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外用药物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08681阅读:1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外用药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尤其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外用药物,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治疗过敏性鼻炎一般是采用抗过敏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西药药物治疗,毒副作用大,治疗不彻底,易于复发,病人痛苦较大,西药生产工艺复杂,操作控制要求严格,成本较高;由于中药采用辩证施治,治疗麻烦,费时费力,因而病人一般难以接受。
发明任务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无毒副作用,基本无复发,成本较低和方便施治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外用药物。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达到目的之一的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的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本发明药物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用量为重量份)白芥子4~9 元胡 1~1.5细辛 2~3 丹参 4~6甘遂 2~3 丁香 1~1.5洋金花4~9 肉桂 1~1.5麻黄 1~1.5 鹅不食草 3~4川椒 1~1.5 徐长卿 3~4半夏 2~3 苍耳子 1~1.5本发明药物的最佳重量(份)配比是白芥子 5 元胡 1细辛3 丹参 5甘遂3 丁香 1洋金花 5 肉桂 1
麻黄1 鹅不食草 3川椒1 徐长卿3半夏2 苍耳子1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a、取白芥子、洋金花、细辛、甘遂、丁香、肉桂、徐长卿干燥并粉碎过100目筛,细粉备用;b、取丹参、元胡、麻黄、川椒、鹅不食草、半夏、苍耳子用煎煮法煎煮0.5~2小时,过滤,再将滤液浓缩成浸膏后与a工序制备的细粉和按常规加入的适量凡士林研磨混合,制成膏剂。
本发明旨在利用大自然中的天然药物资源,为患过敏性鼻炎患者提供达到临床治愈目的的无毒副作用,基本无复发,成本较低和方便施治的外用药物。本发明由白芥子、元胡、细辛、丹参、甘遂、丁香、洋金花、肉桂、麻黄、鹅不食草、川椒、、徐长卿、半夏、苍耳子组成,方中白芥子、麻黄温肺振阳,消痰利水为君;洋金花、半夏、细辛、甘遂宣肺散寒,通阳利水为臣;元胡、丹参,丁香、川椒、肉桂、徐长卿行气活血,温补脾肾为佐;苍耳子、鹅不食草宣通鼻窍为使;诸药合用,相辅相成,共奏温肺振阳,开窍逐痰,活血化瘀之功。按照该方,制定恰当配比,便可实现既能对症又能对因,达到根治过敏性鼻炎之目的。
观察资料和方法(一)观察对象本发明所述药物验证病例共206例,病例来源均为门诊。其中男性87例,女性119例。观察组最大年龄90岁,最小年龄3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40年。
(二)治疗方法每年三伏(初伏、中伏、末伏)天为治疗时间,以大椎、肺俞、膏育俞为主穴,根据辨证及兼证配穴,每10天贴治一次,3次为一疗程,每年为一个疗程。
(三)临床验证结果1、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经过好发季节无复发,且无需其他药物治疗。
有效症状缓解,经过好发季节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减轻,应用常规药物就可控制。
无效病情时好时坏,症状无改善。
2、结果将所有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及病情随诊,并按照显效、有效及无效标准进行比较,通过统计学处理观察其差异的显著性。结果是痊愈48例,有效15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6.11%。经统计学处理p0.01。
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生产费用低。本发明所述药物为纯中药制剂,经临床观察,无其他任何化学物及毒副作用。本发明可将原料中的有效营养成分基本全部提取并不受破坏,而且浓度大,方便患者使用和吸收,外贴无过敏及皮肤起泡现象,病人也无任何不良反应。而且在每年三伏天外贴穴位疗效显著,方法简单,安全可靠,无任何毒副作用,可对过敏性鼻炎有特别显著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典型病例病例1王志胜,男,38岁,过敏性鼻炎10余年,经用本发明药物治疗3个疗程,随访6年,未再复发。
病例2宿小燕,女,27岁,过敏性鼻炎15余年,经用本发明药物治疗3个疗程,随访5年,未再复发。
病例3刘冬梅,女,40岁,过敏性鼻炎20余年,经用本发明药物治疗3个疗程,随访6年,未再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千克)白芥子 5 元胡 1细辛 3 丹参 5甘遂 3 丁香 1洋金花 5 肉桂 1麻黄 1 鹅不食草 3川椒 1 徐长卿 3半夏 2 苍耳子 1
生产方法如下a、取白芥子、洋金花、细辛、甘遂、丁香、肉桂、徐长卿干燥并粉碎过100目筛,细粉备用;b、取丹参、元胡、麻黄、川椒、鹅不食草、半夏、苍耳子用煎煮法煎煮三次,共1.5小时,过滤,再将滤液浓缩成类似于浓汁样的浸膏后与a工序制备的细粉和按常规加入的适量凡士林混合,从而制得本发明的膏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有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草药原料制成的膏剂白芥子 4~9 元胡 1~1.5细辛 2~3 丹参 4~6甘遂 2~3 丁香 1~1.5洋金花 4~9 肉桂 1~1.5麻黄 1~1.5鹅不食草 3~4川椒 1~1.5徐长卿 3~4半夏 2~3 苍耳子 1~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外用药物,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白芥子 5 元胡 1细辛 3 丹参 5甘遂 3 丁香 1洋金花 5 肉桂 1麻黄 1 鹅不食草 3川椒 1 徐长卿3半夏 2 苍耳子1
3.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外用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取白芥子、洋金花、细辛、甘遂、丁香、肉桂、徐长卿干燥并粉碎过100目筛,细粉备用;b、取丹参、元胡、麻黄、川椒、鹅不食草、半夏、苍耳子用煎煮法煎煮0.5~2小时,过滤,再将滤液浓缩成浸膏后与a工序制备的细粉和按常规加入的适量凡士林研磨混合,制成膏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外用药物及制备方法,该药物是有白芥子、元胡、细辛、丹参、甘遂、丁香、洋金花、肉桂、麻黄、鹅不食草、川椒、徐长卿、半夏、苍耳子按一定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外用药物。该药物首先是将白芥子、洋金花、细辛、甘遂、丁香、肉桂、徐长卿干燥、粉碎、过筛得细粉;然后将丹参、元胡、麻黄、川椒、鹅不食草、半夏、苍耳子用煎煮法煎煮0.5~2小时,过滤,再将滤液浓缩成浸膏后与a工序制备的细粉和按常规加入的适量凡士林研磨混合而成。
文档编号A61P37/08GK1410091SQ02135749
公开日2003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29日
发明者杨秀惠, 王丽华, 徐胜军, 吴华清, 孙守尚, 魏婧婧 申请人: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