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44419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外用药物,同时还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风湿、类风湿疾病是由于身体受凉、虚弱、抵抗力下降时,所表现的全身或局部关节病变,出现关节痛、乏力、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尤为普遍。类风湿性关节炎其临床表现为晨僵、大小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关节变形,甚至瘫痪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中西医常用方法及药物很多,多以暂时性缓解关节疼痛为主,治标不治本,疗效不理想,目前中药包括外用药和内服药两种,一般的外用药不易吸收,疗效不明显;内服药对人体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对胃肠道也有一定的刺激。有的毒副作用还很大。比如激素等镇痛药,如长期服用,甚至比风湿病更为严重的危害病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热祛湿,祛风通络、活血止痛,瘀血痹痛,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无毒副作用且对皮肤无刺激的治疗风湿类风湿的外用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药物根据系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中医理论,,经发明人反复实践,采用科学的生产方法,制备成的治疗风湿类风湿的外用药物。
本发明治疗风湿类风湿的外用药物各原料组分用量为在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疗效乌头5-8份 南星5-8份细辛5-8份 透骨草5-8份樟木5-8份 白薇5-8份地骨皮1-5份 松节5-8份地不容5-8份。
优选为乌头6份南星6份细辛6份 透骨草6份樟木6份白薇6份地骨皮3份松节6份地不容6份。
本发明药物活性组分的制备方法为在所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中,加入其重量4-8倍的水,浸泡24-30小时,文火煎煮72-80小时,过滤,滤液即得。
本发明药物滤液中可以加入喷雾剂所需辅剂,按常规方法制成喷雾剂。
本发明的药物,外用按摩病变局部,使药物直接渗透吸收,在患部形成较高的药物浓度,使得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具有以下治疗特点(1)对于风湿、类风湿病引起的关节肿、痛、晨僵、麻木有明显的康复保健作用;(2)对痛风、变形性关节炎、神经疼痛、骨质病变效果明显,能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软化局部纤维粘连及促进粘连的吸收,从而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无毒副作用且对皮肤无刺激;(3)明显的清热祛湿,祛风通络、活血止痛,瘀血痹痛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
试验例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药物酊剂的临床观察(1)一般资料按西医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全部病例1000例进行疗效观察。男性750例,女性250例,年龄30-85岁,其中职业干部80例,教师30例,矿工260例,农民500例,医生30例,司机100例。
(2)治疗方法清洁局部皮肤,取药液10-15ml,用棉球浸湿轻擦或用手粘药液轻擦患处,待药吸收后即可,每日治疗2-3次,7日为一疗程,共治疗2-3个疗程。
(4)治疗效果疗效判断标准显效症状消失,功能活动恢复。
有效症状明显减轻,功能活动部分恢复。
无效疗效不明显用本发明药物治疗1000例,治疗时间最短的3天,最长的50天,停药观察3-5年未见复发,显效率80%,总有效率为95%。
以下通过实例来阐明本外用药物的制备方法。
实施例1按下述量称取原料乌头6g南星6g细辛6g 透骨草6g樟木6g白薇6g地骨皮3g松节6g
地不容6g。
本发明药物酊剂的制备方法为在所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中,加入其重量4倍的水,浸泡30小时,文火熬72小时,过滤,滤液即得。
实施例2按下述量称取原料乌头5g南星5g细辛5g 透骨草5g樟木5g白薇5g地骨皮1g松节5g地不容5g。
本发明药物酊剂的制备方法为在所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中,加入其重量6倍的水,浸泡27小时,文火熬76小时,过滤,滤液即得。
实施例3按下述量称取原料乌头8g南星8g细辛8g 透骨草8g樟木8g白薇8g地骨皮8g松节8g地不容6g。
本发明药物酊剂的制备方法为在所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中,加入其重量8倍的水,浸泡24小时,文火熬80小时,过滤,滤液即得。
以上实施例所得的滤液酊剂中加入常规辅料可制成各种相应的常规外用剂型。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外用药物,由下述重量份原料药制成的制剂乌头 5-8份南星 5-8份细辛 5-8份透骨草5-8份樟木 5-8份白薇 5-8份地骨皮1-5份松节 5-8份地不容5-8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湿类风湿的外用药物,由下述重量份原料药制成的制剂乌头 6份南星6份细辛 6份透骨草6份樟木 6份白薇6份地骨皮3份松节6份地不容6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用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中,加入其重量4-8倍的水,浸泡24-30小时,文火煎煮72-80小时,过滤,滤液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它是选择包括乌头5-8份、南星5-8份、细辛5-8份、透骨草5-8份、樟木5-8份、白薇5-8份、地骨皮1-5份、松节5-8份、地不容5-8份进行组合,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有效地治疗风湿病和类风湿,本发明具有清热祛湿,祛风通络、活血止痛,瘀血痹痛的作用,是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无毒副作用且对皮肤无刺激的治疗风湿病的外用药物。
文档编号A61P29/00GK1903293SQ20061005117
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3日
发明者龚明策 申请人:龚明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