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的抗耐药菌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4775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的抗耐药菌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治疗多种产β-内酰胺酶菌株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由头孢他定(CFT)和他唑巴坦(TZB)组成的药物组合物。该组合物还可以含有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本发明的组合物能克服单独运用头孢他定的细菌耐药性,对多种产β-内酰胺酶,包括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部分I型β-内酰胺酶的耐药菌株有良好地杀灭效果。
背景技术
随着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长期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问题越来越严重。其耐药机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致病菌产生多种β-内酰胺酶,这些酶能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到达菌体作用部位前被水解,使抗生素失去抗菌素活性。自1983年欧洲发现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菌后,学者们相继发现了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I型β-内酰胺酶(如AmpC酶),这些酶能使三代头孢菌素水解而失活,严重地影响了三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他定CFT)的抗菌效果。
能够抑制β-内酰胺酶的药物有克拉维酸、舒巴坦和他唑巴坦(TZB),其中以他唑巴坦最好。他唑巴坦不仅可抑制ESBLS,还可抑制部分I型β-内酰胺酶(如AmpC酶)。
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Smith-Kline & Beechan公司便开发生产了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钾)和青霉素类(羟氨苄青霉素)的复方制剂。目前,国内已有数个公司生产类似产品,如珠海联邦的强力阿莫仙和南京本原制药的安奇等。金少鸿等申请了他唑巴坦半水合物的制备与应用的专利(公开号CN1236781A),文中提及他唑巴坦半水合物可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组成复方,但未涉及他唑巴坦半水合物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组成的优化配方。
关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除克拉维酸钾)的复方制剂也已有多种产品问世,如礼莱公司的特治星(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的复方制剂)和辉瑞公司的舒普深(头孢哌酮和舒巴坦)。特治星和舒普深的价格昂贵且其抗菌活性也逊于本发明所述的头孢他定/他唑巴坦(CFT/TZB)复方制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药物组合物,具体讲,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含有头孢他定和他唑巴坦(CFT/TZB)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新的含有头孢他定和他唑巴坦(CFT/TZB)的组合物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为了完成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头孢他定(CFT)和他唑巴坦(TZB)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头孢他定(CFT)和他唑巴坦(TZB)的配比范围为1-99∶99-1,优选的是20-80∶80-20,更优选的是35-65∶65-35。本发明所述的配比是指重量比。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的头孢他定还包括其药效学上可接受的盐、盐的水合物、酯或前体药物。所述的他唑巴坦包括药效学上可接受的盐、盐的水合物、酯或前体药物。
事实上,在本发明中,所述的组合物还可以包括该组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本发明另一方面涉及的是含有头孢他定和他唑巴坦(CFT/TZB)的药物组合物在组合物在制备抗菌药物中,尤其抗耐药菌药物中的应用,尤其是预防和/或治疗细菌引起的疾病的用途。
本发明再一方面涉及的是预防和/或治疗细菌性疾病的方法,其包括将含有头孢他定和他唑巴坦(CFT/TZB)的药物组合物给药于需预防和/或治疗的宿主。
本发明进一步包括头孢他定药效学上可接受的盐、盐的水合物、酯或前体药物,他唑巴坦药效学上可接受的盐、盐的水合物、酯或前体药物。
本发明头孢他定和他唑巴坦(CFT/TZB)的组合物的给药可以依次给予单独的制剂或单一制剂或单独的制剂同时给药来完成。
因此,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药物组合,它包括分开的,或者称分别独立的头孢他定和他唑巴坦的制剂。在使用时,患者可以依次或者同时将该分开的头孢他定和他唑巴坦的制剂一并使用或者用药,以最终达到使用本发明所述组合物的目的。
本发明组合物的给药途径可为注射给药。注射包括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和穴位注射等。
给药剂型可以是液体剂型、固体剂型。如液体剂型可以是真溶液类、胶体类、微粒剂型、乳剂剂型、混悬剂型。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制成普通制剂、也可以是缓释制剂、控释制剂、靶向制剂。
例如,将本发明法的组合物制成注射用制剂,如溶液剂、混悬剂溶液剂、乳剂、冻干粉针剂,这种制剂可以是含水或非水的,可含一种和/或多种药效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稀释剂、粘合剂、润滑剂、防腐剂、表面活性剂或分散剂。如稀释剂可选自水、乙醇、聚乙二醇、1,3-丙二醇、乙氧基化的异硬脂醇、多氧化的异硬脂醇、聚氧乙烯山梨醇脂肪酸酯等。另外,为了制备等渗注射液,可以向注射用制剂中添加适量的氯化钠、葡萄糖或甘油,此外,还可以添加常规的助溶剂、缓冲剂、pH调节剂等。这些辅料是本领域常用的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给药剂量取决于许多因素,例如所要预防或治疗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患者或动物的性别、年龄、体重、性格及个体反应,给药途径、给药次数等,因此本发明的治疗剂量可以有大范围的变化。一般来讲,本发明中药学成分的使用剂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可以根据本发明组合物中最后的制剂中所含有的实际药物数量,加以适当的调整,以达到其治疗有效量的要求,完成本发明的治疗与预防耐药菌株感染的目的。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分别将独立的或者分别存在的头孢他定(CFT)和他唑巴坦(TZB)各自化合物,在使用前以本发明所限定的剂量配置,配置后再形成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这种形式形成的组合物也在本发明组合物所限定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本发明头孢他定(CFT)和他唑巴坦(TZB)的组合物在与细菌性疾病有关的药理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协同作用。例如,在TZB对水解两倍CFT能力的ESBL的抑酶率试验中显示,TZB通过抑制ESBL对CFT具有很好的保作用;在CFT和TZB对主要致病菌株的MIC分布和抗菌活性比较试验中,组合物表现出优良的抗菌活性;在CFT和TZB(2∶1)组合物与单方制剂CFT、复方制剂特治星以及复方制剂舒普深的MIC分布和抗菌活性比较试验中显示出与已知的抗菌药物相比具有作用明显,效果显著的特点。
具体讲,本发明先制备一种产β-内酰胺酶菌株所产生的ESBL,再观察他唑巴坦对水解两倍头孢他定能力的ESBL的抑制作用。在保护头孢他定不被水解为前提下,优选了头孢他定与他唑巴坦的配比为1∶1~4∶1;通过对不同配比药物组合对常见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的研究,确定最佳配比为1∶1~2∶1。首先取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菌)制成菌液,超声粉碎,离心后取上清制成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粗制酶液。再以致病菌用抑菌圈法制备了CFT-抑菌圈直径标准曲线,得CFT的线性范围。然后将不同量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粗制酶液与含128mg/L的CFT在37℃下共温,求得全部水解CFT所需的粗制酶液量。最后将可水解两倍量CFT(256mg/L)的粗制酶液加入不同配比的头孢他定/他唑巴坦复方制剂中(保持CFT的终浓度为128mg/L)。37℃温育后测定不同配比的头孢他定/他唑巴坦复方剂的抑菌圈直径,同时做CFT的空白标准曲线(不加TZB和酶),求得各比例混合物在37℃温育后的CFT剩余量,并计算抑酶率,计算方法如下
CFT水解率%=[(CFT原来量-CFT剩余量)/CFT原来量]×100%
抑酶率%=[(空白时CFT水解率-CFT水解率)/空白时水解率]×100%可见,CFT/TZB的配比在1∶1~4∶1之间时,TZB对ESBL活性的抑制率约可达100%;CFT/TZB的配比在6∶1以上时,对ESBL活性的抑制率不足50%。因此,CFT/TZB的配比不应高于4∶1,否则TZB不足以保护CFT免受ESBL的水解;反之,CFT/TZB的配比也不必低于1∶1。
在CFT和TZB对主要致病菌株的MIC分布和抗菌活性比较试验中可见CFT/TZB的配比在1∶1~2∶1之间时MIC均较低,即抗菌效果较佳,当CFT/TZB的配比在6∶1以上时,抗菌效果降低。
在CFT/TZB(2∶1)与单方制剂CFT、复方制剂特治星以及舒普深的MIC分布和抗菌活性比较试验中,实验显示CFT/TZB(2∶1)的复方制剂的MIC最低,抗菌活性显著强于特治星和舒普深,TZB加入到CFT中可使CFT的抗菌活性增加一倍多。这一结果说明CFT/TZB(2∶1)复方制剂抗菌活性最高,有明显的配伍合理性,具有临床开发价值。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实验例及药物活性实验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表示实施例中所述方式是实施本发明的唯一途径,也不意味着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实施例1
取0.5g(以盐基计算,下同)他唑巴坦钠和1.0g头孢他定钠在50%以下相对湿度的环境中,以常规方式混合配制装入干燥灭菌安瓿中;制剂过程中可以加入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适量的助溶剂、抗氧化剂等药用辅料。使用前加入4ml生理盐水溶解。实施例2
取0.5g他唑巴坦钠和2.0g头孢他定钠在50%以下相对湿度的环境中以实施例1所述的方式混合配制装入干燥灭菌安瓿中;制剂过程中可以加入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适量的助溶剂、抗氧化剂等药用辅料。实施例3
取0.5g他唑巴坦钠和0.5g头孢他定钠在50%以下相对湿度的环境中以实施例1所述的方式混合配制装入干燥灭菌安瓿中;制剂过程中可以加入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适量的助溶剂、抗氧化剂等药用辅料。实验例1他唑巴坦对水解两倍CFT能力的ESBL的抑酶率
首先取大肠埃希菌(ATCC35218)制成菌液,超声粉碎,离心后取上清制成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粗制酶液。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为实验菌,采用抑菌圈法制备了CFT-抑菌圈直径标准曲线,CFT的线性范围在8~128mg/L之间。然后将不同量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粗制酶液与含128mg/L的CFT在37℃下共温,求得全部水解CFT所需的粗制酶液量。最后将可水解两倍量CFT(256mg/L)的粗制酶液加入不同配比的头孢他定/他唑巴坦复方制剂中(保持CFT的终浓度为128mg/L)。37℃温育后测定不同配比的头孢他定/他唑巴坦复方剂的抑菌圈直径,同时做CFT的空白标准曲线(不加TZB和酶),求得各比例混合物在37℃温育后的CFT剩余量,并计算抑酶率,计算方法如下
CFT水解率%=[(CFT原来量-CFT剩余量)/CFT原来量]×100%
抑酶率%=[(空白时CFT水解率-CFT水解率)/空白时水解率]×100%
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CFT/TZB不同配比对水解两倍CFT的ESL的抑酶率(%)
由表1可见,CFT/TZB的配比在1∶1~4∶1之间时,TZB对ESBL活性的抑制率约可达100%(62.5×2%~44.9×2%);CFT/TZB的配比在6∶1以上时,对ESBL活性的抑制率不足50%。因此,CFT/TZB的配比不应高于4∶1,否则TZB不足以保护CFT免受ESBL的水解;反之,CFT/TZB的配比也不必低于1∶1。
实验例2不同配比CFT/TZB对主要致病菌株的MIC分布和抗菌活性比较。
本实验例采用公知的实验方法,对本发明的组合物CFT/TZB对主要致病菌株的MIC分布和抗菌活性比较实验。其实验结果见表2。
表2 CFT/TZB不同配比对100株实验菌的MIC分布
*肺炎克雷伯菌10株,产酸克雷伯菌2株
**洋葱伯克厚德菌1株,荧光假单胞菌1株,变形杆菌2株实验例3 100株实验菌对不同配比CFT/TZB的敏感性比较
本实验例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采用不同配比的本发明组合物,观察其对实验菌的敏感性。其实验结果见表3。表3 100株实验菌对不同配比CFT/TZB的敏感性比较
由表可见CFT/TZB的配比在1∶1~2∶1之间时MIC均较低,即抗菌效果较佳,当CFT/TZB的配比在6∶1以上时,抗菌效果降低。
实验例4
本实验例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将本发明组合物与CFT、特治星和舒普深对97株实验菌的MIC分布实验,其结果见表4。表4 CFT/TZB(2∶1)与CFT、特治星和舒普深对97株实验菌的MIC分布**肺炎克雷伯菌12株,产酸克雷伯菌2株实验例5 CFT、CFT/TZB(2∶1)特治星和舒普深对97株实验菌的敏
感性比较实验
本实验例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对CFT、CFT/TZB(2∶1)特治星和舒普深对97株实验菌的敏感性比较实验,其实验结果见表5。表5 CFT、CFT/TZB(2∶1)特治星和舒普深对97株实验菌的敏感性
比较*ACFT;BCFT/TZB(2∶1);C特治星;D舒普深
由表可见CFT/TZB(2∶1)的MIC最低,抗菌活性最高。TZB加入到CFT中可使CFT的抗菌活性增加一倍多,这一结果说明CFT/TZB(2∶1)复方制剂是有临床开发价值的。
权利要求
1.含有头孢他定(CFT)和他唑巴坦(TZB)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头孢他定(CFT)和他唑巴坦(TZB)的重量配比范围为1-99∶99-1。
2.根据权利要求1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头孢他定(CFT)和他唑巴坦(TZB)的重量配比范围为20-80∶80-20。
3.根据权利要求1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头孢他定(CFT)和他唑巴坦(TZB)的配比范围为35-65∶65-35。
4.根据权利要求1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头孢他定(CFT)和他唑巴坦(TZB)的重量配比范围为2∶1。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孢他定还包括其药效学上可接受的盐、盐的水合物、酯或前体药物。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他唑巴坦包括药效学上可接受的盐、盐的水合物、酯或前体药物。
7.根据权利要求1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还可以包括其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8.含有头孢他定(CFT)和他唑巴坦(TZB)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分别独立的头孢他定(CFT)和他唑巴坦(TZB)以1-99∶99-1的重量配比在使用前配置。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抗菌药物中,尤其抗耐药菌药物中的应用。
10.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头孢他定(CFT)和他唑巴坦(TZB)以重量配比范围为1-99∶99-1的剂量混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披露一种含有头孢他定(CFT)和他唑巴坦(TZB)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头孢他定(CFT)和他唑巴坦(TZB)的重量配比范围为1-99∶99-1,以及组合物在制备抗菌药物中,尤其抗耐药菌药物中的应用。
文档编号A61P31/04GK1452968SQ0211816
公开日2003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23日
发明者童明庆, 戴传箴, 孙飘扬, 周云曙 申请人:童明庆,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