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75196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消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制剂,属于中药技术的领域。
背景技术
咳嗽是多发病,常见病。其治疗药为家庭常备药,消咳颗粒就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咳嗽效果比较好的中成药。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它们的治疗效果虽然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表现是易吸潮结块,影响产品质量;冲服时,剂量过大,患者不易服用;含糖量较高,不适合中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服用。另外,不同的患者对服用的剂型有不同的偏好,仅此一种剂型也不方便患者对药物剂型的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治疗咳嗽的药物消咳的新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消咳制剂,其特征在于按以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枇杷叶5-17份、罂粟壳4-12份、百部 1-5份、 桔梗 1-4份、麻黄 1-5份、 薄荷脑0.01-0.05份;加入辅料按不同的制备方法制成糖浆剂、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
上述消咳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给定的重量组分备取原料,按下述步骤制备;a、罂粟壳粉碎成5-20目粗粉,得A品;b、将百部、桔梗、麻黄切割成10-15mm的段与枇杷叶混合得B品;
c、将A品与B品混匀后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两次滤液,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在60~80℃温度下减压浓缩至700-900ml,得C1品;或将A品与B品混匀后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水煎煮液减压浓缩成想对密度为1.25~1.30的浸膏,测量温度为80℃,在60~80℃温度下,用微波减压干燥成干膏,粉碎成60~120目细粉。得C2品;d、将C1品制成糖浆剂;将C2品制成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
前述消咳制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步骤a最好为罂粟壳粉碎成10目粗粉,得A品;所述步骤b最好为,将百部、桔梗、麻黄切割成12mm的段与枇杷叶混合得B品;前述消咳制剂的制备方法中。在步骤c中,所述的C1品,是将A品与B品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两次滤液,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875ml,测量温度为60~80℃,得C1品。
前述消咳制剂的制备方法中。在步骤c中,所述的C2品,是将A品与B品加水煎煮两次,水煎煮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7的浸膏,测量温度为80℃,在70℃温度下,用微波减压干燥成干膏,粉碎成80~120目细粉,得C2品;前述消咳制剂的制备方法中。糖浆剂这样制备,在C1品中加入辅料蔗糖、苯甲酸钠、羟苯乙酯、枸橼酸使溶解,加适量纯化水,煮沸一小时,同时搅拌20-40分钟,过滤;滤液冷却至40℃以下,加入辅料薄荷脑、杨梅香精混匀,加煮沸的纯化水至1000ml,搅拌15-25分钟,过滤,灌装,制成消咳糖浆。
前述消咳制剂的制备方法中。片剂这样制备,取C2品加入适量辅料淀粉混匀,加纯化水或50~70%乙醇制粒,用切割刀切割成14~20目颗粒,60~80℃烘干,用12~16目筛整粒,加入薄荷脑(用适量95%乙醇溶解),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包衣,制成消咳片。
前述消咳制剂的制备方法中。胶囊剂这样制备,将C2品用适量纯化水或50~70%乙醇制软材,用切割刀切割成14~20目颗粒,沸腾干燥,用12~18目筛整粒,加入适量用95%乙醇溶解的薄荷脑,混匀,装胶囊,制成消咳胶囊。
前述消咳制剂的制备方法中。软胶囊剂这样制备,将C2品加入薄荷脑、蜂蜡、植物油混匀,用胶体磨研磨乳化成混悬液,送入软胶囊压丸机储液室;同时称取一定量的明胶放入真空溶胶罐中,加适量冷蒸馏水经5-15分钟浸泡至明胶膨胀,用热浴法加热搅拌溶解,过滤,滤液在搅拌下加入甘油、阿拉伯胶及少量色素,混匀,达到所规定的黏度,放入胶囊充填机囊液室;制成消咳软胶囊。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是在原消咳颗粒配方基础上,经过反复实验、对比、归纳、筛选、总结获得的新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本发明中将罂粟壳粉碎成粗粉以及粉碎的目数;将百部、桔梗、麻黄切割成一定长度的段;根据不同的制剂采用不同的制法;煎煮后浓缩成浸膏的相对密度以及采用微波在合适温度下减压进行干燥;都是本发明人在大量实验基础上获得的结果。本发明的制剂药物成分溶出度高、生物利用度高、服用量小、药性稳定,治疗效果均优于现有的制剂。本发明不但是对现有剂型进行了补充、完善,而且丰富了剂型的种类,可以方便不同的患者根据对服用的剂型的偏好,对药物剂型进行选择服用。
本申请人作了一系列实验,可以证实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有效可控,制剂疗效好。
实验例药材炮制长度对水提浸膏收率的影响试验。
试验方法采用同一批次切制成长度不同的药材(百部、桔梗、麻黄)与枇杷叶混合后再与罂粟壳粗粉混匀进行水煮,分别统计浸膏收率(1.25/80℃)。
浸膏收率一览表 以上实验数据表明,将百部、桔梗、麻黄三味药材分别切制成12mm段与枇杷叶混合后再与罂粟壳粗粉混匀进行煎煮,其浸膏的收率明显高于10mm段及14mm段的药材,故选用将百部、桔梗、麻黄三味药材分别切制成12mm段与枇杷叶混合后再与罂粟壳粗粉混匀,进行煎煮最佳。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消咳糖浆剂,按以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枇杷叶110g、罂粟壳80g、百部 30g、 桔梗 20g、麻黄 30g; 薄荷脑0.3g;加入辅料,蔗糖 300g、苯甲酸钠 4g、羟苯乙酯 0.4g 枸橼酸0.5g杨梅香精 0.5ml,制备成糖浆剂1000ml。
制备步骤如下;a.将罂粟壳粉碎成10目粗粉,得A品;b.将百部、桔梗、麻黄切成12mm的段与枇杷叶混匀,得B品。
将A品与B品混匀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两次滤液,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70℃)至875ml后,再加入辅料蔗糖、苯甲酸钠、羟苯乙酯、枸橼酸,注入纯化水至规定量1000ml,以温度达100℃计,保持此恒温煮沸一小时,同时搅拌30分钟,过滤,冷却至40℃以下。加入用95%适量乙醇溶解的薄荷脑,杨梅香精混匀,加水至规定量1000ml,搅拌20分钟,过滤,灌装,即得。口服,一次5ml、一日3次。
实施例2。消咳片剂,按以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枇杷叶275g、罂粟壳200g、百部 75g、 桔梗 50g、麻黄 75g; 薄荷脑0.75g;加入辅料淀粉70-90g、硬脂酸镁2g;制备成消咳片剂1000片。
制备步骤如下;a.将罂粟壳粉碎成10目粗粉,得A品;b.将百部、桔梗、麻黄切成12mm的段与枇杷叶混匀,得B品。
将A品与B品加水煎煮两次,水煎煮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7的浸膏,测量温度为80℃,在70℃温度下,用微波减压干燥成干膏粉,粉碎成80目细粉,得C品,将C品加入淀粉混匀,用纯化水或60%乙醇制粒,用切割刀切割成16目颗粒,用沸腾干燥器烘干(70℃)。用14目筛整粒,加入硬脂酸镁及薄荷脑(用适量95%乙醇溶解),总混、压片、包衣,即得。口服,一次2片,一日3次。
实施例3。消咳胶囊,按以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枇杷叶550g、罂粟壳400g、百部 150g、桔梗 100g、麻黄 150g、薄荷脑1.5g;加入辅料淀粉适量;
制备成消咳胶囊1000粒。
制备步骤如下;a.将罂粟壳粉碎成10目粗粉,得A品;b.将百部、桔梗、麻黄切成12mm的段与枇杷叶混匀,得B品。
将A品与B品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水煎煮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7的浸膏,测定温度为80℃,用微波在70℃温度下减压干燥成干膏,粉碎成80目细粉,得C品。将C品与适量淀粉混匀,加纯化水或50~70%乙醇制粒。用切割刀切割成20目颗粒,沸腾干燥(70℃),用16目筛整粒,加入薄荷脑(用适量95%乙醇溶解),总混,装胶囊,即得。口服,一次1-2粒,一日3次。
实施例4。消咳软胶囊剂,按以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枇杷叶275g、罂粟壳200g、百部 75g、 桔梗 50g、麻黄 75g; 薄荷脑0.75g;加入辅料植物油220g、山梨醇5g、蜂蜡 25g、制备成消咳软胶囊剂1000粒。
制备步骤如下;a.将罂粟壳粉碎成10目粗粉,得A品;b.将百部、桔梗、麻黄切成12mm的段与枇杷叶混匀,得B品。
将A品与B品混匀加水煎煮两次,水煎煮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浸膏,在70℃温度下,用微波减压干燥成干膏,粉碎成120目细粉,加入薄荷脑(粉碎成细粉)、蜂蜡、植物油混合,投入胶体磨中研磨、乳化成混悬液,将混悬液投入真空乳化搅拌机中乳化后压丸,调整展布箱温控仪,设定适宜的温度65℃。用厚度均匀的胶皮,开启压缩空气使料桶内腔产生0.03MPa的压力,压制出软胶囊,经输出机送入定型转笼,已定型的软胶囊再经输送机送入干燥转笼,干燥温度38℃,干燥完毕后经洗丸、擦丸、凉干,包装,即得。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
权利要求
1.消咳制剂,其特征在于按以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枇杷叶5-17份、罂粟壳 4-12份、百部 1-5份、桔梗 1-4份、麻黄 1-5份、薄荷脑0.01-0.05份;加入辅料按不同的制备方法制成糖浆剂、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消咳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给定的重量组分备取原料,按下述步骤制备;a、罂粟壳粉碎成5-20目粗粉,得A品;b、将百部、桔梗、麻黄切割成10-15mm的段与枇杷叶混合得B品;c、将A品与B品混匀后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两次滤液,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在60~80℃温度下减压浓缩至700-900ml,得C1品;或将A品与B品混匀后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水煎煮液减压浓缩成想对密度为1.25~1.30的浸膏,测量温度为80℃,在60~80℃温度下,用微波减压干燥成干膏,粉碎成60~120目细粉。得C2品;d、将C1品制成糖浆剂;将C2品制成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咳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为,罂粟壳粉碎成10目粗粉,得A品;所述步骤b为,将百部、桔梗、麻黄切割成12mm的段与枇杷叶混合得B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咳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所述的C1品,是将A品与B品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两次滤液,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875ml,测量温度为60~80℃,得C1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咳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所述的C2品,是将A品与B品加水煎煮两次,水煎煮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7的浸膏,测量温度为80℃,在70℃温度下,用微波减压干燥成干膏,粉碎成80~120目细粉,得C2品。
6.按照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消咳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糖浆剂这样制备,将C1品加入辅料蔗糖、苯甲酸钠、羟苯乙酯、枸橼酸,加适量纯化水,煮沸一小时,同时搅拌20-40分钟,过滤;滤液冷却至40℃以下,加入辅料薄荷脑、杨梅香精混匀,加煮沸的纯化水至1000ml,搅拌15-25分钟,过滤,灌装,制成消咳糖浆。
7.按照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消咳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片剂这样制备,取C2品加入适量辅料淀粉混匀,加纯化水或50~70%乙醇制粒,用切割刀切割成14~20目颗粒,60~80℃烘干,用12~16目筛整粒,加入用适量95%乙醇溶解的薄荷脑、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包衣,制成消咳片。
8.按照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消咳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胶囊剂这样制备,将C2品用适量纯化水或50~70%乙醇制粒,用切割刀切割成14~20目颗粒,沸腾干燥,用12~18目筛整粒,加入用适量95%乙醇溶解的薄荷脑,混匀,装胶囊,制成消咳胶囊。
9.按照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消咳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软胶囊剂这样制备,将C2品加入薄荷脑、蜂蜡、植物油混匀,用胶体磨研磨乳化成混悬液,送入软胶囊压丸机储液室;同时称取一定量的明胶放入真空溶胶罐中,加适量冷蒸馏水经5-15分钟浸泡至明胶膨胀,用热浴法加热搅拌溶解,过滤,滤液在搅拌下加入甘油、阿拉伯胶及少量色素,混匀,达到所规定的黏度,放入胶囊充填机囊液室;制成消咳软胶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是治疗咳嗽的药物消咳新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是以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枇杷叶5-17份、罂粟壳4-12份、百部1-5份、桔梗1-4份、麻黄1-5份、薄荷脑0.01-0.05份;加入辅料采用适宜的制备工艺制成糖浆剂、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本发明是在原消咳颗粒配方基础上,经过反复实验、对比、归纳、筛选、总结获得的新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剂药物成分溶出好、生物利用度高、服用量小、药性稳定,治疗效果均优于现有的制剂。本发明不但是对现有剂型进行了补充、完善,而且丰富了剂型的种类,可以方便不同的患者根据对服用的剂型的偏好,对药物剂型进行选择服用。
文档编号A61K9/20GK1857651SQ20051000317
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9日
发明者姜伟 申请人: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