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呼吸疾病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6495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呼吸疾病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呼吸疾病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以麻黄、厚朴等为主要原料,采用提取分离等方法制成的具有宣肺泻满、降气平喘、化痰止咳、清解郁热功效,用于治疗寒饮郁肺所致的咳喘肺胀(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的中药。
背景技术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因极为复杂,临床上以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其病理特点是支气管腺体增生、粘液分泌增多,是一种常见多发病,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递增,50岁以上患病率高达15%或更多。该病的流行与吸烟、地区和环境等密切相关。吸烟者患病率远高于不吸烟者。北方气候寒冷患病率高于南方。疾病进展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我国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约90%左右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严重影响劳动力和健康。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患。在易感人群中这种炎症会造成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尤其在夜间和/或清晨。这些症状通常与广泛但又不同的气流受限有关,气流受限自发地或治疗后至少可部分逆转。炎症也可造成气道对不同刺激的反应性增强。哮喘发作轻者症状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若哮喘重度发作经治疗而持续24小时不能缓解者,则称之为哮喘持续状态,属内科的危重急症。长期反复发作可使支气管重建,气道增厚和狭窄,可导致阻塞性肺气肿。哮喘影响各个年龄段的人们,可能很严重并且有时是致命的。全球超过1亿人患哮喘,并且其患病率在儿童中正在上升。我国的发病率约1%~4%,成人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同,约40%的患者有家族史,全国约有1千万以上哮喘患者,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归属于中医学“咳嗽”、“喘证”、“哮病”范畴,主要内因是脏腑功能虚损,外感六淫邪毒是其诱因。《圣济总录·咳嗽门》“肺主皮毛,易感风邪,寒邪伤于肺,则为咳嗽。……久不已,传于六腑。六腑不已,三焦受之,是为久嗽”。《诸病源候论》中记载“气道涩、肺管不利,复因外感风寒、风热之邪,或烟雾刺激、污气侵袭,药食不当,情志不遂,劳累过度等因素而诱发,内外合邪,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博击,壅塞气道,肺管狭窄,肺失宣降,哮喘发作”。可见其病机是邪盛于上而近于表,寒饮夹热,上迫于肺而致咳喘,此外,还有胸满、烦躁、口渴、倚息不能平卧、脉浮数或浮紧等证。寒饮蕴肺则致宣肃失常,肺气上逆,发为咳嗽、气喘,肺气失降故胸满胀痛,寒饮久郁化热,热扰心神则致烦躁,积饮化热生痰,痰气阴,不得清肃,则见喉中痰鸣。
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期和反复发作的特点,临床采取防治结合的综合措施。西医治疗以控制感染、解痉平喘、祛痰镇咳为主。中医治疗则以扶正固本、调理脏腑功能、祛痰止咳、清热解毒为主。
西医治疗需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镇咳联合用药,虽然疗效显著,但治疗费用高、毒副作用明显。而现有技术中未检索到对寒饮郁肺所致咳喘肺胀(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有良好治疗效果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的中药。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寒饮郁肺所致咳喘肺胀(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有良好治疗效果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的中药。

发明内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成麻黄200~400 厚朴100~300细辛50~250石膏400~800 杏仁100~300法半夏100~300五味子100~300干姜50~250。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呼吸疾病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取厚朴、细辛、干姜、五味子,加5~10倍重量份的水浸泡1~3小时,蒸馏2~10小时,收集挥发油并用β-环糊精包合,药渣备用,药汁另器收集。取石膏,加5~15倍重量份的水先煎煮0.5~2小时,然后加入用水浸泡0.5~2小时的麻黄、法半夏与提油后的药渣一起煎煮二次,每次1~3小时。第二次煎煮时加入杏仁,合并二次煎煮液和提油后药汁,浓缩至60℃时热测相对密度为1.05~1.25的浸膏,放冷,加乙醇至醇浓度为60%~85%,冷藏静置24小时,滤过。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热测相对密度为1.15~1.35的浸膏,加入辅料适量,充分混匀,制粒,干燥,与上述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混合均匀,即得颗粒剂。采用常规制剂工艺,进一步制成片剂、胶囊剂、溶液剂、糖浆剂、丸剂。
本发明方中厚朴、麻黄辛温行散,为君药,功能宣肺理气、降气除满、消痰平喘,使肺气宣降有度,胀满除、痰邪散;杏仁、法半夏化痰止咳平喘,干姜、细辛温肺散寒化饮,四药辛温苦降,共为臣药,既辅君药宣肺泻满、降气平喘,又燥中焦之湿,绝生痰之源;五味子、石膏均为佐药,五味子收敛肺气,又防姜、辛、夏温燥伤津之弊,石膏数倍于麻黄,制约麻黄辛散发汗之力而彰宣肺平喘之用,又可清泄肺中郁热,全方八味共奏宣肺泻满,降气平喘,化痰止咳,清解郁热之功。
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可明显延长磷酸组胺、卵蛋白所致哮喘豚鼠的引喘潜伏期;明显减少氨水、枸椽酸喷雾所致小鼠的咳嗽次数,明显缩短小鼠咳嗽潜伏期,具有显著止咳作用;对小鼠棉球肉芽肿湿、干重均有明显减轻作用,对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明显增加气管酚红的排泌量,有显著祛痰作用,同时对小鼠碳粒廓清指数无明显影响。
安全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经小鼠灌胃给药,最大给药量为74.40g生药量/kg(相当于拟临床人用量的111.60倍),未见明显毒性反应。给药后动物出汗多,精神状态良好,活动正常,排出较多与所配药物颜色相近大便,质软,24小时后恢复正常,至7日内动物未见明显异常,无动物死亡。
经过质量研究,制定的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主要药材的鉴别检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主要成分的含量和限量测定,按中国药典规定对重金属、砷盐、微生物限度、物理性质等进行检查的方法能有效控制本发明质量。
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放置24个月,各项考察指标无明显变化,质量稳定。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治疗寒饮郁肺所致咳喘肺胀(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总有效率为91.2%,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各组分用量为麻黄240g、厚朴200g、杏仁200g、细辛120g、干姜120g、法半夏200g、五味子200g、石膏600g。取厚朴、细辛、干姜、五味子,加8倍重量的水浸泡1.5小时,蒸馏5小时,收集挥发油并用β-环糊精包合,药渣备用,药汁另器收集。取石膏,加10倍重量的水先煎煮1小时,然后加入用水浸泡0.5小时的麻黄、法半夏与提油后的药渣一起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第二次煎煮时加入杏仁,合并二次煎煮液和提油后药汁,浓缩至60℃时热测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浸膏,放冷,加乙醇至醇浓度为75%,冷藏静置24小时,滤过,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热测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加入淀粉、糊精等辅料适量,充分混匀,制粒,干燥,与上述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混合均匀,制成1000g,即得颗粒剂。采用常规制剂工艺,进一步制成片剂、胶囊剂、溶液剂、糖浆剂、丸剂。
实施例2各组分用量为麻黄200g、厚朴100g、杏仁100g、细辛50g、干姜50g、法半夏100g、五味子100g、石膏400g。取厚朴、细辛、干姜、五味子,加5倍重量的水浸泡1小时,蒸馏2小时,收集挥发油并用β-环糊精包合,药渣备用,药汁另器收集。取石膏,加5倍重量的水先煎煮0.5小时,然后加入用水浸泡1小时的麻黄、法半夏与提油后的药渣一起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第二次煎煮时加入杏仁,合并二次煎煮液和提油后药汁,浓缩至60℃时热测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浸膏,放冷,加乙醇至醇浓度为70%,冷藏静置24小时,滤过,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热测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浸膏,加入淀粉、糊精等辅料适量,充分混匀,制粒,干燥,与上述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混合均匀,制成1000g,即得颗粒剂。采用常规制剂工艺,进一步制成片剂、胶囊剂、溶液剂、糖浆剂、丸剂。
实施例3各组分用量为麻黄250g、厚朴150g、杏仁150g、细辛100g、干姜100g、法半夏150g、五味子150g、石膏500g。取厚朴、细辛、干姜、五味子,加10倍重量的水浸泡2小时,蒸馏3小时,收集挥发油并用β-环糊精包合,药渣备用,药汁另器收集。取石膏,加10倍重量的水先煎煮1.5小时,然后加入用水浸泡1.5小时的麻黄、法半夏与提油后的药渣一起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第二次煎煮时加入杏仁,合并二次煎煮液和提油后药汁,浓缩至60℃时热测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浸膏,放冷,加乙醇至醇浓度为80%,冷藏静置24小时,滤过,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热测相对密度为1.25~1.35的浸膏,加入淀粉、糊精等辅料适量,充分混匀,制粒,干燥,与上述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混合均匀,制成1000g,即得颗粒剂。采用常规制剂工艺,进一步制成片剂、胶囊剂、溶液剂、糖浆剂、丸剂。
实施例4各组分用量为麻黄300g、厚朴300g、杏仁300g、细辛250g、干姜250g、法半夏300g、五味子300g、石膏800g。取厚朴、细辛、干姜、五味子,加10倍重量的水浸泡1.5小时,蒸馏10小时,收集挥发油并用β-环糊精包合,药渣备用,药汁另器收集。取石膏,加15倍重量的水先煎煮2小时,然后加入用水浸泡2小时的麻黄、法半夏与提油后的药渣一起煎煮二次,每次3小时。第二次煎煮时加入杏仁,合并二次煎煮液和提油后药汁,浓缩至60℃时热测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浸膏,放冷,加乙醇至醇浓度为85%,冷藏静置24小时,滤过,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热测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浸膏,加入淀粉、糊精等辅料适量,充分混匀,制粒,干燥,与上述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混合均匀,制成1000g,即得颗粒剂。采用常规制剂工艺,进一步制成片剂、胶囊剂、溶液剂、糖浆剂、丸剂。
实施例5
各组分用量为麻黄350g、厚朴250g、杏仁250g、细辛200g、干姜200g、法半夏250g、五味子250g、石膏700g。取厚朴、细辛、干姜、五味子,加8倍重量的水浸泡3小时,蒸馏6小时,收集挥发油并用β-环糊精包合,药渣备用,药汁另器收集。取石膏,加8倍重量的水先煎煮1小时,然后加入用水浸泡1小时的麻黄、法半夏与提油后的药渣一起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第二次煎煮时加入杏仁,合并二次煎煮液和提油后药汁,浓缩至60℃时热测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浸膏,放冷,加乙醇至醇浓度为65%,冷藏静置24小时,滤过,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热测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加入淀粉、糊精等辅料适量,充分混匀,制粒,干燥,与上述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混合均匀,制成1000g,即得颗粒剂。采用常规制剂工艺,进一步制成片剂、胶囊剂、溶液剂、糖浆剂、丸剂。
实施例6各组分用量为麻黄250g、厚朴150g、杏仁150g、细辛150g、干姜150g、法半夏150g、五味子150g、石膏500g。取厚朴、细辛、干姜、五味子,加6倍重量的水浸泡1小时,蒸馏3小时,收集挥发油并用β-环糊精包合,药渣备用,药汁另器收集。取石膏,加6倍重量的水先煎煮1小时,然后加入用水浸泡1小时的麻黄、法半夏与提油后的药渣一起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第二次煎煮时加入杏仁,合并二次煎煮液和提油后药汁,浓缩至60℃时热测相对密度为1.10~1.18的浸膏,放冷,加乙醇至醇浓度为60%,冷藏静置24小时,滤过,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热测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浸膏,加入淀粉、糊精等辅料适量,充分混匀,制粒,干燥,与上述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混合均匀,制成1000g,即得颗粒剂。采用常规制剂工艺,进一步制成片剂、胶囊剂、溶液剂、糖浆剂、丸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呼吸疾病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制成麻黄200~400份,厚朴100~300份,细辛50~250份,石膏400~800份,杏仁100~300份,法半夏100~300份,五味子100~300份,干姜50~250份。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呼吸疾病药物,其特征在于加入相应辅料制成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溶液剂、糖浆剂、丸剂。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呼吸疾病药物,其制备方法为取厚朴、细辛、干姜、五味子,加5~10倍重量份的水浸泡1~3小时,蒸馏2~10小时,收集挥发油并用β-环糊精包合,药渣备用,药汁另器收集。取石膏,加5~15倍重量份的水先煎煮0.5~2小时,然后加入用水浸泡0.5~2小时的麻黄、法半夏与提油后的药渣一起煎煮二次,每次1~3小时;第二次煎煮时加入杏仁,合并二次煎煮液和提油后药汁,浓缩至60℃时热测相对密度为1.05~1.25的浸膏,放冷,加乙醇至醇浓度为60%~85%,冷藏静置24小时,滤过。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热测相对密度为1.15~1.35的浸膏,加入辅料,充分混匀,制粒,干燥,与上述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混合均匀,即得颗粒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呼吸疾病药物,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成麻黄200~400份、厚朴100~300份、细辛50~250份、石膏400~800份、杏仁100~300份、法半夏100~300份、五味子100~300、干姜50~250。本发明全方八味共奏宣肺泻满,降气平喘,化痰止咳,清解郁热之功,可明显延长磷酸组胺、卵蛋白所致哮喘豚鼠的引喘潜伏期;亦明显减少氨水、枸椽酸喷雾所致小鼠的咳嗽次数,明显缩短小鼠咳嗽潜伏期,具有显著止咳作用;本发明治疗寒饮郁肺所致咳喘肺胀(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总有效率为91.2%,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9/00GK1939527SQ200610150649
公开日2007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23日
发明者胡燕珩 申请人:胡燕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