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牵引用紧身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2329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医疗牵引用紧身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与三维正脊仪或牵引床相配套的人体骨盆医疗牵引用紧身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本发明人在1990年发明了成角旋转式多功能牵引床(专利号90210642.2),其骨盆紧身牵引裙以皮革做面料,以皮带相连接,虽可用于治疗,但难以达到紧身包绕骨盆的目的,患者感觉不舒服,有受力不均,髂骨高起部硌痛的感觉,医生使用也比较费事,松紧调整间距较大,难以实现恰到好处地固定。胸背紧身牵引背心以纺织布料做原料,用尼龙搭扣固定,其松紧度不易调节,牢固程度差,牵引力通过袖式结构传递,使用不够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光滑坚韧的绳索相连接,固定贴身、牢靠、舒适、松紧调节自如,操作方便,牵引时受力均匀的医用紧身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两块面料上设有鼻环并通过束带连接,所述的面料选用耐张力柔韧面料,面料连有牵引连接部件及束带鼻环并在纵向边缘处有若干个供连接绳穿过的孔。面料上设有搭挂,面料上有供束带穿过的筒套或鼻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面料上设有搭挂,面料上有供束带穿过的筒套或鼻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医疗牵引用紧身固定装置包括骨盆紧身牵引裙和紧身牵引背心。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上述面料中的一片由能进行方便离合的两部分通过如尼龙搭扣、挂钩或插接件等已有连接方式组合而成;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骨盆紧身裙的面料有与髂上束带呈活动连结的卡扣。
本实用新型的医疗牵引用紧身固定装置因采用了气眼与紧绳的连接方式,易于松紧,且紧箍后可使柔韧的面料紧贴紧固的躯体,无硌痛的感觉,固定牢固可靠,由于采用了将其中一块面料分为两部分,由挂钩、搭扣等连接,使围拢和解下都很方便。因此应用范围广。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医疗牵引用紧身固定装置结构简单,故加工制作容易,适宜于工业规模化生产。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骨盆紧身牵引裙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紧身牵引背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两块面料1上设有鼻环6并通过束带5连接,所述的面料1选用耐张力柔韧面料,面料1连有牵引连接部件4及束带鼻环7并在纵向边缘处有若干个供连接绳2穿过的孔3,面料1上设有搭挂8,面料1上有供束带5穿过的筒套或鼻环6。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骨盆紧身牵引裙由两块可部分围绕人体骨盆的面料1通过连接紧绳2连结构成。紧身面料1是由柔韧材料(如锦纶、帆布等)做成的能部分围绕人体骨盆的片状物,在该面料1的纵向边缘处有若干个孔3,该孔3可用气眼铆接加固,供连结两片面料1的连接紧绳2从中穿过,连接紧绳为柔韧耐张力的材料(如锦纶、尼龙等)所制成。通过拉紧连接紧绳2可达到收紧两片紧身面料1,使之紧紧包绕在骨盆外面的作用,通过放松连接紧绳2可达到松驰固定骨盆,解除固定的作用。为了方便、快速地围上或解下骨盆紧身牵引裙,将两块紧身面料1的其中一块做成能进行离合的两部分,该两部分的连接方式为挂钩或搭扣8,也可由插接方式等已有连接方式组合而成。在骨盆紧身牵引裙的每片面料(1)下方,连接有一个牵引连接件4,此件可与足端牵引索呈活动连接。在每片面料1的上方还可有供髂上束带5穿过的筒套或鼻环6,髂上束带5起扎紧两片面料1,使之紧紧地固定骨盆的作用,为卡紧髂嵴,在每片面料上还设有卡扣7供髂上束带5与之活动连接。
参照图2,胸背紧身牵引背心是由两块可部分围绕胸背部的面料1通过紧绳2连接构成。图中的面料1与上述图1中的材料相同,连接绳2与孔3搭扣8也与上述图1中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其牵引连接件4,位于每片面料1的上方,其供胸围束带5穿过的鼻环6位于每片面料1的下边缘。
权利要求1.一种医疗牵引用紧身固定装置,两块面料(1)上设有鼻环(6)并通过束带(5)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料(1)选用耐张力柔韧面料,面料(1)连有牵引连接部件(4)及束带鼻环(7)并在纵向边缘处有若干个供连接绳(2)穿过的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牵引用紧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面料(1)上设有搭挂(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牵引用紧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面料(1)上有供束带(5)穿过的筒套或鼻环(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与三维正脊仪或牵引床相配套的人体骨盆医疗牵引用紧身固定装置。两块面料上设有鼻环并通过束带连接,所述的面料选用耐张力柔韧面料,面料连有牵引连接部件及束带鼻环并在纵向边缘处有若干个供连接绳穿过的孔,面料上设有搭挂,面料上有供束带穿过的筒套或鼻环。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胸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等脊柱软组织损伤类疾病。
文档编号A61F5/04GK2604983SQ0321508
公开日2004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18日
发明者张吉林 申请人:张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