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元口服液及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096阅读:2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归元口服液及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中药新药及制造工艺,特别是一种对肿瘤患者气血两虚症的疾病具有明显疗效的归元口服液及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肿瘤患者都要进行放疗或化疗,放疗或化疗的副作用比较大。本发明是在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基础上拟订的现代中药复方制剂,用于减轻放疗、化疗后的副作用,治疗肿瘤患者气血两虚症。处方中的中药均符合《中国药典》的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能有效辅助治疗肿瘤患者气血两虚症等疾病的归元口服液及制造工艺。
本发明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本发明包括配方及制造工艺,配方中各成份是按重量比给出。
所述归元口服液是按以下配方构成的黄芪100-400当归100-300熟地黄100-400大枣50-300 砂仁50-300 鹿茸 10-100以上配方需兑水进行煎制方可制成归元口服液,所述归元口服液的具体制造工艺如下将净选的黄芪100-400、当归100-300、熟地黄100-400、大枣50-300、砂仁50-300、鹿茸10-100加8倍重量的水煎煮30分-4小时,再进行过滤离心、减压浓缩、室温静止、再离心,得一均匀稳定药液,并兑水摇匀,达到中药含量为1g/ml,所得之药液即为归元口服液,最后进行灌装、灭菌和包装。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如下所述归元口服液对肿瘤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可明显减轻肿瘤患者经放疗、化疗后的副作用;所述归元口服液对贫血患者有明显的疗效。
具体实施例方式
所述归元口服液是按如下原材料的来具体重量配制的黄芪∶当归∶熟地黄∶大枣∶砂仁∶鹿茸,重量比为1∶0.8∶1∶0.5∶0.5∶0.2(单位为克)所述的归元口服液的制造工艺如下黄芪∶当归∶熟地黄∶大枣∶砂仁∶鹿茸,重量比为1∶0.8∶1∶0.5∶0.5∶0.2(单位为克)加8倍重量的水煎煮60分;再进行过滤离心、减压浓缩、室温静止、再离心,得一均匀稳定药液,并兑水摇匀,达到中药含量为1g/ml,所得即为归元口服液,最后进行灌装、灭菌和包装。
权利要求
1.一种归元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归元口服液是按以下重量比配范围制而成黄芪100-400当归100-300熟地黄100-400大枣50-300 砂仁50-300 鹿茸 10-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归元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归元口服液是按如下原材料的来具体重量配制的黄芪∶当归∶熟地黄∶大枣∶砂仁∶鹿茸,重量比为1∶0.8∶1∶0.5∶0.5∶0.2(单位为克)
3.一种归元口服液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净选的黄芪100-400、当归100-300、熟地黄100-400、大枣50-300、砂仁50-300、鹿茸10-100加8倍重量的水煎煮30分-4小时,再进行过滤离心、减压浓缩、室温静止、再离心,得一均匀稳定药液,并兑水摇匀,达到中药含量为1g/ml,所得之药液即为归元口服液,最后进行灌装、灭菌和包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归元口服液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黄芪∶当归∶熟地黄∶大枣∶砂仁∶鹿茸,重量比为1∶0.8∶1∶0.5∶0.5∶0.2(单位为克),加8倍重量的水煎煮60分,再进行过滤离心、减压浓缩、室温静止、再离心,得一均匀稳定药液,并兑水摇匀,达到中药含量为1g/ml,所得即为归元口服液,最后进行灌装、灭菌和包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中药新药及制造工艺,特别是一种对肿瘤患者气血两虚症的疾病具有明显疗效的归元口服液及制造工艺。本发明的配方为黄芪100-400、当归100-300、熟地黄100-400、大枣50-300、砂仁50-300、鹿茸10-100。具体制造工艺如下将净选的上述配方加8倍重量的水煎煮30分-4小时,再进行过滤离心、减压浓缩、室温静止、再离心,得一均匀稳定药液,并兑水摇匀,达到中药含量为1g/m1,所得之药液即为归元口服液。所述归元口服液用于经放疗、化疗的肿瘤患者辅助治疗,具有扶正培本的功能,可明显减轻肿瘤患者经放疗、化疗后产生的副作用;对贫血患者有明显的疗效。
文档编号A61P7/06GK1679667SQ200510002428
公开日2005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21日
发明者邓鸿, 和合治久, 莲见贤一郎 申请人:北京珠光会医药品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