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腔t形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334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腔t形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临床医疗器械,主要提出一种三腔T形管。
本实用新型完成其发明任务提出的技术方案是其包括T形管和软膜引流气囊,T形管穿过引流气囊并将气囊前端联接在T形管的竖管前部;软膜引流气囊为双腔结构,引流气囊内、外壁之间的充气腔连通充气管,软膜引流气囊的内腔连通引流管;软膜气囊壁上开置多个贯通气囊内、外壁与内腔连通的侧孔。
本实用新型在原T形管的基础上加以充气式侧孔软膜引流气囊,其可兼有胆总管引流和腹腔引流的作用,可避免现有T形管存在的操作繁琐,易出现误拔T形管导致医疗事故的缺陷。另外,软膜气囊对腹腔刺激小,有利胃肠功能恢复。
附图2为


图1A-A剖面图。
气囊前部和后部压制成圆弧形,并将其前端联接固定在T形管的竖管前部,由此充气腔充气后形成气囊的形状。
权利要求1.一种三腔T形管,其特征是包括T形管(8)和软膜引流气囊,T形管(8)穿过引流气囊并将气囊前端联接在T形管的竖管前部;软膜引流气囊(3)为双腔结构,软膜引流气囊内、外壁(3)(5)之间的充气腔(4)连通充气管(1),软膜引流气囊的内腔(6)连通引流管(2),软膜气囊壁上开置多个贯通气囊内、外壁与内腔(6)连通的侧孔(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临床医疗器械。提出的三腔T形管包括T形管和软膜引流气囊,T形管穿过引流气囊并将气囊前端联接在T形管的竖管前部;软膜引流气囊为双腔结构,引流气囊内、外壁之间的充气腔连通充气管,软膜引流气囊的内腔连通引流管,软膜气囊壁上开置多个贯通气囊内、外壁与内腔连通的侧孔。本实用新型可同时具备胆总管内衬引流和腹腔引流的作用,设计的软膜气囊对腹腔刺激小,有利胃肠功能恢复。
文档编号A61F2/958GK2513596SQ01261210
公开日2002年10月2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17日
发明者李祥, 杜敢琴, 王红国, 张亚娟 申请人:李祥, 杜敢琴, 王红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