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孔的医疗器械的固定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0253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经鼻孔的医疗器械的固定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保证经过鼻孔置入体内的医疗器械在体内保持一定位置的夹子组合体。
目前,社会普遍使用一些医疗器械经过鼻孔置入人体,对病人进行检查和治疗,例如经过鼻孔置入胃管、十二指肠引流管、吸氧管等等。这些器械经鼻孔置入体内后,常需要使其位置不变。旧的固定方法是用胶布等将这类器械固定在病人的鼻部、面部或耳部等。其缺点是固定不牢固,容易随病人的活动把胶布等拉脱,使器械脱离原来的位置,甚至被拉出体外,影响检查和治疗,多次调整器械的位置和深度,会给病人增加痛苦,给医护人员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胶布还会因为鼻部或面部腺体的分泌而脱落,因此需多次重新粘贴固定,另外胶布粘贴也很不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把经过鼻孔置入体内的医疗器械固定于鼻部,并使其不会随病人的活动而改变位置和深度,又可按要求调整位置的经鼻孔的医疗器械的固定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经鼻孔的医疗器械的固定夹,是由器械夹、鼻夹及多方向夹间连接部等构成,其特殊之处是,在一器械夹的一夹支一侧装有一鼻夹,器械夹与鼻夹之间采用多方向连接部配合,多方向连接部分别与器械夹和鼻夹相连,器械夹是一夹子,或是一个夹子状弹簧,对器械有夹持作用,鼻夹是一具有弹性的夹子,对鼻部有夹持作用。
使用时,按常规方法经过鼻孔把器械插入体腔,确定器械的位置和深度准确以后,调整好器械夹、器械和鼻夹三者相互的位置和角度,在鼻孔外用器械夹把器械夹牢,用鼻夹夹牢鼻翼即可。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一种把经鼻孔置入体内的医疗器械固定牢固,不套随病人的活动而改变其深度和位置,既可解决病人的痛苦,又能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而且美观的实用新型经鼻孔的医疗器械的固定夹。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并作摘要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并作摘要附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在图中,1器械夹,2鼻夹,3多方向夹间连接部。
实施例1如
图1所示,在一器械夹1的一夹支一侧装有一鼻夹2,器械夹1与鼻夹2通过多方向连接部3连接在一起。鼻夹2、器械夹1分别与多方向夹间连接部3相连,器械夹1是一夹子,对医疗器械产生夹持作用。鼻夹4是一具有弹性的夹子,对鼻部产生夹持作用。
使用时,按常规方法经过鼻孔把医疗器械插入体腔,确定医疗器械的位置和深度准确以后,调整好器械夹1、医疗器械和鼻夹2三者相互的位置和角度,在鼻孔外用器械夹1把医疗器械夹牢,用鼻夹2夹牢鼻翼即可。
实施例2如图2所示,在一夹状弹簧型的器械夹1的一夹支一侧装有一鼻夹2,器械夹1与鼻夹2通过多方向连接部3连接在一起。鼻夹2、器械夹1分别与多方向夹间连接部3相连,器械夹1是一个夹子状弹簧,对医疗器械产生夹持作用。鼻夹4是一具有弹性的夹子,对鼻部产生夹持作用。
使用时,把医疗器械从夹状弹簧型的器械夹环中穿过,按常规方法经过鼻孔把医疗器械插入体腔,确定医疗器械的位置和深度准确以后,调整好器械夹1、医疗器械和鼻夹2三者相互的位置和角度,在鼻孔外用器械夹1把医疗器械夹牢,用鼻夹2夹牢鼻翼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经鼻孔的医疗器械的固定夹,是由器械夹、鼻夹及多方向夹间连接部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在一器械夹或夹子状弹簧的一夹支一侧装有一鼻夹,器械夹与鼻夹之间采用多方向连接部配合,多方向连接部分别与器械夹和鼻夹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鼻孔的医疗器械的固定夹,其特征在于器械夹是一夹子,或是一个夹子状弹簧,对医疗器械产生夹持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鼻孔的医疗器械的固定夹,其特征在于鼻夹是一具有弹性的夹子,对鼻部产生夹持作用。
专利摘要一种经鼻孔的医疗器械的固定夹,是由器械夹、鼻夹及多方向夹间连接部等构成,其特点是,在一器械夹的一夹支一侧装有一鼻夹,器械夹与鼻夹之间采用多方向连接部配合,多方向连接部分别与器械夹和鼻夹相连。它克服了经鼻孔置入体内的医疗器械用胶布等固定在鼻部、面部或耳部等的方法不牢固的缺点,从而广泛适用于临床医疗领域。
文档编号A61B19/00GK2430957SQ00213420
公开日2001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30日
发明者孙以林, 孙争文, 修杰 申请人:孙争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