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扣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3673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式扣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扣具,尤指一种扣合构造简单,易于扣合及释开操作的可调式扣具。
目前用于背包、袋件等机构的齿带相扣合的扣具技艺多为常见,例如台湾第84212535号专利是一种压按式迫紧释放扣具结构(参见其专利案图3),其扣具结构主要是由卡制块,于卡制块切口槽内的限位弹簧、作动棘块、于作动棘块内的复位弹簧、卡掣底座、压按顶座以及销轴所组成,该扣具是由众多个元件所组成,其组装极为繁琐、不便,而制造成本较高。另外,由于该扣具结构是借由限位弹簧及复位弹簧的弹力达到其相对于齿带的迫紧与释放效果,故其会有因弹簧长期受压或负载过大致影响其迫紧力或释放力的不足,难称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扣合结构简单的可调式扣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容易扣合及释开操作的可调式扣具。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节省制造成本的可调式扣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可调式扣具由一设有连续式单向扣齿的长形齿带及供该齿带贯穿并加以可调式扣止的本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本体包含下座,由一底板及形成于底板纵向两侧边的两边壁构成,并由底板与两边壁界定一齿带穿通槽,两边壁的一端形成有一枢接部,另一端设有一扣合部;上盖,设置于下座的两边壁间,一端部两侧边枢设于下座的枢接部,另一端部侧边设有扣销,在上盖面对下座的底面形成有抵止部;可调式扣具下座的底板是纵向形成弧形的弧形板体;可调式扣具,弧形板体的纵向两端开设有孔口,且其四角形成有圆角;可调式扣具孔口的周围形成有段差;可调式扣具下座的两边壁间距自该扣合部端向该枢接部端逐渐扩大;可调式扣具,下座的两边壁的枢接部具有枢接孔,该上盖的一端部两侧边设有与该枢接孔相枢接的枢销,该枢接部在毗邻枢接孔上方适当位置处则形成有便于导引该枢销枢接在该枢接孔的段差;可调式扣具两边壁的扣合部具有向内相向突设于该两边壁上的凸杆,及与扣销扣合的凹陷;可调式扣具其中该上盖上开设有型间隙,型间隙将该上盖分为框体和一端与框体相连的弹片两部份,抵止部即设在弹片上;可调式扣具,上盖的另一端部形成有圆弧形掀压部;可调式扣具,下座的两边壁在枢接孔与边壁侧缘间以逐渐增厚的方式形成有斜面,上盖毗邻枢销处形成有当上盖相对于下座枢转时与下座的斜面干涉的凸部、可调式扣具抵止部是由斜肋以及连设于斜肋端缘的抵止板所构成,斜肋以及抵止板是与齿带的单向扣齿相配合。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特征及技术内容,请详细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有关的附图为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调式扣具本体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调式扣具本体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调式扣具本体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调式扣具呈释开状态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调式扣具呈扣合状态的剖视图。
图号说明10 本体100下座110底板120边壁125凹陷
130、135圆孔140 脱模孔150、160段差170 枢接部171 枢接孔172 凹面部180 扣合部200 上盖210 框体211 凸部210b掀压部210c、210d 框壁220弹片221抵止部221b 抵止板221c 斜肋231枢销232扣销240间隙R 齿带c 斜凸部v 垂直部如
图1至图5所示,可调式扣具包括一面设有连续式单向扣齿的长形齿带R及供齿带R贯穿并加以可调式扣止的本体10,本体10包含下座100及枢转自如地枢设于下座100且可与下座100扣合/释开的下座200。
如图所示,下座100是由纵向形成弧形板体的底板110及形成于底板110纵向两侧边的两边壁120所构成,并由底板110与两边壁120界定一齿带穿通槽(图中未示)。底板110的纵向两端开设有圆孔130、135,用以供底板110与欲装设本实用新型可调式扣具的物件,例如背包、袋件等机构相连结,以及在圆孔130的上下开设有脱模孔140,用以简化模具。底板110在圆孔130、135的周围可分别配置有段差150、160,以便利与背包、袋件等机构的稳固连结。两边壁120的一端形成有一枢接部170,另一端则设有一扣合部180,且两边壁120间距自扣合部端180向枢接部端170逐渐扩大,而形成齿带穿通槽在枢接部端170较大的开口,以便利齿带R的穿入。各枢接部170具有枢接孔171,且毗邻枢接孔171上方适当位置处配置有凹面部172,以便于导引上盖200枢接在下座100上(详下述)。各边壁120在枢接孔171与侧缘间以渐次增厚的方式形成有斜面190。各扣合部180具有凸杆181及毗邻凸杆181设置的凹陷125,凸杆181在脱模孔140的正上方以一允许齿带移动自如的高度相向突设于边壁120上,以防止齿带上掀。
上盖200为一矩形盖体,设置于下座100的两边壁120间且枢设于下座100的枢接部170,其一端部两侧边设有与枢接孔171相枢接的枢销231,另一端部侧边设有可与下座100的扣合部180的凹陷125扣合/分离的扣销232。一开设于上盖200上的型间隙240将上盖200分为框体210和一端与框体210相连的弹片220两部份。框体210的另一端部形成圆孤形掀压部210b,掀压部210b是自该端部内缘向上倾斜一适当圆弧角度而成,此倾斜圆弧的构成可适合手指的掀压操作。框体210在毗邻枢销231处突设有凸部211,凸部211在上盖200相对于下座100枢转时,和下座100的的斜面190发生干涉,而撑开两边壁120,两边壁120恢复原状的力量形成使上盖200回复的弹力,上盖200相对于下座100枢转的角度愈大,使上盖200回复的弹力也愈大。
框体210的纵向两侧边分别向下延设有框壁210c,210d(未图示),框壁210c,210d间的距离略大于所欲扣接的齿带R的宽度,框壁210c,210d的高度较大于齿带R的高度,以容许齿带R通过。弹片220面对下座100的底面设有抵止部221,抵止部221是由斜肋221c以及连设于斜肋221c端缘的抵止板221b所构成。
当要组装本实用新型可调式扣具的本体10时,首先将上盖200放置在下座100上方,并使上盖200的枢销231对准下座100枢接部170的凹面部172,接着只要稍一施力,上盖200的枢销231即可借由凹面部172的引导轻易地穿入下座100的枢接孔171内,扣销232即可扣合入凹陷125内,此时上盖200即与下座100稳固地结合。
图4、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调式扣具的本体10装设有齿带R,分别呈释开状态及扣合状态的剖视图。如图所示,齿带R是由具斜凸部c及垂直部v的数个齿排构成。当要装设入齿带R时,首先使齿带R穿过本体10的上盖200与下座100之间,齿带R的底部即承置在下座100的底板110上。由于上盖200的框体210的框壁210c、210d间的距离及高度较大于齿带R的宽度及高度,因此本体10可毫无困难地相对于齿带R移动。
当要令本体10与已穿过其下座100与上盖200间的齿带R相扣合时,只要将上盖200的掀压部210b向下压,抵止部221的斜肋221c遂贴合着齿带R的斜凸部c,以及抵止部221的抵止板221b的外侧遂紧抵着齿带R的垂直部v,如此本体10即与齿带R形成扣合状态,如第5图所示。
如图5所示,由于本体10上盖200的抵止部221仅其外侧边抵着齿带R的垂直部v,因此本体10可相对于齿带R向另一方移动,亦即箭号F方向,由于上盖200的斜肋221c与齿带R的斜凸部c是呈朝着箭号F方向向上倾斜地贴合着,因此本体10可毫无困难地相对于齿带R移动而调整至所欲的适当位置。
当要解除本体10与齿带R的扣合状态时,亦即要令齿带R与本体10释开时,只需以一手指将上盖200的掀压部210b往上掀动,则上盖200的抵止部221的抵止板221b及斜肋221c随即远离开齿带R的垂直部v及斜凸部c,如此本体10相对于齿带R呈释开状态,如第4图所示,本体10可相对于齿带R于箭号F方向或其相反方向任意移动,而可重新调整本体10相对于齿带R的扣合位置。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可调式扣具的本体由下座及上盖所构成,其组成元件少,组装极为简便,制造成本较低,可以克服结构组成元件众多,组装繁琐、不便,以及制造成本较高等缺点。此外,本实用新型可调式扣具的本体是借由上盖的抵止部扣抵住或释开齿带,可避免已有结构会受到弹簧弹力的影响而影响其扣合及释开效果的缺点。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式扣具,其特征在于该可调式扣具包括一面设有连续式单向扣齿的长形齿带及供该齿带贯穿并加以可调式扣止的本体,该本体包含下座,由一底板及形成于底板纵向两侧边的两边壁所构成,并由该底板与两边壁界定一齿带穿通槽,两边壁的一端形成有一枢接部,另一端则设有一扣合部;上盖,设置于下座的两边壁间,一端部两侧边枢设于下座的枢接部,另一端部侧边设有可与下座的扣合部扣合/分离的扣销,且在上盖面对下座的底面形成有抵止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扣具,其特征在于下座的底板是纵向形成弧形的弧形板体。
3.根据权利权求2所述的可调式扣具,其特征在于弧形板体的纵向两端开设有孔口,且其四角形成有圆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式扣具,其特征在于孔口的周围形成有段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扣具,其特征在于下座的两边壁间距自扣合部端向枢接部端逐渐扩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扣具,其特征在于下座的两边壁的枢接部具有枢接孔,上盖的一端部两侧边设有与该枢接孔相枢接的枢销,枢接部在毗邻枢接孔上方适当位置处则形成有便于导引枢销枢接在枢接孔的段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扣具,其特征在于两边壁的扣合部具有向内相向突设于该两边壁上的凸杆,及与扣销扣合的凹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扣具,其特征在于上盖上开设有型间隙,该型间隙将上盖分为框体和一端与框体相连的弹片两部份,抵止部即设在该弹片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扣具,其特征在于上盖的另一端部形成有圆弧形掀压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扣具,其特征在于下座的两边壁在枢接孔与该边壁侧缘间以逐渐增厚的方式形成有斜面,上盖毗邻枢销处形成有当上盖相对于下座枢转时与下座斜面干涉的凸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扣具,其特征在于抵止部是由斜肋以及连设于斜肋端缘的抵止板所构成,斜肋以及抵止板与齿带的单向扣齿相配合。
专利摘要一种可调式扣具,由一设有连续式单向扣齿的长形齿带及供该齿带贯穿并加以可调式扣止的本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本体包含下座,由一底板及形成于底板纵向两侧边的两边壁构成,并由底板与两边壁界定一齿带穿通槽,两边壁的一端形成有一枢接部,另一端设有一扣合部;上盖,设置于下座的两边壁间,一端部两侧边枢设于下座的枢接部,另一端部侧边设有扣销,在上盖面对下座的底面形成有抵止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扣和,可节省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A45C13/10GK2343865SQ98208018
公开日1999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9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9日
发明者赖锦国 申请人: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