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业模组化柔性生产线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90405阅读:来源:国知局
人员工作站2的位置和数量,能够快速调整鞋业生产线的布局,调整后的鞋业生产线及其布局能够满足新的生产要求,满足制鞋企业生产各种不同工艺要求的小批量订单的需求。
[0032]具体的,烘箱模组1、人员工作站2和升降模组3的上层分别设置有上层下料线4,烘箱模组1、人员工作站2和升降模组3的下层分别设置有下层返板线5,在烘箱模组1、人员工作站2和升降模组3拼接后,烘箱模组1、人员工作站2和升降模组3的上层下料线4按拼接顺序顺次相接而形成一上层输送线,烘箱模组1、人员工作站2和升降模组3的下层返板线5按拼接顺序顺次相接而形成一下层输送线。
[0033]其中,烘箱模组I的上层下料线4选用人工辅助移动的鞋材或工装板的万向输送线,万向输送线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别活动嵌设有若干能够自由转动的滚珠9,万向输送线设置有若干凹穴,各滚珠9分别活动嵌设在相应的凹穴内,且滚珠9的上部凸出在凹穴之上,在该位置的作业人员可以向各个方向自由推动鞋材或工装板,例如沿垂直方向推入烘干室8内,或者沿鞋材的前进方向向前推进。烘箱模组I设置有第一动力传动机构,第一动力传动机构连接烘箱模组I的下层返板线5,增加动力输送,用于实现快速返回从升降模组3输送到下层返板线5的工装板。
[0034]烘箱模组I设置烘干室8,烘干室8位于万向输送线的旁侧,可以缩短鞋业生产线的长度,提高空间利用率。,烘干室8沿鞋材前进方向延伸设定的长度方向,烘干室8沿鞋材前进方向的垂直方向延伸设定的宽度。烘箱模组I设置有独立工作的烘干加热装置。烘干室8内设置有动力滚筒线10和转板机构,动力滚筒线10与万向输送线相接,转板机构包括升降机构和水平滚筒线6,升降机构位于烘干室8的两侧,水平滚筒线6位于烘干室8的上部,水平滚筒线6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升降机构的上部相接。
[0035]升降模组3设置有用于输送鞋材或工装板的输送机构7以及升降机构,输送机构7安装于升降机构,输送机构7选用输送带,输送机构7具有上层停止位置和下层停止位置,停止在上层停止位置的输送机构7与升降模组3的上层下料线4相接,停止在下层停止位置的输送机构7与升降模组3的下层返板线5相接。
[0036]升降模组3设置有第二动力传动机构,升降模组3的上层下料线4和/或下层返板线5连接第二动力传动机构,升降模组3的上层下料线4和/或下层返板线5连接第二动力传动机构,沿鞋材的输送方向升降模组3的上层下料线4或下层返板线5主动向前输送鞋材O
[0037]鞋业模组化柔性生产线从左到右依次拼接有升降模组3、人员工作站2、烘箱模组I和升降模组3,右侧的升降模组3的上层下料线4选用有动力驱动的输送链线,右侧的升降模组3的上层下料线4连接其第二动力传动机构,用于向前推送鞋材或工装板,右侧的升降模组3的下层返板线5选用无动力驱动的输送链线;左侧的升降模组3的上层下料线4选用无动力驱动的输送链线,其中,输送链线选用1.5?3.5倍速链线,较佳的,链线选用2.5倍速链线,实现快速返回工装板。左侧的升降模组3的下层返板线5选用有动力驱动的输送链线,左侧的升降模组3的下层返板线5连接其第二动力传动机构,用于向前推送鞋材或工装板。
[0038]人员工作站2的上层下料线4选用无动力驱动的万向轮下料线,人员工作站2的下层返板线5选用无动力驱动的输送链线,人员工作站2的上层下料线4是没有动力的,右侧的升降模组3的上层下料线4是有动力传动的,通过右侧的升降模组3的上层下料线4推动鞋材或工装板向前移动,当然,在人员工作站2的工作人员在进行作业时,也可以人工辅助推动鞋材或工装板。同理,人员工作站2的下层返板线5也是没有动力的,左侧的升降模组3和烘箱模组I的下层返板线5是存在动力传动的,左侧的升降模组3和烘箱模组I的下层返板线5推动鞋材或工装板向前移动,实现快速返板。既简化了人员工作站2和烘箱模组I的上层下料线4,也为实现快速拼接和快速调整布局提供前提。
[0039]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作业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鞋业模组化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制作成一独立单元且独立运作的烘箱模组(I)、制作成一独立单元且独立运作的升降模组(3)和制作成一独立单元的用于容纳作业人员在该位置进行作业的人员工作站(2),选用相应数量的升降模组(3)、烘箱模组(1)和人员工作站(2)按制鞋工艺及布局要求顺次拼接成鞋业生产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业模组化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鞋业生产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升降模组(3),烘箱模组(I)和人员工作站(2)拼接在两个升降模组(3)之间的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业模组化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员工作站(2)拼接在鞋业生产线的任意位置,鞋业生产线的某一位置连续拼接有若干人员工作站(2),烘箱模组(I)拼接在鞋业生产线的任意位置,鞋业生产线的某一位置连续拼接有若干烘箱模组(I)。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业模组化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模组(I)、人员工作站(2)和升降模组(3)的上层分别设置有上层下料线(4),烘箱模组(1)、人员工作站(2)和升降模组(3)的下层分别设置有下层返板线(5),在烘箱模组(1)、人员工作站(2)和升降模组(3)拼接后,烘箱模组(I)、人员工作站(2)和升降模组(3)的上层下料线(4)按拼接顺序顺次相接而形成一上层输送线,烘箱模组(I)、人员工作站(2)和升降模组(3)的下层返板线(5)按拼接顺序顺次相接而形成一下层输送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鞋业模组化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模组(I)的上层下料线(4)选用人工辅助移动的鞋材或工装板的万向输送线,万向输送线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别活动嵌设有若干能够自由转动的滚珠(9);烘箱模组(I)设置有第一动力传动机构,第一动力传动机构连接烘箱模组(I)的下层返板线(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鞋业模组化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模组(I)设置烘干室(8),烘干室(8)位于万向输送线的旁侧,烘干室(8)内设置有动力滚筒线(10)和转板机构,动力滚筒线(10)与万向输送线相接,转板机构包括升降机构和水平滚筒线(6),升降机构位于烘干室(8)的两侧,水平滚筒线(6)位于烘干室(8)的上部,水平滚筒线(6)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升降机构的上部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之一所述的一种鞋业模组化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员工作站(2)的上层下料线(4)选用无动力驱动的万向轮下料线,人员工作站(2)的下层返板线(5)选用无动力驱动的输送链线。
8.根据权利要求4至6之一所述的一种鞋业模组化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模组(3)设置有用于输送鞋材或工装板的输送机构(7)以及升降机构,输送机构(7)安装于升降机构,输送机构(7)具有上层停止位置和下层停止位置,停止在上层停止位置的输送机构(7)与升降模组(3)的上层下料线(4)相接,停止在下层停止位置的输送机构(7)与升降模组(3)的下层返板线(5)相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鞋业模组化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模组(3)设置有第二动力传动机构,升降模组(3)的上层下料线(4)和/或下层返板线(5)连接第二动力传动机构,升降模组(3)的上层下料线(4)和/或下层返板线(5)连接第二动力传动机构,沿鞋材的输送方向升降模组(3)的上层下料线(4)或下层返板线(5)主动向前输送鞋材O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鞋业模组化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鞋业模组化柔性生产线从左到右依次拼接有升降模组(3)、人员工作站(2)、烘箱模组(I)和升降模组(3),右侧的升降模组(3)的上层下料线⑷选用有动力驱动的输送链线,右侧的升降模组(3)的上层下料线(4)连接其第二动力传动机构,用于向前推送鞋材或工装板,右侧的升降模组(3)的下层返板线(5)选用无动力驱动的输送链线;左侧的升降模组(3)的上层下料线(4)选用无动力驱动的输送链线,左侧的升降模组(3)的下层返板线(5)有动力驱动的输送链线,左侧的升降模组(3)的下层返板线(5)连接其第二动力传动机构,用于向前推送鞋材或工装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鞋业模组化柔性生产线,包括制作成一独立单元且独立运作的烘箱模组、制作成一独立单元且独立运作的升降模组和制作成一独立单元的用于容纳作业人员在该位置进行作业的人员工作站,由若干数量的升降模组、烘箱模组和人员工作站按制鞋工艺及布局要求拼接成鞋业生产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快速调整各模组单元的位置及数量,快速更改鞋业生产线的布局。
【IPC分类】A43D117-00
【公开号】CN204499664
【申请号】CN201520194080
【发明人】王文平
【申请人】江西龙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