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活性物质受控地输送到皮肤中的装置和方法

文档序号:889060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将活性物质受控地输送到皮肤中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活性物质受控地输送到受用者的皮肤中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在技术和专利文献中许多注意力集中在通过被动式方法来将药物和化妆品、例如麻醉剂和其它有利试剂输送到病人体内,这些方法例如有电感式离子电渗、电泳、电渗和/或电穿孔。在下文中,用语“离子电渗”将统一表达用语离子电渗、电泳技术、电渗和/或电穿孔中的任一种;用语“离子电渗的”包含了相应的形容词。普遍存在的设计用于帮助戒烟的烟碱贴片(patch)已经使这种形式的药物输送广为人知。实际上,现在有非常多种药物常规上是经皮施用的,在本领域中同样已知有很多种装置和方法来施用这些药物。其中的一小部分但不相同的例子包括下述美国专利No.6294582,其公开了一种用于经皮治疗哮喘的装置;美国专利No.5899856,其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酒精消耗的皮肤贴片;美国专利No.6291677,其讲授了抗病毒蛋白酶抑制剂的经皮施用;美国专利No.6266560,其公开了勃起功能障碍的经皮治疗;美国专利No.6238381,其公开了抗病毒、抗菌且防老化的物质的经皮输送;以及美国专利No.6288104,其公开了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物质的经皮施用。
大多数现有的皮肤贴片,包括那些被动地起作用和以电的方式起作用的皮肤贴片均在内,均包含有待输送的活性物质。这种贴片专门设计和/或构造成可输送预定剂量的特定物质,该物质形成了所述贴片即“烟碱贴片”的一个整体部分。这种制造成其中带有预定类型和预定量物质的皮肤贴片的一项缺点是,一旦该物质耗尽,整个装置就没有用了,并且必须被弃掉。这是一项不足之处,因为采用电感应式输送技术的贴片必须具有一些元器件如电池、电极、电路和其它组件,它们都比较昂贵和/或在被大批量抛弃时对环境有害。另外,为了改变剂量,必须提供不同剂量的贴片。
在离子电渗中,采用电流来将活性物质的离子驱动到受用者的皮肤中或透过皮肤。利用离子电渗来输送活性物质的装置已经被应用到许多种用途中,其中的大部分涉及将药用化合物输送通过受用者的皮肤以及输送到受用者体内的循环系统或其它器官中。通过使用离子电渗装置来将一种或多种活性成分局部地施加到皮肤上称为皮肤治疗。离子电渗装置具有两种基本的形式第一种形式是柔软的可佩戴的装置如经皮贴片。大多数这类装置包括小型电源(例如电化学电池)、用于输送活性物质的电极(即扩散电极)、另一电极,以及将小电流提供到电极中和提供到待治疗的受用者的组织皮肤中的电路。电路通过与受用者的皮肤相接触来接通。
这种装置的一项优点是它们比较方便。例如,通过使用经皮贴片,受用者就可在使用贴片时四处走动,并且能够在家中使用贴片。这种装置的一项缺点在于,除非包括有昂贵并且体积可能较为庞大的控制元件,否则对活性物质的输送的控制、包括将活性物质输送到受用者中的深度的控制将是有限的。这在涉及输送药用化合物时这并不太重要,这是因为其目的通常是将活性物质输送透过皮肤并进入到受用者体内的其它部分中。然而,精确的深度控制对于输送化妆用或皮肤病用的化合物来说是比较重要的,这是因为其目的是将活性物质输送到皮肤中,而不是透过皮肤。
离子电渗装置的第二种基本形式是包括了通过电缆与刚性电极相连的单独基本单元的设备。这些设备是固定的,并可插到电插座中。在操作中,将与这些设备相连的电极置于皮肤上,这样就能按照与上述相同的原理来输送活性物质。
这些设备的一项优点在于,通过在操作中调节设备的参数,就可以对活性物质的输送进行一定的控制。例如,通过提高设备所提供的电流密度便可增大输送率。这种设备的缺点在于它们不太方便。受用者在使用该设备时无法四处走动。而且,由于设备成本的原因,它们一般无法在家中使用,而是通常仅在医疗机构(对输送药用化合物的设备而言)或温泉馆或美容院(对输送化妆品的设备而言)中使用。
这些设备的另一缺点在于,整个活性电极不与受用者的皮肤接触,这就会导致在皮肤/电极界面上的不同位置处有不同量的活性物质被输送(例如,在界面上的与活性电极接触最长时间的那些皮肤位置处有更大量的活性物质被输送)。这种现象在用于通过离子电渗来输送化妆品的那种基本形式的设备中更加严重。这种设备的一个例子是Ionzyme DF 1998。这种设备可具有连接在滚子上的活性电极,滚子可在受用者的皮肤上来回滚动,在那些滚子与皮肤的瞬时接触点处输送皮肤病用成分和/或化妆品成分。
因此,需要一种较薄、柔软和简单的电活性皮肤贴片,其易于由受用者施用,通用性好,能够施加较广范围的物质和/或剂量并应用于多种目的,设计简单且制造成本低。还需要一种装置,其一方面柔软且可佩戴,而另一方面允许进行一致且精确的深度控制,无须安装另外的控制元件。这种装置可促进活性物质(如化妆品)的输送,其在将活性物质输送到皮肤中且只有极少量透过皮肤时最有效,并且不会有损于经皮贴片的基本的方便性。
发明概要本发明大体上涉及一种通过离子电渗将活性物质输送到皮肤中的装置和方法,其中留在皮肤中的活性物质的量多于渗透穿过皮肤的活性物质的量。本发明包括柔软且可佩戴的贴片,其顺应于人体的皮肤表面并可粘附在表面上。贴片还包括与可佩戴的电源相连的第一和第二电极。贴片适于输送包括有至少一种活性物质的制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将电流和/或电压引入到受用者的皮肤部分中的成套器具,该成套器具包括(a)皮肤贴片,其包括具有至少两个电极的电化学电池,电极位于皮肤贴片的一侧,以便与受用者的皮肤部分形成电接触;和(b)至少一个保持器,其用于保持导电流体,以使其沉积在至少一个电极上和/或局部地施加到受用者的皮肤部分上,其中所述保持器未结合在贴片中(所述保持器可以是电隔板,在下文中将称为“隔板”);贴片设计和构造成可输送电流,以便将电流和/或电压通过导电流体引入到受用者的皮肤部分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该制剂可包括在结合于贴片内的隔板中。
隔板可以是包括有用于保持制剂的多孔材料的基片。这种基片插入在至少一个电极和受用者的皮肤之间,在对电极施加电流时,贴片可将一定量的活性物质输送给受用者的皮肤。这种可保持含有活性物质的制剂的基片的一个例子为浸透的衬垫。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通过谨慎地预选贴片、制剂和基片的一些参数来控制活性物质渗透到皮肤中的深度,这些参数例如为(i)施加到电极上的电压和/或电流,(ii)pH值、导电率、粘度、粘合性和制剂中的活性物质浓度,以及(iii)基片的孔隙大小和孔隙密度。通过预选择这些参数,就可将贴片定制成可将制剂中的活性物质输送到受用者体内一定的深度处,无须包含可在贴片操作期间调节这些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的控制元件。对于活性物质为化妆用或皮肤病用试剂的制剂来说,可对参数进行预选择,以便提高输送到皮肤中但不透过皮肤的化妆用或皮肤病用试剂的量。
附图简介通过同时参考下述描述和附图,可以最佳地理解本发明的各种特征,在附图中相似的标号表示相似的元件,在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离子电渗贴片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和图2a-g是基片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a-d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4a-d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图5a-c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和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皮肤贴片的另一构造的剖视图。
本发明实施例的详细描述现在来看图1,图中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皮肤贴片,其在下文中称为贴片10。贴片10包括顶面12和与皮肤接触的底面13,它们一起形成了贴片主体11。贴片10最好由柔性材料制成,在将贴片10施加到受用者的皮肤上时,这种材料可使表面12和/或13顺应于受用者皮肤部分的轮廓。可以理解,贴片主体11可根据相关应用的需要而具有任意的尺寸和形状。
贴片10最好还包括皮肤附着机构,其优选为粘合层28,它能够使贴片10附着在受用者的皮肤部分上。粘合层28覆盖了贴片10的至少一部分底面13。粘合层28优选包括生物相容性的可渗透的压敏粘合剂,例如Dow Corning公司生产的Bio-PSA。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容易认识到生物相容性的粘合剂的其它例子。粘合层28可用于单次附着或重复性附着。
贴片10包括位于其中的电化学电池14,其优选为柔软的薄电化学电池,最好是开口的液态电化学电池。可以理解,贴片10可采用任何其它的电化学电池或能量发生装置,其用于提供相关应用所需的电流。在本领域中已知有多种类型的能够结合到贴片主体11中的一次性的和可充电的微型电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电化学电池14为薄的柔性电化学电池,其可与贴片主体11的整体体积中的大部分接合。在该优选实施例中,电化学电池14包括正极层16、负极层18和插入在它们之间的电解质层20。例如在美国专利No.5652043、No.5897522和No.5811204中介绍了适当的薄的柔性电化学电池的例子,这些专利通过引用结合于本文中。总之,上述美国专利中介绍的电化学电池为开放式液态电化学电池,其可用作各种紧凑设计的微型和便携式用电装置的一次电源或可充电电源。电池包括不溶性负极的第一层、不溶性正极的第二层以及位于第一和第二层之间的含水电解质的第三层,该第三层包括(a)用于使开口电池始终保持湿润的潮解性材料;(b)用于得到所需的离子导电率的电活性可溶材料;以及(c)用于得到可将第一和第二层粘附到第一层上所需的粘度的水溶性聚合物。
所公开的电化学电池的一些优选实施例包括(i)与多孔物质中的电解质层接合,这些多孔物质例如但不限于滤纸、塑料膜、纤维素膜和布料;(ii)具有包括了二氧化锰粉末的不溶性正极的第一层和包括了锌粉末的不溶性负极的第二层;(iii)具有不溶性负极的第一层和/或还包括了碳粉末的不溶性正极的第二层;(iv)从氯化锌、溴化锌、氟化锌和氢氧化钾中选出的电活性的可溶材料;(v)具有包括了氧化银粉末的不溶性负极的第一层和包括了锌粉末的不溶性正极的第二层,电活性的可溶材料为氢氧化钾;(vi)具有包括了镉粉末的不溶性负极的第一层和包括了氧化镍粉末的不溶性正极的第二层,并且选择氢氧化钾作为电活性的可溶材料;(vii)具有包括了铁粉末的不溶性负极的第一层和包括了氧化镍粉末的不溶性正极的第二层,并且选择氢氧化钾作为电活性的可溶材料;(viii)具有不溶性负极的第一层和包括了氧化铅粉末的不溶性正极的第二层,然后通过对正负极施加电压来对电池充电,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硫酸作为电活性的可溶材料;(ix)潮解性材料和电活性的可溶材料可以是同一种材料,例如氯化锌、溴化锌、氟化锌和氢氧化钾;(x)潮解性材料选自氯化钙、溴化钙、磷酸氢钾和醋酸钾;(xi)水溶性聚合物可以是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聚乙烯基砒咯烷酮、聚氧化乙烯、琼脂、琼脂糖、淀粉、羟乙基纤维素及其组合物和共聚物;(xii)水溶性聚合物和潮解性材料可以是同一种材料,例如葡聚糖、硫酸葡聚糖及其组合物和共聚物。电化学电池14优选结合有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根据本发明的电化学电池14的优选构造包括作为无毒化合物的那些组合物。
电化学电池14包括用作电极的端子,它们在下文中称为正电极22和负电极24,各端子分别与正极层16和负极层18电接触。采用众所周知的构件或通过直接接触来使电极22和24与电化学电池14电连接,这些构件例如为柔性印制电路板、金属箔、导线、导电粘合剂。可以理解,应当采取措施以防止电极之间和各电极与相反的极性层之间发生接触。在图1中,所采取的措施是插入由介电材料形成的绝缘件17。
电极22和24是导电的,其由金属如金属箔或者是沉积或涂在适当支撑物上的金属形成。合适的金属的例子包括铝、铂、不锈钢、金和钛。或者,电极22和24可由含有导电填料的疏水性聚合母体形成,这些填料例如为金属粉末/薄片、粉末化石墨、碳纤维或其它已知的导电填料。
电极22和24可施加到电池上,整个电池例如可通过适当的印刷技术来制造,包括但不限于丝网印刷、胶印、喷印、层合、材料蒸发或粉末扩散。因此,如上所述的电化学电池14是最简单的电源。
可以理解,各电极22和24可具有任何大小和形状,并且相互间以任何排列设置成可在治疗时覆盖住皮肤部分。实际上,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电化学电池14与电极22和24一起构成了贴片10的唯一内部元件。因此,贴片10是最小且最薄的有效实施物,并能够输送每单位表面积最大的能量。
图1中的贴片10优选设置在保护性的可拆式或可重复使用的包装、衬垫或盖子19内,以便在使用前提供物理性保护和较长的存储期限。贴片10设计和构造成可与至少一种、优选多种外部物质一起使用。如下所详述,这种物质设计成可容纳在同样如下所详述的导电流体中。导电流体设计成可保持在至少一个、优选为多个的保持器中。贴片10和保持器的组合形成了一种成套器具,其可供病人用于多种用途。
现在参见图2a-g,图中显示了用于保持导电流体的多种示例性保持器。这种导电流体通常是供化妆或治疗使用的“药学相容的”或“生理相容的”制剂。在这里所使用的用语“药学相容的”或“生理相容的”指可对受用者施用的物质,并最好没有过多的不利副作用(例如对于局部施加的制剂来说会引起皮疹、发炎等)。特定的制剂包括含水凝胶、乳剂、糊膏、洗剂、悬浮液、乳状液和溶液,或者适用于本领域已知的局部施加的其它液体制剂。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电流体是可导电的粘合性水凝胶,其适合用作皮肤接触粘合剂且尤其适合用作医疗装置电极的电接口。水凝胶是阳离子的丙烯酸盐,例如优选可由四氯化物和/或硫酸盐的丙烯酸酯或四氯化物的丙烯酰胺制成。它们在有水的情况下通过自由基聚合而形成,优选通过利用引发剂和多功能交联剂所进行的紫外线固化来形成。水凝胶优选可包括缓冲系统,以便有助于防止水凝胶的变色和/或水凝胶的水解,和/或提高存储期限。
可在固化前或固化后在目前这种水凝胶中结合其它的添加剂(例如电导率增强剂、药剂、润湿剂、增塑剂等),这取决于所需的最终用途。优选添加到水凝胶中的添加剂为导电粘合剂,其用于使导电流体将贴片10粘着在受用者的皮肤上,同时用作电极和皮肤之间的导电接口。粘合性添加剂优选为聚合粘合剂,它可以是由压力或温度激发的,或者通过暴露在外界大气下而被激发。
在一个实施例中,水凝胶具有足够的粘结力,但仍保持能容易地分开。例如在美国专利No.5800685中介绍了适用于本发明应用的水凝胶的其它细节,该专利通过引用结合于本文中。无论如何,根据本发明的含水导电流体通常包括水、酒精溶液/水溶液、至少一种盐或任何其它的带电试剂,并最好包括缓冲介质。可以理解,也可以使用无水导电流体。与贴片10相结合地使用的导电流体优选通过沉积在一个或两个电极上来施用。可以理解,作为另选或附加,导电流体可通过局部地施加到皮肤上来施用。这里使用的用语“局部地”指将物质施用到皮肤表面或粘液组织上,其可通过直接敷用(如涂抹)、通过浸渍的多孔材料或物体或通过喷射或喷雾来涂敷。可以理解,将流体局部施加到受用者的皮肤上通常不太精确,如果不是很小心地操作的话,这会不利地导致在直接通过导电流体的电极之间形成电连接,使得电流和活动离子不会穿过皮肤。
因此,根据与治疗相关的量、施加和位置,保持器的形状、大小和分配方法可以变化。在图2b-g中显示了保持器,其形式为器皿31、管32、罐33、容器34、分配器35和安瓿36。可以理解,本发明能够采用所有这些保持器,以及根据在电极或受用者皮肤上使用的需要而用于保持和分配导电流体的其它形状、大小或结构的保持器。如图4a所示,保持器30为隔板。采用用语“隔板”来描述由用于将导电流体保持于其中的多孔性非导电材料如海绵、纸等制成的保持器。与其它保持器相比,隔板所提供的优点在于,它们允许精确地定位导电流体,它们不会变得杂乱,并且允许施用精确的剂量。应当注意的是,通过将装置的电极22和24分隔开,隔板就可同时用作电隔板。
流体保持在隔板中,使得与隔板相接触的物体也与包含于其中的流体相接触。相应地,通过在电极和隔板之间建立物理性接触,就可与保持在隔板内的导电流体形成电接触。隔板优选设计和构造成可安装在电极22和24(图1)中的一个或全部与受用者的皮肤之间,从而提供了简单、清洁和方便的电极/皮肤界面,电流可从该界面中经由导电流体流到治疗区域中。如前所述,隔板构造成使得它们的非导电结构不会阻碍电极22或24与其中的导电流体之间的电接触。可以理解,隔板不会定位成使其或其内容物在电极22和24之间形成电接触。这种定位将形成不包括受用者皮肤在内的电通路,并将阻碍电施加的目的。相反,如上所述,通过将电极电隔开,非导电隔板就可用作电隔板。
隔板可制造成插塞、盒体或片块等形式,它们设计成可与不同形状、大小和构造的电极22和/或24相容。根据一个实施例,保持器30最好为薄片式容器,其可具有所需的形状以便在使用中与治疗区域和电极均相容。这种隔板优选由薄膜层来保护,这一薄膜层可在刚要使用前被剥下来。
由于可与本发明的成套器具的优选实施例相容,因此隔板可被包装成供存储或使用。隔板也可被单独地包装,以便维持其存储期限,并避免导电流体和/或包含于其中的物质蒸发。
上述保持器尤其是隔板30(图2a)的使用用于使贴片10具有非常好的用户友好性,并在其使用中极为简单。这里所示的保持器设计和构造的较大变化是用于在适当的电极上精确地施加导电流体,或在受用者的皮肤上局部地精确施加导电流体。例如,管32形式的保持器可允许少量导电流体简单地精确沉积在电极上。安瓿36形式的保持器能够保证药物的精确剂量。分配器35能够小心且精确地将导电流体施加到受用者的正确皮肤部分上。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使用隔板30作为导电流体的载体,其精确地定位在电极或受用者的皮肤上。
可以理解,导电流体在相关电极或受用者皮肤上的精确定位对电流通过受用者皮肤的有效传导来说是很重要的。因此,包括有贴片10和一个或多个保持器30-36的成套器具优选还包括任何其它的器具、指示、标识、辅助物或辅助装置,它们用于帮助使用者根据需要来正确地施加和定位导电流体。
在图3,4和5中显示了本发明贴片10的若干实施例。在图3a-d所示的实施例中,条带100置于皮肤102上,在皮肤102上施加导电的洗剂、凝胶或乳剂等104,使得在取下条带100时便形成了可接受根据本发明构造和操作的贴片108的两个相互间不接触的区域106,并且将贴片108施加在皮肤102上,使得其电极110分别与区域106中之一接触,从而避免了短路。
在图4a-d所示的实施例中,将具有两个开口201的图案形成装置200置于皮肤202上,在皮肤202上施加导电的洗剂、凝胶或乳剂等204,使得在取下图案形成装置200时便形成了可接受根据本发明构造和操作的贴片208的两个相互间不接触的区域206,并且将贴片208施加在皮肤202上,使得其电极210分别与区域206中之一接触,从而避免了短路。
在图5a-c所示的实施例中,将处于其折叠状态下的可折叠贴片308置于皮肤302上,在皮肤302上的贴片308两侧施加导电的洗剂、凝胶或乳剂等304,使得在压平贴片308时便形成了可接受贴片308的两个相互间不接触的区域306,并且贴片308与皮肤302接触,使得其电极310分别与区域306中之一接触,从而避免了短路。
现在来看图6,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贴片10的一个实施例,其中电极22不与电化学电池14形成一体,而是通过导电连接器与之相连,该导电连接器在下文中称为连接器21。根据本发明这一实施例的贴片10的部件与上述的类似,在此不再进一步介绍,并且采用与上述相同的标号来表示。连接器21可被印刷,或者由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导电材料制成。根据所示的实施例,作为隔板的保持器置于电化学电池14的电极24上。因此,在这种结构中,电极24可称为医疗电极,而电极22可称为导电粘合电极。根据该实施例,电极22和隔板30同时与受用者皮肤接触,这便将形成一个电路,其中包括了受用者的皮肤作为导电通路的一部分。在这种结构中,电化学电池14将产生电流,其将被输送通过由与皮肤接触的保持器30所保持的导电流体。该电流将通过皮肤,因此将使所包含的导电流体内的带有适当电荷的离子或分子运动穿过皮肤。
贴片10(图1)的一个目的是经皮地或皮内地输送药物、化妆用物质或疗效性化妆用物质。这里使用的用语“经皮的”和“皮内的”及其语法变型分别指将组合物输送通过/穿过皮肤或输送到皮肤中。可以理解,待输送的物质可在其输送前被充电,或者一边输送一边被充电。
如所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经皮或皮内地输送物质优选通过离子电渗、电渗和/或电泳工艺来产生。离子电渗是指由施加电位而引起的离子运动。电渗是指在施加电场时,响应于反离子的优先通过而产生了通过带电“孔隙”的溶剂的对流运动。例如,它可用作增强(尤其是)较大的带正电化合物的阳极输送和促进不带电的极性分子的皮内和经皮渗透的方式。电泳技术是指由施加电场而引起的带电的胶粒或大分子的运动。由电极22和24之间的电位所引起的电流用于将带电物质从导电流体中释放出来,输送来自导电流体中的带电物质的分子/离子,并将这些分子输送到相邻的皮肤组织中。沉积在电极22和24中的一个或全部与受用者皮肤之间的导电流体内的带电物质将根据其极性而被电极22和电极24吸引或排斥。例如,如果物质带正带电,电极22将排斥该物质,因而使其运动到皮肤中或透过皮肤。在这种结构中,当电流从正电极22中沿一定方向朝向皮肤流动时,该带电物质就被驱使穿过导电流体/皮肤界面而进入到皮肤中。
必须注意的是,在从体内经皮或皮内地回收物质的过程中还可以使用反离子电渗。这种技术采用了相同的技术原理,但使用起来正好相反。经皮或皮内地回收物质的技术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
物质的经皮或皮内的运动还可通过电穿孔工艺来辅助。电穿孔通常通过施加在电极对上的高电压脉冲来进行,该脉冲施加在组织表面上。电脉冲使得所经过的离子在组织层中打孔,为带电和不带电物质的通过提供了新的路径。必须注意的是,电穿孔并不输送带电物质,而是降低了物质进入到相邻组织中的阻力。由于它不提供所需的驱动力,因此希望将电穿孔与输送技术如离子电渗或电泳技术结合起来使用,以便实现良好的渗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贴片设计成可促进将活性物质输送到受用者体内的所需深度。特别是,贴片设计成可促进将活性物质输送到皮肤中,并且透过皮肤的物质最少。
当包括了活性物质的制剂通过离子电渗施加在受用者的皮肤上时,活性物质渗透到受用者身体中的深度受到许多不同参数的影响。首先,它受到用于产生离子电渗的电流密度和电压的影响。其次,它受到制剂的特性如其pH值、粘度、导电率、粘合性、缓冲剂的浓度和电解质浓度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受到活性物质在组合物中的浓度的影响。第三,在基片包括了用于保持制剂的孔隙的情况下(即在使用了例如这种基片形式的隔板的情况下),它受到这种基片的孔隙大小和密度以及基片的物理尺寸的影响。最后,它受到离子电渗工艺所允许进行的时间长度的影响。对于这些变量中的每一变量来说,可以确定一个可操作值的范围,在可操作值的各个范围内,可以得到该操作值的优选的较窄范围。会影响活性物质渗透到皮肤中(但不透过皮肤)的渗透深度的其它因素包括电流的波形、脉冲和双相施加。也就是说,电流可以脉冲的形式施加、作为多相电流来施加,或者只是以不同的波形施加,以便使活性物质渗入皮肤中,并且透过皮肤的物质最少。
调节这些参数以实现深度控制的一种方法是在进行离子电渗工艺本身的期间修改这些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例如,如果在离子电渗装置中设有适当的控制元件,那么就可在装置的操作期间调节电流密度或电压。这存在着一些缺点。
首先,如上所述,这种控制元件比较昂贵并可能体积庞大,因此有损于柔软且可佩戴的贴片的用途。
其次,对于这种装置的使用者来说,很难准确地知道何种程度的电流密度或电压能够增强活性物质到目标深度的输送。换句话说,使用者不知道活性物质是否被输送到皮肤中或透过了皮肤,因此不知道如何调节电流密度或电压来达到所需的结果。
发明人发现,对于任何特定的活性物质而言,通过将会导致该活性物质最大可能被输送到目标深度的参数组合确定为设计贴片自身的过程中的一部分,然后将该参数组合结合到将一起使用的贴片、制剂和基片中,就可克服这些缺点。这样,对于该活性物质而言,可设计出专用的贴片,其不需要单独的控制元件就可将活性物质输送到目标深度。
在实施本发明的一种方式中,将贴片的电化学电池所提供的电流密度和电压选择成可为先前选出的包括有特定活性物质的特定制剂以及先前选出的基片提供所需的渗透深度。该制剂具有已知的pH值、粘度、粘合性、导电率和活性物质浓度,而基片的孔隙大小、孔隙密度和其它性质也是已知的。施加在这种基片上的组合物可具有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液体、溶液、洗剂、乳剂、糊膏、乳状液、凝胶、皂条、喷雾剂或气溶胶。对化妆品和皮肤病学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这种组合物的添加剂可选自但不限于水、表面活性剂、乳化剂、甘油二酯、甘油三酯、稳定剂、增稠剂、α-羟基羧酸、抗氧化剂、防腐剂、增湿剂、石油、矿物油、甘油、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聚合胶凝剂、调味剂、着色剂和添味剂以及其它在药品和化妆品配方中使用的制剂组分。根据组合物的物理性质,这种组合物可人工地或使用各种涂布装置来施加到基片上或直接施加在电极上。
在实施本发明的另一种方式中,活性物质可包括在附着于一个电极上的导电水凝胶中。这种水凝胶具有可粘附在皮肤表面上、传导电流和将活性物质释放到皮肤中的能力。如上所述,将贴片的电化学电池所提供的电流密度和电压选择成可为先前选出的包括有特定活性物质的特定制剂以及先前选出的水凝胶提供所需的渗透深度。该水凝胶制剂具有已知的pH值、粘度、粘合性、导电率和活性物质浓度。
然后通过实验(见下文)来确定可与该制剂和该基片结合使用的理想的电压和/或电流密度(即可实现活性物质的所需渗透的电压和电流密度)。然后将该电压和电流密度结合到将与制剂和基片/水凝胶组合起来使用的专用贴片中,这是通过谨慎地选择将包括于贴片内的电化学电池的元件来实现的。
这样,当贴片在一段标准时期中使用时,可以调节施加在各电极上的所需的电压和/或电流,以便使任何特定的活性物质渗透到所需的深度。虽然一部分活性物质会渗透到超过该所需深度(即透过皮肤),然而根据化妆用制剂和基片/水凝胶的特性来选择具有所需电压/电流的适当电化学电池将导致绝大部分活性物质留在皮肤中。
在实施本发明的另一种方式中,在设计过程中对会影响活性物质的输入深度的所有参数进行调节(而不是仅调节电压和电流密度来确定对先前选出的制剂和基片/水凝胶起最佳效果的这两个参数的组合),因此,贴片、包括有活性物质的制剂以及基片/水凝胶结合有参数的这种组合,使得当贴片在标准时期内使用时,其能够提高活性物质到所需深度的输送。
可以设计出这样一种装置,其能够将活性物质主要到输送皮肤中并通过体外皮肤渗透研究来确定已被输送到皮肤中的活性物质是否多于透过皮肤的活性物质。这种研究使人可确定哪种参数组合能将最大量的活性物质输送到皮肤中且透过皮肤的物质最少。
一种皮肤渗透试验在体外进行,这是通过使用切下的猪皮薄膜并在其上放置两个电极来进行的,这两个电极中的一个与包括有待通过上述离子电渗来输送的活性物质的制剂相关联,例如见于P.Glikfeld,C.Cullander,R.S.Hinz和R.H.Guy,用于离子电渗的体外研究的新型系统,Pharm.Res.5443-446(1988),其在下文中将称为“双腔体外试验”。在示例1中提供了体外皮肤渗透试验的实验设计的介绍。在一种非限制性方式中,该模型的任何下述参数均可变化和进行测试电压、电流和电流密度、活性物质的浓度、pH值、粘度、缓冲剂浓度、电解质浓度,以及用于达到一定的流变性能、导电率、粘度和粘合性的聚合物的浓度。在改进的体外皮肤渗透试验中还对基片的孔隙大小和密度的影响进行评价。活性物质到皮肤中和透过皮肤的输送被确定为电流通过时间的函数。
为了得到改进的对上述参数的选择,可以采用专用的贴片密封的单腔皮肤渗透试验系统(在下文中将称为“贴片密封腔试验”)。贴片密封腔试验包括了接受腔,其填充有能使活性物质分解的接受载体且被切下来的人或猪的皮肤薄片所覆盖,并通过实际的贴片极(阳极或阴极)而从上方被密封,该贴片极具有指定的结构参数并与含有活性物质的制剂紧密接触。贴片极与可从外部控制和监测的电源相连,电源又通过电线与接受腔相连。然后施加电流达一定的时间,这一时间是进行预期的化妆或医学病症治疗可接受的时间。在所述时间结束后,对皮肤进行提取并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来分析提出物,该方法例如为HPLC或用于确定活性物质浓度的气相色谱法。如果在制剂中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的活性成分,就可以采用放射性化验来进行分析。还分析接受腔内的活性剂的浓度,并且计算保持在皮肤中的量与在接受腔内检测到的量之间的比率。根据本发明的最优治疗系统应使得保持在皮肤中的量与在接受腔内检测到的量之间的比率最大。
因此,专用的贴片密封腔试验能够对制剂参数(例如活性物质的浓度、pH值、粘度、缓冲剂浓度、电解质浓度,以及用于达到一定的流变性能、导电率、粘度和粘合性的聚合物的浓度)以及贴片参数(例如电流的方向和大小、电压以及孔隙大小和密度)同时进行选择。
根据对给定制剂(或者具有不同活性物质浓度的制剂组)的研究结果,可以确定该制剂和基片的适宜参数。因此,通过使用设计用于确定理想变量组合的试验来预选择可控制的变量,本发明就能够在不需要控制元件的情况下实现深度受控的进入皮肤中的渗透。
在另一实施例中,研究了另一种增强皮肤渗透同时降低经皮输送的方法。已经知道,电流从皮肤中通过的主要障碍在于角质层(SC)的死角质层。这些层比较干燥,具有较低的导电率,因而抑制了离子电渗装置的电动势。如所有教科书中所说的那样,由于角质层具有高阻抗,因此电流必须要穿过皮肤的更深的层,即下方的表皮层和真皮层,这样才能将活性剂带到更深的层中,并因而将活性剂带入系统循环中。因此,可以理解,提高SC的导电率能够使更多的电流穿过SC,从而更好地将活性剂输送到皮肤中而不是透过皮肤。也可以通过使皮肤暴露在电解质溶液中来诱发导电率。然而,这会导致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浓度提高,这对活性剂的浓度不利,最终会抑制其皮肤的生物利用率。发明人发现,一些皮肤吸水剂能够诱发SC的导电率,不需要增添高浓度的电解质。这些试剂包括尿素、甘油、丙二醇、磷脂、a-羟基羧酸(例如乳酸和乙醇酸)和β-羟基羧酸(例如水杨酸)以及其混合物和组合物。也可使用美容领域中已知的其它SC吸水剂。SC吸水剂(单独的一种或其组合物)可以成品制剂的2%到25%重量的浓度而包含于制剂中。例如,对人体的研究表明,对于设定电压而言,与采用相同电压的单一制剂相比,添加4%的尿素和5%的丙二醇能够显著地诱发通过皮肤的电流。重要的是,还已证明,所得的较高电流不会伴随着较高程度的皮肤刺激,这明显表示了有较多的电流穿过了皮肤的上方层,而不是穿过了表皮和真皮这些较深的层。
本发明的实施例对输送化妆用的活性物质和用于治疗皮肤的皮肤病用活性物质特别有用,因此它们应当被输送到皮肤中而不是透过皮肤。示例2表明,通过根据本发明来预选择贴片、制剂和其它部件的参数,就有更多的活性物质被输送到皮肤中而不是透过皮肤,并且有更多的活性物质被输送到皮肤中而不是被动地扩散。
本发明贴片的柔性本质促进了实现深度控制的目的。更具体地说,贴片的柔性本质保证了活性电极上的所有区域将在贴片被使用的整个期间保持与皮肤接触。这与离子电渗设备的刚性电极形成了对比,在这种刚性电极中整个活性电极不会在任何时间(例如活性电极瞬间处于滚子上时)与皮肤接触,并且活性电极上的不同区域不可避免地会在不同时期与皮肤接触。这样就会将活性物质在皮肤/电极界面上的不同位置处驱动到皮肤中达不同的深度,这取决于皮肤上的各位置与活性电极接触多久。
由于在使用本发明的贴片时活性电极的各区域与皮肤接触相同的时间,因此活性物质在皮肤/电极界面上的不同位置处被驱动到皮肤中的深度更加均匀。当然,当活性物质被驱动到皮肤中的深度更均匀时,可以促进整个界面上的更好的深度控制。
本发明的贴片可用于将任何活性物质输送到所需的深度,但其最适用于输送在被输送到皮肤中且透过皮肤的输送最少时更加有效的活性物质。将活性物质输送到皮肤中在治疗化妆品或皮肤病引起的皮肤症方面尤其重要。这种治疗在此也称为“皮肤治疗”,其能够对这种皮肤症起有效的作用,同时不会使全身过多地暴露在活性物质中。
本发明的贴片可用于输送几乎任何活性物质。它包括在所有主要治疗领域内的药物,包括但不限于抗感染药物如抗生素和抗病毒药,止痛药,包括芬太尼、舒芬太尼、丁丙诺啡和止痛药的组合物,麻醉剂,减食欲药,抗关节炎药,抗咳喘剂如特布他林,抗惊厥药,抗抑郁药,抗糖尿病药,止泻药,抗组胺剂,抗炎药,抗偏头疼制品,抗晕动病制品如东莨菪碱和昂丹司琼,止恶心药,抗肿瘤药,抗帕金森氏病药,抗心脏兴奋药如多巴酚丁胺,止痒药,安定药,退热剂,解痉药;包括肠胃和泌尿用药,抗胆碱能药,拟交感神经药,黄嘌呤衍生物,心血管制品,包括钙通道阻断剂如硝苯地平,β阻断剂,β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和利托君,抗心律失常药,抗高血压药如阿替若尔,ACE抑制剂,利尿剂,血管舒张药,包括全身的、冠状的、周边的和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剂,咳嗽和风寒制品,解充血药,诊断用药,激素如副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催眠药,免疫抑制药,肌肉松弛药,副交感神经阻滞药,拟副交感神经药,抗氧化剂;烟碱,前列腺素,精神刺激剂,镇静药和镇定剂。本发明的贴片尤其适用于输送化妆用物质和疗效性化妆用物质,这是因为它们在被输送到皮肤中但不透过皮肤时更加有效。这种物质例如包括作用于皮肤的抗氧化剂,例如类胡萝卜素(caretenoid)、抗坏血酸(维生素C)和维生素E,以及其它的维生素制品和其它的抗氧化剂;抗皱纹剂,例如类视色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A乙醇),α-羟基酸,β-羟基酸(其更广为人知的名称为水杨酸),羟基酸和多羟基酸的组合物,以及可水解和可溶的胶原质等;增湿剂,例如透明质酸等;抗脂肪剂。
可以理解,本发明可用于在所需的时限内输送上述及其它物质的较广范围的剂量。
用于治疗属于皮肤病的皮肤症的活性物质可选自抗生素、抗菌剂、抗真菌剂、抗病毒素、麻醉剂、止痛剂、抗过敏药、皮质类固醇、类视色素、抗组胺剂、硫磺、免疫抑制剂和抗增生药物,以及它们以任何比例所形成的混合物。所述活性物质的浓度应使得能够在施加到病痛区域上时对疾病产生疗效。
属于化妆方面的皮肤症的例子如下所述老化的皮肤、干燥皮肤、受日光损害的皮肤、皱纹、年龄斑、各种色素沉着过度、黑斑病、眼睛浮肿、粉刺、皮肤红化、毛细血管扩张、脂肪团和肥胖。它还能用于纹饰性化妆,这是通过施加效用剂如鞣革剂和化妆剂,并将纹身用墨水固定到皮肤层中来实现的。
属于皮肤病的皮肤症以及可用于治疗它们的活性物质的例子如表1所示。
表1适用于本发明的离子电渗系统的由皮肤病引起的病症的非穷尽性列举以及用于治疗这种病症的示例性药物
根据本发明的治疗可在所有身体区域中均有疗效。由于具有较薄、柔软且通用的形状和形式,可根据病症区域来将本发明的装置设计成能适应任何身体区域并具有任何所需的大小。
虽然在这里针对所讨论的代表性实施例来介绍了本发明的原理,然而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并不限于此。
示例1“双腔体外试验”示例1设计成可在临诊前的研究中确定离子电渗的最佳参数,该离子电渗用于将包含于化妆品载体中的活性物质输送到皮肤中,并且全身性的暴露最少。
通常来说,活性剂可制成为缓冲的、导电溶液、凝胶、乳剂,或任何其它可选择的在化妆方面可接受的载体。对抗离子保持为最少。离子电渗在垂直扩散池[1]中进行,在其中皮肤膜将物理性隔开且电绝缘的阳极腔和阴极腔与受体的物相(receptor phase)分开,或者离子电渗可在新型设计的改进的并排池中进行。阳极腔和接受腔含有pH值为7的生理缓冲盐水,而阴极腔填充有含有活性剂的凝胶。
皮肤膜来自猪耳(或者,也可使用人(尸体)或裸鼠的皮肤)。用一组皮刀将皮肤切开约500微米的预定深度。暴露在各电极腔中的皮肤面积为0.64平方厘米。
传递电流的电极由Ag/AgCl或石墨制成,其以常规的方式制备。在电极之间通以恒定的电流,并通过定制的电源(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的Profession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Services公司)来进行控制。
在各组研究中,在通电流(“离子电渗系统”)和不通电流(“对照”)情况下进行测试。暴露时间为20-30分钟。每次试验重复六次。在各次试验之前,通过测量经过表皮的水分损失(TEWL)来检查皮肤屏障功能的成活力和完整性。
在暴露期结束时,排空整个接受腔,溶液保存下来用于活性剂的随后分析。取出皮肤,对其表面进行小心的清洁和干燥。之后,通过重复15次胶带剥离(TS)来将阴极腔下方的角质层(SC)取下来。从各个胶带中提出活性剂并进行化验,从而得出被吸收到SC中的整个化合物的量。然后对阴极下方的剩余的SC已剥离的皮肤进行适当地处理以回收活性剂,这些活性剂已在离子电渗期间穿过SC屏障并到达下方的表皮/上真皮层中。根据应用的具体情况,采用常规的分析方法(如HPLC、紫外线频谱、气相色谱、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检测等)来定量地确定活性剂。
示例2采用“双腔体外试验”来得到磷酸抗坏血酸镁(MAP)水溶液的体外皮肤渗透试验的结果。
参数活性物质磷酸抗坏血酸镁(MAP)(维生素C的衍生物)浓度3%载体蒸馏水施加量25毫克pH值7.0-7.4
电流0.150毫安/平方厘米暴露时间30分钟皮肤猪耳检测HPLC表2 离子电渗系统A
TS=带剥离B.被动对照在一个类似的被动对照试验中,在带剥离#1-15中测得的平均总量与上述研究中所测得的处于相同的数量级(单独地分析 TS#1,2,TS#3-15未进行)。然而,在生物活性的目标器官即成活皮肤中测得的平均量仅为1毫克,这显著低于离子电渗系统。受体中测得的平均量为2毫克。
结论(1)对于离子电渗系统而言,成活皮肤中的活性剂平均量处于生物相关的水平,这与被动对照系统中的相应量不同(分别为23毫克和1毫克)。
(2)对于离子电渗系统而言,采用选定的电参数和载体,皮肤(TS#3-15+成活皮肤)中的活性剂量高于输送透过皮肤的活性剂量(分别为65毫克和43毫克)。
(3)对于离子电渗系统而言,采用选定的电参数和载体,皮肤(TS#1-15+成活皮肤)中测得的活性剂总量高于输送透过皮肤的活性剂量(分别为139毫克和43毫克)。
贴片10的另一目的是通过对皮肤直接施加电流来促进创口愈合、疤痕减少、防止起疤、组织修复和/或组织再生。电流在治疗中的应用早已为人所知和利用,其通过从外部以电脉冲的形式施加的电刺激来迫使人体的易激细胞(神经、肌肉和神经末梢)产生电响应,即所谓的动作电位。这些动作电位是细胞固有的电脉冲,对于相关的细胞类型来说,其具有一定的幅度和持续时间。例如对于一种神经来说,通常具有约1毫秒的脉宽和约80毫伏到100毫伏的幅度。细胞可回到其细胞膜电压,根据细胞的类型,该电压最后具有处于60毫伏和120毫伏之间的值。该电压由被细胞膜分隔开的细胞外间隙和细胞内间隙中的不同离子浓度所引起。在细胞外存在更多的正离子。根据定义,细胞外的电位设定为0伏,因此细胞内为负电位。
在健康人体中,动作电位由人体自身产生,并被用于信息传递和触发细胞内的活动过程。在电疗法中,疗效由特定产生的动作电位(规定的次数和特定的电位曲线)来诱发。
电疗装置使用多个不同的电流或脉冲形式的电流。为了选择对最适用于特定病症的电疗法,治疗人员应当找到最清晰地确定的标准。这些标准源于对关于各种电流形式的有效性和误差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疗效的范围例如包括减痛领域、会影响灌注的横纹肌和无横纹肌的刺激、检查发炎过程和促进再生(创口、骨头的加速愈合等)领域的消肿机理。应用的目的应当总是在受影响区域实现所需的效果,这是通过在电极的远端或近端处,或者在体内的一定深度处适当地选择电流形式来实现的。
基本上说,电疗装置基于两种刺激电流方法,即与极性相关的“极性刺激原理”和与极性无关的“无极性刺激原理”。
在“极性刺激原理”中使用从0到200赫兹的低频交变电流(LF电流)。在正电极即阳极之下产生了超极化(膜电压升高),使得细胞内的电位和刺激阈值之间的差异加大。相反,在负电极即阳极之下的膜电压下降。当达到刺激阈值时,细胞自动地触发动作电位。
刺激电流装置采用不同的脉冲形式,其处于约0到200赫兹的低频频谱(LF电流)。适用的脉冲例如有所谓的三角形电流、矩形电流、diadynamic电流、高压电流、过激(ultrastimulant)电流、法拉第电流,这里只列举了一些。一些交变电流具有直流分量,这额外地加强了极化效果。存在两种用于在治疗中使用动作电位的与频率相关的方法第一,功能模拟原理-确定为执行其任务而由易激细胞(如神经或肌肉)所产生的动作电位的数量。在治疗中,通过刺激来在相关细胞中产生相同数量的脉冲,从而支持细胞执行其任务。例如,可施加高达6赫兹的刺激频率,以产生高达每秒6次的单独收缩。
第二,疲劳原理-相反,当迫使细胞(神经或肌肉)产生动作电位时,通过在比使细胞执行其任务所需的更高的频率下以及频繁得多的情况下进行刺激,细胞就会在较短时间之后疲劳。这便产生了相反的效果。细胞疲劳可用动作电位体系中的能耗过程来解释。例如,根据该原理,用“较高”的频率如100赫兹或200赫兹来进行刺激,便可使硬化的肌肉松弛下来。
为了产生任何动作电位,强度必须选择成高得足以超过刺激阈值。根据下述因素来设定强度水平待刺激细胞在组织中的位置(深度,即离电极的距离),电极的大小和该电位所穿过的区域的组织阻力,该阻力又受到电流形式的参数的影响。
在实践中规定了电流形式和电极大小。为了现在能够刺激离电极为一定距离处(例如组织深处)的一组细胞,持续地增大电流和/或电压强度,直到产生动作电位。
随着强度的增加,位于更深处的细胞或离电极更远的细胞顺序地被刺激。在利用无极性刺激原理时,仅采用无任何直流分量的所谓中频交变电流(MF电流)。MF电流指频率从大于5赫兹到100000赫兹的正弦交变电流。具有足够强度的单个循环(交变脉冲)具有极化效应,其能够在神经或肌肉细胞中触发动作电位。
经常会产生“累加效应”。在较高的频率下,还需要更高的强度以便能够在细胞中触发动作电位。Wyss已经毫无疑问地证明,具有MF脉冲的动作电位的产生完全独立于极化效应而进行。这意味着只要振动的强度和次数足够大,就会产生动作电位,而与MF电流的瞬间极性无关(Wyss,Oscar A.M.Prinzipien der elektrischenReizung(电刺激原理),Neujahrs-Blatt,由Natural Research Society于1976年在苏黎世出版,Kommissionsverlag Leeman AG,苏黎世,1976年,第28-34页)。
MF脉冲以0到约200赫兹的低频重复率来施加,MF载体的频率为大于5赫兹到100000赫兹。在实践中,它可以是正弦波、方形波、三角形波或其它可调幅的MF电流(AM-MF电流)。下述原理与结合“极性刺激原理”所介绍的相一致。
功能模拟原理动作电位在易激细胞中与MF脉冲(调幅)同步地产生。因此,细胞就被诱导而进行其源于其频率的本质功能。
疲劳原理为了使易激细胞疲劳,采用具有较高幅度的MF脉冲。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大,处于较深处(离电极更远)的细胞顺序地受到刺激。除了增大频率之外,还需要更高的强度来产生动作电位。
根据中频交变电流来给出治疗的下述附加选择在用足够强度的(恒定幅度的)MF电流进行刺激时,首先产生了动作电位。在通以MF电流较长时间后,动作电位的下降沿保持在去极化水平(永久去极化),它等于平衡电位的大约一半。在切断NM电流时,膜电压下降,然后延迟到平衡电位的水平。
下面的内容介绍了永久去极化的治疗用途。
减痛和影响灌注取决于待治疗区域的特性而在容许限度内变化的高强度因永久去极化而导致了神经传输路径的阻滞。这一真正的神经阻滞(由BOWMAN,Bruce R在E.K.Universitv of Ljubljana,Rancho Los Amigos Hospital,Downey,Calif USA,1981年的学位论文中论证)例如用于在幻肢疼痛中止痛或用于在血流症中的星状阻断(stellatum block)。
肌肉收缩随意性神经分布不足中的肌肉训练和肌肉膨胀。保持神经肌肉装置不动;通过永久去极化来直接刺激横纹肌(骨骼肌)。这便导致肌肉收缩,这例如用于肌肉的随意性神经分布不足中或用于拉伸痉挛肌肉的对抗肌。在治疗期间,强度应当通过较短间隔的停顿而被中断。该强度还可在调节值的100%和约50%之间增大和减小。
产生较强的肌肉收缩力可诱发非常强的肌肉收缩而无疲劳现象。在由约50赫兹和更高频率的刺激电流所引发的强直性收缩中,由于肌肉运动单元的疲劳,相反地产生了肌肉收缩力的快速下降。
细胞分裂创口愈合和加速的骨愈合。永久去极化在健康的细胞中诱发细胞分裂。因而可促进创口愈合,并加速骨折中的骨愈合。而且,MF电流在交变电场的作用下引发通电流的组织中的带电分子产生往复运动(振动效应),并伴随有部分带电分子的旋转运动。这样便实现了酶和酶作用物处于“正确”汇合位置的更大机率,酶和酶作用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化学性地相互作用(促进新陈代谢)。该振动效应使得浓度中的差异变得一致,这是因为由于额外地施加了动能,因现存浓度梯度而在一定方向上进行的扩散过程得到加速(MF离子电渗、炎症抑制、减痛)。振动效应在高强度下尤其有效。
炎症和疼痛介质的分布炎症的抑制和减痛。在疼痛的发炎过程中,通常在患病组织中会发现高浓度的炎症和疼痛介质。可通过振动效应来减轻(扩散掉)这一高浓度。由高电流强度所引起的“振动强度”-频率也一样-对疗效来说非常重要(Hans-Jurgens,May,Elektrische Differential-Therapie(电差动治疗),Karlsruhe,1990年)。
对新陈代谢(扩散、线粒体、环腺苷酸)的影响助长和促进新陈代谢过程。如上所述,生化新陈代谢过程得到促进。同样在通以MF电流(频率为大于5赫兹到100000赫兹)的渗透细胞培养基中已经发现,线粒体(细胞的“能量工厂”)的数量及其大小显著地增加。细胞的重要的信息传递物质即环腺苷酸的浓度也受到交变电流的影响,这取决于MF电流和/或电压(Dertinger,1989,Kemforschungszentrum Karlsruhe,Nagy Nemectron GmbH Karlsruhe)。
此外,MF电流可引发无痛且强烈的肌肉收缩。所谓的“阈值分离”从8千赫兹处产生,即肌肉收缩的阈值安培数低于可感应到的阈值的安培数(Edel,H.Fibel der Elektrodiagnostik and Elektrotherapie(电诊法和电疗法的初级读本),Muller&Steinicke Munchen,1983年,第193页)。强烈的肌肉收缩可以无痛地引发。从治疗的角度来看,阈值分离在利用肌肉收缩的可逆过程方面令人感兴趣,该可逆过程由MF电流的永久去极化所引起。
由于MF电流具有高强度,在电流透过的组织内产生了热量。然而一个先决条件是,病人不会因超过阈值而感到不适(感觉、肌肉、忍耐性和疼痛)。
与促进新陈代谢过程类似,离子电渗还能够通过MF电流来实现,即可借助于电流透过皮肤流到身体中来施用药物。由于物理环境的缘故,与动电电流相比,MF电流的离子电渗要求较长的治疗时间和更高的强度。
如上所述和在相关的商业文献中所发现的(参见书籍“ElektrischeDifferential-Therapie(电差动治疗)”,A.Hansjuorgens和H.U.May,1990;Nemectron GmbH,Karlsruhe),现有的电疗装置根据诊断来采用频率为0到200赫兹的低频电流或调幅的中频电流,或者是频率为大于5赫兹到100000赫兹的中频电流,这些电流均具有恒定的幅度(强度)。
由于上述使用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均可应用到本发明的皮肤贴片中,因此贴片10优选包括用于控制电化学电池14所产生的电流电平或持续时间的电路。这种电路的形式可以是用于“按照需要”来输送药物(例如由病人控制的用于减痛的止痛药输送)的通断开关、定时器、固定或可变的电阻器,可在一些与人体的自然或生理节奏形式相匹配的所需周期时自动地接通和断开装置的控制器,或者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其它一些更高级的电子控制装置。例如,由于恒定的电流电平能够保证恒定的物质输送率,因此希望能输送恒定电平的预定电流。电流的电平可由多种已知的装置来控制,例如,电阻器或采用了电阻器和场效应晶体管的简单电路。电路还可包括集成电路,它可被设计成能控制所输送的活性剂的剂量,或者甚至可响应于传感器信号以调节剂量,从而维持预定的剂量方案。较简单的电路就能以时间为函数来控制电流,并且如果需要的话,它可产生复杂的电流波形,例如如上所述的脉冲或正弦波。另外,电路可采用生物反馈系统,其可监测生物信号,提供治疗的评估并相应地调节活性剂的输送。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监测血糖水平以控制为糖尿病人施用胰岛素。控制电路的一项简单但重要的应用是避免热量积聚和所带来的组织损伤。可以理解,离子输送因离子的运动而产生热量,输送越频繁,在输送地所积聚的热量就越大。这样,用于治疗的电流应由病人来控制,使得能够在最大程度地输送物质和使温度升高所带来的不适最小之间达到平衡。
示例4-现在参考下述示例,其以非限制方式进一步说明了本发明。
轻度红斑狼疮的治疗-轻度红斑狼疮的特征是脸上的一些部位发红和毛细管扩张,它是一种常见的病症,给许多人主要是老年人带来了痛苦。令人遗憾的是,轻度红斑狼疮的治疗手段有限。在试验性研究中征集了五名轻度红斑狼疮的病人,他们符合下述标准病人在其脸部两侧上均具有轻度到中度的发红;并且病人的年龄在20岁到65岁之间。
研究目的是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对研究对象检测发红现象的疗效,并检测副作用。各研究对象在其脸部的两侧上均接受治疗。在脸部的一侧上使用离子电渗贴片,其与薄的柔性电源相连,使得贴片的一大部分(主贴片)与电源正极相连,贴片的一小部分(对贴片)与电源负极相连。在各研究对象脸部的另一侧上使用具有相同形状的“被动贴片”,其不与电源相连。
用试验制品(含有收缩性药草浸液的水凝胶)涂覆各贴片。采用调药刀在主贴片上均匀地施加0.4毫升试验制品,在对贴片上均匀地施加0.1毫升试验制品。然后将贴片施加到研究对象的皮肤上达20分钟(治疗期)。在刚取下贴片时以及在取下贴片10,25和40分钟之后进行观测,包括由病人进行的主观评价和受过训练的观察者进行的客观评价。在治疗前和在所有观测点处拍摄照片。
在所有五名研究对象中,在活性剂贴片的位置处存在着显著的发红程度和毛细管扩张程度的下降。这一提高首先在取下贴片马上就可观察到,并还可在观察期的其余时间记录到。被动对照贴片的位置只有非常微弱的提高,病人或观察者均不认为这种提高是显著的。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所详细显示和介绍的内容。相反,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包括上述各种特征以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阅读了上述描述后所显而易见的变更和修改的组合和再组合。因此,本发明旨在包含属于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宽广范围内的所有这种替代、修改和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皮肤治疗的具有一定物理性能的活性物质所用的装置,包括柔软且可佩戴并顺应于皮肤表面的轮廓的贴片,并具有第一电极,其可通过在皮肤表面上施加电流来将所述活性物质传输到皮肤中,第二电极,其能够与皮肤表面形成闭合电路,用于提供电流和电压的电源,其通过导电介质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相连,和通过从多个变量中选择至少一个变量来实质性控制所述活性物质的渗透深度的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变量选自电压、电流和电流密度、活性物质的浓度、pH值、粘度、缓冲剂浓度、电解质浓度,以及用于实现一定的流变性能、导电率、粘度和粘合性的聚合物的浓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保持所述活性物质的基片,其中所述多个变量包括所述基片的孔隙大小和孔隙密度、所述电源的电流和/或电压以及所述活性物质的生理化学性能如导电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物质的施加包括使所述活性物质输送到皮肤中的量多于输送到透过皮肤的量,这由使用体外皮肤渗透试验系统来分析式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外皮肤渗透试验系统为“双腔体外试验”或“贴片密封腔试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暴露在所述体外皮肤渗透试验系统中的时间等于使用所述装置进行实际治疗所规定的时间。
7.一种用于局部地施加具有一定物理性能并包括活性物质的制剂的装置,其包括柔软且可佩戴并顺应于皮肤表面的轮廓的贴片,并具有第一电极,其可通过在皮肤表面上施加电流来将所述制剂传输到皮肤中,第二电极,其能够与皮肤表面形成闭合电路,用于提供电流和电压的电源,和其中,通过从多个变量中选择至少一个变量来控制所述活性物质的渗透深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变量选自电压、电流和电流密度、活性物质的浓度、pH值、粘度、缓冲剂浓度、电解质浓度,以及用于实现一定的流变性能、导电率、粘度和粘合性的聚合物的浓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物质的施加包括使所述活性物质输送到皮肤中的量多于输送到透过皮肤的量,这由使用体外皮肤渗透试验系统来分析式确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外皮肤渗透试验系统选自“双腔体外试验”或“贴片密封腔试验”。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暴露在所述体外皮肤渗透试验系统中的时间等于使用所述装置进行实际治疗所规定的时间。
12.一种用于控制通过离子电渗来输送活性物质的渗透深度的成套器具,所述成套器具包括贴片、包括有所述活性物质的制剂、基片和通过从多个变量中选择至少一个变量来实质性控制所述活性物质的渗透深度的装置;所述贴片具有与皮肤的第一区域电接触的第一电极、与皮肤的第二区域电接触的第二电极、用于对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提供电能的电源;和所述基片存储有所述制剂并具有一定的孔隙大小和孔隙密度,所述基片与所述皮肤的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一电极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成套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为半实心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成套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参数包括所述基片的孔隙大小和孔隙密度、施加到所述电极上的能量的量和持续时间,以及所述制剂的生理化学性能如导电率。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成套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物质的施加包括使所述活性物质输送到皮肤中的量多于输送到透过皮肤的量,这由使用体外皮肤渗透试验系统来分析式确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成套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外皮肤渗透试验系统选自“双腔体外试验”或“贴片密封腔试验”。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成套器具,其特征在于,暴露在所述体外皮肤渗透试验系统中的时间等于使用所述装置进行实际治疗所规定的时间。
18.一种用于控制制剂的离子电渗施加的渗透深度的成套器具,包括贴片和基片;所述贴片具有与皮肤的第一区域电接触的第一电极、与皮肤的第二区域电接触的第二电极、用于对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提供电能的电源;和所述基片存储有所述制剂并具有一定的孔隙大小和孔隙密度,所述基片与所述皮肤的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一电极接触;其中,通过从多个变量中选择至少一个变量来实质性控制所述制剂的渗透深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成套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参数包括所述基片的孔隙大小和孔隙密度、施加到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上的能量的量和持续时间,以及所述制剂的生理化学性能如导电率。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成套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物质的施加包括使所述活性物质输送到皮肤中的量多于输送到透过皮肤的量,这由使用体外皮肤渗透试验系统来分析式确定。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成套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外皮肤渗透试验系统选自“双腔体外试验”或“贴片密封腔试验”。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成套器具,其特征在于,暴露在所述体外皮肤渗透试验系统中的时间等于使用所述装置进行实际治疗所规定的时间。
23.一种用于增强含有活性物质的制剂的施加及其在皮肤层中的实质含量的方法,包括使所述制剂与皮肤的外层区域接触;在所述外层区域上施加电动势,以使所述活性物质渗透到所述皮肤层中;和通过调节一组变量中的至少一个变量来降低所述活性物质透过所述皮肤层的渗透;其中,所述一组变量包括基片的孔隙大小和孔隙密度、所述活性物质的生理化学性能,以及由电源提供的电压和电流密度。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物质包括在可附着在一个所述电极上的水凝胶。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可粘附在所述皮肤表面上,传导电流并将所述活性物质释放到皮肤中。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物质的施加包括使所述活性物质输送到皮肤中的量多于输送到透过皮肤的量,这由使用体外皮肤渗透试验系统来分析式确定。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外皮肤渗透试验系统选自“双腔体外试验”或“贴片密封腔试验”。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暴露在所述体外皮肤渗透试验系统中的时间等于使用所述装置进行实际治疗所规定的时间。
29.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症的方法,包括使具有活性物质的制剂与皮肤的外层区域接触;在所述外层区域上施加电动势,以使所述活性物质渗透到所述皮肤层中;和通过调节一组预定变量中的至少一个变量来降低所述活性物质透过所述皮肤层的渗透;其中,所述一组预定变量包括基片的孔隙大小和孔隙密度、所述活性物质的生理化学性能,以及由电源提供的电压和电流密度。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症包括皮炎、细菌感染、真菌性皮肤感染、病毒性皮肤感染,毛囊症、脱皮症、疤痕、良性瘤和恶性瘤。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物质含有抗炎药、抗生素、抗真菌剂、抗病毒剂、角质层分离剂、硫磺和含有硫磺的试剂、甾类和非甾类试剂、抗增生剂、黑色素合成的抑制剂和增强剂以及抗癌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物质的施加包括使所述活性物质输送到皮肤中的量多于输送到透过皮肤的量,这由使用体外皮肤渗透试验系统来分析式确定。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外皮肤渗透试验系统选自“双腔体外试验”或“贴片密封腔试验”。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暴露在所述体外皮肤渗透试验系统中的时间等于使用所述装置进行实际治疗所规定的时间。
35.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包括角质层吸水剂。
36.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剂选自尿素、丙二醇、甘油、α-羟酸和β-羟酸。
37.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剂的浓度处于所述成品制剂的2%到25%重量之间。
38.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包括含有所述活性物质的水凝胶。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可粘附在所述皮肤表面上,传导电流并将所述活性物质释放到皮肤中。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为半实心层。
41.一种用于将活性成分通过离子电渗输送到皮肤中同时使所述活性物质透过皮肤的渗透最少的组合物,其包括角质层吸水剂。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剂选自尿素、丙二醇、甘油、α-羟酸和β-羟酸。
43.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剂的浓度处于所述成品制剂的2%到25%重量之间。
44.一种选择用于将活性物质输到皮肤中以治疗化妆品引起的症状或医学病症的装置的参数的方法,包括装配接受腔,在所述腔中填充可溶解活性物质的接受载体,用从人或猪的皮肤中切下的薄片来覆盖所述腔,并通过用与含有活性物质的制剂紧密接触的真正贴片极来从上方密封所述腔,其中,所述贴片极与可从外部控制和监测的电源相连,所述电源通过电线与所述接受腔相连;施加设定电流达设定的时间,这一时间是对所述化妆品引起的或医学病症进行治疗可接受的时间;和在所述设定时间后分析皮肤和所述接受室中的所述活性物质的量。
45.一种离子电渗系统,包括与含有活性物质的组合物紧密接触的薄的柔软且可佩戴的装置,其中,所述系统输送到皮肤中的所述活性物质的量多于透过皮肤的所述活性物质的量。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离子电渗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体外皮肤渗透试验系统来分析式地确定输送到皮肤中的所述活性物质的量和透过皮肤的所述活性物质的量。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离子电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外皮肤渗透试验系统选自“双腔体外试验”或“贴片密封腔试验”。
48.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暴露在所述体外皮肤渗透试验系统中的时间等于使用所述装置进行实际治疗所规定的时间。
49.一种用于将电流和/或电压引入到受用者的皮肤部分中的成套器具,所述成套器具包括(a)皮肤贴片,其包括具有至少两个定位于所述皮肤贴片的一侧上的电极的电化学电池,所述电极与受用者的所述皮肤部分电接触;和(b)至少一个用于保持导电流体的保持器,所述导电流体可沉积在所述至少两个电极的至少一个上,和/或可局部地施加到受用者的所述皮肤部分上;所述贴片设计和构造可将电流输送通过皮肤和所述导电流体,所述电流可将电流和/或电压引入到受用者的所述皮肤部分中。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成套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流体为水基流体。
51.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成套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流体为水凝胶。
52.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成套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流体选自凝胶、乳剂、糊膏、洗剂、悬浮液、乳状液和溶液。
53.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成套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流体可沉积在所述至少两个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上。
54.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成套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流体可局部地施加到受用者的所述皮肤部分上。
55.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成套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器是可置于所述皮肤部分上的隔板。
56.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成套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器是可置于所述至少两个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上的隔板。
57.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成套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包含在可取下来的盖子中。
58.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成套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器选自器皿、管、罐、容器、分配器和安瓿。
59.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成套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电极与所述电化学电池形成一体。
6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成套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电池和所述至少两个电极是所述贴片的单独构件。
61.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成套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贴片还包括用于附着在受用者的所述皮肤部分上的附着机构。
62.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成套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贴片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电流的电路。
63.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成套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电池为柔性的薄层电化学电池。
64.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成套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电池是柔性的薄层开放式液态电化学电池,其包括不溶性负极的第一层、不溶性正极的第二层和含水电解质的第三层,所述第三层位于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并包括(a)潮解性材料,其用于使所述开放式电池始终保持湿润;(b)电活性的可溶材料,其用于得到所需的导电率;和(c)水溶性聚合物,其用于得到所需的粘度以将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粘附到所述第三层上。
65.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成套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套器具被包装和标识成可用于创口愈合应用、组织修复应用和组织再生应用。
66.一种皮肤贴片,其大体上包括具有至少两个定位于所述皮肤贴片的一侧的电极的电化学电池,所述电极与受用者的皮肤部分形成电接触,所述皮肤贴片设计和构造可将电流输送通过位于所述至少两个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上的导电流体,和/或将电流局部地施加到受用者的所述皮肤部分上并透过皮肤。
67.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皮肤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电极与所述电化学电池形成一体。
68.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皮肤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电池和所述至少两个电极为所述贴片的单独构件。
69.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皮肤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贴片还包括用于附着在受用者的所述皮肤部分上的附着机构。
70.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皮肤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贴片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电流的电路。
71.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皮肤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电池为柔性的薄层电化学电池。
72.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皮肤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电池是柔性的薄层开放式液态电化学电池,其包括不溶性负极的第一层、不溶性正极的第二层和含水电解质的第三层,所述第三层位于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并包括(a)潮解性材料,其用于使所述开放式电池始终保持湿润;(b)电活性的可溶材料,其用于得到所需的导电率;和(c)水溶性聚合物,其用于得到所需的粘度以将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粘附到所述第三层上。
73.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皮肤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贴片被包装和标识成可用于创口愈合应用、组织修复应用、组织再生应用、经皮输送应用、皮内输送应用和电刺激应用。
74.一种经皮或皮内输送至少一种物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将含有所述至少一种物质的导电流体局部地施加到受用者的皮肤部分上,和/或将含有所述至少一种物质的所述导电流体沉积到皮肤贴片的至少一个电极上,所述皮肤贴片包括具有至少两个定位于所述皮肤贴片的一侧上的电极的电化学电池;(b)定位所述皮肤贴片,使得所述电极与受用者的所述皮肤部分电接触;和(c)将电流输送通过所述导电流体和受用者的皮肤,以便经皮或皮内地输送所述至少一种物质。
75.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附着机构将所述皮肤贴片粘附在受用者的皮肤上。
76.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流体是水基流体。
77.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流体为水凝胶。
78.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流体选自凝胶、乳剂、糊膏、洗剂、悬浮液、乳状液和溶液。
79.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流体可沉积在所述至少两个电极的至少一个电极上。
80.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流体可局部地施加到受用者的所述皮肤部分上。
81.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种物质为带电物质。
82.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种物质为不带电的物质。
83.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用于引发离子电渗、电泳、电穿孔或其任一种组合。
84.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种物质选自药物活性剂、化妆品活性剂和疗效性化妆用活性剂。
85.根据权利要求8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选自治疗剂和麻醉剂。
86.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流体保持于保持器中。
87.根据权利要求8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器为隔板,其可置于所述至少两个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上,使得在所述隔板与所述皮肤部分接触时,所述电流可导致所述至少一种物质的经皮输送或皮内输送。
88.根据权利要求8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器为隔板,其可置于所述皮肤部分上,使得在所述隔板与所述皮肤部分接触时,所述电流可导致所述至少一种物质的经皮输送或皮内输送。
89.根据权利要求8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包含于可取下来的盖子中。
90.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器选自器皿、管、罐、容器、分配器和安瓿。
91.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电极与所述电化学电池形成一体。
92.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电池和所述至少两个电极为所述贴片的单独构件。
93.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贴片还包括用于与受用者的所述皮肤部分相连的附着机构。
94.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用于促动所述至少一种物质。
95.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用于引发离子电渗、电泳、电穿孔或其任一种组合。
96.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贴片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电流的电路。
97.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电池为柔性的薄层电化学电池。
98.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电池是柔性的薄层开放式液态电化学电池,其包括不溶性负极的第一层、不溶性正极的第二层和含水电解质的第三层,所述第三层位于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并包括(a)潮解性材料,其用于使所述开放式电池始终保持湿润;(b)电活性的可溶材料,其用于得到所需的导电率;和(c)水溶性聚合物,其用于得到所需的粘度以将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粘附到所述第三层上。
99.一种用于对受用者的皮肤提供电刺激的装置,包括(i)皮肤贴片,(ii)电化学电池;和(iii)至少两个与所述电化学电池电连接的电极。
100.根据权利要求9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电池是柔性的薄层开放式液态电化学电池,其包括不溶性负极的第一层、不溶性正极的第二层和含水电解质的第三层,所述第三层位于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并包括(a)潮解性材料,其用于使所述开放式电池始终保持湿润;(b)电活性的可溶材料,其用于得到所需的导电率;和(c)水溶性聚合物,其用于得到所需的粘度以将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粘附到所述第三层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通过从多个变量中预选择一个或多个变量来将活性物质输送到皮肤中,并且使透过皮肤的的渗透最少。
文档编号A61N1/32GK1606461SQ02825610
公开日2005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24日
发明者D·马沃尔, Z·尼灿, D·塔马金, G·阿贝尔, N·哈雷尔, Y·格罗斯 申请人:纸型电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