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蘑菇形钛镍记忆合金结肠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3327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头蘑菇形钛镍记忆合金结肠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支架,特别是一种结肠支架。
记忆合金网状支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解决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人体腔道梗阻与狭窄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在消化道方面,支架的应用往往局限于上消化道部分,如食道支架等。食道支架通常用记忆合金丝编织而成。为防止在食道中发生位移,一般两端制成喇叭口状,如


图1。由于人体肠道的生理特性,此类形状的支架应用于结肠后,在临床上带来了许多问题,因而肠道支架在临床上运用很少。主要问题为1、由于结肠蠕动十分活跃,结肠支架置入后因其喇叭口1处直径φ2大于其中段2直径φ1,易在两端喇叭口1处发生肠套叠,从而导致新的梗阻。
2、由于喇叭口1直径φ2较中段2明显增大,且呈尖锐状,易造成肠道出血乃至结肠瘘。
3、支架外形与肠道不能充分贴合,易在蠕动过程中发生移位。滑离狭窄段后,梗阻再次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符合人体肠道生理特性,不会发生肠套叠和结肠瘘的双头蘑菇形钛镍记忆合金结肠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双头蘑菇形钛镍记忆合金结肠支架,它包括一段记忆合金制成的网状结构的中段圆柱支架体,其特征在于该中段圆柱支架体的两端为同材质的收口蘑菇头状网状结构支架头,它们为一整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头部改为蘑菇形后,支架头部外形与肠道的生理形状相吻合,不易发生物理刺伤,肠道出血的可能性大为降低,不会造成结肠瘘。
2、头部成蘑菇形后,肠道受力状况由不连续的点改变为连续受力的面,压强大为降低。因此在制作过程中可增大头部的径向支撑力,防止位移。
3、头部改为蘑菇形后,虽然头部最大直径处大于中段,但其端部通道口径与中段相同。而且,头部的蘑菇状符合肠道的解剖形状,故能与肠道充分贴合,使得肠道支架可以顺应肠道蠕动,不会出肠套叠现象。本实用新型在解决出血、穿孔、套叠、移位问题后,使得运用支架技术治疗肠道梗阻、狭窄成为可能。对不能手术的恶性肿瘤造成肠道梗阻的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食道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段记忆合金(最好是钛镍合金)制成的网状结构的中段圆柱支架体3,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该中段圆柱支架体3的两端为同材质的收口蘑菇头状网状结构支架头4,它们为一整体。
本实用新型中,两端支架头4的外径φ4应大于该支架头4的通道孔孔径φ3,且φ3与中段支架体3的直径φ5相同或略小。
本实用新型中,运用钛镍合金丝材编织成如图2所示多头螺纹网状,通过热处理定型即可。
本实用新型支架的两端收口蘑菇头状网状结构支架头4径向支撑力大于其中段支架体3的径向支撑力。即头部螺纹导程小,而中段螺纹导程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实用新型支架的两端收口蘑菇头状网状结构支架头4主要起定位作用,内收的口部防止肠道蠕动时套叠现象的发生。支撑力大可防止移位。
本实用新型支架的中段圆柱支架体3对肠道梗阻或狭窄部起扩张支撑作用,以保持肠道通畅。中部支撑力略小,显较柔软状,以便顺应肠道蠕动有一定的轴向伸缩。效果十分理想。
权利要求1.一种双头蘑菇形钛镍记忆合金结肠支架,它包括一段记忆合金制成的网状结构的中段圆柱支架体,其特征在于该中段圆柱支架体的两端为同材质的收口蘑菇头状网状结构支架头,它们为一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蘑菇形钛镍记忆合金结肠支架,其特征是所述两端收口蘑菇头状网状结构支架头的外径φ4应大于该支架头的通道孔孔径φ3,且φ3与中段圆柱支架体的直径φ5相同或略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结肠支架,它包括一段记忆合金制成的网状结构的中段圆柱支架体,其特征在于该中段圆柱支架体的两端为同材质的收口蘑菇头状网状结构支架头,它们为一整体。本实用新型符合人体肠道生理特性,不会发生肠套叠和结肠瘘现象,并能有效防止位移。本实用新型在解决出血、穿孔、套叠、移位问题后,使得运用支架技术治疗肠道梗阻、狭窄成为可能。对不能手术的恶性肿瘤造成肠道梗阻的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文档编号A61M29/00GK2428150SQ00220800
公开日2001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23日
发明者茅爱武 申请人:茅爱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