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白癜风的外搽白灵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00087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白癜风的外搽白灵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白癜风的外搽白灵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的技术背景白癜风是是一种以皮肤色素脱失为特征的皮肤顽疾,发病率约为1%~2%,世界各地均有发生,肤色深的人发病率较浅色高,我国发病率约在1%左右。白癜风病程缠绵,难以治愈,虽无明显疼痛或骚痒症状,但影响患者自身形象美观,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均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全身性大面积白癜风可导致排汗不畅,皮肤细胞代谢紊乱,诱发其他疾病,严重危害社会健康。为此,医药各界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中医认为,白癜风的发病是机体内外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内因为肝脾肾虚,多由肝血虚、肾阳虚、肾气不足、致令机体阴阳失衡,气血失和,在此基础上湿热风邪乘虚而入,客入肌肤,闭阻经络血脉,肌肤不得温煦,皮肤毛发失养致黑色素脱失而成白斑。因此,本病的发生机理是由于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复受风邪搏于皮肤,致令气血不和,血不能营养肌肤而发病。现代医学认为,白癜风是由于某些致病因子(化学及重金属毒物)或精神创伤等因素导致机体内分泌及免疫功能失调,造成自体黑色素细胞损伤,黑色素细胞自表皮脱失而形成白斑。而对于此类疾病,尽管许多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工作,但还没有特别理想的治疗方案和药物,西医多以康复疗法为主,尚无有效的方案,多是给予安定情志的药物。而中医在疑难杂症方面显示出巨大优势,外搽白灵酊以其良好的疗效占据了该类疾病的很大份额,然由于酊剂一般含醇量较高,贮藏、运输不方便,在使用时易对皮肤产生刺激,进而使其在临床使用中受到极大限制。为此,研制开发一种疗效确切的,服用、贮藏、运输方便的,更易于被广大患者接受的新型剂型就显得尤为重要。
凝胶剂是近年来最活跃的药品新剂型之一,是近几年局部外用制剂研发的热点,具有外观光滑、透明细腻;无刺激性,不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稠度、粘度适宜,易于涂布使用,贮藏、运输极为方便,稳定性好等优势。为此,本发明人从药物本身的性质及外科局部用药的特点及中药制剂现代化的要求出发,研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凝胶制剂。经检索,该凝胶剂尚属国内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制剂主要由当归尾、红花、红花夹竹桃(叶)、苏木、没药、白芷、马齿苋、白矾等8味药制备而成。方中当归尾活血逐瘀,为君药;红花活血化斑,红花夹竹桃散寒逐瘀,二药与当归尾相须为用,功主活血祛瘀,通经调脉;苏木破血通经,没药散血化瘀,白芷散风通窍,共为佐药以助君、臣药活血祛瘀通经之功;白矾解毒杀虫,马齿苋清热凉血解毒,凉血活血以化瘀祛斑,为臣药。诸药合用,活血通脉,养血调经,则瘀血去,新血生,热邪退,气血通畅而斑疹消。本发明制剂凝胶剂涂抹于患处,无油腻感,与皮肤耦合良好,吸收好,且涂抹后可在患部皮肤形成一层很薄的保护膜,具有保护作用。同时凝胶剂稳定性大大提高,而且携带、贮存、运输等均较方便,极大地提高了该药的疗效和患者的便利。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白癜风的外搽白灵凝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算,它主要由外搽白灵提取物85-95份、基质0.2-0.6份、保湿剂2-6份制备而成。所述的外搽白灵提取物由以下原料药按重量份制成当归尾9份、红花6份、红花夹竹桃(叶)20份、苏木9份、没药6份、白芷10份、马齿苋20份,白矾0.5份。基质包括海藻酸钠、黄原胶、瓜耳豆胶、西黄耆胶、阿拉伯胶、羟丙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酰胺、交联型聚丙烯酸钠、聚乙二醇、卡波姆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保湿剂包括甘油、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凝胶基质优选卡波姆,保湿剂优选甘油。
一种用于白癜风的外搽白灵凝胶剂的制备方法是当归尾、苏木、没药粉碎成粗粉,照酊剂项下浸渍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N),用2.5~3.5倍量70%乙醇作溶剂,浸渍14天后,滤过,收集浸渍液。红花、红花夹竹桃(叶)、白芷、马齿苋加10~14倍量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25~1.35(80~85℃)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量为50%,搅拌10分钟,静置72小时,取上清液与上述浸渍液合并,加入白矾,调节含醇量为50~60%,制成1000ml,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加入凝胶基质、保湿剂及50%乙醇适量,搅拌均匀,放置,使充分溶胀,制成凝胶,即得。
外搽白灵凝胶剂优选的制备工艺是当归尾、苏木、没药粉碎成粗粉,照酊剂项下浸渍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N),用3倍量70%乙醇作溶剂,浸渍14天后,滤过,收集浸渍液。红花、红花夹竹桃(叶)、白芷、马齿苋加12倍量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25-1.35(80-85℃)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量为50%,搅拌10分钟,静置72小时,取上清液与上述浸渍液合并,加入白矾,调节含醇量为50-60%,制成1000ml,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加入凝胶基质、保湿剂及50%乙醇适量,搅拌均匀,放置,使充分溶胀,制成凝胶,即得。
针对现有技术,外搽白灵酊剂一般含醇量较高,贮藏、运输极不方便,在使用时易对皮肤产生刺激等弊端;本发明结合药物性质及外用药的特点和中药制剂现代化的要求,研制开发了新型的凝胶剂型。本发明经过大量实验,对凝胶基质和其他辅料进行优选,对其辅料的用量及与药物配合使用的相关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发明制成的凝胶剂外观光滑、透明细腻;无油腻感,涂抹于患处,与皮肤耦合良好,吸收好,且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具有保护和湿润作用,局部无刺激,不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贮藏、运输、携带极为方便。
本发明人在研制过程中发现,辅料的种类、用量对其有较大影响,为此,本申请人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以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验例1提取工艺研究1.1当归、苏木、没药三味药材浸渍加醇量考查按浸渍法常规操作,加液量一般要没过药材2cm左右。
取当归尾90g、苏木90g,没药60g,粉碎成粗粉,照酊剂项下的浸渍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N),加入70%乙醇浸渍,结果加至2.5倍量70%乙醇时刚没过药材,加至3倍量70%乙醇时没过药材约2cm,故加醇量不能少于2.5倍。为考察加入醇量对药物中有效成分提取的影响,故以正丁醇浸出物含量为指标对加醇量进行考察,结果见表1。
表1浸渍药材加醇量优选数据表

结果表明,加醇量对药物提取效果有一定影响,以正丁醇浸出物总量为指标,加醇量3倍与3.5倍浸渍所得干燥提取物中正丁醇浸出物总量较高,而且基本相当,故从能耗角度考虑,优选加入3倍量70%乙醇浸渍。
1.2药材煎煮加水量考查按处方量称取红花60g、红花夹竹桃(叶)200g、白芷100g、马齿苋200g为一份,共三份,分别加10倍、12倍、14倍量的水按制法项下进行煎煮、浓缩、干燥,得三份干燥提取物,参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XA)测定每个干燥提取物中正丁醇浸出物的量,结果见表2。
表2药材煎煮加水量优选数据表

结果表明,加水量对药材提取效果有一定影响,但加10~14倍量水均能将大部分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加水量12倍与14倍提取所得干燥提取物中正丁醇浸出物总量较高,而且基本相当,故从能耗等角度考虑,优选加水量为药材的12倍量。
实验例2成型工艺研究2.1凝胶基质种类选择凝胶剂分为水性凝胶和油性凝胶,水性凝胶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粘附性,无油腻感,易清洗,不污染衣物,而且药物释放性能良好。鉴于外搽白灵酊为醇提取液,部分水凝胶基质溶于醇,可制成透明稳定的凝胶。而油性凝胶基质醇溶性不好,制成的凝胶不透明,且稳定性较差。故优选水性凝胶。
水性凝胶辅料有天然高分子类如黄原胶、瓜耳豆胶、阿拉伯胶等,纤维素类衍生物如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卡波姆等。下面对其辅料进行筛选试验方法先将上述常用量的基质分别加入提取药液中,搅拌均匀,结果见表3。
表3凝胶基质种类优选表

表3表明,上述大多辅料均能基本满足制剂要求,以上常用量的辅料相互配合使用,其中任意一种和/或其余一种或一种以上辅料配合使用时也能制得均匀凝胶,但尤以卡波姆为基质制成的凝胶各项指标均较理想,故优选卡波姆作为外搽白灵凝胶基质。
2.2.卡波姆用量筛选卡波姆是一个具有大分子量的丙烯酸共聚物,水分散体被中和后呈极大的膨胀状态,并被增稠,在凝胶中用量很少。为了制得粘稠度适中、适合外用的凝胶,对卡波姆用量进行筛选。
分别将不同量的卡波姆加入药液中,,搅拌均匀。结果见表4。
表4卡波姆用量优选表

结果表明,卡波姆的用量按重量份计在0.2-0.6份时制得的凝胶符合要求,优选用量为0.3-0.5份。
2.3保湿剂的种类和用量考察为了保持凝胶剂在皮肤上的保湿时间和舒适性,保证药物吸收完全,一般要加入保湿剂。常用的保湿剂有甘油、丙二醇等,经预试验,其中一种或二者混合使用均能起到保湿作用,但甘油的性能更佳,且能溶解卡波姆,在凝胶体系中不影响药物成分和其它辅料的溶解度,因此优选甘油作为保湿剂,并对用量进行筛选。
取上述卡波姆含量为0.4%的含药凝胶6份,每份为100g,分别加入甘油0.0g、2.0g、3.0g、4.0g、5.0g和6.0g,搅拌均匀,即得6份凝胶样品。按照下法考察甘油对凝胶保湿性能的影响。
取透明蜡纸6张,精密称重后,分别均匀涂上一层上述凝胶,再分别称定重量,置于温度为37℃,湿度为60%的恒温恒湿箱中,放置8小时后取出,称定重量,计算失重百分率。结果见表5。
表5甘油用量优选表

根据表5结果,甘油用量按重量份计为2.0-6.0份时,基本能满足制剂要求,但2份时失重量较大,5份和6份的保湿性相差不大。故优选甘油的用量,按重量份计为3-5份。
实验例3制剂稳定性研究为考察制剂工艺的稳定性,将凝胶灌装于药用软膏铝管中,置于40℃±2℃、相对湿度75%±5%的恒温恒湿箱中,1个月后观察其性状变化。结果见表6。
表6制剂稳定性考察表

上述试验表明该药试验前后在外观颜色、物理性状无明显变化,说明该药基本稳定,成型工艺合理。
具体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当归尾90g、红花60g、红花夹竹桃(叶)200g、苏木90g、没药60g 白芷100g、白矾5g、马齿苋200g以上八味,当归尾、苏木、没药粉碎成粗粉,照酊剂项下浸渍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 N),用3倍量70%乙醇作溶剂,浸渍14天后,滤过,收集浸渍液。红花、红花夹竹桃(叶)、白芷、马齿苋加12倍量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25~1.35(80~85℃)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量为50%,搅拌10分钟,静置72小时,取上清液与上述浸渍液合并,加入白矾,调节含醇量为50~60%,制成1000ml,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重约为950g,滤液加入卡波姆4g、甘油40g及50%乙醇适量,搅拌均匀,放置,使充分溶胀,制成1000g,即得。
实施例2当归尾90g、红花60g、红花夹竹桃(叶)200g、苏木90g、没药60g 白芷100g、白矾5g、马齿苋200g以上八味,当归尾、苏木、没药粉碎成粗粉,照酊剂项下浸渍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N),用2.5倍量70%乙醇作溶剂,浸渍14天后,滤过,收集浸渍液。红花、红花夹竹桃(叶)、白芷、马齿苋加14倍量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25~1.35(80~85℃)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量为50%,搅拌10分钟,静置72小时,取上清液与上述浸渍液合并,加入白矾,调节含醇量为50~60%,制成1000ml,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重量约为920g,滤液加入卡波姆2g、甘油30g及50%乙醇适量,搅拌均匀,放置,使充分溶胀,制成1000g,即得。
实施例3当归尾90g、红花60g、红花夹竹桃(叶)200g、苏木90g、没药60g 白芷100g、白矾5g、马齿苋200g以上八味,当归尾、苏木、没药粉碎成粗粉,照酊剂项下浸渍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N),用3.5倍量70%乙醇作溶剂,浸渍14天后,滤过,收集浸渍液。红花、红花夹竹桃(叶)、白芷、马齿苋加14倍量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25~1.35(80~85℃)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量为50%,搅拌10分钟,静置72小时,取上清液与上述浸渍液合并,加入白矾,调节含醇量为50~60%,制成1000ml,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重量约为890g,滤液加入卡波姆6g、甘油60g及50%乙醇适量,搅拌均匀,放置,使充分溶胀,制成1000g,即得。
实施例4当归尾90g、红花60g、红花夹竹桃(叶)200g、苏木90g、没药60g 白芷100g、白矾5g、马齿苋200g以上八味,当归尾、苏木、没药粉碎成粗粉,照酊剂项下浸渍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N),用3倍量70%乙醇作溶剂,浸渍14天后,滤过,收集浸渍液。红花、红花夹竹桃(叶)、白芷、马齿苋加12倍量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25~1.35(80~85℃)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量为50%,搅拌10分钟,静置72小时,取上清液与上述浸渍液合并,加入白矾,调节含醇量为50~60%,制成1000ml,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重量约为930g,滤液加入黄原胶2g、瓜耳豆胶2g、丙二醇40g及50%乙醇适量,搅拌均匀,放置,使充分溶胀,制成1000g,即得。
实施例5当归尾90g、红花60g、红花夹竹桃(叶)200g、苏木90g、没药60g 白芷100g、白矾5g、马齿苋200g以上八味,当归尾、苏木、没药粉碎成粗粉,照酊剂项下浸渍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N),用3倍量70%乙醇作溶剂,浸渍14天后,滤过,收集浸渍液。红花、红花夹竹桃(叶)、白芷、马齿苋加12倍量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25~1.35(80~85℃)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量为50%,搅拌10分钟,静置72小时,取上清液与上述浸渍液合并,加入白矾,调节含醇量为50~60%,制成1000ml,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重量约为870g,滤液加入羟丙甲基纤维素5g、甘油20g及50%乙醇适量,搅拌均匀,放置,使充分溶胀,制成1000g,即得。
实施例6当归尾90g、红花60g、红花夹竹桃(叶)200g、苏木90g、没药60g 白芷100g、白矾5g、马齿苋200g以上八味,当归尾、苏木、没药粉碎成粗粉,照酊剂项下浸渍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N),用3倍量70%乙醇作溶剂,浸渍14天后,滤过,收集浸渍液。红花、红花夹竹桃(叶)、白芷、马齿苋加12倍量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25~1.35(80~85℃)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量为50%,搅拌10分钟,静置72小时,取上清液与上述浸渍液合并,加入白矾,调节含醇量为50~60%,制成1000ml,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重量约为950g,滤液加入聚丙烯酰胺6g、甘油20g、丙二醇20g及50%乙醇适量,搅拌均匀,放置,使充分溶胀,制成1000g,即得。
实施例7当归尾90g、红花60g、红花夹竹桃(叶)200g、苏木90g、没药60g 白芷100g、白矾5g、马齿苋200g以上八味,当归尾、苏木、没药粉碎成粗粉,照酊剂项下浸渍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N),用3倍量70%乙醇作溶剂,浸渍14天后,滤过,收集浸渍液。红花、红花夹竹桃(叶)、白芷、马齿苋加12倍量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25~1.35(80~85℃)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量为50%,搅拌10分钟,静置72小时,取上清液与上述浸渍液合并,加入白矾,调节含醇量为50~60%,制成1000ml,,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重量约为850g,滤液加入卡波姆3g、甘油30g及50%乙醇适量,搅拌均匀,放置,使充分溶胀,制成1000g,即得。
实施例8当归尾90g、红花60g、红花夹竹桃(叶)200g、苏木90g、没药60g 白芷100g、白矾5g、马齿苋200g以上八味,当归尾、苏木、没药粉碎成粗粉,照酊剂项下浸渍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N),用3倍量70%乙醇作溶剂,浸渍14天后,滤过,收集浸渍液。红花、红花夹竹桃(叶)、白芷、马齿苋加12倍量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25~1.35(80~85℃)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量为50%,搅拌10分钟,静置72小时,取上清液与上述浸渍液合并,加入白矾,调节含醇量为50~60%,制成1000ml,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重量约为900g,滤液加入卡波姆5g、甘油50g及50%乙醇适量,搅拌均匀,放置,使充分溶胀,制成1000g,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白癜风的外搽白灵凝胶,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算,它主要由外搽白灵提取物85-95份、基质0.2-0.6份、保湿剂2-6份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白癜风的外搽白灵凝胶,其特征在于,外搽白灵提取物由以下原料药按重量份制成当归尾9份、红花6份、红花夹竹桃(叶)20份、苏木9份、没药6份、白芷10份、马齿苋20份,白矾0.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白癜风的外搽白灵凝胶,其特征在于基质包括海藻酸钠、黄原胶、瓜耳豆胶、西黄耆胶、阿拉伯胶、羟丙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酰胺、交联型聚丙烯酸钠、聚乙二醇、卡波姆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保湿剂包括甘油、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白癜风的外搽白灵凝胶,其特征在于凝胶基质是指卡波姆,保湿剂是指甘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白癜风的外搽白灵凝胶,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算,卡波姆用量为0.3-0.5份,甘油用量为3-5份。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白癜风的外搽白灵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凝胶是这样制备的当归尾、苏木、没药粉碎成粗粉,照酊剂项下浸渍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N),用2.5-3.5倍量70%乙醇作溶剂,浸渍14天后,滤过,收集浸渍液。红花、红花夹竹桃(叶)、白芷、马齿苋加10-14倍量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25-1.35(80-85℃)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量为50%,搅拌10分钟,静置72小时,取上清液与上述浸渍液合并,加入白矾,调节含醇量为50-60%,制成1000ml,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加入凝胶基质、保湿剂及50%乙醇适量,搅拌均匀,放置,使充分溶胀,制成凝胶,即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白癜风的外搽白灵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凝胶是这样制备的当归尾、苏木、没药粉碎成粗粉,照酊剂项下浸渍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N),用3倍量70%乙醇作溶剂,浸渍14天后,滤过,收集浸渍液。红花、红花夹竹桃(叶)、白芷、马齿苋加12倍量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25-1.35(80-85℃)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量为50%,搅拌10分钟,静置72小时,取上清液与上述浸渍液合并,加入白矾,调节含醇量为50-60%,制成1000ml,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加入凝胶基质、保湿剂及50%乙醇适量,搅拌均匀,放置,使充分溶胀,制成凝胶,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白癜风的外搽白灵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的技术领域。它主要由当归尾、红花、红花夹竹桃(叶)、苏木、没药、白芷、马齿苋、白矾等药和适当的辅料制备而成。本发明辅料种类、用量和主药配比合理,工艺可行,质量可控;本发明凝胶剂外观光滑、透明细腻;无油腻感,易清洗、不污染衣物;局部无刺激性,不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并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极薄的保护膜;稠度、粘度适宜,易于涂布使用;稳定性好。
文档编号A61K9/00GK1833673SQ200610000788
公开日2006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1日
发明者张保献 申请人:北京因科瑞斯生物制品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