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功能改善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3466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理功能改善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了水蒸气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本发明还涉及蒸气加热器具。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健康的社会主流倾向于自我用药化。而且,伴随着这种倾向,日常保健的趋势有所增强。成人共同的健康困扰有腰痛、肩痛、寒症、视力弱、生理痛、关节痛等。另外,随着近年来的办公室IT化的进步,腰、肩、头的疼痛以及眼睛的疲劳等也成为问题。可以预想,今后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缓解或治疗或者预防这些症状会变得很普遍。例如,已知有为了缓解腰痛等,将含有被氧化性金属的发热体(所谓的一次性怀炉)穿戴在腰部等上,从而使该部位变热的温热疗法,可以预想这种温热疗法在个人水平上会越来越盛行。本发明人之前曾经提出过向眼睛以及眼睛周围提供水蒸气的眼罩样形状的视力改善治疗器具以及睑板腺功能改善治疗器具(参照日本特开2002-65714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2-78727号公报)。这些治疗器具通过向眼睛以及眼睛周围提供不会造成侵害刺激的温度以下的水蒸气,可以恢复、提高调节肌的松弛,从而提高视力,或改善睑板腺的功能。这些治疗器具由于是以适用于眼睛及眼睛周围为目的,因此水蒸气的使用时间为不会造成侵害刺激这种程度的短时间,最多数十分钟左右。根据这些治疗器具,可以改善视力以及改善睑板腺功能。但是,在上述各专利文献中并没有记载这些治疗器具是否可以改善其它的生理功能。另外,在上述各专利文献中也没有记载这些治疗器具是否会带给使用者以放松感。与这些治疗器具不同,本发明人提出了向皮肤或粘膜提供水蒸气的水蒸气发生体(参照EP1147752A1)。在该水蒸气发生体中,该发生体与皮肤或粘膜等使用部位的距离为5mm以上。但是,由于在该使用方法中必需有大量的蒸气,因此难以长时间地产生蒸气温热。
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人体等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其具有利用了化学能量的发热部,并在使该发热部和体表之间存在着片材而接触的状态下供给由该发热部产生的水蒸气,其中,所述器具具有2小时以上的水蒸气产生能力,在使其接触于体表的状态下,体表的温度在1小时以内达到38°C以上但低于42t:。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人体等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其具有利用了化学能量的发热部,并在使该发热部和体表之间存在着片材而接触的状态下供给由该发热部产生的水蒸气,其中,所述生理功能改善器具具有下述的水蒸气供给能力在室内温度为2(TC、湿度为40y。RH的测定环境下,与上述器具接触部位的皮肤的角质层的水分量在接触开始的0.5小时后达到0.25g/cm3以上,且该水份量从接触开始可持续到5小时后。再者,本发明还提供蒸气加热器具,其具有利用了化学能量的发热部,并在使该发热部和体表之间存在着片材而接触于体表的状态下供给由该发热部产生的水蒸气,其中,上述片材至少具备具有150~2000g/(m2.24hr)的透湿度(JISZ0208、40°C、90%RH)的透气性部位;上述蒸气加热器具的发热部具有每单位时间的水蒸气蒸发量在发热开始后的0.525分钟达到最大的水蒸气产生能力;在上述发热部和体表之间存在的片材具有对供给该发热部的空气的供给量进行控制的功能、以及将蒸气加热器具的热传递到体表的功能,该片材的总厚度为0.05~1.5mm。图1(a)为湿热的热传导的模型图,图1(b)为干热的热传导的模型图。图2(a)是将本发明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适用于身体腰部时的温度图、图2(b)是将干热式的加热器具适用于身体腰部时的温度图。图3是表示用于测定热导率的模型测定体系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每单位时间的水蒸气蒸发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5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蒸气温热片材的立体图。图6为图5的III-in线剖面图。图7(a)是表示收纳保持图3所示的蒸气温热片材的保持器具的俯视图,图7(b)为图7(a)的b-b线剖面图。图8(a)是表示将图3所示的蒸气温热片材适用于腰部时的状态的图,图8(b)是表示适用于腹部时的状态的图。图9为本发明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剖面图(相当于图6)。图IO为本发明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的其它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11为图IO的II-II线剖面图。图12是表示图IO所示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的使用方式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3(a)~图13(c)是表示本发明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所产生的皮肤温度的上升效果的图。图14(a)和图14(b)是表示本发明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的发热温度和热导率的测定结果的图。图15(a)~(d)是表示本发明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的发热温度的测定结果的图。图16是表示实施例2-1和比较例2-1中的角质层的水分量的图。图17是表示实施例2-l和比较例2-l中的湿度的图。图18是表示实施例2-1和比较例2-1中的皮肤表面温度的图。图19(a)是表示比较例2-2和2-3中的角质层的水分量的图,图19(b)是表示比较例2-2和2-3中的皮肤表面温度的图。图20(a)是表示比较例2-4和2-5中的角质层的水分量的图,图20(b)是表示比较例2-4和2-5中的皮肤表面温度的图。图21(a)和(b)是表示本发明的蒸气加热器具所产生的腰痛缓解效果的图。图22(a)~(d)是表示本发明的蒸气加热器具所产生的腰痛缓解效果的图。图23(a)~(d)是表示本发明的蒸气加热器具所产生的腹部症状缓解效果的曲线。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蒸气加热器具所产生的便秘症状缓解效果的图。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蒸气加热器具所产生的胃蠕动活化效果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涉及可以改善人体等的各种生理功能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可以给人体带来放松感的蒸气加热器具。首先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特别适用于人体的体表。使用部位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用于腰部、腹部、颈部、肩部或各处关节等所需的部位。生理功能改善器具是接触于体表来使用。所谓的接触使用,是指介由可以透过水蒸气的兼具隔离功能的片材或者兼作固定器具的片材,将生理功能改善器具接触在体表上而使用。本发明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的特征在于,具有利用了化学能量的发热部,并将由该发热部产生的水蒸气适用于体表。因此,也可以将发热部称为水蒸气产生部。特别是,生理功能改善器具具有水蒸气产生的持续时间长的特征。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伴随着适用于体表的水蒸气的热称为湿热。另外,与湿热相对,将不伴随着适用于体表的水蒸气的热,例如由市售的一次性怀炉产生的热称为干热。作为在本发明中可以利用的化学能量,可以列举出由被氧化性金属的氧化反应所产生的氧化热、酸和碱的中和热、无机盐类(氯化钙、氯化镁、氧化钙、氧化镁、沸石等)的水合热等。其中,由于处理性良好、发热量较大、携带和紧凑化容易,因此优选使用由被氧化性金属的氧化反应所产生的氧化热。利用了化学能量的发热部的具体构成根据化学能量的种类适当决定。例如,当使用由被氧化性金属的氧化反应产生的氧化热时,发热部由含有金属粉(例如铁、铝、锌、铜等)、成为催化剂的盐类(例如氯化钠、氯化钾等碱金属的氯化物、氯化钙、氯化镁等碱土类金属的氯化物等)及水的水蒸气产生组合物构成。在该组合物中还可以含有保水剂(例如蛭石、硅酸钙、硅胶、二氧化硅系多孔质物质、氧化铝、纸浆、木粉、吸水聚合物等)、反应促进剂(例如活性炭、炭黑、石墨等)等。当利用酸与碱的中和热或无机盐类的水合热等作为化学能量时,发热部可以由产生中和热或水合热的加热部以及利用由它们所产生的热而释放水蒸气的蒸发部构成。此时,加热部通过隔壁将反应的反应物之间隔离,在要产生水蒸气时只要随时将该隔壁破坏使反应进行即可。另外,蒸发部例如由在纸、织布、无纺布等纤维集合体或多孔质体中浸渍水后构成,或者由将含水凝胶状高分子拉伸成薄膜状后构成,只要是通过加热部的发热可释放出水蒸气即可。第1实施方式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是具有利用了化学能量的发热部,并在使该发热部和体表之间存在着片材而使该器具接触的状态下供给由该发热部产生的水蒸气的人体等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该器具具有至少2小时以上的水蒸气产生能力,并具有在使其与体表相接触的状态下,体表的温度在1小时之内达到38'C以上但低于42。C的水蒸气产生能力。通过介由片材将具有这种水蒸气产生能力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适用于体表,如在后述实施例中所验证的那样,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图1(a)为将生理功能改善器具适用在体表时的状态的示意图。由生理功能改善器具产生的水蒸气在该器具和皮肤之间的空间移动(物质移动),到达皮肤并传递热(接触传热)。到达皮肤的水蒸气成为凝结水,此时所产生的热(凝结热)被传递至皮肤。这样,根据利用了湿热的本发明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可以以高的传热效率向皮肤传递热。在图1(b)中,与图1(a)成对比,示意地表示了干热时的热传递方式。干热、即使用了市售的一次性怀炉的热的传递方式是利用了向空气分子的热扩散的传热。因此,在干热的情况下,传热效率低,不能将充分的热传递至皮肤。这样,与利用干热来温暖人体的情况相比,利用与干热相同温度的湿热来温暖人体的情况可以更有效地温暖人体。该事实可以通过图2(a)和图2(b)所示的温度图表法的测定结果确定。图2(a)为将本发明的湿热式生理功能改善器具适用于人体腰部的情况,图2(b)为将干热式的加热器具适用于人体腰部的情况(参照后述的图B(a)~(c)的测定方法)。本发明中,如图2(a)所示可知,使用部位的边缘部的体表温度比使用了干热式加热器具的部位的边缘部(图2(b))的体表温度高,通过湿热式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热向使用边缘部的传递更为显著。其原因可以认为是由于发热体产生的水蒸气使得从发热体至皮肤的热导率(其定义在后叙述)上升。而且,还可以认为由于到达皮肤的水蒸气释放出其凝结热,因此进一步向皮肤传递热。与此相对照,对于干热而言,由于只发生了利用热扩散的传热,因此热导率低。由于上述理由,可以认为湿热比干热的传热效率高。如果利用具有上述特征的湿热来温暖人体的各部位、例如腰部或肩部,则与利用相同温度的干热进行温暧时相比,可以确认全身的血液循环被促进,末梢温度上升。另外,还确认了在停止加热后温度的上升还可持续数十分钟。其理由如前所述,由于湿热比干热的热传导更快,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人体深处的温度。可以推定由于人体深处的温度提高,因此介由自律神经而使温热中枢受到刺激,从而血管扩张,血流增加,而且末梢温度上升。因此,本发明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不仅可提高使用了该器具的人体部位的温度和改善该部位的血液循环,而且还可改善整个身体的血液循环和提高指尖等的末梢温度以及改善寒症。另外,由于湿热能有效地进行传热,因此即便在发热部的温度低的状态下,也可以将大量的热传递至皮下深处。因此,具有减少市售怀炉中成为问题的低温烫伤危险的效果。体表温度和深处温度的测定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测定环境为20°C、40%RH。在此环境下,将保持在后述图7(a)和(b)所示保持器具上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穿戴在被验者身上。被验者为腋下体温为3537'C、腰部表面温度为3135。C的健康人。保持器具的紧固张力为4~6N。另外,将测定仪器穿戴在被验者身上并使其安静30分钟。为了使测定环境保持恒定,使被验者穿上do值为0.3-1.5的衣服后进行测定。do值为表示衣服的绝热和保温性的指标。在ASHRAE((美国加热、制冷和空调工禾呈师协会)AmericanSocietyofHeating,RefrigeratingandAir-ConditioningEngineers)中如下定义"在湿度为50%RH、风速为10cm/S、气温为2L2。C的大气中,坐在椅子上安静的标准男子着衣者能够维持平均皮肤温度为33"C的舒适状态所必需的服装的绝热值称为lclo"。lclo是0.18。Cm2h/kcal(=0.155°Cm2/W)。体表温度是在穿戴于被验者腰部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的发热体正下方的位置和发热体边缘部的外侧2cm的位置上测定。深处温度是在穿戴于被验者腰部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的发热体边缘部的外侧2cm、皮下10mm的位置测定。体表温度(发热体正下方)、深处温度是使用体温监测器(〕7亍y7°CM-210:TERUMO株式会社生产、体表温度探头PDK161、深处温度探头PD1)测定的。另外,发热体外侧2cm的体表温度是使用LTST08-12(夕',厶公司生产的热敏电阻式表面温度测定器)测定的。使用本发明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时,考虑到生理功能的改善效果和对人体的安全性以及使用时的感觉舒适,设定在接触于体表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的发热部和体表之间存在的片材的特性,以使使用部位的体表温度在使用该生理功能改善器具后的1小时以内达到38"C以上但低于42°C。具体地说,设定该片材的特性,以使其可以同时发挥对供应给生理功能改善器具的发热部的空气的供给量进行控制的功能、以及将生理功能改善器具的热传递至体表的功能。此外,这里所说的"在1小时以内达到38X:以上但低于42'C"还包括以下的情况尽管由于温度上升过度而使温度暂时上升至42X:以上,但在1小时以内稳定在38'C以上但低于42'C的温度范围内。使用本发明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时传热效率会提高这一事实,可以通过测定热导率来得到支持。但是,热导率的测定难以将本发明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实际地适用于人体,并在此状态下进行实际测定。因此,本发明中制作了模型测定体系,使用该测定体系测定热导率。图3表示使用了以JISS4100为参考的模型测定体系的热导率的测定方法。测定环境为2(TC、50%RH。模型测定体系100具有如下构成在热浴101上放置聚丙烯制的板102(厚度7mm),用八张重叠的法兰绒织布104(棉100%、特克斯(tex)支数为5.905的双股线法兰绒)覆盖其上。热浴101相当于人体,其体表面温度也就是热浴的表面温度维持在作为体温一般值的36.0°C。生理功能改善器具1配置在板102和法兰绒织布104之间,测定温度和热导率。这里所说的热导率是指从生理功能改善器具1的发热部至定义为体表的热浴101表面的热导率。按照包围生理功能改善器具1的方式将框体105放在法兰绒织布104上,并按照法兰绒织布104和板102之间不产生空隙的方式固定生理功能改善器具1。将热流束计106配置在生理功能改善器具1的正下方位置的热浴101和板102之间。热流束计106是用于测定热流束的传感器。与热流束计106不同,将热电偶107配置在生理功能改善器具1和板102之间。热电偶107是用于测定生理功能改善器具1的发热温度的传感器。作为热流束计106,使用位于日本东京都的7。y—卜公司的PHFOl(商品名)。使用图3所示的模型测定体系100,利用个人电脑处理从热流束计106和热电偶107中获得的信号(电压),测定和记录生理功能改善器具1的热流束和发热温度。通过个人电脑的处理,由这些值求出热导率。个人电脑的处理使用市售的软件进行。生理功能改善器具1按照由发热部产生的水蒸气的可释放部位朝向体表的方式穿戴于人体上使用。因此,在模型测定体系中,也按照水蒸气的可释放部位朝向热浴101的方式来安装并求出热导率。在该模型测定体系中,比较湿热和干热的至热浴101的热导率。在使生理功能改善器具1接触于模型测定体系的板102的状态下,求得由该器具1的发热部向热浴101的热导率。使用1小时后的湿热和干热的各自温度相同(42.0°C),而热导率却如下所示。湿热0.046W/(m-。C)干热0.039W/(m.。C)使用2小时后的热导率如下所示。湿热0.048W/(m'。C)干热0.032W/(m.。C)由这些结果可知,湿热的热导率与干热相比必然性地提高。由该模型体系的测定结果可知,由本发明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1向人体的传热由于水蒸气而进一步提高,生理功能的改善更加显著。由以上的结果可知,本发明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1还优选具有下述的水蒸气产生能力在使其与模型测定体系的板102接触的状态下(20°C、50%RH),由该生理功能改善器具1的发热部向热浴101的热导率达到0.04~0.06W/(m.。C)、特别优选达到0.045~0.055W/(m'。C)。干热,即空气的热导率为0.096kJ/(m'hr。C)(-0.027W/(m'。C))(40°C),而水的热导率高于空气的热导率,其值为2.40kJ/(nvhKC)(=0.67W/(m*°C))(60°C)。综合考虑该事实和上述结果,可以认为在本发明中,水蒸气提高了热导率,即通过水蒸气使热的传导更大。这样,利用了湿热的本发明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极大地提高了该器具和人体之间的热导率。从有效地改善生理功能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优选水蒸气产生的持续时间长。具体地说,从通过使自律神经为副交感神经占优势来改善生理功能的观点出发,生理功能改善器具具有2小时以上、优选具有212小时、更优选具有36小时的水蒸气产生能力。而且,优选具有下述的发热能和水蒸气产生能力在使本发明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接触于体表的状态下,经过212小时、特别是36小时,能够将体表温度维持在38。C以上但低于42'C、特别是38'C以上但低于4rc。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关于本实施方式,对于没有特别说明的方面,可以适当使用之前所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相关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具有以下特征使得其使用部位的皮肤的角质层的水分量高于通常状态。本实施方式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具有以下水蒸气供给能力在室内温度为20'C、湿度为40%RH的测定环境下,与该器具接触部位的皮肤的角质层的水分量在接触开始的0.5小时后达到0.25g/cn^以上,且该水分量从接触开始可持续到5小时后。此外,以下说明中,当提到角质层的水分量时,是指室内温度为20。C、湿度为40%RH的测定环境下的值。通过将具有这种水蒸气产生能力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适用于体表,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得到显著改善。角质层的水分量会影响到角质层的热导率。已经知道在皮肤的剖面结构中,位于最表面的角质层与位于其下方的表皮和真皮相比,水分量少,结果热导率低。对于处于这种状态的角质层,通过使用本发明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来赋予湿热,角质层成为湿润状态,其水分量增加。结果,角质层的热导率增高。由于该结果和上述的湿热所产生的水蒸气的接触传热(参照图1(a))的相辅相成作用,本发明可将热深入且广泛地传播到皮肤中。本发明中角质层的水分量通过时域反射法(TimeDomainReflectometry,以下称为TDR法)测定。在TDR法中,使探头的前端接触于皮肤,由该探头对皮肤照射10GHz的微波。利用探头检测该微波的反射波。反射波由于随着皮肤内的介质特性、即水分子的取向状态的不同而不同,因此通过检测反射波可以调查皮肤的含水状态。在TDR法中,根据探头的直径测定深度不同。直径越大,则越可以测定皮肤深处的水分率。本发明中,使用东光电子株式会社生产的TDR探头A(外径0.7mm)测定距离表面2(Him深度的水分量。作为连接探头的测量仪器,使用HEWLETTPACKARD公司生产的54750ADigitizingoscilloscope(商品名)。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具有以下的水蒸气供给能力与器具接触部位的皮肤的角质层的水分量在接触开始的0.5小时后达到0.25g/ci^以上,且该水分量从接触开始可持续到5小时后。优选具有在接触开始的0.5小时后达到0.25~0.39g/cm3,且该水分量从接触开始可持续到5小时后的水蒸气供给能力。角质层的水分量的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越高越优选,但理论上认为作为人体皮下组织水分量的约0.70g/cm3是上限值。此外,本发明中所说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的接触开始"是指将该器具在能够发热的状态下立即接触于皮肤的时刻。因此,在该器具开始发热后经过规定时间后使该器具接触于皮肤来测定水分量的情况,并非是本发明所说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的接触开始"。为了提高角质层的水分量,有利的是,在使本发明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接触于皮肤的状态下,形成在两者之间的空间是充分湿润的。由此观点出发,本发明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优选具有以下的水蒸气产生能力在测定室内环境为2(TC下,在与该器具接触的部位上,该器具和皮肤表面之间的湿度在接触开始后的0.5小时达到50%RH以上,且该湿度从接触开始可持续到5小时后。更优选的是,上述湿度为60。/。RH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RH以上。该湿度的值越高越优选(因此湿度的上限值理想为100%RH)。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当提到生理功能改善器具和皮肤表面之间的湿度时,是指室内温度为2(TC、湿度为40%RH的测定环境下的值。接着,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于关于本实施方式没有特别说明的方面,可以适当适用上述第1和第2实施方式的相关说明。第3实施方式涉及将水蒸气适用于使用者的体表,并具有使使用者的自律神经为副交感神经占优势的发热部的蒸气加热器具。特别是,蒸气加热器具与在
背景技术
中所述的将水蒸气适用于眼睛的治疗器具相比,具有水蒸气产生的持续时间长的特征。对于在
背景技术
中所述的日本特开2002-65714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2-78727号公报中记载的视力改善治疗器具或者睑板腺功能改善治疗器具而言,发热温度由透气片材的透气量或透湿度控制。但是,本发明人等的研究结果表明,相比较于透气片材的透气量或透湿度的控制,温度的上升方式更多是由于发热部的发热特性所决定的。因此,在本发明的蒸气加热器具中,蒸气加热器具的发热部的发热特性如下所述。具体地说,本发明的蒸气加热器具的发热部具有每单位时间的水蒸气蒸发量在发热开始后的0.525分钟达到最大的水蒸气产生能力。通过将具备具有这种水蒸气产生能力的发热部的蒸气加热器具适用于体表,如在后述实施例中例证的那样,可以使使用者切实地感到放松。为了使副交感神经占优势,有必要将蒸气加热器具设定为不会刺激会因高温而引起血管收缩的热刺激受体这种程度的温度,因此如果水蒸气产生缓慢,则感觉到温热效果需要较长时间,难以切实地感觉到满足。发热部每单位时间的水蒸气蒸发量成为从蒸气加热器具产生水蒸气的容易性的指标。这里,所谓的发热部,包括粉状体的混合物、抄造片材等成形片材的形态。每单位时间的水蒸气蒸发量通过以下方法测定。将发热部从蒸气加热器具中取出。将发热部安放在发热温度测定器(JISS4100)上。在20。C士2。C、50士10Q/。RH的条件下使其开始发热。通过发热而产生水蒸气,由此蒸气加热器具随着时间的经过其重量减轻。从发热开始时的蒸气加热器具的重量中减去经过规定时间后的重量的差值相当于至此产生的水蒸气的量(累积量)。这样,得到表示水蒸气的量(累积量)与时间的关系的曲线。用时间对该曲线进行微分所得的曲线表示发热部的每单位时间的水蒸气蒸发量。其一例示于图4中。重量测定用电子天平进行。在本发明的蒸气加热器具的发热部中,每单位时间的水蒸气蒸发量从发热开始经过规定时间后达到最大。本发明人等研究的结果表明如果每单位时间的水蒸气蒸发量达到最大的时间在0.525分钟的范围内,则与利用相同温度而水蒸气产生量少的普通一次性怀炉来温暖相同部位的情况相比(即与利用干热进行温暖的情况相比),全身的血液循环被促进,末梢温度上升。另外,即便在停止加热后,温度的上升也会持续数十分钟。结果,确定可以给使用者以放松感。本发明人等研究其原因时发现湿热的热传导性高,不仅可以提高使用部位的皮肤表面温度,还可以提高人体深处的温度。可以推定由于人体深处的温度提高,因此温热中枢被刺激,由此自律神经成为副交感神经占优势。对于使用了每单位时间的水蒸气蒸发量达到最大的时间在0.5分钟以内的发热部的蒸气加热器具而言,被氧化性金属的反应性高,适用于人体是不现实的。而如果将使用了每单位时间的水蒸气蒸发量达到最大的时间超过25分钟的发热部的蒸气加热器具适用于人体,则会给使用者以不温暖、半凉不热的感觉。例如,如后述实施例所例证的那样,通过将蒸气加热器具适用在人体的腰部和腹部,与使用同条件的干热时相比,对于缩瞳率、心电图R-R间隔变动分析值、总血红蛋白量等的评价而言,具有必然性的差异。这些评价作为判定自律神经为副交感神经占优势还是交感神经占优势的指标在生理学领域被广泛认可。利用了干热的温热疗法从以前就开始使用,但是通过利用湿热,而且利用具有上述的副交感优势手段的蒸气加热器具来提供湿热,可以给使用者带来放松感,这是本发明人等所发现的。蒸气加热器具的发热部的每单位时间的水蒸气蒸发量根据具体的发热部的种类而适当控制。例如,当发热部是利用被氧化性金属的氧化反应时,通过适当改变在发热部发生反应的反应物的量来调整反应速度;当反应物为颗粒时,通过适当改变其粒径、反应物的供给量等来调整反应速度,由此控制水蒸气的蒸发量。本发明人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发热部中的保水材料与水的比例会大大影响水蒸气的蒸发量。发热部中如果含有大量的水,则有水蒸气的蒸发量提高的倾向。但是,如果过量地含有水,则发热部成为过度湿润的状态,发热被阻碍,反而难以产生水蒸气。因此,在本发明中,在发热部中除了含有大量的水之外,还含有保水材料,通过保水材料保持大量加入的水,防止发热部本身成为过于湿润的状态。结果,不会阻碍发热,而可以提高水蒸气的蒸发量。根据本发明人等的研究确定,发热部中保水材料的总量/水的重量比优选为0.26-0.60,更优选为0.30~0.50,进一步优选为0.300.45时,每单位时间的水蒸气蒸发量达到最大的时间易于在上述范围内。已经确认水蒸气的蒸发量还受到发热部中的被氧化性金属与反应促进剂的重量比的影响。详细地说,被氧化性金属/反应促进剂的重量比优选为225、更优选为3~20、进一步优选为312,由此每单位时间的水蒸气蒸发量达到最大的时间易于在上述范围内。其原因可以认为是,反应促进剂附着在被氧化性金属的周围,局部地形成电池,促进了氧化反应。另外,如果被氧化性金属/反应促进剂的重量比在上述范围内,则发热的持续时间充分长,而且发热的开始适度变快。另外,如果在上述范围内,则容易将所需的皮肤表面温度提高到38'C以上,而且易于得到所需的蒸气产生量,打开收纳蒸气加热器具的枕袋后,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短,容易提供3小时以上的适度的湿热。在本发明的蒸气加热器具的发热部中,除了上述的水蒸气的每单位时间的蒸发量之外,从发热开始至30分钟之间的水蒸气的累积蒸发量为每lg发热部优选为0.1~0.5g、更优选为0.1~0.3g。累积蒸发量在该范围内,则可以达到使使用者的自律神经为副交感神经占优势的效果。累积蒸发量的测定方法与上述的每单位时间的蒸发量的测定方法相同。另外,用于使累积蒸发量在上述范围内的方法也与每单位时间的蒸发量相同。发热部中的保水材料/水的重量比、以及被氧化性金属/反应促进剂的重量比如前所述,这些材料各自的混合比例如下所示时,从确保充分的发热温度从而产生充分量的水蒸气的观点出发是优选的。保水材料的混合比例相对于发热部的重量优选为520重量%,更优选为615重量%。被氧化性金属的混合比例优选为40~60重量%,更优选为5056重量%。反应促进剂的混合比例为110重量%,更优选为2~6重量%。从赋予使用者充分量的湿热、使自律神经为副交感神经占优势的观点出发,在发热部的每单位时间的水蒸气蒸发量达到最大的状态下,该蒸发量为每lg被氧化性金属优选为0.010.1g/分钟,特别优选为0.020.07g/分钟。为了使蒸发量在该范围内,只要使被氧化性金属、水、保水材料等的混合比例等为上述范围内即可。第3实施方式的蒸气加热器具除了具有上述的水蒸气蒸发量之外,还具有水蒸气产生的持续时间长的特征。水蒸气产生的持续时间优选由后述的收纳体的透湿度(JISZ0208、40°C、90%RH、以下提到透湿度时是指利用该方法测定的值)控制。在本发明中,将收纳体中具有透气性的部分的透湿度设定为1502000g/(m、24hr)、优选设定为400~1000g/(m、24hr)。通过将透湿度控制在该范围内以及使发热部所含水的量在上述范围内,可以长时间稳定地产生水蒸气。结果,蒸气加热器具的水蒸气产生的持续时间达到优选的3~10小时、更优选的5~8小时的长时间。此外,蒸气加热器具优选具有以下的发热能和水蒸气产生能力在使其接触于体表的状态下,可以在310小时、特别是在58小时将体表温度维持在38。C以上但低于42t:、特别是38。C以上但低于4rC。通过使收纳体中具有透气性的部分的透湿度在该范围内,可以赋予该部分主要控制供应给蒸气加热器具的发热部的空气的供给量的功能。这里所说的控制,是指将供应给发热部的空气的供给量限制在适当范围内这种意思的控制。通过该控制,可以产生长时间稳定的水蒸气。体表温度的测定方法如上所述。第3实施方式的蒸气加热器具还具有水蒸气的累积释放量多的特征。详细地说,从发热幵始至经过3小时的水蒸气累积释放量优选为0.5~12mg/(3hrcm2)、更优选为4~9mg/(3hrcm2)。为了使水蒸气的累积释放量达到这种高水平,只要使发热部中所含水的量达到上述范围即可。所谓的水蒸气累积释放量,是指从蒸气加热器具的发热部发生氧化反应开始直至经过3小时所释放的水蒸气的总量。水蒸气累积释放量利用以下方法测定。在温度为20°C、湿度为40%RH的容积为54000cm3(长30cmx宽50cmx深36cm)的密闭体系内,按照水蒸气能够蒸发至其内部的方式静置蒸气加热器具l后使其发生氧化反应。然后,利用湿度计测定上述密闭体系内的空气的湿度,求出氧化反应开始后产生的水蒸气量。然后将直至经过3小时的累积值作为累积释放量。接着,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关于本实施方式,对于没有特别说明的方面,可以适当使用之前所述的第1~第3实施方式中相关的说明。即、第3实施方式涉及具有下述水蒸气产生能力的蒸气加热器具。g卩,本实施方式的蒸气加热器具具有下述的水蒸气产生能力在使其接触于体表的状态下,可以在3~15小时、优选在310小时将皮肤表面温度优选维持在38~49°C、更优选维持在3843'C,且累积释放量优选达到0.512mg/(3hrcm2)、更优选达到4~9mg/(3hrcm2)。通过将具有这种水蒸气产生能力的蒸气加热器具适用于体表,如在后述实施例所例证的那样,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被显著地改善。皮肤表面温度和水蒸气的累积释放量的测定方法如前所述。为了使蒸气加热器具具有上述的水蒸气产生能力,该蒸气加热器具的由于化学能量的发热所引起的最高到达温度优选为38-C以上。另外,从防止低温烫伤等观点出发,最高到达温度优选为6(TC以下。最高到达温度根据JISS4100测定,是指达到最高点的温度的值。本实施方式的蒸气加热器具按照水蒸气可释放部位朝向体表的方式穿戴在人体上使用。例如,穿戴在人体的腰部或腹部、肩部。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蒸气加热器具,利用湿热来温暖腰部或腹部、肩部,则不仅可以提高使用部位的皮肤表面温度,而且还可以提高人体深处的温度。由于人体深处的温度增高,因此温热中枢被剌激,由此自律神经成为副交感神经占优势。结果,血管扩张,血流增加,而且末梢温度上升。另外,由于血流的增加,发痛物质被除去,疼痛缓解或消失。因此,蒸气加热器具不仅使使用了该器具的人体部位的体温上升、血液循环得到改善,还具有缓解或消除该部位的疼痛、恢复肌肉疲劳、缓和肌肉僵硬和肌肉疼痛、缓和神经痛的效果。例如,如后述实施例所例证的那样,通过将蒸气加热器具适用于人体的腰部,则腰痛有所缓解或消失。另外,通过适用在腹部,则便秘或腹泻等所引起的腹痛有所缓解或消失。还有,通过适用于腰部和/或腹部,则可以改善以胃肠为首的内脏的机能,而且可恢复身体的疲劳。利用了干热的温热疗法从以前就开始使用,但通过利用湿热,而且由具有上述条件的水蒸气产生能力的蒸气加热器具来提供湿热,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得到显著的改善,这是本发明人等所发现的。蒸气加热器具的水蒸气产生能力的控制根据化学能量的种类而适当决定。例如,通过适当改变在水蒸气产生部发生反应的反应物的量、反应物为颗粒时改变其粒径、改变反应物的供给量等来调整反应速度,从而控制水蒸气产生能力。另外,还可以使透湿性片材介于水蒸气产生部和体表之间,调整由水蒸气产生部释放的水蒸气的透过量,从而控制水蒸气产生能力。接着,参照上述本发明的第1~第4实施方式中共同优选的实施方式。图5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蒸气温热片材1。图6为图5中的m-ni线剖面图。图5所示的蒸气温热片材i为扁平的长方形,具有发热部2和收纳该发热部2的收纳体3。收纳体3为扁平的袋状,将多个片材的边缘粘贴起来,成为内部为空洞的袋状。收纳体3成为至少其一部分具有透湿性的透气性部位。当发热部2是利用被氧化性金属的氧化反应时,该发热部2由含有被氧化性金属、反应促进剂、电解质及水的发热粉状体或发热片材构成。此外,发热片材由于易于使温度分布均匀,而且粉状体保持能力优异,因此即便人体活动发热体也不会移动,可以防止低温烫伤,因此比发热粉状体更为优选。如果发热部2与空气接触,则该发热部2中所含的被氧化性金属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热。由于该热,发热部2中所含的水被加热,成为规定温度的水蒸气,通过收纳体3后被释放到外部。水蒸气从收纳体3中的透气性部位被释放到外部。作为发热片材,可以列举出由抄造纸构成的片材、用纸等挟持发热粉状体而形成的层叠体等。从对身体的密合性、均匀地产生水蒸气的观点出发,更优选抄造纸。当发热部2由发热粉状体构成时,发热粉状体优选含有被氧化性金属、反应促进剂、保水剂、电解质和水而构成。本发明人等研究的结果表明在这些各种材料中,大大影响上述的蒸气温热片材1的水蒸气产生能力的材料是被氧化性金属、反应促进剂和保水剂。详细地说,重要的是发热粉状体中所含的被氧化性金属的量优选为20~50重量%、更优选为25~40重量%,反应促进剂的量优选为3~25重量%、更优选为520重量%,保水剂的量为325重量%、更优选为5~20重量%。如果这些材料的量在上述范围内,则可以期待所需的水蒸气产生能力。而且,为了实现所需的水蒸气产生能力,还很重要的是发热粉状体中所含的电解质的量为0.3~10重量%、更优选为0.55重量%,水的量为20~70重量%、更优选为3060重量%。另一方面,当发热部2由发热片材构成时,发热片材优选由含有被氧化性金属、反应促进剂、纤维状物、电解质和水的纤维片材构成。艮P,发热片材优选为,含有被氧化性金属、反应促进剂、纤维状物和电解质的纤维片材处于含水状态而得到的片材。发热片材特别优选为,在含有被氧化性金属、反应促进剂和纤维状物的成形片材中含有电解质水溶液而构成。本发明人等研究的结果确认,当发热部2由发热片材构成时,大大影响蒸气温热片材l的水蒸气产生能力的材料是成形片材中所含的被氧化性金属、反应促进剂和纤维状物。详细地说,重要的是成形片材中所含的被氧化性金属的量优选为60~90重量%、更优选为70~85重量%,反应促进剂的量优选为5~25重量%、更优选为815重量%,纤维状物的量优选为5~35重量%、更优选为820重量%。如果这些材料的量在上述范围内,则可以期待所需的水蒸气产生能力。此外,如后所述,由于成形片材优选通过抄造得到,因此在抄造工序中的干燥工序后的状态下含有5重量°/。以下的水分。作为影响蒸气温热片材1的水蒸气产生能力的其它重要因素,可以列举出发热片材中的电解质水溶液的浓度和电解质水溶液的添加量。详细地说,发热片材中的电解质水溶液的浓度优选为1~15重量%、更优选为210重量%。电解质水溶液的浓度如果低于1重量%,则往往不能得到所需的温度。如果超过15重量%,则不能期待获得显著的效果提高。另外,电解质水溶液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成形片材优选添加3080重量份、更优选添加4565重量份。当添加量低于30重量份时,往往不能持续所需的温度。另外还往往不能得到所需的蒸气产生量。当超过80重量份时,往往不能得到所需的温度。无论发热部2是由发热粉状体构成还是由发热片材构成,作为影响蒸气温热片材1的水蒸气产生能力的其它重要因素,可以列举出收纳体3的透湿度。收纳体的透湿度的优选范围如前所述。通过使用以上述的混合量含有上述各成分的物质作为发热部2,并且使用具有上述的透湿度的物质作为收纳体3,可以使蒸气温热片材1的水蒸气产生能力达到要求。通过使收纳体3中具有透气性的部分的透湿度为上述范围,可以赋予该部分主要控制供应给蒸气温热片材1的发热部2的空气的供给量的功能。这里所说的控制,是指将供应给发热部2的空气的供给量限制在适当的范围内这种意思的控制。通过该控制,可以长时间地产生稳定的水蒸气。从水蒸气的适当温度控制和在所期望温度下可以获得水蒸气的产生持续时间的观点出发,收纳体3的具有透气性部分的透气度(JISP8117、以下提到透气度时是指利用该方法测定的值)优选为8000-15000s/100cm3,更优选为卯0012000s/100cm3。通过使收纳体3中具有透气性的部分的透气度在该范围内,可赋予该部分主要控制供应给蒸气温热片材1的发热部2的空气的供给量的功能。这里所说的控制的意思,与上述的意思相同。从同样的理由出发,收纳体3的水蒸气释放面积优选为0.001~0.25m2、特别优选为0.0025~0.04m2。此外,如下所述,收纳体3中具有透气性的部分由透湿性薄膜3a和无纺布3c构成。这些材料中,透湿性薄膜3a与无纺布3c相比,透湿度的值小,且透气度的值大,因此上述的透湿度和透气度主要由透湿性薄膜3a所决定。此外,这里所说的"透气度的值大",表示空气更加难以通过。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蒸气温热片材l中,收纳体3是透湿性薄膜3a和难透湿性薄膜3b的边缘相互接合而形成为扁平的袋状。也就是说,透湿性薄膜3a和难透湿性薄膜3b构成了收纳体的一部分。在收纳体3中,其一侧具有透湿性薄膜3a,另一侧具有难透湿性薄膜3b。透湿性薄膜3a可以使发热部2产生的水蒸气通过。但是,难透湿性薄膜3b使水蒸气难以通过。也就是说,水蒸气从收纳体3的主要一侧、即透湿性薄膜3a—侧大量地释放到外部。透湿性薄膜3a的透湿度和透气度在上述范围内。由此,蒸气温热片材1的水蒸气产生能力满足上述的要求。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蒸气温热片材l中,水蒸气从收纳体3的主要一侧、即透湿性薄膜3a—侧释放。与此同时,空气从收纳体3的主要一侧、即透湿性薄膜3a—侧供给。结果,本实施方式的蒸气温热片材l从其边缘部向中心部供给空气。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蒸气温热片材1所发出的热从其边缘部朝中心部移动。通过成为这种构成,本实施方式的蒸气温热片材1能够长时间地产生稳定的水蒸气。作为透湿性薄膜3a,使用水蒸气可以透过、但水难以透过的薄膜。作为这种薄膜,可以列举出例如具有微细孔的聚烯烃系薄膜等。这种薄膜作为例如在一次性尿布或生理用卫生巾等卫生制品中的透湿性背面片材被公知。此外,如上所述,由于水蒸气通过透湿性薄膜3a被释放到外部,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蒸气温热片材1按照透湿性片材3a—侧与人体相对的方式来穿戴。因此,从提高穿戴舒适感的观点出发,如图5和图6所示,在透湿性薄膜3a的外表面配置有作为手感良好的薄片材料的热风法无纺布等无纺布3c。该无纺布3c也构成了收纳体的一部分。在使用蒸气温热片材1时,无纺布3c与身体相对。无纺布3c具有不阻碍水蒸气通过的透气性。并且,从使其不会由于无纺布被濡湿而引起(1)阻碍水蒸气的通过和(2)阻碍空气的流入的方面考虑,优选无纺布3c具有防水性。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蒸气温热片材l中的水蒸气释放面由透湿性薄膜3a和无纺布3c的2层结构构成,但水蒸气释放面的构成并不限定于此,可以是仅由单层的片材构成水蒸气产生面,或者3层以上的片材相互接合、或者以相互分开的状态使用这些片材构成水蒸气释放面。当仅由单层的片材构成水蒸气释放面时,作为该单层的片材,可以列举出例如具有微细孔的聚烯烃系薄膜等透湿性薄膜。当由3层以上的片材构成水蒸气释放面时,作为该片材,可以使用例如透湿性薄膜与同种或不同种的2张无纺布的组合等。本实施方式的蒸气温热片材1在发热部2和体表之间存在有片材,在使该蒸气温热片材1接触于体表的状态下供给水蒸气。本实施方式中,相当于该片材的部件为透湿性薄膜3a和无纺布3c。这些部件具有以下功能对供应给蒸气温热片材1的发热部2的空气的供给量进行控制的功能、以及将由蒸气温热片材l产生的热传递至体表的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空气的稳定供给以及将热有效地传递至皮肤(体表)的观点出发,优选使透湿性薄膜3a和无纺布3c的总厚度为0.051.5mm。特别是,通过使透湿性薄膜3a和无纺布3c的总厚度在该范围内,可以主要赋予这些透湿性薄膜3a和无纺布3c将蒸气温热片材1的热传递至体表的功能。将总厚度达到该范围内作为条件,透湿性薄膜3a的厚度优选为0.01~0.1mm,无纺布3c的厚度优选为0.030.5mm。厚度是根据JISL1906和/或JISL1096测定的,容易因荷重而变形的试样在荷重2kPa下测定,不容易因荷重而变形的试样在10kPa下测定。另外,作为难透湿性薄膜3b,可以使用水蒸气和水均难以透过的薄膜,例如聚烯烃系薄膜、聚酯系薄膜等。此外,如图6所示,为了提高蒸气温热片材1的手感,在难透湿性薄膜3b的外表面上层压有热风法无纺布等无纺布3d。由以上说明可知,收纳体3中构成朝向外侧的面的片材的透湿度的值比在蒸气温热片材1的发热部和体表之间存在的片材小,或其透气度的值比在蒸气温热片材1的发热部和体表之间存在的片材大。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朝向外侧的面的片材的透湿度和透气度是指难透湿性薄膜3b和无纺布3d整体的透湿度和透气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蒸气温热片材1的发热部和体表之间存在的片材的透湿度和透气度是指透湿性薄膜3a和无纺布3c整体的透湿度和透气度。当发热部2由发热粉状体构成时,如果对该发热粉状体中所含的各材料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则作为被氧化性金属,可以列举出例如铁、铝、锌、锰、镁、钙等的粉末或纤维。其中,从处理性、安全性、制造成本的方面出发,优选使用铁粉。当被氧化性金属为粉末时,从其在纤维状物上的固定性、反应的控制性良好的观点出发,其粒径优选为0.1300nm。从同样的理由出发,还优选使用含有50重量%以上的0.1150nm粒径的粉末。作为反应促进剂,优选使用除了作为水分保持剂发挥作用之外,还具有作为被氧化性金属的氧保持/供给剂的功能的物质。可以列举出例如活性炭(椰子壳炭、木炭粉、沥青炭、泥炭、褐炭)、碳黑、乙炔黑、石墨、沸石、珠光体、二氧化硅等。其中,从具有保水能力、供氧能力、催化能力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活性炭。从可以有效地与被氧化性金属接触的观点出发,反应促进剂的粒径优选为0.150(Him。从同样的理由出发,还优选使用含有50重量%以上的0.1200)im粒径的反应促进剂。作为保水剂,可以列举出纤维状物质、吸水性聚合物、蛭石、硅酸钙、硅胶、氧化铝等。其中,从保持性高、生产性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吸水性聚合物。作为电解质,可以列举出例如碱金属、碱土类金属或过渡金属的硫酸盐、碳酸盐、氯化物或氢氧化物等。其中,从导电性、化学稳定性、生产成本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碱金属、碱土类金属或过渡金属的氯化物,特别优选使用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镁、氯化亚铁、氯化铁。当发热部2由粉状体构成时,通过均匀地混合构成材料,可以得到粉状体的发热部2。特别优选的是,首先将高吸收性聚合物等保水材料和被氧化性金属均匀地混合,在其中添加电解质水溶液,使被氧化性金属附着在保水材料的表面上,之后添加作为剩余材料的反应促进剂等。通过这样调制发热部2,氧化反应的开始时间变快,每单位时间的水蒸气蒸发量达到最大的时间易于在上述范围内。当发热部2是发热片材时,该发热片材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如前所述,由于发热片材是在含有被氧化性金属、反应促进剂和纤维状物的成形片材中含有电解质水溶液而形成的,因此首先形成含有被氧化性金属、反应促进剂和纤维状物的成形片材,在该成形片材中加入电解质水溶液,从而获得发热片材。在成形片材的制造中,例如可以使用本申请人:之前申请的日本特开2003-102761号公报中所述的湿式抄造法、使用了模涂布的挤压法。从制造成本、生产性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使用湿式抄造法。在进行湿式抄造法时,可以使用圆网抄纸机、长网抄纸机、短网抄纸机、夹网抄纸机等。在抄造中使用的浆料为含有被氧化性金属、反应促进剂、纤维状物和水的浆料,其浓度优选为0.0515重量%、特别优选为5~12重量%。作为上述纤维状物,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天然或合成的纤维状物。作为天然纤维状物,可以列举出例如棉、木棉、木材纸浆、非木材纸浆、花生蛋白纤维、玉米蛋白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甘露聚糖纤维、橡胶纤维、麻、马尼拉麻、剑麻、新西兰麻、罗布麻、椰子、灯心草、麦秆等植物纤维。另外,还可以列举出羊毛、山羊毛、马海毛、开士米、羊驼毛、安哥拉毛、骆驼毛、骆马绒、丝、羽毛(羽毛)、羽绒、羽毛(feather)、海藻类纤维、壳质纤维、酪蛋白纤维等动物纤维。还可以列举出石棉等矿物纤维。另一方面,作为合成纤维状物,可以列举出例如人造丝、粘胶人造丝、铜氨纤维、粘胶人造丝、铜氨纤维、醋酸纤维、三醋酸纤维、氧化醋酸纤维、普罗米克斯、氯化橡胶等半合成纤维。另外,可以列举出尼龙、芳族聚酰胺、聚乙烯醇、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聚丙烯腈、丙烯腈系纤维、聚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氨酯等合成高分子纤维。其中,从与被氧化性金属和反应促进剂的固定性、发热部2的柔软性、透氧性、片材形态的维持功能、制造成本等方面出发,优选使用木材纸浆、棉、聚乙烯纤维、聚酯纤维。另外,木材纸浆和棉具有保持和固定铁粉等固体物的功能。从确保发热片材的强度和纤维状物的水分散性的观点出发,纤维状物的平均纤维长优选为0.150mm、特别优选为0.2~20mm。作为上述纤维状物,特别是组合使用木材纸浆等天然纤维和聚乙烯纤维或聚酯纤维等合成纤维(特别是热塑性树脂的纤维)时,即便被氧化性金属的混合量高,也可以防止成形片材的机械强度的降低,因而是优选的。此时,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混合比例是相对于100重量份天然纤维,合成纤维优选为0.1-20重量份,特别优选为0.510重量份。纤维状物的CSF(力于义'标准滤水试验方法JISP8121)优选为600ml以下,更优选为450ml以下。由此,纤维状物与被氧化性金属的固定性变得良好,可以使发热片材的发热性变得良好。另外,易于将后述的断裂长调整到后述的范围内,结果,可以防止被氧化性金属从发热片材上脱落、适度地维持发热片材的机械强度。纤维状物的CSF越低越优选。当仅使用通常的纸桨纤维作为纤维状物,并在纤维状物之外的成分比例高的条件下进行抄造时,通过使CSF为100ml以上,可以使滤水性变得良好,而且脱水变得良好,从而易于得到厚度均匀的发热片材。进而,不易引起成形不良,例如干燥时的鼓泡破裂。在发热片材中,由于纤维状物以外的成分比例较高,因此能够得到滤水性良好且厚度均匀的发热片材2。另外,由于CSF越低原纤维越多,因此纤维状物与该纤维状物以外的成分的固定性变得良好,可以获得高的片材强度。纤维状物的CSF的调整可以通过打浆处理等进行。也可以将CSF低的纤维与CSF高的纤维混合来进行CSF的调整。从保持抄造后的形态、维持机械强度的方面出发,优选使抄造获得的成形片材脱水,直至含水率(重量含水率、以下相同)为70%以下、特别优选为60%以下。抄造后的成形片材的脱水方法除了利用吸引的脱水之外,还可以列举出例如吹入加压空气进行脱水的方法、利用加压辊或加压板进行加压脱水的方法等。脱水后的成形片材优选通过加热干燥来进行干燥。加热干燥温度优选为60300°C、特别优选为80~250°C。干燥后的成形片材的含水率优选为20%以下,特别优选为10%以下。从抑制被氧化性金属的氧化的观点出发,优选在不活泼气体氛围下进行成形片材的脱水和/或干燥。不过,由于成形片材不含有成为氧化助剂的电解质,因此还可以根据需要在通常的空气氛围下进行成形。这从可以简化制造设备方面考虑是优选的。干燥后的成形片材含有被氧化性金属、反应促进剂和纤维状物,优选含有60~85重量%、更优选含有70~80重量%的被氧化性金属,优选含有5~25重量%、更优选含有8~15重量%的反应促进剂,优选含有535重量%、更优选含有1020重量%的纤维状物。从维持成形片材的机械强度的同时使成形片材变得柔软,且蒸气温热片材1易于吻合于身体的使用部位的观点出发,1张成形片材(即,含水前状态的发热片材)的厚度优选为0.1mm2mm,特别优选为0.151.5mm。另外,由于发热分布变得均匀,因此优选。再者,通过成为该范围的厚度,当将蒸气温热片材1适用于身体时,从衣服外侧看,该蒸气温热片材1不易引人注意。从同样的理由出发,成形片材的单位面积质量优选为10~1000g/m2、更优选为50~600g/m2、进一步优选为100~500g/m2o成形片材可以原样重叠多张使用,或者将l张片材折叠,并将折叠的多张成形片材重叠后使用。从能够持续所需的温度、吻合性良好、不易引起制造上的问题的观点出发,相对于湿热片材l的面积的成形片材的重量比优选为0.03g/cm20.17g/cm2、更优选为0.06g/cm2~0.14g/cm2。从同样的理由出发,被氧化性金属的每单位面积的重量的比优选为0.02g/cm2~0.14g/cm2、更优选为0.04g/cm2~0.12g/cm2。另外,从防止在使用蒸气温热片材1时被氧化性金属从成形片材上脱落、维持成形片材柔软性的观点出发,成形片材的断裂长(JISP8113、以下提到断裂长时是指根据该方法测定的值)优选为2004000m、特别优选为2003000m。具有这种断裂长的成形片材可以通过使用具有上述的CSF的纤维状物容易地获得。使成形片材中含有电解质水溶液,从而获得发热片材。该工序优选在氮气、氩气等不活泼气体氛围下进行。使其含有电解质水溶液的方法可以列举出例如喷涂法、利用毛刷等涂布的方法、浸渍在电解质水溶液中的方法、凹版涂布法、逆涂法、刮涂法等。调整电解质水溶液中的电解质浓度和电解质水溶液的赋予量以使所得发热片材中的电解质的量和水的含量达到上述范围内。在由发热片材构成的发热部2中,还可以根据需要没有特别限制地添加凝集剂、防渗剂、着色剂、纸力增强剂、成品率提高剂、填料、增粘剂、pH调整剂、膨松剂等在抄造时通常使用的添加物。无论发热部2是发热粉状体还是发热片材,发热部2在所含水的量大大多于通常的一次性怀炉的发热材料所含水的量这方面,与该发热材料具有显著的差异。具体地说,发热部2中所含水的量相对于从发热部2的重量中除去水和电解质的重量的发热部2的重量,优选达到30~60重量%、更优选达到32~45重量%的高水平。发热部2中所含水的量处于高水平的理由是为了使其能够在发热幵始后的规定时间内产生充分量的水蒸气。一般的一次性怀炉是以供给干热为目的,而不是以产生水蒸气、即供给湿热为目的,因此水的量处于低水平。无论发热部2是发热粉状体还是发热片材,发热部2都收纳在收纳体3中。由此,获得蒸气温热片材l。蒸气温热片材l优选被密封在由阻氧性材料构成的包装袋内,制成作为最终制品的装有湿热片材的包装袋。在使用蒸气温热片材1时,通过将该蒸气温热片材1从包装袋中取出,该蒸气温热片材l中所含的被氧化性金属与空气中的氧反应,发热开始,同时产生水蒸气。作为阻氧性材料,例如优选其透氧系数(ASTMD3985)为10cm3'mm/(m2,day'MPa)以下、特别优选为2cm3'mm/(m2'dayMPa)以下的材料。另夕卜,优选其透氧率(JISK7126B、20°C、0%RH)为lOcc/(m2'24h'atm)以下的材料。具体地说,可以列举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或聚丙烯腈等。在包装蒸气温热片材1的包装袋上,优选附有该蒸气温热片材1是用于改善人体生理功能的说明。例如,可以附上通过适用于身体的任意部位,该部位的深处温度上升,血流量增加,从而血液循环被促进的说明;末梢温度上升,寒症和神经痛有所缓解的说明。另外,还可以附上通过适用在腰部,腰痛有所缓解或消除的说明;通过适用在腹部,腹痛有所缓解或消除、或者便秘有所缓解或消除的说明。或者,还可以附上通过适用在腰部和/或腹部,胃肠的蠕动有所改善、或者疲劳恢复的说明。由此,可以使消费者知道,在以往己知的普通一次性怀炉中无法达成的生理功能改善效果可以通过本发明来达成。因此,消费者易于认识本发明的改良性能的充分价值。在上述说明中,当然包括文字,还可以包括符号、图形等能够将本发明的改良性能传达给消费者的所有信息手段。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可以包括本发明比其它制品优异的信息。而且,除了在将上述说明附在包装袋上的基础上之外,或者取而代之,还可以将含有该说明的说明书与蒸气温热片材1一起放到包装袋中。或者,还可以在蒸气温热片材1本身上附上该说明。还优选取代上述说明,在包装蒸气温热片材1的包装袋上附上该蒸气温热片材l用于使人体放松的说明。例如,可以附上通过将蒸气加热器具1适用在腰部或腹部,可产生伴随着温暖感的放松感的说明。由此,可以使消费者知道,在以往已知的普通一次性怀炉中无法产生的放松感的效果可以通过本发明来达成。本实施方式的蒸气温热片材1可以保持在例如图7(a)和(b)所示的带状保持器具上,将该保持器具固定在人体上,从而将该蒸气温热片材1适用于人体。图7(a)和(b)所示的保持器具IO在中央具有能够收纳保持蒸气温热片材1的长方形收纳部12,具有从其两侧分别伸出的一对腕部即第1腕部13a和第2腕部13b。第1腕部13a和第2腕部13b对称。第1和第2腕部13a、13b相对于在保持器具1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水平线H倾斜角度e而延伸。在第1腕部13a的肌肤面一侧(图7(a)中的纸面一侧)的前端部上安装有平面扣件的钩部件之类的扣合装置15。另一方面,在第2腕部13b的外表面一侧(与图7(a)中的纸面相反的那侧)上安装有扣合装置15可以扣合的被扣合装置(未图示),例如平面扣件的环部件。第1和第2腕部13a、13b由靠近收纳部12的基部14a和靠近前端部的自由端部14b构成。基部14a的宽度从收纳部12朝向自由端部14b逐渐减小。在基部14a的宽度不发生变化的位置上,基部14a和自由端部14b相连。基部14a优选在腕部13a、13b的延伸方向以及与该方向正交的方向这两个方向(图7(a)中用箭头指出的方向)上具有伸缩性。从此观点出发,优选基部14a由所谓的双向伸缩布料构成。外表面侧片材21优选由手感良好的布料构成。另外,外表面侧片材21优选具有充分的透气性。外表面侧片材21例如可以由经编针织物构成。同样,第1和第2肌肤面侧片材22、23也优选由手感良好的布料构成。另夕卜,第1和第2肌肤面侧片材22、23优选由具有充分的水蒸气透过性的材料构成。作为这种材料,优选使用例如网状的针织物。收纳部12是将3张片材21、22、23缝制后形成为袋状。外表面侧片材21位于保持器具10的外表面一侧,呈长方形。第1肌肤面侧片材22和第2肌肤面侧片材23位于保持器具10的肌肤面一侧,分别呈长方形。两个肌肤面侧片材22、23的横宽与外表面侧片材21相同。两个肌肤面侧片材22、23的纵长短于外表面侧片材21的纵长。第1肌肤面侧片材22的上边和两侧边与外表面侧片材21的上边和两侧边缝合在一起。第2肌肤面侧片材23的下边和两侧边与外表面侧片材21的下边和两侧边缝合在一起。第1肌肤面侧片材22的下部与第2肌肤面侧片材23的上部成为重叠的状态,且第1肌肤面侧片材22的下边22a和第2肌肤面侧片材23的上边23a分别成为自由边缘部。由此,在收纳部12的肌肤面一侧上形成在收纳部2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蒸气温热片材1的插入部24。蒸气温热片材1通过该插入部24收纳在收纳部12内。如上所述,第1肌肤面侧片材22的下部与第2肌肤面侧片材23的上部成为重叠的状态,因此一旦收纳在收纳部12内的状态的蒸气温热片材1难以掉出到收纳部12的外面,稳定地保持在收纳部12中。另外,由于插入部24的开口大且易于打开,因此蒸气温热片材1的取放容易。收纳保持在保持器具10内的蒸气温热片材1如图8(a)和(b)所示那样,例如适用在人体的腰部或腹部。另外,通过使用其它形态的保持器具,还可以适用于腕部、脚部、肩部。在将保持器具10固定在人体上时,将保持器具10缠在腰身上,将安装在第1腕部13a上的扣合装置(未图示)扣合在安装于第2腕部13b上的被扣合装置(未图示)上。此时,蒸气温热片材1介由保持器具10的水蒸气透过材料即第1肌肤面侧片材22和第2肌肤面侧片材23接触于体表。当为此种使用方式时,在蒸气温热片材1的发热部2和体表之间存在的片材是上述的透湿性薄膜3a和无纺布3c,以及保持器具的第1和第2肌肤面侧片材22、23。因此,由于上述的理由,优选使这些部件的总厚度为0.05~1.5mm。以总厚度在该范围内为条件,第1和第2肌肤面侧片材22、23的厚度优选为1.4mm以下。作为用于将蒸气温热片材1穿戴在人体上的其它方法,还可以使蒸气温热片材1直接接触于体表。此时,如图9所示,在蒸气温热片材l的难透湿性薄膜3b—侧的表面上预先涂布粘合剂N,将该蒸气温热片材1粘贴在保持器具10的收纳部12的肌肤面一侧。也就是说,不是预先将蒸气温热片材1收纳在收纳部12内。然后,将粘贴有蒸气温热片材1的保持器具10缠绕固定在身体上。或者,还可以不粘贴在保持器具10上,而是将蒸气温热片材1的粘合剂N粘贴在使用者的内衣上。接着,一边参照图10和图11一边说明上述本发明第1第4实施方式共同的优选其它实施方式。对于本实施方式,没有特别说明的方面可以适当使用对上述实施方式的相关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蒸气温热片材1固定在使用者的身体上使用。所谓的固定,不仅是将蒸气温热片材l直接固定在肌肤上的情况,还包括将蒸气温热片材l固定在内衣上的情况。蒸气温热片材1呈纵长的扁平形状。蒸气温热片材1具有发热部2和收纳该发热部2的收纳体3。收纳体3呈扁平形状,在接合部4处将多个片材粘贴成环状,成为具有封闭空间的袋状。该封闭空间成为发热部2的收纳部5。如图11所示,在收纳体3中,第1透湿性片材33a与第2透湿性片材33b在接合部4处相互接合。从提高蒸气温热片材1的穿戴舒适感的观点出发,如图11所示,在第2透湿性片材33b的外表面上配置有手感良好的薄片材料即无纺布33c,从提高蒸气温热片材l的手感的观点出发,在第1透湿片材33a的外表面上配置有无纺布33d。第2透湿性片材33b和无纺布33c的尺寸基本相同。第1透湿片材33a和无纺布33d、第2透湿性片材33b和无纺布33c可以仅在它们的边缘处接合在一起,也可以在片材面内局部地接合在一起。在使用蒸气温热片材1时,第1透湿性片材33a和无纺布33d作为位于远离使用者肌肤一侧的第1透气层310a发挥作用。另一方面,第2透湿性片材33b和无纺布33c作为位于靠近使用者肌肤一侧的第2透气层310b发挥作用。即,本实施方式的蒸气温热片材1的双面具有透气性,按照第2透湿性片材33b和无纺布33c的一侧与肌肤相对的方式固定在使用者的身体上。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透气层310a由第1透湿性片材33a和无纺布33d构成,第2透气层310b由第2透湿性片材33b和无纺布33c构成,但第1和第2透气层310a、310b还可以分别仅由透湿性片材33a、33b构成。收纳体3具有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侧边S1和S2。另外,还具有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端缘El和E2。一个侧边Sl具有相对于收纳体3的纵中心线向外凸出的曲线形状。另一个侧边S2具有朝向纵中心线向内凸出的曲线形状。端缘E1、E2分别具有向外凸出的曲线形状。这些侧边Sl、S2和端缘El、E2平滑地连接,作为收纳体整体观察时,呈弯曲的长圆形。具备具有这种形状的收纳体的蒸气温热片材1如图12所示,当安装在人体肩部时的吻合性高。此时,如图12所示,按照侧边S2位于接近头部一侧、侧边S1位于远离头部一侧的方式安装蒸气温热片材l。返回至图IO和图11,第1透湿性片材33a和无纺布33d在收纳体3的长度方向上从环绕收纳部5的接合部4向外侧伸出,形成了一对耳部6、6。耳部6由靠近接合部4的基部6a和靠近前端且与基部6a连接的前端部6b构成。在各前端部6b的第2透湿性片材一侧的面上、即靠近肌肤一侧的面上,设置有用于将蒸气温热片材l固定在使用者身体上的固定部7。固定部7设置在比发热部2的收纳部5更靠外侧的位置(边缘部)上。固定部7设置了2个位置,各固定部7分别设置在收纳体3的纵中心线L上。各固定部7在收纳体3上设置在固定部之间的距离为最远的位置上。作为固定部7,可以使用能够将蒸气温热片材1固定在使用者身体上的各种手段。代表性地,可以通过在前端部6b上施加粘合剂以形成固定部7。作为粘合剂,可以使用与在该
技术领域
中通常使用的粘合剂相同的粘合剂。例如可以使用橡胶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醋酸乙烯酯系树脂等。这些树脂优选为非转印性的。发热部2的收纳部5与固定部7之间的位置、即耳部7的基部6a能够伸长。基部6a在连接2个固定部7、7的方向、即在纵中心线L的方向上能够伸长。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基部6a上形成多个狭缝(slit)8,使得基部6a能够伸长。详细情况如下所述。在基部6a上,各狭缝8在与纵中心线L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由此,如果将蒸气温热片材1在其长度方向上拉伸,则狭缝8打开,基部6a伸长。结果,例如如图12所示,当将蒸气温热片材1安装在使用者的身体上时,基部6a随着使用者的动作而伸长,不易给使用者带来支棱感。另外,固定部7不易从身体上脱离。在图10中,狭缝8在与蒸气温热片材1的纵中心线正交的方向上延伸,但只要狭缝8与纵中心线交叉即可,没有必要正交。不过,如果考虑基部6a的伸长性,狭缝8和纵中心线所成的角度越接近直角越为优选。在各基部6a上,狭缝8规则地形成为纵向2列。对于相邻列而言,狭缝8相互错开半个间距。从赋予基部6a充分的伸长性的观点出发,各狭缝8的长度优选为550mm,特别优选为10~30mm。从同样的理由出发,各列的狭缝间的距离优选为210mm、特别优选为3~7mm,此外,列间的距离优选为210mm、特别优选为37mm。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蒸气温热片材1具有空气从靠近肌肤一侧的面和远离肌肤一侧的面这两个面流入的双面透气性。本实施方式的蒸气温热片材1中,当将第1透气层310a的透湿度设为A(g/(m2'24hr))、将第2透气层310b的透湿度设为B(g/(m2'24hr))时,优选按照A和B满足以下(1)(3)式的方式来选择各透湿性片材33a、33b。(1)A+(B/3)=200~500g/(m2-24hr)(2)A+B=200700g/(m2.24hr)(3)B=100~450g/(m2'24hr)式(1)与蒸气温热片材1的平均温度有关。由于蒸气温热片材1为双面透气性的,因此蒸气温热片材1整体的透气性为第1透气层10a的透湿度和第2透气层10b的透湿度之和。但是,位于靠近肌肤一侧的第2透湿性片材3b的一部分接触于使用者的身体,空气难以从其所有部分流入。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气通过第2透气层10b流入的面积,即对空气的流入作出贡献的面积可以认为在蒸气温热片材1的使用时间内平均为第2透气层10b的整个面积的1/3,从而在第2透气层10b的透湿度B上乘以系数1/3。通过使式(1)的下限值为200g/(m2,24hr)以上,可以获得足以使使用者切实感觉到温暖的发热温度。此外,通过使式(1)的上限值为500g/(m2*24hr)以下,可以防止空气过度地流入蒸气温热片材l,防止发热温度的过度上升。为了将皮肤平均温度控制在38t:以上但低于42X:、将蒸气温热片材l的平均温度控制在4045'C,优选式(1)的值为200500g/(m2'24hr)、特别优选为200~350g/(m2'24hr)。式(2)与蒸气温热片材1的最高温度有关。如式(1)的相关说明所述,虽然位于靠近肌肤侧的第2透气层310b的与空气流入有关的平均贡献面积为1/3,但在使用蒸气温热片材1的过程中,有可能空气从第1和第2透气层310a、310b的整个两面流入。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按照上述式(1)控制蒸气温热片材1的平均温度,有时温度也会突然地上升。从防止突然的温度上升的观点出发,在式(2)中,由蒸气温热片材1整体的透湿度、即第1透气层310a的透湿度和第2透气层310b的透湿度之和,来控制蒸气温热片材1的最高温度。通过使式(2)的上限值为700g/(m2.24hr)以下,可以防止突然的温度上升。通过使式(2)的下限值为200g/(n^24hr)以上,可以获得足以使使用者切实地感觉到温暖的发热温度。为了将突然的温度上升抑制在5(TC以下,优选式(2)的值为200500g/(m2-24hr)。式(3)与之前说明的式(1)和(2)不同,仅规定了位于靠近肌肤一侧的第2透气层310b的透湿度。其理由是因为式(3)与蒸气温热片材1的温度起伏有关。在本实施方式的蒸气温热片材1中,通过位于远离肌肤一侧的第1透气层310a来确保空气的充分流入,同时利用通过位于靠近肌肤一侧的第2透气层310b而流入的空气的量的变化,使发热温度产生起伏。因此,通过适当地控制第2透气层310b的透湿度,可以调整发热温度的起伏幅度。通过将式(3)的下限值控制在100g/(m2,24hr)以上,则发热温度的起伏幅度不会变得过度小,因此可以使使用者切实地感受到温暖的持续。通过使式(3)的上限值为450g/(m2,24hr)以下,可以防止起伏的幅度变得过大,因此可以防止突然的温度上升。式(3)的值优选为100450g/(n^24hr)、特别优选为250~400g/(m2'24hr)。对于第1透气层310a的透湿度本身的值没有特别限定,按照上述式(1)(3)的关系,优选为100400g/(m2'24hr)、特别优选为150~300g/(m2'24hr)。此外,第2透气层310b的透湿度的值优选小于第1透气层310a。同样,第2透气层310b的透气度的值优选大于第l透气层310a。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无论是靠近肌肤一侧的面还是远离肌肤一侧的面,其整个面的区域都具有透气性,但由于发热温度的控制等理由,有可能在该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没有透气性的区域。例如,有可能蒸气温热片材1的一面由透湿度为x(g/(m2'24hr))的透气层构成,并且使用难透湿性片材将该透湿性片材的面积中的y(%)堵上,形成没有透气性的区域。此时,该面的透湿度为xX(100-y)。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透气层310a由第1透湿性片材33a和无纺布33d构成,无纺布33d比第l透湿性片材33a的透湿度大很多,因此第1透气层310a的透湿度与第1透湿性片材33a的透湿度实质上相同。同样,第2透气层310b的透湿度与第2透湿性片材33b的透湿度实质上相同。本实施方式的蒸气温热片材1与上述实施方式的蒸气温热片材同样,主要通过第l透气层310a向发热部2供给空气,因此发出的热从其边缘部朝中心部移动。结果,能够长时间地产生稳定的水蒸气。以上,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上述各实施方式可以相互转换。实施例以下,通过实施例更加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表示"重量%"。[实施例1-1]按照以下顺序制作图5和图6所示实施方式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蒸气温热片材)。<片材状发热部的制作>使用含有铁粉(同和铁粉矿业株式会社生产、商品名"RKH")、活性炭(日本EnviroChemicals株式会社生产、商品名"力少求,7<乂")和纸浆纤维(NBKP、制造者7k、乂于亇一于亇l/:/、:^力于夕、'、商品名"Mackenzie")的固体成分浓度为0.3%的浆料,利用倾斜型短网抄纸机,以线速度15m/分钟进行抄纸,制作湿润状态的成形片材。利用毛毡挟持成形片材进行加压脱水,直接通过14(TC的加热辊之间进行干燥。利用热重量测定装置(SeicoInstruments公司生产、TG/DTA6200)测定成形片材的组成,结果为铁粉75%、活性炭10%、纸浆15%。片材的单位面积质量为180g/m2。将所得成形片材截断成80mmxl00mm的大小,将6张重叠,相对于100重量份成形片材注入60重量份的5%氯化钠水溶液。由此获得片材状的发热部。保水材料/水的重量比为0.44,被氧化性金属/反应促进剂的重量比为7.5。<收纳到收纳体中>使用含有碳酸钙的聚乙烯制的透湿性薄膜(透湿度800~1200g/m2.24hr、透气度10000±2000s/100cm3、厚度0.05mm)、线状低密度聚乙烯制的难透湿性薄膜和热风法无纺布(厚度0.13mm),制作图5和图6所示的袋状收纳体。在其中,封入上述片材状的发热部,得到图5和图6所示的蒸气温热片材。水蒸气释放面一侧的片材的总厚度为0.18mm。此外,水蒸气释放面积为0.016m2。<利用发热粉状体制备发热部>原料组合物的混合如下所述。被氧化性金属铁粉(同和铁粉矿业株式会社生产、商品名"RKH,,)29.5%反应促进剂活性炭(日本EnviroChemicals株式会社生产、商品名"力/V求,7Yy,,)10%,保水剂1:丙烯酸系高吸收性聚合物(三菱化学生产、名7夕7厶一/7%*保水剂2:蛭石(NNCHEMICAL公司生产)7%电解质精制盐(NaCl)1.5%水工业用水45%<收纳到收纳体中>(2)蒸气加热器具的制作将均匀混合上述原料组合物而形成的发热粉状体填充到与实施例l-l相同的收纳体中,获得图5和图6所示的蒸气温热片材。发热粉状体的填充量为20g。为了验证所得蒸气温热片材的生理功能改善效果,进行了腰痛缓解效果的临床试验。在图7(a)和图7(b)所示的保持器具10的收纳部12中收纳保持实施例1-1获得的蒸气温热片材,如图8(a)所示,适用于8名被验者的腰部。收纳部12的第1和第2肌肤面侧片材由厚度为0.26mm的网状针织物构成。首先,按照蒸气温热片材的水蒸气释放面一侧与被验者的腰部相对的方式使用该蒸气温热片材(以下称为湿热组)。接着,按照蒸气温热片材的水蒸气非释放面一侧与被验者的腰部相对的方式使用该蒸气温热片材(以下称为干热组)。在湿热组中,在被验者的腰部使用湿热。在干热组中,在被验者的腰部不使用水蒸气,而是使用干热。在2(TC、40。/。RH的测定环境中,使用片材后,测定从60分钟开始到240分钟的温度,取其平均值。温度的测定部位为片材的使用部位的中心部的皮肤表面(表面温度)、从使用部位向下20mm外侧的皮肤表面(表面温度)和从片材的使用部位向上20mm外侧的皮下10mm(深处温度)这3个位置。此外,深处温度使用深处温度计(〕7亍乂7。CM-210、深处温度探头PD1、TERUM0株式会社生产)测定。结果示于图13(a)~图13(c)。在图13(a)和(b)中,^^表示x2检验中的临界系数P低于0.05,意味着试验结果具有必然性差异。与该试验不同,另外使用图3所示的模型测定体系,测定将所得蒸气温热片材适用于模型体系时的温度和热导率。测定在以下两种情况进行按照水蒸气释放面一侧与热流束计相对的方式配置实施例1-1中获得的蒸气温热片材的情况(湿热);按照水蒸气非释放面一侧与热流束计相对的方式配置实施例1-1中获得的蒸气温热片材的情况(干热)。结果示于图14(a)和14(b)中。由图13(a)图13(c)所示结果可知,如果使用赋予了规定水蒸气的湿热,则由于其传热效率高,被验者的皮肤温度要比使用干热时更为上升。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图14(a)和图14(b)的结果。该结果显示,即便湿热和干热的发热温度相同,但热导率的值却大大不同。这说明湿热的传热效率极高。此外,虽然未图示,但实施例1-1获得的水蒸气温热片材在4个小时内都产生水蒸气,体表的温度维持在39"C。另外,对实施例l-2获得的蒸气温热片材进行同样的评价、测定,也得到了与实施例l-l基本相同的结果。进而,与上述测定不同,将实施例1-1获得的蒸气温热片材按照水蒸气释放面朝下放置在丙烯酸板上,根据JISS4100,测定与氧开始接触时的温度上升特性。测定位置为(1)蒸气温热片材的对角线上的位置,距离4个角lcm的内侧4个部位;(2)蒸气温热片材的对角线上的位置,距离4个角2cm的内侧4个部位;(3)蒸气温热片材的对角线的交点附近的3个部位。结果示于图15(a)~图15(d)中。由该结果可知,蒸气温热片材随着时间的经过,温度由其边缘部向中心部上升。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经过,发出的热从其边缘部向中心部移动。按照以下顺序制作图5和图6所示实施方式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蒸气温热片材)。<片材状发热部的制作>原料组合物混合纤维状物纸浆纤维(NBKP、制造者7P:y于卞一于卞^乂-力于夕、、、商品名"Mackenzie"、CSF140ml)8%被氧化性金属铁粉(同和铁粉矿业株式会社生产、商品名"RKH")8线反应促进剂活性炭(日本ErwiroChemicals株式会社生产、商品名"力^求,70")8%相对于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组合物的固体成分(纤维状物、被氧化性金属和反应促进剂的总和),添加0.7重量份作为阳离子系凝集剂的聚酰胺表氯醇树脂(星光PMC株式会社生产、商品名"WS4020")和0.18重量份作为阴离子系凝集剂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生产、商品名"HE1500F")。进而,添加水(工业用水)直至固体成分浓度达到12%,获得浆料。<抄造条件>使用上述浆料,在抄纸机头的正前方用水将其稀释至0.3%,利用倾斜型短网抄纸机以线速度15m/分钟进行抄纸,制作湿润状态的成形片材。<干燥条件>利用毛毡挟持成形片材进行加压脱水,直接通过140"C的加热辊之间进行干燥,直至含水率为5%以下。干燥后的单位面积质量为450g/m2,厚度为0.45mm。使用热重量测定装置(SeicoInstruments公司生产、TG/DTA6200)测定如此获得的成形片材的组成,结果为铁84%、活性炭8%、纸浆8%。<发热片材的制作>将所得成形片材截取成80mmxl00mm的大小,将2张重叠,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成形片材,注入下述电解液以使电解液量达到50重量份。利用毛细管现象使整个成形片材浸透电解液,得到发热片材(片材状的发热部)。<电解液>电解质精制盐(NaCl)水工业用水电解液浓度5%<收纳在收纳体中>使用含有碳酸钙的聚乙烯制的透湿性薄膜(透湿度800~1200g/m2'24hr、透气度10000±2000s/100cm3)、线状低密度聚乙烯制的难透湿性薄膜以及热风法无纺布,制作图5和图6所示的袋状收纳体。在其中装入2张重叠的发热片材,得到图5和图6所示的蒸气温热片材。水蒸气释放面积为0.016m2。作为收纳体,将重叠了2张含有碳酸钙的聚乙烯制透湿性片材(透湿度800-1200g/m2'24hr、透气度10000±2000s/100cm3)的重叠体与重叠了线状低密度聚乙烯制的难透湿性薄膜和热风法无纺布的重叠体的四边接合,制作袋状的收纳体。在收纳体中装入与在实施例2-l中使用的发热片材(2张重叠)同样的片材。这样,获得干热型的发热片材。将通过实施例2-1获得的蒸气温热片材适用在被验者(30岁~40岁的男性)的左腰部5小时。另外,将通过比较例2-l获得的干热型发热片材适用在同一被验者的右腰部5小时。对于通过实施例2-l获得的蒸气温热片材,按照透湿性薄膜一侧与皮肤相对的方式来使用。对于通过比较例2-l获得的干热型的发热片材,按照难透湿性薄膜和热风无纺布的一侧与皮肤相对的方式来使用。使用环境温度为2o士rc。通过以下方法测定此期间被验者的角质层的水分量、片材和皮肤表面之间的湿度以及皮肤表面温度。结果,对于通过实施例2-1获得的蒸气温热片材而言,使用约1520分钟后,蒸气温热片材和皮肤表面之间的湿度达到80%RH,该值持续了5小时。另外,角质层的水分量在使用前约为0.16~0.17g/cm3,在使用30分钟后达到0.25g/cm3以上,直到之后的5小时均显示0.26~0.32g/cm3的值。使用部位的皮肤表面温度从使用30分钟后直至5小时均为38~39°C。另一方面,对于通过比较例2-l获得的干热型发热片材而言,使用约1520分钟后,发热片材和皮肤表面之间的湿度达到40%RH,该值持续了5小时。另外,角质层的水分量在使用前约为0.160.17g/cm3,在使用10分钟后达到约0.20g/cm3,直到之后的5小时均显示0.200.24g/cm3的值。使用部位的皮肤表面温度从使用30分钟后直至5小时均为38~39°C。与实施例2-1为同等程度的温度。测定结果的图示于图16图18中。<角质层的水分量的测定>使用TDR法测定皮肤的角质层部分(深度约为20pm)的水分含量。本测定方法依据《利用微波介电分析测量表面介电常数的方法(Amethodofmeasuringsurfacepermittivitybymicrowavedielectricanalysis)》S.NatioandM.Hoshi;Rev.Sci.Instrum.Vol.67,No,10,3633-3641(1996)。测定环境为室内温度为20°C、湿度为40%RH。在各测定时间(使用5分钟后、IO分钟后、30分钟后、60分钟后、120分钟后、180分钟后、240分钟后、300分钟后)的测定20分钟前,使被验者进入到被调整至上述环境的环境室内。测定角质层的水分量时,从被验者的皮肤上剥去片材,将测定探头接触皮肤表面,迅速地操作。测定位置为从片材中心部向上方离开10mm的位置以及向下方离开10mm的位置。在各位置上测定7次。求得所得14点的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将其作为角质层的水分量。测定后立即将片材接触在皮肤上。<测定片材和皮肤表面之间的湿度>利用胶带将湿度传感器(ThermoRecorderTR-72U、温湿度传感器TR-3110、T&D公司生产)固定在片材使用中心部的皮肤表面上后,将片材使用在皮肤上,测定直至使用5小时的湿度。<测定皮肤表面温度>利用胶带将温度传感器(数据收集型便携式温度计LT-8、皮肤温用传感器LT-ST08-12、夕、',厶公司生产)固定在片材使用中心部的皮肤表面上后,将片材使用在皮肤上,测定直至使用5小时的温度。[比较例2-2]将寸口乂、乂、;/:7。温热用具直贴(商品名、久光制药公司生产)使用在被验者的左腰部5小时。使用环境温度为20±1°C。角质层的水分量在使用前约为0.16~0.17g/cm3,在使用30分钟后达到约0.23g/cm3,直到之后的5小时均显示0.20~0.25g/cm3的值。使用部位的皮肤表面温度从使用30分钟后直至5小时均为40~42°C。角质层的水分量和皮肤表面温度的图示于图I9(a)和(b)中。[比较例2-3]将廿口yV、;/:7。温热用具直贴(商品名、久光制药公司生产)使用在被验者的左腰部5小时。但是,按照在通常使用中为皮肤非相对面的一侧与皮肤相对的方式进行使用。即,按照与通常使用内外相反地进行使用。使用环境温度为2o士rc。角质层的水分量在使用前约为0.16~0.17g/cm3,在使用30分钟后达到约0.20g/cm3,直到之后的5小时均显示0.16~0.24g/cm3的值。使用部位的皮肤表面温度从使用30分钟后直至5小时均为34~38°C。角质层的水分量和皮肤表面温度的图示于图19(a)和(b)中。[比较例2-4]将ThermaCareTherapeuticHeatWraps腰用(商品名、P&G公司生产)使用在被验者的左腰部5小时。使用环境温度为20±1°C。角质层的水分量在使用前约为0.15~0.16g/cm3,在使用30分钟后达到约0.19g/cm3,直到之后的5小时均显示0.160.29g/cn^的值。使用部位的皮肤表面温度从使用30分钟后直至5小时均为37~41°C。角质层的水分量和皮肤表面温度的图示于图20(a)和(b)中。[比较例2-5]将ThermaCareTherapeuticHeatWraps腰用(商品名、P&G公司生产)使用在被验者的左腰部5小时。但是,按照在通常使用中为皮肤非相对面的一侧与皮肤相对的方式进行使用。即,按照与通常使用内外相反地进行使用。使用环境温度为2o±rc。角质层的水分量在使用前约为0.14~0.15g/cm3,在使用30分钟后达到约0.19g/cm3,直到之后的5小时均显示0.19~0.26g/cm3的值。使用部位的皮肤表面温度从使用30分钟后直至5小时均为35~40°C。角质层的水分量和皮肤表面温度的图示于图20(a)和(b)中。[实施例3-1](1)粉状体的发热部的调制将铁粉(同和铁粉矿业株式会社生产、商品名"RKH")、高吸收性聚合物和蛭石均匀地混合,接着,添加4.5%氯化钠水溶液进一步均匀地混合。然后加入活性炭(日本EnviroChemicals株式会社生产、商品名"力A求,7jy"))均匀地混合,得到粉状体的发热部。组成如下所述。保水材料/水的重量比为0.44、被氧化性金属/反应促进剂的重量比为20。*铁粉41%高吸收性聚合物10%*蛭石7%活性炭2%氯化钠1.8%水38.2%(2)蒸气加热器具的制作使用含有碳酸钙的聚乙烯制的透湿性薄膜(透湿度800-1200g/m2-24hr、透气度10000±2000s/100cm3、厚度0.05mm)、线状低密度聚乙烯制的难透湿性薄膜以及热风法无纺布(厚度0.13mm)制作图5和图6所示的袋状收纳体。在其中装入粉状体的发热部,得到图5和图6所示的蒸气加热器具。水蒸气释放面一侧的片材的总厚度为0.18mm。(3)对照作为实施例3-l的蒸气加热器具的对照,制作基本没有水蒸气产生的干热怀炉。怀炉按照发热温度与实施例3-l的蒸气加热器具相同的方式进行设计。具体地说,混合以下的成分获得发热部。保水材料/水的重量比为1.75、被氧化性金属/反应促进剂的重量比为5。*铁粉55%高吸收性聚合物1%蛭石20%活性炭11%氯化钠1%水12%使用含有碳酸钙的聚乙烯制的透湿性薄膜(透湿度1000g/(m2.24hr)、透气度10000s/100cm3)、线状低密度聚乙烯制的难透湿性薄膜以及热风法无纺布制作图5和图6所示的袋状收纳体。在其中装入粉状体的发热部,得到图5和图6所示的蒸气加热器具。(4)评价采用上述方法测定所得蒸气加热器具的发热部的每单位时间的水蒸气蒸发量和从发热开始到30分钟的累积蒸发量。结果,实施例3-1中从发热开始的3.5分钟后蒸发量达到最大。此时的蒸发量为每lg铁粉是0.055g/分钟。累积蒸发量为每lg发热部是0.2g。蒸气加热器具产生水蒸气5小时,将体表温度维持在39t:。另外,使用干热的怀炉作为对照,用以下方法验证蒸气加热器具的放松感赋予效果。在图8(a)和(b)所示的保持器具10上保持蒸气加热器具,如该图所示那样,使用于被验者的腹部。此时,按照蒸气加热器具的水蒸气释放面一侧与被验者的腹部相对的方式使用该蒸气加热器具。对于干热的怀炉也同样操作。保持器具10中蒸气加热器具的保持片材的厚度为0.8mm。被验者为5名患有寒症的成人女性。评价项目为以下的(A)~(C)。如上所述,这些评价项目是作为判定自律神经是副交感神经占优势还是交感神经占优势的指标而在生理学领域中被广泛认可的。各评价也是使被验者适应30分钟后,分别戴上蒸气加热器具和怀炉60分钟,接着取下。以下的表1所示的数值为以适应时作为基准的相对表示(%)。表1所示的数值用平均值i标准误差表示。(A)光刺激前的瞳孔直径D1、光刺激后的瞳孔直径的变化量D2、縮瞳率CR光剌激前的瞳孔直径D1(mm)的值越小,则表示副交感神经越占优势。光刺激后的瞳孔直径的变化量D2(mm)的值越大,则表示副交感神经越占优势。缩瞳率CR由D2/D1求出,其值越大说明副交感神经越占优势。(B)心电图R-R间隔变动分析对心脏的心室收縮的峰和峰之间的时间进行频率分析。通过频率分析测定LF和HF的值。HF为副交感神经活动的指标,其值越大则表示副交感神经越占优势。LF/HF为交感神经活动的指标,其值越大则表示交感神经越占优势。(C)总血红蛋白量通过使用了双波长(780nm和830nm)近红外光的近红外分光法测定指尖的总血红蛋白量。指尖为身体中交感神经支配高的部位。总血红蛋白量越多,则表示交感神经支配被抑制。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9</column></row><table>*x^检验中的临界系数低于0.05x2检验中的临界系数低于0.01由表1所示的结果可知,产生湿热的实施例3-1的蒸气加热器具与干热的怀炉相比,无论是哪个评价项目,均是副交感神经占优势。特别应注意的是,即使在取下蒸气加热器具后,副交感神经的优势地位也持续。认为其理由为,由于湿热,人体深处温度上升,因此即便取下后,也可以维持血流的促进。[实施例3-2](1)片材状的发热部的调制使用含有铁粉(同和铁粉矿业株式会社生产、商品名"RKH")、活性炭(日本EnviroChemicals株式会社生产、商品名"力少求,7<y,,))和纸浆纤维(NBKP、制造者7k、;/千亇一于亇!^乂^力于夕、、、商品名"Mackenzie")的固体成分浓度为0.3%的浆料,利用倾斜型短网抄纸机,以线速度15m/分钟进行抄纸,制作湿润状态的成形片材。利用毛毡挟持成形片材进行加压脱水,直接通过14(TC的加热辊之间进行干燥。使用热重量测定装置(SeicoInstruments公司生产、TG/DTA6200)测定成形片材的组成,结果为铁粉75%、活性炭10%、纸浆15%。片材的单位面积质量为180g/m2。将所得成形片材截取为80mmxl00mm的大小,将6张重叠,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成形片材注入60重量份的5%氯化钠水溶液。由此获得片材状的发热部。保水材料/水的重量比为0.44、被氧化性金属/反应促进剂的重量比为7.5。(2)蒸气加热器具的制作将所得的片材状发热部放在与实施例3-1相同的收纳体中,制作图5和图6所示的蒸气加热器具。(3)对照使用与实施例3-l同样的对照。(4)评价与实施例3-l相同。蒸气加热器具的发热部的每单位时间的水蒸气蒸发量在发热开始的1012分后达到最大。此时的蒸发量为每lg铁粉是0.052g/分钟。此外,发热开始30分钟后的累积蒸发量为每lg发热片材是0.10.4g。蒸气加热器具产生水蒸气5小时,将体表温度维持在39°C。另外评价项目在上述(A)~(C)的基础上追加了以下的(D)。另外,被验者为5名健康成人男性。(D)胃电图测定胃的蠕动和肠的蠕动。胃的蠕动为3cpm(每分钟蠕动3次)、肠的蠕动为6cpm(每分钟蠕动6次)。值越大则表示副交感神经越占优势。表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2</column></row><table>由表2所示的结果可知,产生湿热的实施例3-2的蒸气加热器具与实施例3-l的蒸气加热器具相同,与干热的怀炉相比,无论是哪个评价项目,均是副交感神经占优势,而且即便取下蒸气加热器具后,副交感神经的优势地位也持续。[实施例4-1]与实施例2-1同样地制作图5和图6所示实施方式的蒸气加热器具(蒸气温热片材)。<评价1>为了验证所得蒸气温热片材的生理功能改善效果,对腰痛的缓解效果进行了临床试验。在图7(a)和(b)所示的保持器具10的收纳部12中收纳保持蒸气温热片材,如图8(a)所示那样使用在被验者的腰部。此时,分为以下两组按照蒸气温热片材的水蒸气释放面一侧与被验者的腰部相对的方式来使用该蒸气温热片材的被验者组(该组称为湿热组);按照蒸气温热片材的水蒸气非释放面一侧与被验者的腰部相对的方式来使用该蒸气温热片材的被验者组(该组称为干热组)。对于湿热组,是将湿热使用在被验者的腰部上。对于干热组,在被验者的腰部上不使用水蒸气,而是使用干热。湿热组为28名、干热组为27名。被验者为作为自觉症状最近已经持续腰痛症状或腰下肢痛症状6个月以上的2367岁的男女。试验前的各组被验者的健康状态如表3所示。每天使用8小时,持续使用4周。通过以下的评分评价每日取下蒸气温热片材后腰的疼痛状态。1:腰完全不疼。2:有时有轻微的腰疼。3:经常腰疼,或者有时很疼。4:经常有剧烈的腰疼。以1周为单位进行评价,对于各周而言,将评价为1分的被验者的人数比例定义为治愈率(其中除去在试验即将开始之前评价为1分的被验者),在湿热组和干热组之间对比每周的治愈率变化。结果示于图21(a)禾Q(b)中。图21(a)是以所有被验者为对象的结果、图21(b)是以40岁以上的被验者为对象的结果。此外,在图21(a)和(b)中,*表示x2检验中的临界系数P低于0.03,**表示x2检验中的临界系数P低于O.Ol,均意味着试验结果有必然性差异。与此不同,对于湿热组的被验者,根据上述方法测定蒸气温热片材的各种特性。结果示于表4中。由图21(a)和(b)所示结果可知,湿热组的被验者与干热组的被验者相比,腰痛有所缓解。特别是对于被腰痛困扰的中年以上即40岁以上的被验者而言,腰痛的缓解效果极为明显。表3<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4</column></row><table>表4<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4</column></row><table><评价2>对与评价1不同的腰痛的缓解效果进行了临床试验。被验者仅为湿热组。被验者为30名4564岁的女性,是具有慢性腰痛症状的患者。与评价1同样地穿戴蒸气温热片材。但是,穿戴时间为2周。每日,在取下蒸气温热片材后,用以下的评分从(1)疼、(2)沉重、(3)发酸的观点评价腰痛的个别症状。0:没有症状。h基本不在意。2:有些在意。3:在意。4:非常在意。经过2周后,对于各被验者,分别求出3个个别症状的评分的平均值,与试验前的评分对比。另外,将各被验者的3个个别症状的总评分平均,作为综合评价。结果示于图22(a)(d)。由图22(a)~(d)所示结果可知,通过在腰部上使用蒸气温热片材2周,可见到腰痛的明显改善效果。<评价3>对腹部症状的改善效果进行了临床试验。被验者仅为湿热组。被验者为25名4564岁的女性,是有腹部症状的患者。将蒸气温热片材如图8(b)所示那样使用于被验者的腹部。每日的穿戴时间为8小时,穿戴期间为2周。每日,在取下蒸气温热片材后,用以下的评分从(1)便秘、(2)腹泻样症状、(3)膨胀感、(4)疼痛的观点评价腹部症状的个别症状。0:没有症状。1:基本不困扰。2:稍有些困扰。3:困扰。4:非常困扰。经过2周后,对于各被验者,分别求出4个个别症状的评分的平均值,与试验前的评分对比。结果示于图23(a)~(d)。由图23(a)~(d)所示结果可知,通过在腹部上使用蒸气温热片材2周,可见到腹部症状的明显改善效果。<评价4>对便秘症状的改善效果进行了临床试验。被验者仅为湿热组。被验者为26名45~64岁的女性,是有受便秘困扰的腹部症状的患者(在以下的便秘困扰评分5阶段中处于第4和5阶段的患者)。将蒸气温热片材如图8(b)所示那样使用于被验者的腹部。每日的穿戴时间为8小时,穿戴期间为3周。对于被验者,记录在临床试验实施前1周和试验期间的每日有无排便。记录结果分为临床试验实施前周(0周)、试验期间中的1、2、3周,综合各周中有排便的天数,将结果示于图24中。便秘困扰评分如下。1:没有症状。2:基本不困扰。3:稍有些困扰。4:困扰。5:非常困扰。如图24所示结果可知,通过在腹部上使用蒸气温热片材3周,与试验前相比,排便天数必然性地增加,可见便秘症状的明显改善效果。<评价5>为了确认本发明的蒸气温热片材具有调整腹部状态的效果,利用胃电图测定胃蠕动的活化状态。胃电图使用NIPRO株式会社生产的NIPRO胃电计EG测定。对于4名被验者,将蒸气温热片材和干燥片材分别如图8(b)所示那样使用于腹部。干热片材的大小和形态与蒸气温热片材相同,且显示与使用蒸气温热片材的部位的皮肤表面温度同等程度的皮肤表面温度,但不产生水蒸气。各片材的穿戴时间为5小时。测定穿戴前和穿戴中(使用2.5小时)、取下后(使用5小时后刚取下片材后)的胃收縮蠕动频率(2.43.6cpm),研究频率的平均振幅。结果示于图25中。由图25所示结果可知,在穿戴蒸气温热片材时,与穿戴前相比,穿戴中和取下后的胃收縮蠕动频率的平均振幅显著地增加。另外,穿戴干热片材时,未见胃收縮蠕动频率的平均振幅显著地增加。由此结果可以预想,通过使用蒸气温热片材,胃蠕动活化,具有调整改善便秘等腹部状态的效果。如果将本发明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穿戴在人体等上,则不仅可以提高使用部位的表面温度,还可以提高人体的深处温度。结果,肌肉松弛、而且血管扩张,全身的血流量增加,不仅使用部位的温度上升,而且指尖等末梢温度也上升。另外,还具有末梢温度的保温效果。此外,发痛物质被血液除去,疼痛消除。因此,本发明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去除肌肉疲劳、缓解肌肉僵硬和肌肉疼痛、缓解寒症、缓解神经痛等的功能。另外,还具有通过使用在腰部来缓解或消除腰痛,通过使用在腹部来缓解或消除腹痛的功能。而且,还具有通过使用在腰部和/或腹部来改善胃肠的蠕动、恢复疲劳的功能。进而,还具有缓解生理痛的功能。根据本发明,如果将本发明的蒸气加热器具适用于身体,则使用者的交感神经活动被抑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可以赋予伴随温暖感觉的放松感。而且,本发明的蒸气加热器具可以缓解或消除以腰痛或腹痛等为首的疼痛,改善胃肠等内脏的功能、缓解或消除便秘、恢复疲劳等、改善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权利要求1.人体等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其具有利用了化学能量的发热部,并在使所述发热部和体表之间存在着片材而接触的状态下供给从所述发热部产生的水蒸气,其中,所述器具具有2小时以上的水蒸气产生能力,在使其接触于体表的状态下,体表的温度在使用所述器具后的1小时以内达到38°C以上但低于42°C。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其中,在所述生理功能改善器具的发热部和体表之间存在的片材具有对供应给生理功能改善器具的发热部的空气的供给量进行控制的功能、以及向体表传递生理功能改善器具的热的功能,所述片材的总厚度为0.051.5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其中,所述发热部收纳在收纳体中,在所述生理功能改善器具的发热部和体表之间存在的所述片材构成了所述收纳体的一部分;所述片材具有透气性和透湿性;且所述生理功能改善器具所发出的热从其边缘部朝中心部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其中,所述收纳体中构成朝向外侧的面的片材的透湿度的值比在生理功能改善器具的发热部和体表之间存在的所述片材小,或者其透气度的值比在生理功能改善器具的发热部和体表之间存在的所述片材大。5.人体等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其具有利用了化学能量的发热部,并在使所述发热部和体表之间存在着片材而接触的状态下供给从所述发热部产生的水蒸气,其中,所述生理功能改善器具具有下述的水蒸气供给能力在室内温度为2(TC、湿度为40。/。RH的测定环境下,与所述器具接触部位的皮肤的角质层的水分量在接触开始的0.5小时后达到0.25g/cm3以上,且该水分量从接触开始可持续至5小时后。6.根据权利要求5记载的人体等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其具有下述的水蒸气供给能力在室内温度为20°C、湿度为40%RH的测定环境下,在与所述器具接触的部位,所述器具和皮肤表面之间的湿度在接触开始后的0.5小时达到50朋%以上,且该湿度从接触开始可持续至5小时后;而且在室内温度为20'C、湿度为40。/。RH的测定环境下,与所述器具接触部位的皮肤的角质层的水分量在接触开始的0.5小时后达到0.250.39g/cm3,且该水分量从接触开始可持续到5小时后。7.根据权利要求5或6记载的人体等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其具有下述的水蒸气供给能力与所述器具接触部位的皮肤表面温度在接触开始后的1小时以内达到38'C以上但低于42'C。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记载的人体等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其中,在所述器具的发热部和体表之间存在的所述片材具有对供应给所述器具的发热部的空气的供给量进行控制的功能、以及将由所述器具产生的热和水蒸气传递至体表的功能,所述片材的总厚度为0.051.5mm。9.蒸气加热器具,其具有利用了化学能量的发热部,并在使所述发热部和体表之间存在着片材而接触于体表的状态下供给由所述发热部产生的水蒸气,其中,所述片材至少具备具有150~2000g/(m2'24hr)的透湿度(JISZ0208、40°C、卯。/。RH)的透气性部位;所述蒸气加热器具的发热部具有每单位时间的水蒸气蒸发量在发热开始后的0.5~25分钟达到最大的水蒸气产生能力;在所述发热部和体表之间存在的片材具有对供应给所述发热部的空气的供给量进行控制的功能、以及将蒸气加热器具的热传递至体表的功能,所述片材的总厚度为0.051.5mm。10.根据权利要求9记载的蒸气加热器具,其中,所述蒸气加热器具的发热部具有下述的水蒸气产生能力从发热开始至30分钟之间的水蒸气累积蒸发量为每lg发热部达到0.1~0.5g的范围。11.根据权利要求9或IO记载的蒸气加热器具,其中,所述发热部利用了被氧化性金属的氧化反应,所述发热部收纳在具有所述透气性部位的收纳体内,所述发热部含有被氧化性金属、保水材料、水、电解质和反应促进剂,保水材料/水的重量比为0.260.60。12.根据权利要求11记载的蒸气加热器具,其中,被氧化性金属/反应促进剂的重量比为225。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记载的蒸气加热器具,其中,发热部由通过抄造形成的片材构成。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记载的蒸气加热器具,其中,发热部由粉状体构成。15.根据权利要求914中任一项记载的蒸气加热器具,其被放入在附有本蒸气加热器具的用途是使人体放松这一说明的包装中。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体等的生理功能改善器具,其具有利用了化学能量的发热部,并在使该发热部和体表之间存在着片材而接触的状态下供给由该发热部产生的水蒸气。该器具具有2小时以上的水蒸气产生能力。在使该器具接触于体表的状态下,体表的温度在使用该器具后的1小时以内达到38℃以上但低于42℃。在所述器具的发热部和体表之间存在的片材优选为,具有对供应给生理功能改善器具的发热部的空气的供给量进行控制的功能、以及将生理功能改善器具的热传递至体表的功能,并且该片材的总厚度为0.05~1.5mm。文档编号A61F7/00GK101146497SQ20068000705公开日2008年3月19日申请日期2006年3月3日优先权日2005年3月4日发明者井垣通人,原克俊,宇贺神彻,山下和孝,永岛义直,石川修司,阪本一朗申请人:花王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