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5551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片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电子照相方式印刷着预定图案的片部件。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00-266号公报揭示了一种体液吸收物品。该体液吸收物品的片部件表面用喷墨方式印刷了从外部可辨认的图案。该物品不必采用凹板印刷或苯胺印刷那样制版的印刷辊,而是采用喷墨式打印机或绘图仪等,短时间内可在片部件上印刷多种图案。
喷墨方式中,为了防止对片部件表面的渗色,通常使用液状的超浸透墨水。该公报揭示的穿着物品中,片部件是采用由许多热塑性合成树脂形成的纤维无纺布,在该无纺布上用喷墨方式印刷图案。但是,在上述无纺布上采用超浸透墨水时,墨水从无纺布表面渗入内部并扩散,由于墨水的浸入使图案不鲜明,墨水相互混杂,使色调失常。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色调不失常、印刷着鲜明图案的片部件。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片部件,利用电子照相方式,借助光导电现象在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用静电作用,使着色了的着色剂(带电微粒子)附着在上述静电潜像上,成为可视像,上述着色剂形成的可视像复制在表面,印刷成所需的图案;其特征在于,上述片部件,是由热塑性合成树脂纤维形成的、具有预定厚度的纤维无纺布,把上述着色剂具有外层部和内层部,外层部从上述无纺布表面沿其厚度方向进入,附着在位于无纺布表面的纤维的周面,露出于该表面;内层部附着在位于无纺布内部的纤维的周面,与上述外层部相连;相邻的着色剂不相互混杂,以多个独立的点存在于上述无纺布上。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外层部的厚度尺寸在1~100μm的范围。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露出于上述无纺布表面的外层部的表面积,在10~100μm2的范围。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从上述着色剂的外层部到内层部的厚度方向尺寸为10μm以上、且无纺布的厚度以下。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片部件,用于一次性体液吸收物品的至少里层,该一次性体液吸收物品具有透液性表层、不透液性里层和夹在表里层之间的吸液性芯。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片部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片部件的放大图。
图3是图2的A-A线断面图。
图4是作为一例表示的电子照相方式的说明图。
图5是一次性尿布的立体图,该一次性尿布采用印刷着图案的无纺布。
图6是盒子的立体图,该盒子采用印刷着图案的无纺布。
实施例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片部件。
图1是片部件1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片部件1的放大图。图3是图2的A-A线断面图。在片部件1上,利用后述的电子照相方式印刷着图案3(用纸包着的多个糖果)。图案3是由附着在片部件上的着色剂4形成的。
片部件1是由许多热可塑性合成树脂纤维形成的纤维无纺布2,具有所需的厚度。无纺布2可采用由射流喷网法、针刺法等方法制成的、纤维彼此机械交织的无纺布。或者可采用由融吹法、热粘法、纺粘法、化学粘结法、气穿法等方法制成的、纤维在交织点处彼此热融接或用粘接剂结合的无纺布。
另外,无纺布2也可以采用复合无纺布,该复合无纺布是由高强度柔软性的纺粘型无纺布挟着高耐水性融吹型无纺布而形成的。
无纺布2的构成纤维,可采用聚烯烃系、聚酯系、聚酰胺系的各种纤维,也可采用由聚乙烯/聚丙烯或聚酯构成的芯鞘型复合纤维或并列型复合纤维。
在无纺布2中,为了便于印刷,对其表面实施电晕放电或等离子放电处理,使无纺布2表面的浸湿指数达到40dyn/cm以上,或者在无纺布2的表面涂敷树脂底涂剂。
着色剂4具有外层部4a和内层部4b。外层部4a从无纺布2的表面沿厚度方向进入,附着在位于无纺布2表面的纤维2a上,露出于无纺布2的表面。内层部4b附着在位于无纺布2内部的纤维2b上,与外层部4a相连。着色剂4中,相邻的着色剂4彼此不混杂,以独立的多个点状存在于无纺布2中。
着色剂4即使从无纺布2的表面进入内部,也不会渗入无纺布2的内部或在无纺布2内部扩散,所以,不会因着色剂4的浸渗而导致图案不鲜明,也不会因着色剂4的混合而导致色调失常。
着色剂4的外层部4a,具有1~100μm的厚度尺寸。在外层部4a,其厚度尺寸L1最好在1~10μm的范围。如果外层部4a的厚度尺寸L1不足1μm,则在外层部4a中不容易产生光的乱反射,因视线的进入角度不同,外层部4a的色调产生大的变化。外层部4a的色调变化时,由于无纺布2表面的光的反射,使表面色模糊,使图案3不鲜明。如果外层部4a的厚度尺寸L1超过了100μm,根据不同着色剂4的坚牢度,着色剂4的外层部4a容易破坏,外层部4a破坏时,在外层部4a不容易产生光的乱反射。
着色剂4中,露出于无纺布2表面的外层部4a的表面积,在10~100μm2范围内。如果外层部4a的表面积不足10μm2,则与外层部4a的厚度尺寸L1不足1μm时同样地,在外层部4a不容易产生光的乱反射,表面色模糊,图案3不鲜明。如果外层部4a的表面积超过了100μm2,则无纺布2表面的分辨度降低,不能鲜明地显现图案3的细部。另外,无纺布2表面的分辨度,可调节在400×400dpi~2400×1200dpi的范围内。
着色剂4中,从外层部4a到内层部4b的厚度方向尺寸L2,在10μm以上、且无纺布2的厚度以下。如果厚度尺寸L2不足10μm,则内层部4b中不容易产生光的散射,因视线的进入角度不同,内层部4b的色调产生大的变化。内层部4b的色调产生变化时,由于无纺布2内部的光的吸收,透过色模糊,使图案3不鲜明。
着色剂4可采用液体着色剂。液体着色剂可采用适当的比例将粘接剂树脂、对着色剂着色的着色剂、异烷烃系的有机溶剂构成的绝缘性液体、对着色剂赋予极性的电荷调节剂混合而成的物质。着色剂可采用碳黑、C.I.Pigment Yellow 12、C.I.Pigment Red 48、C.I.Pigment Blue 15等的颜料。在全彩色印刷中,通过使黄色、品红、氰基的彩色着色剂重合,可显现多彩色。着色剂4除了液体着色剂外,也可采用粉体着色剂。
图4作为一例表示的电子照相方式的说明图,箭头X表示感光筒11的旋转方向,箭头Y表示片部件1的移动方向。电子照相方式由带电、曝光、显影、复制、清洗各工序构成。利用光导电现象在感光筒11的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利用静电作用使着色的着色剂4(带电微粒子)附着在静电潜像上,成为可视像,把着色剂4形成的可视像复制在片部件1的表面。
带电是利用带电器10的电晕放电,使感光筒11周面均匀地带正离子电的工序。曝光是利用曝光器12使来自原稿的反射光照射到感光筒11的周面上,消去图像部以外的带电,只留下图像部的工序(复印机时的情形)。或者是利用曝光器12使激光或LED光射到相当于图像部的部分,消去图像部的带电的工序(打印机时的体形)。通过曝光,在感光筒11的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是利用静电作用、使带负电荷的着色剂4从显影器13附着到感光筒11周面的静电潜像上而成为可视像的工序。在显影器13的下部,配置着与感光筒11的周面接触的筒状显影器14。
复制是利用与感光筒11的周面接触的复制辊15、把着色剂4形成的可视像复制到片部件1上的工序。作为其一例,有静电复制方式,即,使片部件1带有与着色剂4相反极性的正电荷,使着色剂4从复制辊15的周面移动到片部件1上。在复制辊15的下部配置着压接筒16。压接筒16用于把片部件1压接在复制辊15的周面。
清洗是把残留在感光筒11周面的着色剂4除去的工序。其一例是刮洗方式,即,用除电器17消去感光筒11周面的带电,使具有聚氨酯橡胶刀口的清洁具18与感光筒11的周面接触。
图5是尿布20的立体图,该尿布20使用了用电子照相方式印刷着图案3的无纺布2。尿布20具有透液性表层21、不透液性里层22和夹在表里层21、22之间的吸液性芯23,该吸液性芯23表面用透水性的绵纸包覆。芯23通过绵纸与表、里层21、22中的至少一方接合。尿布20中,里层23使用由上述电子照相方式印刷着图案3的无纺布2。
尿布20在纵方向备有前腰围区24、后腰围区26和位于前后腰围区24、26间的裆下区25,呈合掌状重叠的前后腰围区24、26的两侧缘部固接着,形成腰围开口27和一对腿围开口28。
朝腰围方向延伸的若干条腰围用弹性伸缩性部件29,以伸长状态安装在腰围开口27的边缘部。朝腿围方向延伸的若干条腿围用弹性伸缩性部件30,以伸长状态安装在腿围开口28的边缘部。
尿布20中,随着使用着它的使用者的动作,里层22弯曲,即使对图案3的视线进入角度变化,但由于在着色剂的外层部4a和内层部4b中产生光的散射,所以,外层部4a和内层部4b中的色调变化少,图案3不会因视线进入角的变化而不鲜明。
表面层21可采用亲水性无纺布或开孔塑料布等的透液性布。里面层22可采用疏水性无纺布、或将不透液性塑料布叠合在疏水性无纺布上的叠合布。
芯23是短纤浆和高吸收性聚合物粒子和热可塑性合成树脂纤维的混合物,被压缩成所需的厚度。高吸收性聚合物,可采用淀粉系、纤维素系、合成聚合物系等的材料。
表里层21、22相互间的固接或芯23的接合、弹性部件29、30的固接,可采用热融系粘接剂、或者可采用热封、超声波密封等的热融接技术。
图6是盒30的立体图,该盒30使用了用电子照相方式印刷着图案3的无纺布2。在盒30的侧面印刷着与图5所示尿布20同样的图案3。在盒30的内部收容着多个折叠状态的尿布20。
发明效果该片部件1除了用于一次性尿布外,还适用于尿布罩、运动裤、失禁裤、卫生巾等的体液吸收物品。
根据本发明的片部件,片部件是采用无纺布,利用电子照相方式在无纺布上印刷所需的图案,即使着色剂从无纺布表面进入内部,也不会渗入无纺布内部以及在无纺布内部扩散,所以,不会因着色剂的渗入而导至图案不鲜明,着色剂相互间不会混合,色调不杂乱。
片部件1中,外层部的厚度尺寸在1~100μm范围,露出于无纺布表面的外层部的表面积在10~100μm2范围,所以,在外层部产生光的散射,即使视线进入角变化,外层部的色调变化也少。另外,在片部件中,从着色剂的外层部到内层部的厚度方向的尺寸在10μm以上、无纺布的厚度以下,所以,在内层部产生光的散射,即使视线的进入角度变化,内层部的色调变化也少。因此,在片部件1中,无论视线进入角度如何变化,图案总是鲜明的。
把该片部件用于一次性体液吸收物品的里层时,里层弯曲,即使对图案的视线进入角变化,由于着色剂的外层部和内层部中产生光的散射,所以,在外层部和内层部中的色调变化少。因此,对于物品的视线进入角度无论如何变化,印刷在里层上的图案总是鲜明的。
权利要求
1.片部件,利用电子照相方式,借助光导电现象在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用静电作用,使着色了的着色剂(带电微粒子)附着在上述静电潜像上,成为可视像,上述着色剂形成的可视像复制在表面,印刷成所需的图案;其特征在于,上述片部件,是由许多热可塑性合成树脂纤维形成的、具有预定厚度的纤维无纺布,上述着色剂具有外层部和内层部,外层部从无纺布表面沿其厚度方向进入,附着在位于无纺布表面的纤维的周面上,露出于该表面;内层部附着在位于无纺布内部的纤维的周面上,与上述外层部相连;相邻的着色剂不相互混合,以多个独立的点存在于上述无纺布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层部的厚度尺寸在1~100μm的范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部件,其特征在于,露出于上述无纺布表面的上述外层部的表面积在10~100μm2的范围。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片部件,其特征在于,从上述着色剂的外层部到内层部的厚度方向尺寸为10μm以上、无纺布的厚度以下。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片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片部件用于一次性体液吸收物品的至少里层,该一次性体液吸收物品具有透液性表层、不透液性里层和夹在表里层之间的吸液性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色调不杂乱、印刷着鲜明图案的片部件。利用电子照相方式在片部件1上印刷着所需的图案,该片部件1是具有预定厚度的纤维无纺布2。着色剂具有外层部和内层部,外层部从无纺布2的表面沿其厚度方向进入并附着在无纺布2表面的纤维的周面上。内层部附着在无纺布2内部的纤维的周面上。相邻的着色剂相互不混合,以多个独立的点存在于无纺布2上。
文档编号A61F13/49GK1340650SQ01125778
公开日2002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25日
发明者谷口博彰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