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环切撑开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454阅读:23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皮环切撑开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临床中的包皮环切手术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有两个完全相同并通过支轴交叉连接的折轴的包皮环切撑开固定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的包皮环切手术中,人们所使用的医疗器械各种各样,常见的包皮环切撑开固定器的固定片与手术部位接触面积小,存在施力不方便,手术切缘位置不准确等缺点,并且在临床普遍存在着使用复杂,难掌握等现象,由此导致手术效果差异很大,术后并发症也比较多,这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也对病人的恢复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能够在手术中方便施用,并且能够增大与手术部位面积来准确确定手术切缘位置的包皮环切撑开固定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皮环切撑开固定器,它包括两个完全相同并通过支轴交叉连接的折轴,折轴包括前臂和后臂,前臂顶端装有固定片,后臂上装有固定齿,折轴前臂和后臂构成的内角成一钝角,两折轴以两内角相对的方式交叉通过位于前臂上的支轴连接在一起。
包皮环切撑开固定器的固定片成弧形。
包皮环切撑开固定器的弧形固定片是由两个内外表面相互镶嵌连接并能沿周向相互滑动的圆弧形滑片。
包皮环切撑开固定器圆弧形滑片内外表面相互镶嵌连接面的横切面成梯形。
该包皮环切撑开固定器通过其独特的转向装置设计,做到了单人即可在短时间完成手术;另外,通过伸缩的圆弧形固定片,扩大其与手术部位的接触面积,可将包皮内、外板结构固定于原生理解剖位置,术前就能标准的设计出手术切缘位置,将止血、固定、手术切除、缝合一次性完成,杜绝了传统手术对手术时间、人员、术后处置、术后愈合以及手术切缘对包皮内、外板结构等的影响,使手术效果更为理想。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片未打开时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片打开时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片打开时的右视图;图5为图4的A-A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本实用新型的附
图1中可以看出过,该包皮环切撑开固定器包括两个完全相同的折轴,在两折轴的前臂1的顶端有两固定片3,后臂2上装有固定齿5,前臂1和后臂2成一钝角,两折轴相对交叉通过位于前臂1上的支轴4连接在一起,采用这种转向装置结构,使手术操作者在使用该包皮环切撑开固定器时,可在短时间完成手术。
图2和图3分别是包皮环切撑开固定器的固定片3未打开和打开时的俯视图,固定片3未打开时,构成固定片3的滑片6和滑片7重合接近成四分之一圆的圆弧,固定片3打开时,滑片6和滑片7通过其内外表面镶嵌连接滑动打开成一接近半圆形的圆弧,这样,当使用该包皮环切撑开固定器时,两固定片3的滑片6和滑片7打开构成一圆形,未使用时,滑片6和滑片7重合,极大的方便了手术操作者对该仪器的使用和存放。
图4是固定片3的两滑片6和滑片7打开时的情况;图5为图4的A-A向的剖视图,显示了滑片6和滑片7的相互镶嵌连接面的形状,另外,相互镶嵌连接面的形状也可为其他形状,如圆形、十字形等。
采用此结构的包皮环切撑开固定器,不仅使操作者在使用时解决了施力不方便的问题,提高了手术的效率和准确性,也解决了患者的术后恢复等问题。此种结构的包皮环切撑开固定器,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可以作为一次性包皮环切手术包的形式配套使用,也可以作为常规备用器械使用,具有很强的开发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包皮环切撑开固定器,包括两个完全相同的折轴,折轴包括前臂(1)和后臂(2),前臂(1)的顶端装有固定片(3),后臂(2)上装有固定齿(5),其特征在于折轴前臂(1)和后臂(2)构成的内角成一钝角,两折轴以两内角相对的方式交叉通过位于前臂(1)上的支轴(4)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皮环切撑开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片(3)成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皮环切撑开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固定片(3)是由两个内外表面相互镶嵌连接并能沿周向相互滑动的圆弧状的滑片(6)、(7)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皮环切撑开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弧状滑片(6)、(7)的内外表面相互镶嵌连接面的横切面成梯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皮环切撑开固定器,它包括两个完全相同并通过支轴交叉连接的折轴,折轴包括前臂和后臂,前臂顶端装有固定片,后臂上装有固定齿,折轴前臂和后臂构成一钝角,两折轴相对交叉并通过位于前臂上的支轴连接在一起。其固定片是由两个内外表面相互镶嵌连接并能沿周向相互滑动的圆弧形滑片构成。采用此装置极大的方便了手术的进行,杜绝了传统手术对手术时间、人员、术后处置、术后愈合以及手术切缘对包皮内、外板结构等的影响,使手术效果更为理想。
文档编号A61B17/326GK2787158SQ20052008192
公开日2006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25日
发明者梁兴玉, 薛宗勇 申请人:薛宗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