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01037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黄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黄芩苷和甘草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制成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约有8%~10%的人群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约为1.3亿人,占全球乙肝病毒携带者的1/3,其中约有3000万人患慢性肝炎,平均年发病例数约140万左右,每年因肝炎病死亡约30万人。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0.38亿人,加上其他类型的肝炎,患肝炎的总人数近2亿人,估计每年因病毒性肝炎导致直接经济损失300亿~500亿人民币。因此,研究开发安全有效的治疗肝脏疾病的药物,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性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肺热咳嗽,高热烦渴等症。黄芩苷为黄芩中提取的有效活性成分,为β-D-葡萄糖酸-5,6-二羟基-4-氧-2-苯基-4H-苯并吡喃-7,已收载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化学药品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第10册239页(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其中规定含黄芩苷(C21H18O11)不得少于90.0%(注射用);不得少于83.0%(口服用)。黄芩苷为抗菌药,具有抑菌抗炎、清热解毒、螯合金属离子、镇静、降压、神经保护作用等药理作用,主要用于感染、肺炎、肝炎、高血压等疾病。目前黄芩苷原料国内已有8家上市。黄芩苷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甘草酸为豆科植物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的根及根茎的精制提取物。由甘草精制提取的甘草酸有皮质激素样作用,能提高肝炎病人血清氢化可的松的浓度,降低慢性肝炎患者血清及外周单个核细胞中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减轻免疫病理反应,促进肝功能恢复,清除症状,缩小肝脾肿大,降酶快,退黄疸显著。甘草酸单铵和甘草酸二铵分别为甘草酸的单铵盐和二铵盐,甘草酸单铵对各型急慢性肝炎、肝纤维化,中毒性肝损伤、外伤性肝损伤以及癌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甘草酸二铵为20β-羧基-11氧代正齐墩果烷-12-烯-3β基-2-β-D-葡萄吡喃糖苷醛酸基-α-D-葡萄吡喃糖苷醛酸二铵盐,分子式C42H68N2O16,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可阻碍可的松与醛固酮的灭活,从而发挥类固醇样作用,但无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目前利用黄芩苷和甘草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相互作用,配伍组方,用于治疗肝脏疾病方面的药物,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满足临床需要,更好的治疗肝脏疾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主要由黄芩苷和甘草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制备而成,在用于制备治疗肝脏疾病、防治肝硬化等方面,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主要由黄芩苷与甘草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制备而成,其重量份数为黄芩苷60~2000份、甘草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10~800份;优选为黄芩苷125~1000份、甘草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20~400份;最优为黄芩苷250~500份、甘草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40~200份。
甘草酸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以为金属盐或有机氮盐,金属盐可以是钠盐、钾盐、镁盐、钙盐、锌盐、铝盐、铋盐,有机氮盐优选单铵盐和二铵盐。黄芩苷与甘草酸二铵的最佳配比为黄芩苷250~500份,甘草酸二铵150份。黄芩苷与甘草酸单铵的最佳配比为黄芩苷250~500份,甘草酸单铵40~200份。
以上组成是按重量份作为配比的,在生产时可按照相应比例增大或减小,如大规模生产可以以千克为单位,或以吨为单位,小规模生产也可以以克为单位,重量可以增大或者减小,但各组成之间重量配比的比例不变。
以上组成,若以克为单位,可以制成100~10000次用量的制剂,如作为注射剂,可制成100~10000支,每次用量1~10支。如作为片剂,可制成100~10000片,每次服用1~10片。
以上重量配比的比例是经过科学筛选得到的,对于特殊病人,可以相应调整组成的比例,增加或者减少不超过100%。
本发明进一步要求保护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肝脏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黄芩苷为抗菌抗病毒药,对肝炎病毒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甘草酸能提高肝炎病人血清氢化可的松的浓度,降低慢性肝炎患者血清及外周单个核细胞中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减轻免疫病理反应,促进肝功能恢复,清除症状,缩小肝脾肿大,降酶快,退黄疸,其衍生的盐甘草酸单铵对各型急慢性肝脏疾病、肝纤维化,中毒性肝损伤、外伤性肝损伤以及癌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甘草酸二铵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可阻碍可的松与醛固酮的灭活,从而发挥类固醇样作用,但无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两药配伍组方用于治疗肝脏疾病,防治肝硬化有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
本发明经过药理学研究和药效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由黄芩苷和甘草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制成的药物组合物,对肝纤维化大鼠的肝脏、环磷酰胺损伤大鼠的肝脏、四氯化碳(CCl4)中毒所致小鼠的肝脏、脾脏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对鸭感染的DHBV病毒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有显著的保护作用。黄芩苷和甘草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合并用药呈协同增效作用,有显著的抗肝炎作用,保护受损肝脏。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可以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合制成任何一种临床上或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优选口服制剂或注射剂,以口服或肠胃外给药的方式施用于需要这种治疗的患者,所述的辅料包括药学领域常规的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吸附载体、润滑剂等。
用于口服给药时,可将其制成常规的固体制剂,包括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和口服溶液剂等。片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匀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固体制剂;片剂以口服普通片为主,另有含片、舌下片、口腔贴片、咀嚼片、分散片、可溶片、泡腾片、缓释片、控释片与肠溶片等。胶囊剂系指药物或加有辅料充填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的固体制剂;胶囊剂依据其溶解与释放特性,可分为硬胶囊(通称为胶囊)、软胶囊(胶丸)、缓释胶囊、控释胶囊和肠溶胶囊。颗粒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颗粒剂可分为可溶颗粒(通称为颗粒)、混悬颗粒、泡腾颗粒、肠溶颗粒、缓释颗粒和控释颗粒等。丸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均匀混合,以适当方法制成的球状或类球状固体制剂;丸剂包括滴丸、糖丸、小丸等。口服溶液剂系指药物溶解于适宜溶剂中制成供口服的澄清液体制剂。
用于肠胃外给药时,可制成注射剂。注射剂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液或混悬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或稀释成溶液或混悬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注射剂可分为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与注射用浓溶液。注射液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射入体内用的无菌溶液型注射液、乳液型注射液或混悬型注射液,可用于肌内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等;其规格有1ml、2ml、5ml、10ml、20ml、50ml、100ml、200ml、250ml、500ml等,其中供静脉滴注用的大体积(一般不小于100ml)注射液也称静脉输液。注射用无菌粉末系指药物制成的供临用前用适宜的无菌溶液配制成澄清溶液或均匀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无菌块状物,可用适宜的注射用溶剂配制后注射,也可用静脉输液配制后静脉滴注;无菌粉末用溶媒结晶法、喷雾干燥法或冷冻干燥法等制得。注射用浓溶液系指药物制成的供临用前稀释供静脉滴注用的无菌浓溶液。制成注射剂时,为了增加其溶解度,可以加入聚山梨酯80等增溶剂。输液中可以加入用于调节渗透压的等渗调节剂,例如,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钙、乳酸钠、葡萄糖、木糖醇、山梨醇和右旋糖苷等,优选氯化钠或葡萄糖。粉针中可加入赋形剂,例如,甘露醇、葡萄糖等。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具有以下优点 (1)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肝脏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满足了临床急需; (2)首次对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组方进行了药效学研究,发现了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具有显著的治疗肝脏疾病的作用,对肝纤维化大鼠的血清白蛋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有显著的恢复作用;对环磷酰胺损伤大鼠的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有显著的恢复作用;对四氯化碳(CCl4)中毒所致小鼠的肝脏的ALT、LTG和MDA有显著的恢复作用,对四氯化碳(CCl4)中毒小鼠的肝、脾指数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对鸭感染的DHBV病毒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上述各实验组中,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实验组效果优于单用黄芩苷组或甘草酸二铵组或甘草酸单铵组,表明黄芩苷和甘草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两药配伍组合后治疗肝脏疾病效果显著,其结果是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意想不到的。
(3)对本发明组合物各配比进行了药效学研究,通过对肝纤维化大鼠、环磷酰胺损伤大鼠、四氯化碳(CCl4)中毒所致小鼠的肝脏血清功能的影响的药效试验,筛选出具有显著疗效的重量配比范围。
(4)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药品质量均匀稳定。
(5)进行的稳定性实验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注射液各项指标均比较稳定,保证了临床用药的安全。
(6)黄芩苷为抗菌抗病毒药,对肝炎病毒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甘草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对急慢性肝炎、肝纤维化,中毒性肝损伤、外伤性肝损伤以及癌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两药合并用药疗效确切,且减小了相对用药剂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下通过实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以下实验例中黄芩苷、甘草酸二铵或甘草酸单铵的组合物以下简称黄甘组合物。
实验例1黄甘组合物对肝纤维大鼠血清功能的影响 供试品空白对照组0.9%生理盐水注射液,自制; CCl4对照组CCl4注射液,自制;橄榄油,市购; 黄芩苷组黄芩苷片,规格0.25mg,市购; 甘草酸二铵组甘草酸二铵片,自制; 黄甘组合物组黄甘组合物片,自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5)。
受试动物wistar大鼠,雄性,SPF级,220~250g,180只,随机分为18组。
实验方法取wistar大鼠180只,随机分为18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Cl4模型组、黄芩苷组、甘草酸二铵组、黄甘组合物组(黄芩苷+甘草酸二铵),每组10只。CCl4模型组大鼠首次以纯CCl40.15ml/100g,以后以40%CCl4-橄榄油溶液0.13ml/100g,在大鼠背部后侧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6周;造模的第1-2周饲以高脂玉米粉饲料,第3-6周以纯玉米饲养;自由饮水。正常组大鼠以普通饲料喂养。各给药组按照表1自造模之日起灌胃给药,每日1次,共6周。其余各组灌以生理盐水,每日1次,共6周。肝功能检查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溴钾酚绿比色法;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比色法;谷丙转氨酶(alaninearninotransferase,ALT)测定,赖氏法;血清总胆红素T.Bil,重氮法。
表1黄甘组合物对肝纤维大鼠血清功能的影响(

n=10) 注##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CCl4模型组相比。
实验结果及结论见表1。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Cl4模型组大鼠血清ALT与AST水平、总胆红素含量极显著升高,Alb含量极显著降低,说明造模成功;与CCl4模型组相比,黄芩苷组和甘草酸二铵组大鼠血清ALT与AST水平、总胆红素含量显著降低,而Alb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黄芩苷∶甘草酸单铵为(60~2000)∶(10~800)时,黄甘组合物各重量配比组大鼠血清ALT与AST水平、总胆红素含量极显著降低,Alb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效果优于单用黄芩苷或者甘草酸二铵,尤其是黄芩苷∶甘草酸二铵为(250~500)∶(40~200)时效果更好,对肝纤维化大鼠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实验例2黄甘组合物对大鼠环磷酰胺损伤后血清的影响 供试品空白对照组0.9%生理盐水注射液,自制; 环磷酰胺市购; 黄芩苷组黄芩苷胶囊,自制; 甘草酸单铵组甘草酸但铵胶囊,自制; 黄甘组合物组黄甘组合物胶囊,自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6)。
受试动物SD大鼠,雌雄各半,220~250g,180只,随机分为18组。
实验方法大鼠180只,随机分为18组,各给药组按照表2的给药剂量用生理盐水溶解后灌胃给药,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9d。第6、7、8天给药后1h,各给药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50mg/kg,24h后眼眶取血,利用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
表2黄甘组合物对给予环磷酰胺后血清蛋白的影响(

n=10) 注##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CCl4模型组相比。
实验结果及结论见表2。
注射环磷酰胺后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极显著降低,说明造模成功(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黄芩苷组与甘草酸单铵组的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显著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黄芩苷∶甘草酸单铵为(60~2000)∶(10~800)时,黄甘组合物组的总蛋白、白蛋白极显著升高(p<0.01),球蛋白显著或者极显著升高(p<0.05,p<0.01),并且效果优于单用黄芩苷或者甘草酸单铵,提示黄芩苷与甘草酸单铵配伍组合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尤其是黄芩苷∶甘草酸单铵为(250~500)∶(40~200)时,效果更好,对环磷酰胺损伤的肝脏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实验例3黄甘组合物合并用药对四氯化碳(CCl4)中毒小鼠ALT、LTG、MDA的影响 供试品空白对照组0.9%生理盐水注射液,自制; CCl4对照组CCl4注射液,自制; 黄芩苷组黄芩苷注射液,自制; 甘草酸二铵组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自制; 黄甘组合物注射液组,自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2)。
受试动物健康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130只,随机分为13组。
实验方法取小鼠130只,随机分为1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Cl4对照组、黄芩苷组、甘草酸二铵组、黄甘组合物注射液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10ml/kg,其余各组动物均腹腔注射CCl410ml/kg,禁食过夜。给药组腹腔注射给药,每日1次,给药剂量见表3,连续10d,对照组给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于最后一次给药后,断头处死动物,取血和肝分别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甘油酸三酯(LTG)、丙二醛(MDA)。
表3黄甘组合物注射液对四氯化碳中毒小鼠ALT、LTG、MDA的影响
注*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CCl4对照组相比;&p<0.05,与黄芩苷组相比;△p<0.05,与甘草酸二铵组相比。
实验结果CCl4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说明造模成功。各给药组都对四氯化碳(CCl4)中毒所致小鼠的肝脏的ALT、LTG和MDA有明显的恢复作用(p<0.05和p<0.01)。其中黄甘组合物注射液不同剂量配比组与单用黄芩苷或甘草酸二铵相比,差别显著(p<0.05和p<0.05)。表明黄芩苷和甘草酸二铵配伍对四氯化碳中毒所致小鼠的肝脏的ALT、LTG和MDA有明显的恢复作用,使肝脏的ALT、LTG和MDA水平恢复正常,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且与组合物的剂量配比有关,黄甘组合物注射液中黄芩苷+甘草酸二铵=250mg+150mg时作用最好。
实验例4黄甘组合物对四氯化碳(CCl4)中毒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肝、脾指数的影响 供试品空白对照组0.9%生理盐水注射液,自制; CCl4对照组CCl4注射液,自制; 黄芩苷组黄芩苷注射液,自制; 甘草酸单铵组甘草酸单铵注射液,自制; 黄甘组合物注射液组(黄芩苷+甘草酸单铵=250mg+40mg)分为低、中、高三个剂量组,自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2)。
受试动物健康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70只,随机分为7组。
实验方法取小鼠70只,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Cl4对照组、黄芩苷组、甘草酸单铵组、黄甘组合物注射液低、中、高三个剂量组,每组10只。给药组腹腔注射给药,每日1次,给药剂量见表4,连续10d,对照组给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于最后一次给药后,断头处死动物,取肝脏和脾脏,吸去血液,剪去脂肪、系膜,精确称重。结果见表4。
表4黄甘组合物对四氯化碳中毒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肝、脾指数的影响
注*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CCl4对照组相比;&p<0.05,与黄芩苷组相比;△p<0.05,与甘草酸单铵组相比。
实验结果各给药组都能明显的降低四氯化碳(CCl4)中毒小鼠的肝、脾指数(p<0.05和p<0.01)。其中黄甘组合物注射液组的作用都明显强于单用黄芩苷或甘草酸单铵(p<0.05和p<0.05)。证明黄芩苷和甘草酸单铵配伍有很好的降低四氯化碳(CCl4)中毒小鼠的肝、脾指数的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且与组合物的给药剂量有关,高剂量时作用最好。
实验例5黄甘组合物对DHBV-DNA的抑制作用 供试品空白对照组0.9%生理盐水注射液,自制; 阳性对照组阿昔洛韦(ACV)注射液,自制; 黄芩苷组黄芩苷注射液,规格5ml,自制; 甘草酸二铵组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规格5ml,自制; 黄甘组合物注射液组(黄芩苷+甘草酸二铵=250mg+150mg)分为低、中、高三个剂量组,自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5)。
受试动物市售1日龄北京鸭。
病毒DHBV阳性血清。
实验方法(1)动物模型北京鸭经足静脉注射0.2ml DHBV阳性血清,7d后取血,分离血清,-20℃保存检验。(2)药物治疗筛选出感染成功的阳性鸭42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6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黄芩苷组、甘草酸二铵组、黄甘组合物注射液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给药剂量见表5。静脉注射给药,给药2周。分别于药前、用药第7天、用药第14天和停药后第3天,自鸭腿静脉抽血,分离血清,-20℃保存待验。(3)检测方法采用DHBV-DNA Dot Blot法,以杂交斑点吸光度值(A)作为标本DHBV-DNA水平值。(4)统计学处理用药组不同时间DNA含量与用药前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给药组同一时间DNA含量与病毒对照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见表5。
表5黄甘组合物对DHBV-DNA的抑制作用
注*p<0.05,**p<0.01,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与黄芩苷组相比;△p<0.05,与甘草酸二铵组相比。
实验结果各给药组都明显抑制DHBV病毒(p<0.05和p<0.01)。其中黄甘组合物注射液组的作用都明显强于单用黄芩苷或甘草酸二铵(p<0.01和p<0.05),且停药后无反跳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和p<0.01),而阳性对照组在停药后与给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且与组合物的给药剂量有关,高剂量作用最好。
实验例6黄甘组合物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 供试品空白对照组蒸馏水,市购; 胆固醇市购; 黄芩苷组黄芩苷片,规格0.25mg,市购; 甘草酸二铵组甘草酸二铵片,自制; 黄甘组合物组黄甘组合物片,自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5)。
受试动物SD大鼠,雄性,200~250g,70只,随机分为7组。
实验方法大鼠正常喂养1周后,随机分成7组对照组、模型组、黄芩苷组、甘草酸二铵组、黄甘组合物低、中、高剂量组。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其余组给予高脂饲料(含10%猪油,1%胆固醇,015%胆盐),同时灌胃给予56°白酒(9ml/kg),每日2次。实验中动物自由饮水和进食,分笼饲养于(20±2)℃明暗各12h的动物实验室内。连续造模5周后取若干模型组动物,观察指标,判断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是否形成。动物形成酒精性脂肪肝后上午继续给予酒精,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下午各组动物按1ml/100g体积灌胃给予不同的药物或水,连续2周。实验结束前禁食12h,称重后经眼眶取血,脱颈椎处死,迅速取出肝脏称重。血清与肝匀浆中ALT、AST、TC与TG含量测定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各组间实验数据的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
表6黄甘组合物对大鼠肝功能、血脂和血中MDA的影响(

n=10) 注#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
实验结果及结论见表6。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C、TG和MDA含量显著或者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黄芩苷组和甘草酸二铵组大鼠血清LT、AST、TC、TG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黄甘组合物各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TC、TG和MDA含量显著或者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效果优于单用黄芩苷或者甘草酸二铵。上述实验结果表明,黄芩苷与甘草酸二铵配伍组合时,可以降低肝脏转氨酶的含量,降血脂,减少丙二醛的含量,对酒精性脂肪肝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实验例7小鼠注射给药急性毒性实验 (1)实验方法 供试品黄甘组合物注射液(自制,5ml黄芩苷+甘草酸单铵=250mg+40mg); (自制,5ml黄芩苷+甘草酸二铵=250mg+150mg)。
受试动物小鼠,每组雌雄各5只,雄性体重25~28g,雌性体重21~24g。
给药途径静脉注射、腹腔注射。
观察项目死亡数、一般状态、体重、剖检、半数致死量。
(2)实验结果 按照急性毒性实验要求进行预试,腹腔注射及静脉注射两给药途径皆无法测出药物的半数致死量,也未见明显的毒性反应,故进行一日内最大给药量实验。给药剂量尾静脉注射0.3ml/10g,腹腔注射0.3ml/10g,一日2次。
死亡数未出现死亡。
一般状态未见异常变化。
体重于给药前1天、给药日、给药后1、3、7、14天测量;未见异常变化。
剖检心、肝、肺、肾等组织未见异常变化。
(3)结论 本实验中未出现死亡,推测黄甘组合物注射液对雌雄小鼠静脉和腹腔注射给药的最大耐受量均为0.6ml/10g,相当于60kg体重人日最大用量30ml的120倍。表明本品低毒,安全性高。
实验例8黄甘组合物注射液稳定性实验 供试品黄甘组合物注射液(自制,5ml黄芩苷+甘草酸单铵=250mg+200mg); (自制,5ml黄芩苷+甘草酸二铵=250mg+150mg)。
考察项目性状、pH值、澄明度、有关物质、标示含量。
长期试验置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的条件下放置12个月。分别于第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比较外观后,测试各项指标,将结果与0个月比较;12个月末增加无菌和热原检查。
试验结果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的条件下放置12个月,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长期试验12个月末,热原、无菌检查均符合规定。
结论上述考察结果表明,黄甘组合物注射液的各项指标均比较稳定,可以长期储存,适应于工业大生产。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以下实施例中各剂型的辅料可以用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替换,或者减少、增加。
实施例1黄甘组合物粉针剂的制备 1、处方 黄甘组合物处方1 黄芩苷 250g 甘草酸单铵 40g 甘氨酸 400g 盐酸半胱氨酸20g 甘露醇 300g 无菌注射用水加至3000ml 共制备 1000支 黄甘组合物处方2 黄芩苷 500g 甘草酸单铵 40g 甘氨酸 400g 盐酸半胱氨酸20g 甘露醇 300g 无菌注射用水加至3000ml 共制备 1000支 黄甘组合物处方3 黄芩苷 250g 甘草酸单铵 200g 甘氨酸 400g 盐酸半胱氨酸20g 甘露醇 300g 无菌注射用水加至3000ml 共制备 1000支 黄甘组合物处方4 黄芩苷 500g 甘草酸单铵 200g 甘氨酸 400g 盐酸半胱氨酸20g 甘露醇 300g 无菌注射用水加至3000ml 共制备 1000支 黄甘组合物处方5 黄芩苷 250g 甘草酸二铵 150g 甘露醇 300g 无菌注射用水加至3000ml 共制备 1000支 黄甘组合物处方6 黄芩苷 500g 甘草酸二铵 150g 甘露醇 300g 无菌注射用水加至3000ml 共制备 1000支 2、具体步骤 1)首先将配液用的容器具及抗生素玻璃瓶,胶塞等进行无菌处理。
2)按照处方量称取原料和辅料。
3)取配液量80%的无菌注射用水,将黄芩苷和甘草酸单铵(或甘草酸二铵)加入加热搅拌溶解完全,根据处方需要加入氨基酸。再加入甘露醇加热搅拌溶解完全,补加无菌注射用水至全量。
4)加入配液量0.1%的针用活性炭,加热搅拌15分钟。
5)经砂滤棒过滤脱炭。测定并调节溶液的pH值。
6)经0.22μm的微孔滤膜精滤。
7)检查溶液的澄明度,半成品化验。
8)分装于抗生素玻璃瓶中,半压塞。将样品放入冻干机中冷冻干燥。预冻-45℃5小时,低温真空干燥-45℃~0℃20小时,然后升温至25℃真空干燥3小时。
9)冻干结束,压塞,轧盖。
10)成品全检,包装入库。
实施例2黄甘组合物水针剂的制备 1、处方 黄甘组合物处方1 黄芩苷 250g 甘草酸单铵 40g 甘氨酸 400g 盐酸半胱氨酸 20g 注射用水 加至5000ml 共制备 1000支 黄甘组合物处方2 黄芩苷 250g 甘草酸单铵 200g 甘氨酸 400g 盐酸半胱氨酸 20g 注射用水 加至5000ml 共制备 1000支 黄甘组合物处方3 黄芩苷 500g 甘草酸单铵 40g 甘氨酸 400g 盐酸半胱氨酸 20g 注射用水 加至5000ml 共制备 1000支 黄甘组合物处方4 黄芩苷 500g 甘草酸单铵 200g 甘氨酸 400g 盐酸半胱氨酸 20g 注射用水 加至5000ml 共制备 1000支 黄甘组合物处方5 黄芩苷 250g 甘草酸二铵 150g 注射用水 加至5000ml 共制备 1000支 黄甘组合物处方6 黄芩苷 500g 甘草酸二铵 150g 注射用水 加至5000ml 共制备 1000支 2、具体步骤 1)提前一天处理配液用的管道及容器等,临用前再用新鲜的注射用水冲洗。
2)取配液量80%的注射用水,加入处方量的黄芩苷和甘草酸单铵(或甘草酸二铵),根据处方需要加入氨基酸,加热搅拌溶解完全,补注射用水至全量。
3)加入配液量0.1%的针用活性炭,加热搅拌15分钟。
4)经砂滤棒过滤脱炭。测定并调节溶液的pH值。
5)经0.45μm的微孔滤膜精滤。
6)检查溶液的澄明度,半成品化验。
7)将溶液熔封于玻璃安瓿中。
8)100℃流通蒸汽灭菌30分钟。
9)趁热将样品放入0.01%的亚甲蓝溶液中检漏。
10)灯检,成品全检,包装入库。
实施例3黄甘组合物氯化钠输液的制备 1、处方 黄甘组合物处方1 黄芩苷 250g 甘草酸单铵 40g 甘氨酸 400g 盐酸半胱氨酸 20g 氯化钠 900g 注射用水 加至100000ml 共制备 1000瓶 黄甘组合物处方2 黄芩苷 250g 甘草酸单铵 200g 甘氨酸 400g 盐酸半胱氨酸 20g 氯化钠 900g 注射用水 加至100000ml 共制备 1000瓶 黄甘组合物处方3 黄芩苷 500g 甘草酸单铵 40g 甘氨酸 400g 盐酸半胱氨酸 20g 氯化钠 900g 注射用水 加至100000ml 共制备 1000瓶 黄甘组合物处方4 黄芩苷 500g 甘草酸单铵 200g 甘氨酸 400g 盐酸半胱氨酸 20g 氯化钠 900g 注射用水 加至100000ml 共制备 1000瓶 黄甘组合物处方2 黄芩苷 250g 甘草酸二铵 150g 氯化钠 900g 注射用水 加至100000ml 共制备 1000瓶 黄甘组合物处方 黄芩苷 500g 甘草酸二铵 150g 氯化钠 900g 注射用水 加至100000ml 共制备 1000瓶 2、具体步骤 1)前一天处理配液用的管道及容器等,临用前再用新鲜的注射用水冲洗。
2)取配液量20%的注射用水将黄芩苷和甘草酸单铵(或甘草酸二铵)加入加热搅拌溶解完全,根据处方需要加入氨基酸。将氯化钠用配液量40%的注射用水溶解完全。合并上述溶液,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
3)加入配液量0.1%的针用活性炭,加热搅拌15分钟。
4)经砂滤棒过滤脱炭。测定并调节溶液的pH值。
5)经0.45μm的微孔滤膜精滤。
6)检查溶液的澄明度,半成品化验。
7)灌装于100ml的输液瓶中。
8)115℃热压灭菌30分钟。
9)灯检,成品全检,包装入库。
实施例4黄甘组合物葡萄糖输液的制备 1、处方 黄甘组合物处方 1 黄芩苷 250g 甘草酸单铵 40g 甘氨酸 400g 盐酸半胱氨酸20g 葡萄糖 5000g 注射用水加至100000ml 共制备 1000瓶 黄甘组合物处方2 黄芩苷 250g 甘草酸单铵 100g 甘氨酸 400g 盐酸半胱氨酸20g 葡萄糖 5000g 注射用水加至100000ml 共制备 1000瓶 黄甘组合物处方3 黄芩苷 500g 甘草酸单铵 40g 甘氨酸 400g 盐酸半胱氨酸20g 葡萄糖 5000g 注射用水加至100000ml 共制备 1000瓶 黄甘组合物处方4 黄芩苷 500g 甘草酸单铵 200g 甘氨酸400g 盐酸半胱氨酸20g 葡萄糖 5000g 注射用水加至100000ml 共制备 1000瓶 黄甘组合物处方5 黄芩苷 250g 甘草酸二铵 150g 葡萄糖 5000g 注射用水加至100000ml 共制备 1000瓶 黄甘组合物处方6 黄芩苷 500g 甘草酸二铵 150g 葡萄糖 5000g 注射用水加至100000ml 共制备 1000瓶 2、具体步骤 1)提前一天处理配液用的管道及容器等,临用前再用新鲜的注射用水冲洗。
2)取配液量20%的注射用水将黄芩苷和甘草酸单铵(或甘草酸二铵)加入加热搅拌溶解完全,根据处方需要加入氨基酸。将葡萄糖用配液量40%的注射用水溶解完全。合并上述溶液,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
3)加入配液量0.1%的针用活性炭,加热搅拌15分钟。
4)经砂滤棒过滤脱炭。测定并调节溶液的pH值。
5)经0.45μm的微孔滤膜精滤。
6)检查溶液的澄明度,半成品化验。
7)灌装于100ml的输液瓶中。
8)115℃热压灭菌30分钟。
9)灯检,成品全检,包装入库。
实施例5黄甘组合物片剂的制备 1、处方 黄甘组合物处方1 黄芩苷 250g 甘草酸单铵 100g 蛋氨酸 40g 甘氨酸 40g 淀粉 120.0g 微晶纤维素 40.0g 2%HPMC水溶液 适量 硬脂酸镁 2.0g 羧甲淀粉钠 4.0g 共制备 1000片 黄甘组合物处方2 黄芩苷 250g 甘草酸单铵 20g 蛋氨酸 40g 甘氨酸 40g 淀粉 120.0g 微晶纤维素 40.0g 2%HPMC水溶液 适量 硬脂酸镁 2.0g 羧甲淀粉钠 4.0g 共制备 1000片 黄甘组合物处方3 黄芩苷 125g 甘草酸单铵 20g 蛋氨酸 40g 甘氨酸 40g 淀粉120.0g 微晶纤维素 40.0g 2%HPMC水溶液 适量 硬脂酸镁2.0g 羧甲淀粉钠 4.0g 共制备 1000片 黄甘组合物处方4 黄芩苷 125g 甘草酸单铵 100g 蛋氨酸 40g 甘氨酸 40g 淀粉120.0g 微晶纤维素 40.0g 2%HPMC水溶液 适量 硬脂酸镁2.0g 羧甲淀粉钠 4.0g 共制备 1000片 黄甘组合物处方5 黄芩苷 250g 甘草酸二铵 75g 淀粉120.0g 微晶纤维素 40.0g 2%HPMC水溶液 适量 硬脂酸镁2.0g 羧甲淀粉钠 4.0g 共制备 1000片 黄甘组合物处方6 黄芩苷 125g 甘草酸二铵 75g 淀粉120.0g 微晶纤维素 40.0g 2%HPMC水溶液 适量 硬脂酸镁2.0g 羧甲淀粉钠 4.0g 共制备 1000片 2、具体步骤 1)将黄芩苷和甘草酸单铵(或甘草酸二铵)粉碎过100目筛备用。
2)按照处方量称取原料和辅料。
3)将羟丙甲纤维素溶于水中制成2%的水溶液备用。
4)将黄芩苷、甘草酸单铵(或甘草酸二铵)、淀粉、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根据处方需要加入氨基酸,加入2%HPMC水溶液适量,搅拌均匀,制成适宜软材。
5)过20目筛制颗粒。
6)颗粒在60℃的条件下烘干。
7)干燥好的颗粒加入硬脂酸镁和羧甲淀粉钠,过18目筛整粒,混合均匀。
8)取样,半成品化验。
9)按照化验确定的片重压片。
10)成品全检,包装入库。
实施例6黄甘组合物胶囊剂的制备 1、处方 黄甘组合物处方1 黄芩苷 250g 甘草酸单铵 100g 蛋氨酸 40g 甘氨酸 40g 淀粉60.0g 微晶纤维素 20.0g 2%HPMC水溶液 适量 硬脂酸镁1.0g 共制备 1000粒 黄甘组合物处方2 黄芩苷 250g 甘草酸单铵 20g 蛋氨酸 40g 甘氨酸 40g 淀粉60.0g 微晶纤维素 20.0g 2%HPMC水溶液 适量 硬脂酸镁1.0g 共制备 1000粒 黄甘组合物处方3 黄芩苷125g 甘草酸单铵100g 蛋氨酸40g 甘氨酸40g 淀粉 60.0g 微晶纤维素20.0g 2%HPMC水溶液 适量 硬脂酸镁 1.0g 共制备1000粒 黄甘组合物处方4 黄芩苷125g 甘草酸单铵20g 蛋氨酸40g 甘氨酸40g 淀粉 60.0g 微晶纤维素20.0g 2%HPMC水溶液 适量 硬脂酸镁 1.0g 共制备1000粒 黄甘组合物处方5 黄芩苷125g 甘草酸二铵75g 淀粉 60.0g 微晶纤维素20.0g 2%HPMC水溶液 适量 硬脂酸镁 1.0g 共制备1000粒 黄甘组合物处方6 黄芩苷250g 甘草酸二铵75g 淀粉 60.0g 微晶纤维素20.0g 2%HPMC水溶液 适量 硬脂酸镁 1.0g 共制备1000粒 2、具体步骤 1)将黄芩苷和甘草酸单铵或者甘草酸二铵粉碎过100目筛备用。
2)按照处方量称取原料和辅料。
3)将羟丙甲纤维素溶于水中制成2%的水溶液备用。
4)将黄芩苷、甘草酸单铵(或甘草酸二铵)、淀粉、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根据处方需要加入氨基酸,加入2%HPMC水溶液适量,搅拌均匀,制成适宜软材。
5)过20目筛制颗粒。
6)颗粒在60℃的条件下烘干。
7)干燥好的颗粒加入硬脂酸镁,过18目筛整粒,混合均匀。
8)取样,半成品化验。
9)按照化验确定的装量装入胶囊。
10)成品全检,包装入库。
实施例7黄甘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 1、处方 黄甘组合物处方1 黄芩苷 250g 甘草酸单铵 100g 蛋氨酸 40g 甘氨酸 40g 糖粉 1000.0g 2%HPMC50%乙醇溶液 适量 共制备 1000包 黄甘组合物处方2 黄芩苷 250g 甘草酸二铵 75g 糖粉 1000.0g 2%HPMC50%乙醇溶液 适量 共制备 1000包 2、具体步骤 1)将蔗糖粉碎过100目筛备用。将黄芩苷、甘草酸单铵(或甘草酸二铵)粉碎过100目筛备用。
2)按照处方量称取原料和辅料。
3)将黄芩苷、甘草酸单铵(或甘草酸二铵)与糖粉以等量递加的方法混合均匀,根据处方需要加入氨基酸,加入2%HPMC50%乙醇溶液适量,搅拌均匀,制成适宜软材。
4)过20目筛制颗粒。
5)颗粒在60℃的条件下烘干。
6)干颗粒过18目筛整粒。
7)取样,半成品化验颗粒中主药的含量,确定装量。
8)包装,成品全检,包装入库。
实施例8黄甘组合物口服液的制备 1、处方 黄甘组合物处方1 黄芩苷 250g 甘草酸单铵 40g 蛋氨酸 40g 甘氨酸 40g 苯甲酸钠 15g 甜蜜素 10g 水 加至10000ml 共制备 1000支 黄甘组合物处方2 黄芩苷 250g 甘草酸二铵 75g 苯甲酸钠15g 甜蜜素 10g 水 加至10000ml 共制备 1000支 2、具体步骤 1)先将EDTA-2NA用配液量60%的水溶解完全,再将黄芩苷和甘草酸单铵(或甘草酸二铵),根据处方需要加入氨基酸,加入加热搅拌溶解完全。
2)将苯甲酸钠和甜蜜素用配液量20%的水溶解完全。
3)合并上述溶液,补加水至全量。
4)过0.8μm的微孔滤膜过滤。
5)半成品化验。
6)灌装。成品全检,包装入库。
权利要求
1.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主要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芩苷60~2000份、甘草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10~80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的重量份数为黄芩苷125~1000份、甘草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20~400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的重量份数为黄芩苷250~500份、甘草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40~200份。
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任一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的甘草酸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金属盐或有机氮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的甘草酸药学上可接受的金属盐为钠盐、钾盐、镁盐、钙盐、锌盐、铝盐、铋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的甘草酸药学上可接受的有机氮盐为二铵盐或单铵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黄芩苷与甘草酸二铵的重量份数比为黄芩苷250~500份,甘草酸二铵150份;黄芩苷与甘草酸单铵的的重量份数比为黄芩苷250~500份,甘草酸单铵40~200份。
8.如权利要求1、2、3、7所述的任一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可以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合制成任何一种临床上或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临床上或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为注射剂、口服制剂。
1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肝脏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治疗肝脏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主要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芩苷60~2000份、甘草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10~800份,该组合物可制成各种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该组合物在治疗肝脏疾病方面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且稳定性好,比单用同剂量的黄芩苷或甘草酸二铵或甘草酸单铵的效果大大提高,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A61P1/00GK1981779SQ20061016347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5日
发明者黄振华 申请人:黄振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