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发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4125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发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个人生活用品,具体是一种用以夹持头发的发夹。
常见的有一种发夹,如图6所示,包含有一主弧状板1、一内弧板3及一副弧状板2,该主弧状板1近其中一端两侧有一耳片11,在两耳片11的孔洞12中枢接有与主弧板1同弧度的该副弧状板2一端的轴片21,于主弧状板1的另一端两侧各斜伸有一压钮片13,再由压钮片13接有折回主弧状板1中的一扣持部15,如L状且交叉重叠的扣持部端朝外有一勾状端16;该内弧板3的两端分别插入轴片21下方与L状扣持部15下方,内弧板3的弧度与主弧状板1相反;该副弧状板2相对于扣持部设有一接合部25,该接合部25有两侧之弯片26与一挑高片28,弯片26由两侧朝主弧状板折一小段再朝内折,形成一内边27;挑高片28位置相当弯片处,由副弧状板2向外冲出相隔离但也相连而成,于挑高片原位置部形成镂空处之内缘29。如此结构的发夹,该主弧状板1的各扣持部15的勾状端16两段式勾住接合部25,分别卡住设于副弧状板弯片部内边或卡住挑高片镂空处内缘29。如上所述现有一些发夹,于耳片上的孔洞一般都是单一的轴孔,它仅有转动功用而缺少变化性,不能依头发的多少来调整发夹的夹持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施两段式夹紧头发的可调发夹,使其能按照头发的多少调整发夹的夹持状态,对不同发量的头发具有同样的扣紧度。
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实用新型具有一主弧状板、一内弧板和一副弧状板,该主弧状板近其中一端两侧各设一耳片,在两耳片的孔洞内枢接有与主弧状板同弧度的该副弧状板一端之轴片,于主弧状板另一端两侧各有一斜伸的压钮片,各压钮片向内接有交错相叠的扣持部,该扣持部具有一勾状端;该内弧板之两端分别插入耳片内方与扣持部下方,内弧板的弧度与主弧状板相反。为实现两段式夹持状态结构,本实用新型把各该耳片上的孔洞设计为心形孔结构,使该心形孔的外周边形状近似<形,具有一向内的突尖点,形成中间颈部,并区分成上半段与下半段,使轴片于心形孔中形成两段式的卡接定位结构。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把副弧状板上轴片的外端形成一翘起的尾端,于内弧板之插入端中形成一弹起部,以让翻转后之副弧状板的尾端面压住该内弧板上的弹起部,且可使主弧状板之各耳片上设有一用以限制副弧状板翻开角度的内折部。还可设计成使内弧板两侧设有由板体部压出的承接部,各承接部斜向外背离内弧板,并在顶端形成可靠至副弧状板的顶持部。这样,本实用新型发夹能具有更稳定、牢固的夹持结构。
由上结构见,本实用新型由主弧状板、副弧状板和内弧板三个构件组成,主要利用副弧状板中段弧状部与内弧状板顶面的中段部夹持住头发,也以两承接部限制住头发夹于发夹中的位置,故本实用新型绝不伤害发质,也不会剪切断头发。由于本实用新型是以副弧状板的轴片配合于主弧状板耳片的心形孔中,形成两段式的夹紧程度,故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是能按照头发的多少调整发夹的夹持状态,对不同发量的头发具有同样的扣紧度。而且,本实用新型中的内弧板呈一端固定的弹性结构,故使用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附图所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打开副弧状板时的侧视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作第一段组合时扣接前的侧视剖面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作第一段组合时扣接后的侧视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作第二段组合时的侧视剖视图。
图6为一种已知发夹的立体分解图。
上述附图中各标号表示1-主弧状板,11-耳片,12-孔洞,13-压钮片,14-扣压部,15-扣持部,16-勾状端,18-内折部,19-心形孔,191-尖突点,192-颈部,193-上半段,194-下半段,2-副弧状板,21-轴片,22-弧状部,23-更弧状部,24-弯折端,25-接合部,26-弯片,27-内边,28-挑高片,29-内缘,3-内弧板,31-插入端,32-槽孔,33-中段部,34-翼部,35-另一插入端,36-弹起部,37-承接部,38-顶持部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说明。
本实用新型发夹如图1至图5所示,具有一主弧状板1、一副弧状板2及一内弧板3,主弧状扳1的弧度与副弧状板2相同,该主弧状板1的一端两侧各有一耳片11,耳片11为垂直主弧状板边缘,在两耳片11上均有一心形孔19,而副弧状板2之一端两侧面各有一突出的轴片21,心形孔19之外周边形状近似<形,向内之尖突点191形成中间之颈部192,此颈部192让轴片21在水平状态下不易通过,必需由另一端水平推动副弧状板2,方能迫使于心形孔上半段193中的轴片21通过颈部192后,才能进入下半段194,达成变换位置之功用。也同时以心形孔形成两段式的夹紧程度,能容入发量的多寡,也可以调整夹持的松紧度。而正常状态是把轴片置于上半段之较蓊的接合状况。
也同样于主弧状板1及副弧状板2的另一端形成一对卡扣结构,由主弧状板1另一端两侧各有一压钮片13;各压钮片13由主弧状板1斜伸向外张开,压钮片13顶端形成如椭圆状突出之扣压部14,再由压钮片13接有折回主弧状板1中的一扣持部15,如L状的扣持部15有部分交叉重叠,扣持部15端朝外有一勾状端15。
将与主弧状板1弧度相反的内弧板3两端的插入端31、35,分别插入轴片21下方与扣持部15下方。内弧板3的插入端31具有供卡于耳片11内方的两翼34,并让插入端31形成翘起状,再于插入端31中设有一弹起部36,此弹起部36为由插入端部份之板片中冲压出,背离内弧板而朝向副弧状板,但仅稍微冲离;更具有一对承接部37,各该承接部37也是由板体上直接冲压出,各承接部37斜向外背离内弧板3的弯弧状板面,并在各承接部37顶端形成可靠至副弧状板2内面的顶持部38。如图3所示,于副弧状板翻起九十度时,会以枢接端所形成的弯折端24之端面压制住内弧板3,让打开后的内弧板不会任意移动,方便束入头发。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现有发夹以内弧板两端侧面翼部固定方式为直接以副弧状板固定内弧板,而让另一端35形成可活动端,但受固定端31的压制,绝不会发生滑动与移动情形,且由耳片11设有一内折部18,可用以限制内孤状板的转动角度,也确保内弧板的卡制动作。
本实施例中的副弧状板2上相对于主弧状板1上的扣持部14设有一接合部25,该接合部25有两侧之弯片26与一挑高片28,弯片26由两侧朝主孤状板1折一小段再朝内折,形成一内边27;挑高片28位置相当弯片26处,由副弧状板2向外冲出相隔离但也相连之挑高片28,于挑高片28原位置部形成镂空处的内缘29;即以该主弧状板1之两扣持部15组成之一对勾状端16卡住设于副弧状板2的接合部25,首先卡接的是副弧状板2另一端朝两侧折再朝内折的弯片26内边27;然后扣接的是副弧状板2冲离的挑高片28所形成镂空处的内缘29。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已明显地表示出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在于副弧状板的轴片配合主弧状板耳片上的心形孔而形成两段式之夹紧程度,且于图4A、4B及图5可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动作,且以各承接部限制容入的头发是为两承接部间,并以顶端之顶持部顶住副弧状板,于释放压钮片的同时,也有来至承接部间的弹力推开副弧状板,再者,承接部如同两只手上举接住顶面之物品般,受压则略为倾斜,至压力消除,便以弹力恢复原状。亦即,以副弧状板2两侧的弧状部22与内弧板3的中段部33相接触以压住穿入的头发,由于是呈两板面相互顶压的状态,故不会产生交错压住头发之情形,降低剪切头发的机会,亦只有顶压住头发,可以保持秀发之光滑。另于内弧板3中段部设有槽孔32,以让副弧状板2中间这一更弧状部23穿过。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发夹,具有一主弧状板(1)、一内孤板(3)及一副弧状板(2),该主弧状板(1)近其中一端两侧各设一耳片(11),在两耳片(11)的孔洞(12)内枢接有与主弧状板(1)同弧度的该副弧状板(2)一端之轴片(21),于主弧状板(1)另一端两侧各有一斜伸的压钮片(13),各压钮片向内接有交错相叠的扣持部(15),该扣持部(15)具有一勾状端(16);该内弧板(3)之两端分别插入耳片(11)内方与扣持部(15)下方,内弧板(3)的弧度与主弧状板(1)相反,其特征在于各该耳片(11)上的孔洞(12)为心形孔,该心形孔(12)的外周边形状近似<形,具有一向内的尖突点(191),形成中间颈部(192),并区分成上半段(193)与下半段(194);轴片(21)于心形孔(12)中形成两段式的卡接定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发夹,其特征在于所说该副弧状板(2)其于轴片(21)的外端形成一翘起的尾端,于内弧板(3)之插入端中形成一弹起部(36),且主弧状板(1)之各耳片(11)上设有一用以限制副弧状板(2)翻开角度的内折部(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发夹,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内弧板(3)两侧设有由板体部压出的承接部(37),各承接部(37)斜向外背离内弧板(3),并在顶端形成可靠至副弧状板(2)的顶持部(3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以夹持头发的可调发夹,由一主弧状板、一副弧状板及一内弧板三构件组成,副弧状板以与主弧状板同一弯曲方向并以其一端的轴片伸置在主弧状板一端的耳片心形孔中,形成两段式夹持结构,内弧板以与主弧状板相反之弧形方向夹设在主弧状板与副弧状板之间。本实用新型能按照头发的多少调整发夹的夹持状态,对不同发量的头发具有同样的扣紧度,且绝不会伤害发质;而且,内弧板呈一端固定的弹性结构,故使用更为方便。
文档编号A45D8/14GK2321274SQ9822319
公开日1999年6月2日 申请日期1998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1998年2月10日
发明者黄仁寿 申请人:黄仁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