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质量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1153090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质量控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脂肪肝或高脂血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质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脂肪肝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原发性疾病,但更多的是某一全身性疾病在肝脏的表现,是由多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其确诊有赖于经皮肝穿刺活检或尸检。肝内沉积脂肪的增加主要是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增加,胆固醇、胆固醇酯及磷脂等增加较少,更确切的脂肪肝命名,应该包括所沉积脂类物质的性质。由于绝大多数的脂肪肝是甘油三酯沉积所致,故一般所称的脂肪肝属甘油三酯类脂肪肝。各种原因导致肝内甘油三酯(TG)合成与分泌的失衡就易产生TG在肝内沉积形成脂肪肝。大多数情况是肝脏本身的原因,少数是肝外的原因。TG在肝细跑的实际浓度是由上述两种平衡决定的。所以脂肪肝的形成主要归结于以下两个方面①从肝细胞外来的脂类或肝内合成的脂类过多,而这些脂类在肝内被氧化减少即肝脏不能将这些脂类全部氧化,最终将他们又合成为TG,致肝内TG增多;②因机体营养不良、中毒、必需脂肪酸缺乏、胆碱或蛋白质缺乏致使TG不能装配为极低密度脂蛋白及时分泌入血中。由此,肝内TG的合成与分泌发生不平衡,最终导致脂肪肝的发生。通常所说的脂肪肝主要是指由酒精、营养失衡等因素所致的慢性脂肪肝。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预防保健措施的相对滞后,我国脂肪肝的患病率呈显著增加趋势,成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公开一种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公开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公开该药物组合物在治疗脂肪肝或高脂血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及配比如下泽泻30-60重量份瓜 蒌20-50重量份决明子20-50重量份大黄5-10重量份 莱菔子20-40重量份山 楂20-50重量份丹参20-50重量份郁 金20-40重量份何首乌20-50重量份上述原料药的优选配比为泽泻40-50重量份瓜 蒌30-40重量份决明子30-40重量份大黄7-9重量份 莱菔子20-30重量份山 楂30-40重量份丹参30-40重量份郁 金20-30重量份何首乌30-40重量份上述原料药的优选配比还可以为泽泻46重量份 瓜 蒌31重量份 决明子31重量份大黄7.5重量份 莱菔子23重量份 山 楂31重量份丹参31重量份 郁 金23重量份 何首乌31重量份按药剂学方法,可以将上述原料药制备成各种临床可接受的剂型,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剂型当中的一种如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滴丸剂、软胶囊剂及栓剂、冻干粉针等固体制剂,混悬剂、口服液、灌肠剂等液体制剂。
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郁金加5-8倍量水,浸泡6-10小时后,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1.5-6.5小时,蒸馏后的水溶液及药渣另器收集,挥发油与β-环糊精按体积重量比1∶4-8倍量制成包合物;泽泻、丹参、何首乌、大黄、决明子依次加3-7、3-5、2-4倍量50-9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1.30~1.35;药渣与蒸馏提取挥发油后的郁金药渣合并,加入山楂、莱菔子、瓜蒌,加6-8倍药材量水煎煮1-2小时,再加4-6倍药材量水煎煮1-2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液及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至80℃时密度1.10~1.15,加入乙醇使醇浓度达50-70%,充分搅拌,静置20-30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1.30~1.35,与泽泻、丹参、何首乌、大黄、决明子醇提物合并,70-90℃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与郁金的β-环糊精包合物混匀,装胶囊或加入临床上可接受的任何辅料,制成临床上可接受的各种口服制剂。
本药物组合物制成药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鉴别和/或含量测定。
本药物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中鉴别方法包括如下方法中一种和/或几种A、取本药物组合物制剂日服用剂量2.32倍,加40-60%乙醇回流提取1-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10ml,加入10ml水混合,每次用30ml醋酸乙酯振摇提取2-3次,合并醋酸乙酯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泽泻对照药材粉末5-8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13-15∶5-8∶2的甲苯-醋酸乙酯-甲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1-1.5∶1-1.5∶1-1.5的醋酐-浓硫酸-无水乙醇溶液,在105℃烘至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B、取本药物组合物制剂日服用剂量1.16倍,加甲醇20-30ml,超声处理10-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0.5-0.8%氢氧化钠溶液20ml溶解,用10%硫酸调PH值至1~2,转移到分液漏斗中,用苯提取2-3次,每次20-25ml,合并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山楂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10-15∶4-6∶0.5-0.8甲苯-醋酸乙酯-醋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磷钼酸乙醇溶液,在105℃烘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C、取本药物组合物制剂日服用剂量1.16倍,加甲醇20-30ml,超声处理10-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郁金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4-6∶1-3石油醚-醋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磷钼酸乙醇溶液,在105℃烘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质量控制方法中的含量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硅胶为填充剂,70-75∶25-30的甲醇-水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nm。理论板数按丹参酮IIA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丹参酮IIA对照品5mg,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丹参酮IIA16μg;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1-1.5∶1-1.5甲醇-二氯甲烷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1-1.5∶1-1.5甲醇-二氯甲烷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弃去初滤液,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15μl与供试晶溶液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即得;本药物组合物制剂按日服用剂量含丹参酮IIA C19H18O3计,不得少于6.70mg;其中在质量控制方法中所述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制剂的日服用剂量相当于日服用生药量约30.72g。
在本药物组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实验中,浓缩工艺均采用温度低、速度快的减压浓缩方法;醇沉前将药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80℃),因为如相对密度过小则耗醇量大,相对密度过大则易造成药材成分因被包容而损失,故将醇沉前浓缩液相对密度定为1.10~1.15(80℃);对于干燥前的浓缩程度,把握的原则是将浓缩液能从浓缩罐中顺利放出时的最大相对密度,经测定为1.30~1.35(80℃);考虑到丹参酮IIA在较高温度时极易破坏,因此干燥方法的选择在不超过60℃控制温度下干燥;干膏粉碎出粉率达96.27%;胶囊内容物存在状态的选择,结果表明,制成颗粒的内容物和细粉均流动性好并且不吸潮;经过对提取工艺筛选研究,对提取液进行了纯化处理,在确保原制剂服用生药量不变,有效成分提取率提高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本制剂服用剂量,同时,参照药效学试验的动物有效剂量与人体有效剂量的换算结果,最终确定本制剂临床服用剂量;确定了降脂益肝胶囊的生产工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中试试验研究,每批投料量为处方量的20倍,挥发油得量平均44.6ml,干膏粉碎出粉率95.1%,成品率98.6%,三批中试样品含量测定结果丹参酮IIA含量0.636mg/粒,由以上数据可见,本制备工艺稳定性较好,可以作为大生产条件依据。
在本药物组合物的含量测定试验中,对照品丹参酮IIA(C19H18O3)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测定波长选择270nm为测定波长;线性关系考查丹参酮IIA的线性范围0.0644μg~0.3220μg.,试验结果Y=-797026.50+46075057.45X r=0.9997;阴性对照液干扰试验,结果阴性对照液的色谱图在丹参酮IIA色谱峰相应的保留时间处无干扰峰出现;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色谱峰面积分值在8小时内基本无变化,供试品溶液在8小时内稳定;精密度试验结果RDS为0.25%,表明含量测定方法精密度良好;重现性试验结果RSD为1.19%,表明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稳定,重现性较好;回收率试验结果平均值为99.35%,RSD为1.42,表明含量测定方法可行。
本发明的九味药物组合物制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利湿化痰、活血化瘀,临床上用于高血脂症(属于痰浊阻遏证者)的治疗,实验观察了降脂益肝胶囊(本药物组合物的胶囊制剂)对大鼠高血脂模型、家鸽高血脂模型、小鼠高血脂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脂益肝胶囊能明显的降低高血脂模型动物血清T-CHO和TG含量,调整脂蛋白含量,降低组织和肝脏内的脂肪蓄积量;并能明显的提高动物SOD水平,降低MDA含量,从而改善细胞膜功能;同时可明显降低高血脂证模型大鼠全血粘度(高、中、低切)、血浆粘度、抑制红细胞的聚集性,改善血流循环状态。实验观察了降脂益肝胶囊对DL-乙硫胺酸肝脂肪沉积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制剂对肝脂肪沉积有良好的改善作用。病理学研究表明,降脂益肝囊对高血脂模型动物的肝脏脂肪变性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下面实验例用于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本发明。
实验例1应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郁金中挥发油技术条件的优选实验应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操作,从预试可知,郁金挥发油属轻油,可蒸馏提取,影响提取挥发油效果的主要因素为蒸馏时间,在预试验基础上进行了如下试验取500g郁金2份,分别置挥发油提取器中,加药材量5~6倍水,浸泡6小时后,使充分浸透后开始蒸馏,自有回流液产生时开始计时,并控制相同回流速度,分别记录不同时刻挥发油提得量,结果见表1。
表1、优选郁金挥发油提取条件结果表

以上结果表明,郁金药材中挥发油的提取条件为药材加6倍量水,蒸馏提取5小时。
实验例2乙醇对泽泻等五味药中脂溶性成分提取技术条件的优选实验确定了影响提取效果的三个因素,即A所用乙醇浓度;B每次加乙醇量;C每次提取时间,并结合实际情况,为每个因素确定了三个水平,见表2。
表2、泽泻、丹参等四味乙醇回流提取考察因素水平表

应用正交试验以大黄、何首乌、决明子中所含的总蒽醌提取量(比色法)为指标,按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
样品液的制备以处方量1/10为一份样品(泽泻46.5、决明子31.0g、丹参31.0g、大黄7.8g、何首乌31.0g),按表3条件加乙醇回流提取,提取物回收乙醇至完全干燥,称重。考察指标的测定见附录1。结果见表3,结果方差分析见表4。
表3、正交试验结果

表4、方差分析

F0.10(2,2)=9.0;F0.05(2,2)=19.0;F0.01(2,2)=99.0上述方差分析(表4)结果表明因素A(乙醇浓度)、B(乙醇用量)、C(提取时间)匀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合直观分析结果,确定最佳醇提取工艺为A2B2C2,即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5小时,加醇量分别为6、4、3倍。
实验例3煎煮法提取条件优选实验根据其化学成分的性质,采用传统的水煎煮法对山楂、莱菔子、瓜蒌进行提取,同时为了避免成分损失,将已蒸馏或醇提过的郁金、泽泻、丹参、何首乌、大黄、决明子药渣一起兑入进行水提,经预试,确定影响提取效果的三个因素,即A煎煮时每次加水量;B每次煎煮时间;C煎煮次数,并结合实际情况为每个因素确定了三个水平,见表5。
在正交试验的考察指标确定上,因水提部分无可测定的成分(曾试图以山楂中代表成分山楂总黄酮的提取量为指标,但因杂质过多,干扰大,而放弃),因此以出膏量为考察指标,按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以考察以上三个因素水平变化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样品液的制备按处方1/10比例准确称取药材(泽泻46.5g、决明子31.0g、山楂31.0g、丹参31.0g、大黄7.8g、郁金23.3g、何首乌31.0g、莱菔子23.3g、瓜蒌31.0g),共9份,将其中郁金应用上述优选的最佳工艺条件提挥发油,将泽泻、丹参、何首乌、大黄、决明子用乙醇按最佳工艺条件提取后,药渣与山楂等三味药材合并,按表6所列条件进行煎煮提取操作,水煎煮,滤过,滤液放置过夜,除去沉淀,取上清液,浓缩至100ml(2.559g生药/ml)为样品液,制得9份样品液。
考察指标的测定(出膏率的测定)精密吸取各样品液30ml,至已恒重的蒸发皿中,水浴蒸干,照干燥失重法测定重量。
表5、煎煮法提取药材考察因素水平表。

表6、正交试验结果

表7、方差分析

上述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因素A(提取次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素B(提取时间)、C(加水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据此分析结果,确定最佳水提取工艺为A3B3C2,即水提取3次,每次1.5小时,加水量为药材总量的6倍(考虑到药材的吸水量问题,第一次提取时应多加水2倍量)。
实验例4β-环糊精包结郁金挥发油工艺技术条件选择试验根据试验研究β-环糊精包结物挥发油过程中包结时间,包结温度对包结率影响不大,而挥发油与β-环糊精之比对其影响较大,因此,以饱和水溶液法,按常规条件在包结温度40℃,超声包结4小时的条件下,对挥发油与β-环糊精之比进行了选择试验。
表8、挥发油与β-环糊精不同量比的包结率

挥发油β-环糊精之比为1∶8(ml∶g)时,包结物收率最高,因此生产工艺包合方法方法为取挥发油体积8倍量的β-环糊精,置具塞三角瓶中,加水适量置水浴使溶解,降至温度为40℃时,加入挥发油与无水乙醇的等量混合物,超声包合40分钟,置冰箱中冷藏24小时,抽滤,抽干,40℃干燥4小时即得包合物。
实验例5分离工艺研究试验由于在本工艺操作过程中,药渣与提取液的分离,醇沉的沉淀与醇液的分离均属粗分离,故采用滤过的方式;滤过方法减压(或加压)滤过;滤材的选择药渣与提取液的滤过选用200目尼龙筛网为滤材;醇沉的沉淀与醇液的分离,选取上清液用虹吸的方法分离出后,以200目尼龙布为滤材进行分离。为了进一步去除无效成分,减少服用剂量,对水煎液浓缩后进行了乙醇沉淀处理,以去处大分子的蛋白质、多糖类成分。考虑到经济、实用以及尽可能减少有效成损失的原则,采用低浓度乙醇醇沉,经过实验选用60%乙醇醇沉的纯化方法。
实验例6鉴别方法试验泽泻的鉴别试验中,以泽泻为对照药材,另按处方比例和制法制得不含泽泻的样品,同法制成泽泻阴性供试品溶液。分别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14∶7∶2)、苯-醋酸乙酯-甲酸(10∶8∶0.5)为展开剂进行薄层层析,结果表明前者为佳,重现性好,做为技术方案。
山楂的鉴别试验中,以山楂为对照药材,另按处方比例和制法制得不含山楂的样品,同法制成山楂阴性供试品溶液。分别以甲苯-醋酸乙酯-醋酸(12∶5∶0.6)、氯仿-甲醇-水(7∶2.5∶0.25)为展开剂进行薄层层析,结果表明前者为佳,重现性好,做为技术方案。
郁金的鉴别试验中,以郁金为对照药材,另按处方比例和制法制得不含郁金的样品,同法制成郁金阴性供试品溶液。分别以石油醚-醋酸乙酯(5∶2)、石油醚-丙酮(10∶4)为展开剂进行薄层层析,结果表明前者为佳,重现性好,做为技术方案。
因决明子、大黄、何首乌均含有相同的可鉴别的成份(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等成份),三者无特异性成分,所以无法对决明子、大黄、何首乌进行定性鉴别试验。取本药物组合物胶囊剂内容物5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1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再加入盐酸1ml,置水浴上加热30min,冷却后用乙醚分次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取大黄、决明子、何首乌对照药材各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取大黄素、大黄酚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甲酸乙酯-甲酸(15∶5∶1)上层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三者均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因此无法区分因决明子、大黄、何首乌。
此外还对莱菔子、瓜蒌进行了薄层鉴别,其它成分有干扰,故未列入技术方案。
实验例7含量测定试验本药物组合物中选择臣药丹参中的丹参酮IIA为控制成品内在质量的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降脂益肝胶囊进行了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前样品处理条件选择,分别选用甲醇和1∶1的甲醇-二氯甲烷作为提取溶剂处理样品,但甲醇处理的供试品溶液杂质过多,在高效液相色谱图中杂质峰对丹参酮IIA峰有影响,而以甲醇-二氯甲烷1∶1作为提取溶剂处理后的样品,在高效液相色谱图中丹参酮IIA峰分离效果好,杂质峰对丹参酮IIA峰无干扰。
仪器与试药日本岛津LC-10ATVP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照品丹参酮IIA由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甲醇为色谱纯。水为二流水。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ODS(250×4.6mm;5μ)色谱柱(迪马公司);流动相甲醇-水(85∶15);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70nm;灵敏度0.01AUFS;衰减4;柱温室温。理论板数(n)按上述色谱条件,注入供试品溶液10μl,记录色谱图,测量丹参酮IIA峰的保留时间(tR)和半峰宽(W0.5h),n=5.54(tR/W0.5h)2=5.54×(21/0.9)2=3016。取五批样品,按照技术方案中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其含量。
表9、五批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实验例8组合物的胶囊剂对高脂模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含量、甘油三酯的影响试验受试大鼠48只,雌雄各半。体重180~200g。称量体重后,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血脂康组)、降脂益肝胶囊(本药物组合物的胶囊剂)1、2、3给药组。共6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五组大鼠每制备高血脂动物模型。于模型制备第14天起开始灌胃给药。每天一次。各组动物给药剂量为降脂益肝胶囊1组2g/kg体重(20%降脂益肝胶囊10ml/kg);降脂益肝胶囊2组1g/kg体重(10%降脂益肝胶囊10ml/kg);降脂益肝胶囊3组0.5g/kg体重(5%降脂益肝胶囊10ml/kg),阳性对照组0.25g/kg体重(2.5%的血脂康胶囊10ml/kg);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10ml/kg。
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动物总胆固醇含量和甘油三酯含量均明显升高(P<0.001),提示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可造成动物血脂水平明显升高。降脂益肝胶囊给药各组动物血清总胆固醇含量观测表明,与模型组比较,给药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动物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但仍高于同期对照组。各组间甘油三酯含量的比较表明,高剂量组动物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降脂益肝胶囊对高脂饮食所致的动物血脂水平升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表10 实验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水平的比较(X±s)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01.
实验例9对高血脂模型大鼠血清HDL-C和LDL-C含量的影响试验HDL-C测试结果表明,对照组大鼠血清HDL-C含量为2.589±0.421g/L,而模型组大鼠血清HDL-C含量为1.176±0.416,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表明高血脂症大鼠血清HDL-C含量明显降低。
给药后观察表明,降脂益肝胶囊给药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药组大鼠血清HDL-C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大鼠血清HDL-C含量与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密度脂蛋白变化检测结果表明,模型组动物血清LDL-C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高血脂模型伴有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降脂益肝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动物的LDL-C含量均明显降低,提示一定剂量的降脂益肝胶囊对高血脂动物模型动物脂类代谢异常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表11 各组动物血清HDL-C和LDL-C含量的比较(X±s)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与对照组比较###P<0.001,##P<0.01.
实验例10降脂益肝胶囊对高血脂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试验血液是有形成分—细胞和血浆的混悬体,在其流动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全血粘度主要与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细红细胞聚集性和变形能力有关。不同的切变率对血液粘度有明显的影响,切变率的变化主要影响红细胞的聚集,低切变率时,由于红细胞呈钱串样排列成长聚集体,血液粘度增高。切变率升高时,聚集体又会解聚呈单个红细胞,粘度下降,可见聚集随切变率的降低而升高,红细胞的聚集是血液粘度随切变率降低而增高的主要原因。血浆粘度也是影响全血粘度的重要因素。
本试验观察了降脂益肝胶囊对高血脂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脂益肝胶囊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可明显降低高血脂模型大鼠的低切、高切的全血粘度,降低血浆粘度。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增加红细胞的变形指数,对红细胞压积和还原全血粘度未见明显的影响。表明降脂益肝胶囊对改善血液循环状态,降低血液凝集性,改善红细胞膜功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表12 实验各组大鼠全血粘度的比较(X±s)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1。与对照组比较###P<0.001,#P<0.05。
表13 实验各组大鼠还原全血粘度的比较(X±s)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1.
与对照组比较###P<0.001,#P<0.05.
表14 各组动物血浆粘度的比较(X±s)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表15 各组动物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的比较(X±s)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与对照组比较###P<0.001,##P<0.01.
表16 各组动物红细胞刚性指数、变形指数及电泳指数的比较(X±s)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与对照组比较###P<0.001,##P<0.01.
实验例11对高血脂模型动物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含量变化的影响降脂益肝胶囊给药1、2、3组动物SOD含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表明降脂益肝胶囊对肝脏SOD活性有一定促进作用,同时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提示降脂益肝胶囊可能通过提高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抑制过氧化物丙二醛的产生,肝损伤模型动物肝细胞、线粒体、微粒体及生物膜改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表17 实验各组动物血清SOD和MDA含量的比较(X±s)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与对照组比较###P<0.001.
实验例12降脂益肝胶囊对高血脂模型动物腹腔脂肪量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降脂益肝胶囊给药各组动物腹腔内脂肪蓄积量明显减少,腹腔脂肪系数降低,提示降脂益肝胶囊可以抑制脂肪在体内的蓄积。
表18 实验各组动物腹腔脂肪重量的比较(X±s)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与对照组比较###P<0.001.
实验例13对食饵性高血脂模型大鼠肝脏脂肪蓄积的病理学观察受试大鼠40只,雌雄各半。体重180-200g。称量体重后,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降脂益肝胶囊1、2给药组,共5组。每组8只。动物分笼饲养,每笼4只,自由饮水,高脂饲料。高血脂动物模型的制备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五组大鼠每天按时给予高脂饲料。连续给予高脂饲料14天,模型复制后,高脂饲料量减1/3。继续给予高脂饲料至实验结束,正常对照组给予常规颗粒饲料。
于模型制备第14天起开始灌胃给药。每天一次。各组动物给药剂量为降脂益肝胶囊1组2g/kg体重(20%降脂益肝胶囊10ml/kg);降脂益肝胶囊2组1g/kg体重(10%降脂益肝胶囊10ml/kg);阳性对照组0.25g/kg体重(2.5%的血脂宁冲剂10ml/kg);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容积自来水10ml/kg。
受试动物按上述剂量连续给药后14天,即实验第28天,处死大鼠,切开腹腔,取肝右叶,5%甲醛溶液固定,常规病理切片,镜下观察肝脏脂肪变性、泡沫细胞形成及肝脏病变情况。
表19 各组动物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的比较(X±s)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上述结果表明,模型组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增多,有的已形成泡沫细胞,表明高血脂模型成功。阳性对照组、高剂量和低剂量组动物肝脏细胞变性程度明显减轻,其中以高剂量最明显,低剂量与阳性对照组对肝细胞脂肪变影响的程度相似,结果提示,降脂益肝胶囊对高血脂模型大鼠的肝脏脂肪变性有明显的减轻作用,其中以高剂量效果最好。
实验例14降脂益肝胶囊对家鸽高血脂模型T-CHO和TG含量取家鸽50只,用于高血模型模型的复制,另取10只设为空白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监测表明,家鸽给予高脂食饵14天,造型各组家鸽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表明通过高脂食饵复制家鸽高血脂模型。
上述家鸽于实验第15天起高脂食饵减半,治疗组给予降脂益肝胶囊混悬液,阳性对照组给予血脂康混悬液,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同剂量蒸馏水,所给药物经灌胃途径给药,剂量为降脂益肝胶囊治疗高剂量组;1.5g/kg体重(15%的降脂益肝胶囊10ml/kg体重)。中剂量组,灌胃给予降脂益肝胶囊混悬液1g/kg体重(10%的降脂益肝胶囊10ml/kg体重)。降脂益肝胶囊低剂量组,灌胃给予降脂益肝胶囊混悬液0.5g/kg体重(5%的降脂益肝胶囊10ml/kg体重)。阳性药对照组灌胃给予血脂康胶囊0.2g/kg体重(2%的血脂康胶囊10ml/kg体重)。模型组灌胃给予同体积蒸馏水10ml/kg体重。
连续灌服给药至第28天。取血清,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C)。
表20 给药治疗后各组动物血清T-CHO、TG含量的比较(X±s)

与对照组比较###P<0.001.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动物T-CHO和TG含量均维持较高水平。表明高脂食饵可以诱发动物高血脂证。与模型组比较,降脂益肝胶囊给药组各组动物血清CHO均明显低于模型组,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TG含量与模型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提示降脂益肝胶囊高剂量给药对模型组动物CHO和TG升高有一定抑制作用。
实验例15对家鸽高血脂模型血清HDL-C、LDH-C含量的影响试验表21 给药治疗后各组动物血清HDL-C、LDH-C含量的比较(X±s)

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01.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动物的HDL-C、LDH-C含量均明显升高。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降脂益肝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家鸽高血脂模型血清HDL-C均明显升高,LDH-C含量均明显下降,与阳性对照药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降脂益肝胶囊对家鸽高血脂模型血清脂蛋白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实验例16对乙硫氨酸(DL-E)模型动物肝脂肪沉积量的影响试验表22 各组动物肝组织匀浆液中TG和CHO含量的比较(X±s)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与对照组比较###P<0.001,#P<0.05。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动物肝组织匀浆液中TG水平明显升高,提示DL-E可以诱发动物肝脏脂肪蓄积而导致脂肪肝.与模型组比较,降脂益肝胶囊给药1、2、3组动物肝组织TG含量明显下降;胆固醇含量,模型组与给药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表明降脂益肝胶囊对Dl-E所致肝脂肪蓄积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胆固醇含量未见明显的影响。
实施例1片剂的制备取泽泻32kg、瓜蒌45kg、决明子25kg、大黄6kg、莱菔子35kg、山楂25kg、丹参25kg、郁金40kg、何首乌25kg,制成片剂,每片重0.36g,脂肪肝患者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
实施例2颗粒剂的制备泽泻50kg、瓜蒌40kg、决明子30kg、大黄8kg、莱菔子30kg、山楂35kg、丹参35kg、郁金35kg、何首乌35kg,制成颗粒剂,高血脂症患者患者口服,一次一袋,一日3次。
实施例3滴丸的制备泽泻55kg、瓜蒌30kg、决明子40kg、大黄10kg、莱菔子25kg、山楂45kg、丹参45kg、郁金25kg、何首乌45kg,制成滴丸,脂肪肝患者口服,一次10粒,一日3次。
实施例4口服液的制备泽泻46kg、瓜蒌31kg、决明子31kg、大黄7.5kg、莱菔子23kg、山楂31kg、丹参31kg、郁金23kg、何首乌31kg,制成口服液,每瓶100ml。高血脂症患者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
实施例5胶体溶液的制备泽泻43kg、瓜蒌33kg、决明子36kg、大黄7kg、莱菔子26kg、山楂33kg、丹参36kg、郁金23kg、何首乌36kg,制成胶体溶液,脂肪肝患者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
实施例6口服液的制备泽泻46kg、瓜蒌36kg、决明子33kg、大黄9kg、莱菔子23kg、山楂36kg、丹参33kg、郁金26kg、何首乌33kg,制成口服液,高血脂症患者服用,一次10ml,一日3次。
实施例7胶囊剂的制备泽泻465g、瓜蒌310g、决明子310g、大黄78g、莱菔子233g、山楂310g、丹参310g、郁金233g、何首乌310g,以上九味,郁金加6倍量水,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5小时,蒸馏后的水溶液及药渣另器收集,挥发油以8倍量β-环糊精(研磨法)制成包合物。泽泻、丹参、何首乌、大黄、决明子加6、4、3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5(80℃),药渣与蒸馏提取挥发油后的郁金药渣合并,加入山楂、莱菔子、瓜蒌,加6倍药材量水煎煮3次(第一次煎煮时多加2倍量水),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及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至密度1.10~1.15(80℃),加入乙醇使醇浓度达60%,充分搅拌,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5(80℃),与泽泻、丹参、何首乌、大黄、决明子醇提物合并,减压干燥(80℃),粉碎成细粉,与郁金的β-环糊精包合物混匀,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8组合物的鉴别(1)取本药物组合物按技术方案的制备方法所得胶囊剂内容物10g,加50%乙醇回流提取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10ml,加入10ml水混合,用醋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30、30ml),合并醋酸乙酯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泽泻对照药材粉末6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14∶7∶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醋酐浓硫酸乙醇溶液(醋酐-浓硫酸-无水乙醇1∶1∶1),在105℃烘至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取本药物组合物按技术方案的制备方法所得胶囊剂内容物5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0.5%氢氧化钠溶液20ml溶解,用10%硫酸调PH值至1~2,转移到分液漏斗中,用苯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山楂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醋酸(12∶5∶0.6)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磷钼酸乙醇溶液,在105℃烘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取本药物组合物按技术方案的制备方法所得胶囊剂内容物5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郁金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醋酸乙酯(5∶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磷钼酸乙醇溶液,在105℃烘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实施例9组合物的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73∶2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nm。理论板数按丹参酮IIA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丹参酮IIA对照品5mg,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丹参酮IIA16μ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药物组合物按技术方案的制备方法所得胶囊剂内容物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二氯甲烷(1∶1)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二氯甲烷(1∶1)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弃去初滤液,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15μl与供试晶溶液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即得。
本取本药物组合物按技术方案的制备方法所得胶囊剂每粒含丹参酮IIA(C19H18O3)不得少于0.56mg。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脂肪肝或高脂血症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是由如下原料药按重量份制成泽泻30-60重量份瓜 蒌20-50重量份 决明子20-50重量份大黄5-10重量份 莱菔子20-40重量份 山楂20-50重量份丹参20-50重量份郁金20-40重量份何首乌20-50重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是由如下原料药按重量份制成泽泻40-50重量份 瓜蒌30-40重量份决明子30-40重量份大黄7-9重量份 莱菔子20-30重量份 山楂30-40重量份丹参30-40重量份 郁金20-30重量份何首乌30-40重量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是由如下原料药按重量份制成泽泻46重量份瓜蒌31重量份决明子31重量份大黄7.5重量份 莱菔子23重量份 山楂31重量份丹参31重量份郁金23重量份何首乌31重量份。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可以制成任何一种临床上或药学上接受的剂型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滴丸剂、软胶囊剂、栓剂、冻干粉针、混悬剂、口服液或灌肠剂。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郁金加5-8倍量水,浸泡6-10小时后,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1.5-6.5小时,蒸馏后的水溶液及药渣另器收集,挥发油与β-环糊精按体积重量比1∶4-8倍量制成包合物;泽泻、丹参、何首乌、大黄、决明子依次加3-7、3-5、2-4倍量50-9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1.30~1.35;药渣与蒸馏提取挥发油后的郁金药渣合并,加入山楂、莱菔子、瓜蒌,加6-8倍药材量水煎煮1-2小时,再加4-6倍药材量水煎煮1-2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液及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至80℃时密度1.10~1.15,加入乙醇使醇浓度达50-70%,充分搅拌,静置20-30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1.30~1.35,与泽泻、丹参、何首乌、大黄、决明子醇提物合并,70-90℃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与郁金的β-环糊精包合物混匀,装胶囊或加入临床上接受的辅料,制成口服制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郁金加6倍量水,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5小时,蒸馏后的水溶液及药渣另器收集,挥发油以8倍量β-环糊精有研磨法制成包合物;泽泻、丹参、何首乌、大黄、决明子加6、4、3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80℃时为1.30~1.35,药渣与蒸馏提取挥发油后的郁金药渣合并,加入山楂、莱菔子、瓜蒌,加8倍药材量水煎煮1.5小时,再加6倍药材量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及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至密度在80℃时为1.10~1.15,加入乙醇使醇浓度达60%,充分搅拌,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在80℃时为1.30~1.35,与泽泻、丹参、何首乌、大黄、决明子醇提物合并,在80℃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与郁金的β-环糊精包合物混匀,装入胶囊,装胶囊或加入临床上接受的辅料,制成口服制剂。
7.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的鉴别方法包括如下鉴别中的一种和/或几种A、取本药物组合物制剂日服用剂量2.32倍,加40-60%乙醇回流提取1-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10ml,加入10ml水混合,每次用30ml醋酸乙酯振摇提取2-3次,合并醋酸乙酯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泽泻对照药材粉末5-8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13-15∶5-8∶2的甲苯-醋酸乙酯-甲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1-1.5∶1-1.5∶1-1.5的醋酐-浓硫酸-无水乙醇溶液,在105℃烘至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B、取本药物组合物制剂日服用剂量1.16倍,加甲醇20-30ml,超声处理10-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0.5-0.8%氢氧化钠溶液20ml溶解,用10%硫酸调PH值至1~2,转移到分液漏斗中,用苯提取2-3次,每次20-25ml,合并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山楂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10-15∶4-6∶0.5-0.8甲苯-醋酸乙酯-醋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磷钼酸乙醇溶液,在105℃烘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C、取本药物组合物制剂日服用剂量1.16倍,加甲醇20-30ml,超声处理10-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郁金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4-6∶1-3石油醚-醋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磷钼酸乙醇溶液,在105℃烘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的鉴别方法包括如下鉴别中的一种和/或几种A、取本药物组合物制剂日服用剂量2.32倍,加50%乙醇回流提取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10ml,加入10ml水混合,每次用30ml醋酸乙酯振摇提取2-3次,合并醋酸乙酯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泽泻对照药材粉末6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14∶7∶2的甲苯-醋酸乙酯-甲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1∶1∶1的醋酐-浓硫酸-无水乙醇溶液,在105℃烘至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B、取本药物组合物制剂日服用剂量1.16倍,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0.5%氢氧化钠溶液20ml溶解,用10%硫酸调PH值至1~2,转移到分液漏斗中,用苯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山楂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12∶5∶0.6甲苯-醋酸乙酯-醋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磷钼酸乙醇溶液,在105℃烘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C、取本药物组合物制剂日服用剂量1.16倍,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郁金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5∶2石油醚-醋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磷钼酸乙醇溶液,在105℃烘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9.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的含量测定为包括如下测定方法中的一种和/或几种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硅胶为填充剂,70-75∶25-30的甲醇-水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nm;理论板数按丹参酮IIA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丹参酮IIA对照品5mg,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丹参酮IIA16μg;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1-1.5∶1-1.5甲醇-二氯甲烷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1-1.5∶1-1.5甲醇-二氯甲烷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弃去初滤液,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15μl与供试晶溶液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即得;本药物组合物制剂按日服用剂量含丹参酮IIA C19H18O3计,不得少于6.70mg。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的含量测定为包括如下测定方法中的一种和/或几种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硅胶为填充剂,73∶27的甲醇-水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nm;理论板数按丹参酮IIA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丹参酮IIA对照品5mg,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丹参酮IIA16μg;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1∶1甲醇-二氯甲烷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1∶1甲醇-二氯甲烷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弃去初滤液,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15μl与供试晶溶液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即得;本药物组合物制剂按日服用剂量含丹参酮IIA C19H18O3计,不得少于6.70mg。
11.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脂肪肝的药物中的应用。
12.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高血脂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疗脂肪肝是指改善肝脂肪沉积或改善肝脏脂肪变性。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疗高血脂症是指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调整脂蛋白含量,降低组织和肝脏内的脂肪蓄积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降低丙二醛含量,改善细胞膜功能、降低血浆粘度、抑制红细胞的聚集性或改善血流循环状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脂肪肝和高脂血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该中药组合物由泽泻、瓜蒌、决明子、大黄、莱菔子、山楂、丹参、郁金和何首乌制成,该组合物可制备成各种临床可接受的剂型,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主要步骤郁金水蒸气蒸馏提取;泽泻、丹参、何首乌、大黄、决明子五味药材醇提,同时将醇提后的药渣再与山楂、莱菔子、瓜蒌三味药一同水煎提取,与郁金蒸馏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再与五味药醇提物合并、减压干燥、加辅料制成制剂。组合物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鉴别方法泽泻的鉴别或山楂帕鉴别方法;含量测定以药物组合物制剂按日服用剂量含丹参酮IIA C
文档编号A61P3/00GK1806845SQ200510002368
公开日2006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9日
发明者侯凤祥 申请人:侯凤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