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式取暖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0290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蓄热式取暖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特别涉及一种蓄热式取暖鞋。
“寒从脚下起”是民间流传的一句卫生谚语。医学研究表明,足是远离心脏的器官,因受地心力影响,血液供应少,血流也缓慢,表层脂肪又薄,脚掌部份缺乏皮脂腺,保暖功能差,所以足部着凉就会引起腰痛、腿痛、骨刺、关节炎、静脉曲张、胃病、肾病等多种疾病。现有的鞋,包括棉鞋,均不能起到对足部的加热作用,而近年来出现的药疗鞋、磁疗鞋也不具有加热功能,无法解决足凉问题,也就不能治本,因而,其治疗效果也不明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防止脚凉和治疗脚凉引起的各种疾病且效果明显、对人体起到保健作用的蓄热式取暖鞋。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有一个鞋底、鞋帮和底垫,其特殊之处是,在鞋底中后部有一个凹槽,在该凹槽内镶装有电热煲,在鞋底的侧部还有一个卡口,其中电热煲的插座安装在卡口处。
根据上述的蓄热式取暖鞋,所说的凹槽及电热煲为脚掌形。
根据上述的蓄热式取暖鞋,所述的电热煲由外壳、安装在外壳内的电热体、填充在其间的石棉保温层及与电热丝串联的电热偶构成,其中电热体由金属壳体、耐火衬及放置在耐火衬中的电热丝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利用电热煲做为该取暖鞋的蓄热装置,每一次插电蓄热3~5分钟,就使脚底取暖2~3小时,从而可防止脚凉和治疗脚凉引起的各种疾病且效果明显,还适用于在寒冷条件下从事各种工作的人及老年人使用,并具有保健作用。
图面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鞋底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提供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附图所示,该蓄热式取暖鞋有一个鞋帮1、鞋底3,在鞋底3的中后部有一个凹槽3A,凹槽3A为脚掌形,(也可为其它形状),在凹槽3A内镶装有与凹槽3A同形的电热煲4,在鞋底3的侧部有一个卡口3B,在卡口3B处镶装有插座10,插座10与并联双插头电源线14相配合,所说的电热煲4包括一个由塑料材料制成的外壳5,外壳5包括一个底壳和上盖,其间通过螺钉6紧固,在外壳5内放置有电热体9,其间填充有石棉保温层7,在电热体9焊接有连接片8,连接片8通过螺钉6紧固在外壳5上相应螺孔内,所说的电热体9包括由薄铁制成的机壳11、放置在机壳11内的耐火衬12及放置在耐火衬12中的电热丝13构成,电热丝13伸出机壳11的部分套装有瓷管并与夹装在机壳11上的电热偶15串联,再接在插座10上,在鞋底3上还装有鞋底垫2。
在实际使用时,先接通电源,加热至预定时间(3~5分钟),则电热偶15切断电源,电热丝13加热耐火衬12后,经机壳11、石棉保温层7、外壳5、底垫2放热至足底部,从而达到防止脚凉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蓄热式取暖鞋,包括鞋底、鞋帮和底垫,其特征是,在鞋底(3)中后部有一个凹槽(3A),在该凹槽(3 A)内镶装有电热煲(4),在鞋底(3)的侧部还有一个卡口(3B),其中电热煲(4)上的插座(10)安装在卡口(3B)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取暖鞋,其特征是,所说的凹槽(3A)及电热煲(4)为脚掌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热式取暖鞋,其特征是,所述的电热煲(4)由外壳(5)、安装在外壳(5)内的电热体(9)、填充在其间的石棉保温层(7)和与电热丝(13)串联的电热偶(15)构成,其中电热体(9)由金属壳体(11)、耐火衬(12)及放置在耐火衬(12)中的电热丝(13)构成。
专利摘要一种可防止脚凉和治疗脚凉引起的各种疾病并具有保健作用的蓄热式取暖鞋,它在鞋底中后部有一个凹槽,在该凹槽内镶装有电热煲,在鞋底的侧部还有一个卡口,其中电热煲的插座安装在卡口处。
文档编号A43B7/02GK2244320SQ9622600
公开日1997年1月8日 申请日期1996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1996年2月18日
发明者顾晓军 申请人:顾晓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