固定的松紧程度。

进一步,固定带包括延长端和粘结端;其中穿孔设置在延长段上,并延长端比粘结端的带体宽度更大;尼龙贴层设置在粘结端上。

进一步,延长端和粘结端的带体宽度分别为1-1.5cm和0.5-1cm。

进一步,食指套孔上还设有弹性扣洞。

进一步,固定带上的穿孔设计可替换为限制餐具的套环结构,餐具套设在套环内,进行固定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手套套体的结构特性达到方便拆装的效果,手套戴在病患的手上,其包裹性更强,病患在进行操作作用的时候其反馈效果更明显,能够最大的限度满足患者的动作需求。

2、通过连接带的设置,对设备的松紧程度实现了可调节效果,适合不用手型尺寸的病患,通过固定带的设置,对餐具进行可调式的固定,固定带与餐具的作用方位,就能决定餐具一端的固定方位,进而能够适应患者多种使用习惯和操作角度的需求。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可以有效的解决现有的设备中采用握柄上采用限位夹固定手掌而带来固定性差、调节能力弱、拆装不方便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进食餐具的固定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进食餐具的固定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进食餐具的固定装置中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名称及序号:

手套套体1、连接带2、固定带3、按扣4、尼龙贴层5、餐具6、弹性扣洞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提供一种进食餐具的固定装置,包括手套套体1及设置在表面的固定用的带体;带体包括连接带2和固定带3;手套套体1为设有拇指、食指和小指套孔的套体,分别为拇指套孔、食指套孔和小指套孔;手套套体1的“手背”部分为镂空设计,并通过拇指套孔和小指套孔外表面延伸出来的连接带2进行可拆卸连接,其中连接的方式采用按扣4的形式;固定带3一端固定设置在食指套孔的“手背”一侧,另外一端设有尼龙贴层5;固定带3上还设有方便绕绑的穿孔;小指套孔的“手掌”一侧设有用于餐具6穿过固定的软质橡胶的弹性扣洞7;手套套体1的内侧,即“手心”处表面覆盖有尼龙贴层5,与固定带3的尼龙贴层5进行对应配套。

固定带3包括延长端和粘结端;其中穿孔设置在延长段上,并延长端比粘结端的带体宽度更大;尼龙贴层5设置在粘结端上。

延长端和粘结端的带体宽度分别为1cm和0.5cm。

食指套孔上还设有弹性扣洞7。

固定带3上的穿孔设计可替换为限制餐具6的套环结构,餐具6套设在套环内,进行固定即可。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进食餐具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套体及设置在表面的固定用的带体;

所述带体包括连接带和固定带;

所述手套套体为设有拇指、食指和小指套孔的套体,分别为拇指套孔、食指套孔和小指套孔;

所述手套套体的“手背”部分为镂空设计,并通过拇指套孔和小指套孔外表面延伸出来的连接带进行可拆卸连接,其中连接的方式采用按扣的形式;

所述固定带一端固定设置在食指套孔的“手背”一侧,另外一端设有尼龙贴层;

所述固定带上还设有方便绕绑的穿孔;

所述小指套孔的“手掌”一侧设有用于餐具穿过固定的软质橡胶的弹性扣洞;

所述手套套体的内侧,即“手心”处表面覆盖有尼龙贴层,与固定带的尼龙贴层进行对应配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食餐具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包括延长端和粘结端;

其中穿孔设置在延长段上,并延长端比粘结端的带体宽度更大;

所述尼龙贴层设置在粘结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食餐具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端和粘结端的带体宽度分别为1-1.5cm和0.5-1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食餐具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指套孔上还设有弹性扣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食餐具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上的穿孔设计可替换为限制餐具的套环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食餐具的固定装置,包括手套套体及设置在表面的固定用的带体;带体包括连接带和固定带;手套套体为设有拇指、食指和小指套孔的套体,分别为拇指套孔、食指套孔和小指套孔;手套套体的“手背”部分为镂空设计,并通过拇指套孔和小指套孔外表面延伸出来的连接带进行可拆卸连接,其中连接的方式采用按扣的形式;固定带一端固定设置在食指套孔的“手背”一侧,另外一端设有尼龙贴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可以有效的解决现有的设备中采用握柄上采用限位夹固定手掌而带来固定性差、调节能力弱、拆装不方便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卉;林会春;庞小萍;马美兰;凌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壮族自治区荣誉军人康复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6.27
技术公布日:2020.04.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