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039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组合物在治疗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疾病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冠心病、外周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欧美国家死亡原因的50%与其密切相关,且其发病率在我国呈不断增长的趋势,由此引发的心脑血管急性事件导致的致死、致残给国家和个人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据卫生部门测算,我国每年仅用于脑卒中的直接医疗费用可达250亿元人民币。半个多世纪以来,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措施的研究一直是国际制药业的研究重点。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致病因素众多、发病机制复杂的特点,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措施。以往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往往是针对其致病高危因素之一,如高血脂、高血压采取降脂、降压的方法,针对其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采取抗凝、溶栓的方法,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最近的研究发现,除高血压、高血脂这些经典的危险因素外,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等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致病高危因素,因此上述治疗措施都存在其治疗学上的局限性。至今,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形成机制的研究已形成多种学说,如"脂质浸润"、"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损伤-反应"、"炎症反应"等。各种学说相互交叉,相互补充,共同反映了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同时也提示了其治疗学的多样性。因此,针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多层次、多靶点的干预,应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途径。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的血管损伤,以内皮源性的NO释放减少、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增加和单核细胞粘附为标志,炎性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募集、分化以及随后变为负载脂质的泡沫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其中,高血脂作为动脉粥样硬化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证明,伴随血浆胆固醇水平升高,特別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血管壁的氧化应激增强,渗入血管内皮下的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修饰成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是致血管壁损伤,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衬于血管内壁的血管内皮细胞不仅是血液成分与血管壁物质交换的通透性屏障,而且具有强大的分泌功能。它通过合成和分泌众多的生物活性分子,在调节机体内环境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病理状态下,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丧失正常的调节功能,异常过表达趋化分子(如MCP-1)、粘附分子(如ICAM-1、VCAM-1),使血液中的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增加,并迁移到内皮下,无限度地吞噬ox-LDL成为泡沫细胞,形成脂质条紋,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重要病理环节。已发现在ApoE—/_小鼠删除ICAM-l,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具有适度的和可变的调节作用。对上述过程进行有效的干预可能成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医药因其整体的治疗理论和多层面、多靶点的干预措施,在治疗复杂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方面具有其独特的治疗学优势,其在冠心病、脑卒中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发现多种中药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如活血化痹的川穹、丹参,健脾益气的人参,消食化痰、软坚散结化浊的山楂等,并从中分离出生物碱类、黄酮类、萜类、酚酸类等多种单体成分。并且,从中药中分离制备的中药单体成分的新的药理学作用不断被发现,如本发明中使用的槟榔碱、川穹嗪和丹皮酚。槟榔碱是棕榈科植物槟榔种子中提取的生物碱,分子式为C8H13N02结构式为^"。。eH3。除由槟榔中提取外,也可由人工合成。已作为口服驱虫药被英国等8个国家的药典收录,在我国尚未正式作为人用药物。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槟榔碱能够抑制ox-LDL所致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对MCP-1、ICAM-1mRNA异常的过表达(中华心血管病杂志32(7):650;2004);尚能够增加高血脂大鼠血管组织eNOS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促进NO释放,抑制血管组织对粘附分子ICAM-1、趋化因子MCP-1以及趋化因子IL-8的受体CXCR-2mRNA的病理性过度表达,可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国药理学通报20(2):146-151;2004.)。川芎"秦为中药川穹(伞形科植物川穹的根茎)和郁金(姜科植物郁金的根茎)的主要活性成分,其化学名为2,3,5,6-四曱基吡溱,分子式C8H12N2,结构式为除由中药川穹和郁金中提取外,可由人工合成。现已利用其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活血化淤的药理学作用制备成注射液,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全、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其他缺血性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等。研究已发现川穹嗪能够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抗氧化、抗炎、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4(5):52-58;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杀文杂志,11(4):196-198;2004.)(ActaPhysiologicaSinica,59(3):339-344;2007.),具有潜在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丹皮酚为中药牡丹皮(芍药科植物牡丹的根皮)和徐长卿(罗摩科植物徐长卿的全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其化学名为2-羟基-4甲氧基苯乙长卿中提取外,也可由人工合成。目前已经因其消炎镇痛方面的用途将其制备成注射液,用于发热、头痛、神经痛、肌肉痛、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研究已发现丹皮酚能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炎、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4(5):52-58;2002),可抑制高血脂诱发的动物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国中药杂志24(8):488-491;1999)。基酮,分子式为C晶。03,结构式为:。除由中药牡丹皮和徐
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槟榔碱、川穹嚷和丹皮酚的药物组合物及其作为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应用,其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用于本发明的槟榔碱、川穹噪和丹皮酚,可分别为由中药材中提取或化学合成制得的槟榔碱、川穹。秦、丹皮酚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槟榔碱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以为例如氢溴酸盐和盐酸盐等,优选槟榔碱氢溴酸盐;川芎。秦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以为例如盐酸盐、磷酸盐、乳酸盐、硫酸盐、琥珀酸盐、枸橼酸盐和酒石酸盐等,优选盐酸川穹"秦和磷酸川芎溱;丹皮酚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特别优选为丹皮酚磺酸钠。在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将槟榔碱、川穹溱和丹皮酚按一定比例组合在一起,可选择性地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配制成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作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特别适合于防治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高尿酸血症等不同诱因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其中含有有效量的槟榔碱、川芎溱和丹皮酚,以及选择性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中作为活性成分的槟榔碱、川穹溱、丹皮酚的含量以摩尔质量计,槟榔碱为O.5%-7%,川芎嗪为25%-88.5%,丹皮酚为11%-74.5%;在更优选的方案中,上述三药的含量分别是槟榔碱为1%-3.5%,川穹嗪为30%-68%,丹皮酚为31%-69%,此时所述药物组合物具有较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申请人的研究发现,含有上述比例的槟榔碱、川穹溱和丹皮酚的药物组合物,在ox-LDL、同型半胱氨酸(HCY)致体外培养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动脉粥样硬化样损伤、病理性过度表达MCP-1、ICAM-1、VCAM-1mRNA的模型上,能够明显抑制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对MCP-1、ICAM-1、VCAM-1raRM的过度表达;在整体动物模型上,能够明显抑制高血脂诱发的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抑制高血脂诱发的鹌鹁主动脉和头臂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并能促进恢复正常饮食后的鹌鹁主动脉和头臂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消退。可以将上述三种成分分别制成制剂,在使用时可按照药品说明书要求同时服用或连续服用,也可以将上述三种成分混合后制成任何所需的临床上或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如注射剂、片剂、颗粒剂、胶嚢剂、软胶嚢、滴丸、口服液、緩控释剂型等,优选为片剂、颗粒剂、胶嚢剂、软胶嚢、滴丸等口服制剂。所述剂量可以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年龄和医生的判断等因素而变化。本发明的口服制剂根据需要可添加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作为辅料,所述辅料可以选自崩解剂、粘合剂、润滑剂、填充剂中一种或几种混合。其中填充剂优选为预胶化淀粉、淀粉、糊精、甘露醇、微晶纤维素、碳酸钓、磷酸氢钙、轻质氧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润滑剂优选为硬脂酸钙、硬脂酸镁、滑石粉或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崩解剂优选为干淀粉、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微晶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粘合剂优选为淀粉浆、糊精、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的一种或几种混合。优选添加剂用量为0-80%。优选崩解剂用量为0.5°/。-5°/。,更优选为0.8%-2%,特别优选为1.0%-1.5%。优选润滑剂用量为0.3%-1.0%,更优选为0.5%-0.9%。填充剂用量视制剂规格而定,粘合剂用量视具体生产中颗粒的流动性以及崩解情况而定。在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组合物中以摩尔质量计槟榔碱川芎溱丹皮酚=1:30:40(称作EPD)。图l.显示了含有不同比例槟榔碱、川穹漆和丹皮酚的药物组方对ox-LDL所致的内皮细胞病理性过表达ICAM-1mRNA的影响。药物与牛主动脉内皮细胞预温育20小时(h)后再与50mg/L的ox-LDL温育4h。ICAM-1mRM的表达水平以其与P广微球蛋白(microglobulin)的比值表示。**P<0.01与对照组相比,并P〈0.05##P<0.01与才莫型组相比。n=3。图2.显示了EPD对HCY所致的内皮细胞病理性过表达MCP-1、ICAM-1、VCAM-1mRNA的影响。药物与牛主动脉内皮细胞预温育20h后再与0.1mM的HCY温育4h。MCP-1、ICAM-1、VCAM-1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以其与P厂微球蛋白的比值表示。**P<0.01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才莫型组相比。n=6。图3.显示了实施例2中的EPD对高脂喂养兔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的影响。*P<0.05,**P<0.01与正常饮食组相比;#P<0.05,"P<0.01与才莫型对照组相比;n-8-11。图4.显示了实施例2中的EPD对高血脂诱发的兔AS病变性程度的影响。A:正常饮食组;B:高脂模型组;C:EPD0.2mg/kg组;D:EPD0.4mg/kg组;E:EPD0.8mg/kg组;F:辛伐他汀5.0mg/kg组。图5.显示了实施例2中的EPD对高脂喂养鹌鹁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的影响。*P<0.05,**P<0.01与正常饮食组相比;*P<0.05,##P<0.01与才莫型对照组相比;n=28-41。图6.显示了实施例2中的EPD对高血脂诱发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影响。A:正常饮食组;B:高脂模型组;C:EPD0.3mg/kg组;D:EPD1.0mg/kg组;E:EPD3.0mg/kg组;F:辛伐他汀10.0mg/kg组。图7.显示了高脂喂养鹌鹁恢复正常饮食前后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P<0.05,**P<0.01与正常々大食组相比;#P<0.05,"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n-8-11。图8.显示了实施例2中的EPD对恢复正常饮食的鹌鹁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影响。苏丹染色。A:正常饮食组;B:高脂模型组;C:EPD0.3mg/kg组;D:EPD1.0mg/kg组;E:EPD3.0mg/kg组;F:辛伐他汀10.0mg/kg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牛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新生小牛经颈动脉放血处死,无菌操作下取小牛主动脉,置4'C的含青霉素和链霉素的生理盐水中,去除粘连及脂肪组织,用生理盐水沖洗,截取约10cm长的血管段,结扎分支和下段开口,注入0.1%I型胶原酶溶液,置37。C恒温水浴箱中消化15min,收集消化液,并用D-Hanks冲洗,液体与消化液合并,1200r/min,10min离心,弃上清,用含10%的新血清的DMEM培养液悬浮细胞,种植于培养瓶中,置37匸,5%0)2孵箱中培养,细胞长至融合,按1:2进行传代,收集生长良好3-5代的内皮细胞备用。选择生长状态良好的3代牛主动脉内皮细胞用于实验,将细胞以2xl(r个/ml接种于6孔板,每孔1.5ml,细胞总数为3乂105个/孔,待细胞稳定24小时后,用无血清DMEM培养基预处理,根据均匀设计原理,将三种成分溶解于水中,其中氢溴酸槟榔碱(Sigma公司产品)、盐酸川穹噪(北京双鹤现代医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产品)、丹皮酚(上海青浦凤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产品)组成如下表所示的5个组方<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试验研究共分为以下7组l.正常对照组用无血清的DEME培养基;2.模型组加入终浓度为50mg/L的ox-LDL;3.组方I组;4.组方II组;5.组方III组;6.组方IV组;7.组方V组。其中3-7组在加入终浓度为50mg/L的ox-LDL前,预先同步加入如上表所示不同终浓度的槟榔碱、川穹嗪、丹皮酚,37。C,5%0)2条件下培养20小时,再加入ox-LDL继续温育4小时。按Trizol总RNA提取试剂(Invitrogen公司提供)说明提取上述各組细胞的总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观察各组细胞ICAM-1mRM的表达,并通过凝胶灰度扫描检验各个斑点的积分吸收值,以ICAM-1和P厂微球蛋白灰度的比值对ICAM-1mRM作半定量。含有上述三种活性成分的药物组方对ox-LDL损伤内皮细胞后ICAM-lmRNA表达的影响如图1所示,以02-微球蛋白作为内参照,正常对照组ICAM-1/P2-微球蛋白光密度比值为1.05±0.21;模型组ICAM-1/P广^t球蛋白光密度比值增加为4.81土0.16,与含有不同剂量三种活性成分的组方预温育后再加入ox-LDL,ICAM-1/|32-微球蛋白光密度比值在组方I为5.06±0.21,组方II为3.98±0.11,组方III为3.15±0.21,组方IV为2.7±0.21,组方V为1.68±0.ll,其中组方II-V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组方I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对结果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以三种药物的不同剂量X,(A)、X2(B)、X3(C)作为自变量,以各剂量组的平均药效为因变量Y,检验三种药物之间的交互作用,求得因变量Y与自变量X之间的回归方程,如下Yl=5.804439—0.346614X,+0.003115XZ-0.010299X3-0.001662X,X2+0.003299XA;Y2=4.768837—0.368417X,+0.006713X2+0.013440X3_0.000192XJ3+0.001660XJ3;Y3=3.719946-0.390500X^0.010357X2+0.037484X3-0.000386X2X3+0.001683猛通过计算W检验此3个回归模型的可信度,发现3个回归模型的R2值均大于0.98;且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以上3个回归模型均具有显著性意义,即槟榔碱,盐酸川弯溱和丹皮酚三种药物的存在与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均为显著;3个模型的T检验值显示槟榔碱的T值最大,其次是丹皮酚,再次是盐酸川芎嗪。以上结果提示(l)三药联用时槟榔碱作用最重要,槟榔碱为主要因素,川穹溱和丹皮酚为次要因素;(2)槟榔碱-川考溱、槟榔碱-丹皮酚,川考嗪-丹皮酚之间均存在交互作用。实施例2根据中药组方的筛选研究结果,选定上述研究中槟榔碱、川穹溱、丹皮酚的配比在有效范围内的组合,以摩尔质量计槟榔碱川芎溱丹皮酚=1:30:40(称之为EPD),将其配制成水溶液(在以下生物活性实施例中组方的配置方法均与此相同),进一步观察EPD三药组方对HCY所致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病理性过度表达MCP-1、ICAM-1、VCAM-1的影响。牛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分离和培养同实施例1。选择生长状态良好的3代牛主动脉内皮细胞用于实验,将细胞以2x105个/ml接种于6孔板,每孔1.5ml,细胞总数为3x105个/孔,待细胞稳定24小时后,用无血清DMEM培养基预处理,实验分为5组(l)正常对照组用无血清的DEME培养基;(2)HCY组加入终浓度为0.lmmol/L的HCY;(3)EPD2yM/L组(以槟榔碱含量计,下同);(4)EPD6jaM/L组;(5)EPD10jaM/L组。其中3-5组预先同步加入不同剂量EPD,37X:,5%0)2条件下培养20小时,再加入损伤因子HCY,继续温育4小时。按Trizol总RNA提取试剂(Invitrogen公司提供)说明提取上述各组细胞的总RNA,釆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观察各组细胞MAP-1、ICAM-1、VCAM-1mRNA的表达,并通过凝胶灰度扫描检验各个斑点的积分吸收值,分别以MAP-1、ICAM-1、VCAM-1和P广微球蛋白灰度的比值对MAP-1、ICAM-1、VCAM-1mRNA作半定量。结果证明,HCY损伤组内皮细胞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CP-1、ICAM-1、VCAM-1的mRNA表达显著上调。EPD2iaM、6jjM、10jaM与内皮细胞温育20h,再给予0.1raMHCY温育6h,可显著抑制HCY所致的MCP-1、ICAM-lmRNA的过度表达,EPD6jaM、10jiM组也能抑制VCAM-lmRNA的过度表达(图2)。实施例3试验使用大耳白兔,S,体重1.5-2.Okg。实验前,各组动物血脂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实验4周时,高脂饮食喂养兔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为正常饮食组的11.76倍,在实验2-3个月期间,达到一个高水平稳态,表明试验4周时,兔高血脂症已形成。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口服施用辛伐他汀5mg/kg可显著降低兔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口服施用EPD0.2mg/kg、0.4mg/kg、0.8mg/kg对兔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均无显著影响(图3)。12周末,空气栓塞法处死兔,迅速取主动脉,自主动脉弓至髂总动脉分叉处,标本作苏丹III染色。结果可见,正常兔的主动脉内膜表面光滑,呈乳白色(图4A)。在高脂饲养诱发高血脂的状态下,兔主动脉内膜出现突起于内膜表面、大小不一的乳白色粥样斑块,局部融合成片,嗜苏丹染色阳性,病变部位以主动脉根部为主,重者向胸主动脉及腹主动脉延伸,可波及整个主动脉(图4B)。在相同水平的高血脂状态下,给予EPD0.2mg/kg治疗组兔,其中5/10例在主动脉内表面有突起于内膜表面的乳黄色斑块形成,几乎遍及整个内膜表面,5/10例在主动脉弓和胸、腹动脉部有许多大小不等的脂质斑块形成,有的融合成片(图4C);EPD0.4mg/kg治疗组兔,其中4/10例在主动脉内表面有突起于内膜表面的乳黄色斑块形成,几乎遍及整个内膜表面,6/10例在主动脉弓和胸、腹动脉部有许多大小不等的脂质斑块形成,有的融合成片(图4D);EPD0.8mg/kg治疗组兔,其中6/11例在主动脉内表面有突起于内膜表面的乳黄色斑块形成,几乎遍及整个内膜表面,2/11例在主动脉弓和胸、腹动脉部有许多大小不等的脂质斑块形成:有的融合成片,3/11例在主动脉根部和肋间动脉开口处粥样硬化斑块散在)(图4E);在给予辛伐他汀5.0rag/kg组兔中,有5/8例内表面形成突起于内膜的乳黄色斑块,几乎遍及整个内膜表面,2/8例内膜表面面积小于3mm2的奶油色凸起的斑块,1/8例内膜有广泛的奶油色变化,但无凸起的斑块(图4F)。将上述各组兔病变情况根据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分级标准,经Ridit检验,EPD0.8mg/kg组、辛伐他汀5.Omg/kg组与高脂饮食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表l.显示了实施例2中的EPD抗高血脂诱发的兔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表1.EPD抗高血脂诱发的兔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_病理分级RIDIT's543210.50U-Values正常饮食组模型对照组EPD0.2mg/kg组EPD0.4mg/kg组EPD0.8rag/kg组辛伐他汀5mg/kg00000440005500046000062300500208-4.43002.12"002.37"001.96"00-1.23"1Q—l.l(T'p〈0.05,"p<0.01与正常饮食组相比;*p〈0.05,"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ALPHA-0.05,RIDIT'sCriticalU-Values[-1.9600,1.9600];ALPHA-0.Ol,RIDirsCriticalU-Values[-2.5758,2.5758]。结论:EPD并不影响高脂喂养兔的血脂水平,但能够抑制其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其在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上的最小有效剂量为0.8mg/kg。实施例4实验使用鹌鹁,S,体重60-80g,2周龄。实验前,各组鹌鹑血脂之间无明显差异。实验4周时,高脂喂养鹌鹁的总胆固醇即明显升高,为正常饮食组的3.96倍,至实验2-3个月时达稳态高水平,在正常饮食组的5.24-5.41倍之间。相同实验条件下,口服给予辛伐他汀10mg/kg能够使高脂喂养的鹌鹁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明显下降;口服给予EPD0.3mg/kg、1.Omg/kg、3.Omg/kg对鹌鹑血脂水平均无显著影响(图5)。实验14周末,取鹌鹁头臂动脉及主动脉自主动脉弓至髂动脉分支处,标本作苏丹III染色。结果可见,正常组鹌鹁的主动脉内膜表面光滑、平整,呈乳白色,嗜苏丹染色阴性(图6A)。高脂饮食祠养鹌鹁14周,可见在模型对照鹌鹁主动脉和头臂动脉内膜表面,局部形成凸起于内膜,大小不一的乳白色粥样斑块,并相互融合成片,嗜苏丹染色阳性。其中3/23例主动脉内表面出现面积大于3mm2大小不等、有的融合成片的斑块;1/23例主动脉内膜表面出现面积大于3mm2的奶油色凸起的斑块;8/23例内膜表面出现面积小于3咖2的奶油色凸起的斑块;11/23例内膜有广泛的奶油色变化,但无凸起的斑块(图6B)。EPD0.3mg/kg给药组中有3/20例主动脉内表面出现面积大于3mm2大小不等、有的融合成片的斑块;3/20例内膜表面出现面积小于3mm2的奶油色凸起的斑块;11/20例内膜有广泛的奶油色变化,但无凸起的斑块;3/20例内膜表面无明显病理改变(图6C)。EPD1.Omg/kg给药组中有4/31例主动脉内表面出现面积大于3,2大小不等、有的融合成片的斑块;3/31例主动脉内膜表面出现面积大于3mm2的奶油色凸起的斑块;18/31例内膜有广泛的奶油色变化,但无凸起的斑块;5/31例内膜表面无明显病理改变(图6D)。EPD3.Omg/kg给药组中有1/14例内膜表面出现面积大于3mn^的奶油色凸起的斑块;3/14例内膜表面出现面积小于3mm2的奶油色凸起的斑块;6/14例内膜有广泛的奶油色变化,但无凸起的斑块;5/14例内膜表面无明显病理改变(图6E)。辛伐他汀1.Omg/kg给药组中有1/24例主动脉内表面出现面积大于3mii^大小不等、有的融合成片的斑块;3/24例内膜表面出现面积小于3mn^的奶油色凸起的斑块;18/24例内膜有广泛的奶油色变化,但无凸起的斑块;2/24例内膜表面无明显病理改变(见图6F)。上述各组鹌鹁病变情况根据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分级标准,经Ridit检验分析,EDP0.3mg/kg、1.Omg/kg、3.Omg/kg组与辛伐他汀组10.Omg/kg组鹌鹁主动脉病变程度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表2)。表2.显示了实施例2中的EPD抗高血脂诱发的鹌鹁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4</column></row><table>相比;n=15-30.ALPHA-0.05,RIDITsCriticalU-Values[—1.9600,1.9600];ALPHA=0.01,RIDIFsCriticalU-Values[-2.5758,2.5758〗。结论:EPD0.3mg/kg、1.0mg/kg、3.0mg/kg不影响高脂喂养鹌鹑的血脂水平,能够抑制其头臂动脉和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实施例5高脂喂养鹌鹁14周,鹌鸫血脂水平明显升高,为正常饮食组的4.82倍,高脂喂养同时口服给予辛伐他汀10mg/kg治疗,可显著降低鹌鹁血清总胆固醇水平,EPD0.3、1.0、3.Omg/kg(以槟榔碱计,其中槟榔碱川穹溱丹皮酚=1:20:20)口服给药对高脂喂养鹌鹑的血脂水平无显著影响。高脂喂养鹌鹑恢复正常饮食5周后,其血脂均恢复正常(图7)。高脂饮食改为正常饮食的第5周末,取鹌鹑头臂动脉及主动脉自主动脉弓至髂动脉分支处,标本作苏丹III染色。结果发现,正常组鹌鹁的主动脉内膜表面光滑、平整,呈乳白色,嗜苏丹染色阴性(图8A)。高脂模型组鹌鶉3/10例主动脉和头臂动脉内膜表面出现面积大于3mm2、局部融合成片的斑块,2/10例主动脉和头臂动脉内膜表面出现面积大于3鹏2的斑块,1/10例内膜表面有明显的奶油色凸起的斑块,4/10例内膜有广泛的奶油色变化,但无凸起的斑块,1/10内膜表面正常(图8B)。EPD0.3mg/kg组鹌鹁,其中2/9例主动脉和头臂动脉内膜表面存在面积大于3mm2、局部融合成片的斑块,1/9例主动脉和头臂动脉内膜表面出现面积大于3mm'的斑块,1/9例内膜表面有明显的奶油色凸起的斑块,4/9例内膜有广泛的奶油色变化,但无凸起的斑块,1/9内膜表面正常(图8C)。EPD1.0mg/kg组鹌鹁,其中仅2/11例内膜表面有明显的奶油色凸起的斑块,6/11例内膜有广泛的奶油色变化,但无凸起的斑块,3/11内膜表面正常(图8D)。EPD3.Omg/kg组鹌鹩,主动脉和头臂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多数完全消退。其中1/9例主动脉和头臂动脉内膜表面出现面积大于3咖2的斑块,1/9例内膜表面有明显的奶油色凸起的斑块,2/9例内膜有广泛的奶油色变化,但无凸起的斑块,5/9内膜表面正常(图8E)。辛伐他汀1Omg/kg組鹌鹁,其中1/10例主动脉和头臂动脉内膜表面存在面积大于3mm2、局部融合成片的斑块,2/10例主动脉和头臂动脉内膜表面存在面积大于3咖2的斑块,3/10例内膜表面有明显的奶油色凸起的斑块,4/lQ例内膜有广泛的奶油色变化,但无凸起的斑块,1/10内膜表面正常(图8F)。对上述各组鹌鹁病变情况,根据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分级标准,经Ridit检验分析,发现辛伐他汀10mg/kg治疗组的高脂喂养鹌鹁在恢复正常饮食后(P<0.05),其主动脉和头臂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持续发展,与恢复高脂饮食前相比明显加重,与此前未经治疗的模型对照组病变程度相似。上述相同试验条件下,经EPD0.3mg/kg、1.0mg/kg、3.Omg/kg治疗的鹌鹁在恢复正常饮食后,其主动脉和头臂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均明显轻于辛伐他汀10mg/kg治疗组(P〈0.05)。其中,EPD1.Omg/kg治疗组和3.Omg/kg治疗组鹌鹁其主动脉和头臂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与同组恢复正常饮食前的鹌鹁相比呈减轻的趋势(表3)。表3.显示了实施例2中的EPD对恢复正常饮食后的鹌鹑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回归的促进作用。表3.EPD对恢复正常饮食后的鹌鹁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回归的促进作用病理分级3210.RIDirsU—Values正常对照组恢复期前恢复期后模型对照组恢复期前恢复期后EPD0.3mg/kg组恢复期前恢复期后EPD1.Omg/kg组恢复期前恢复期后EPD3.Omg/kg组恢复期前恢复期后辛伐他汀1Gmg/kg组恢复期前恢复期后00003132302143000201301103230011411418662182158013153-3.8016-5.20552.94792.19440.8037"1.4104"0.6144"-0.6694.*-0.6452"-1.4635.*0.2723"2.0277A▲p<0.05,"p<0.Ol与恢复期前相比;'p<0.05,"p<0.Ol与同期模型组相比;#p<0.05,"p<0.Ol与同期辛伐他汀组相比.ALPHA-0.05,RIDIT'sCriticalU-Values[-1,9600,1.9600];ALPHA-0.Ol,RIDirsCriticalU-Values[-2.5758,2.5758]。结论EPD0.3mg/kg、1.0mg/kg、3.0mg/kg能够促进恢复正常饮食的高血脂症鹌鹁头臂动脉和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恢复。实施例6槟榔碱片的制备制剂配方氢溴酸槟榔碱4mg盐酸川考溱80mg磷酸钩60mg预胶化淀粉12mg滑石粉24mg水、乙醇适量方法将氲溴酸槟榔碱、盐酸川穹溱、磷酸钙和预胶化淀粉混合,加水、乙醇糅合,过16目筛制粒。干燥,加滑石粉混合,压片。实施例7丹皮酚微丸的制备丹皮酚100g孩t晶纤维素35g淀粉65g石更脂酸4美10gIOOO粒将上述药物分别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合后置于微丸机中,喷5%或10%的糖浆制备成微丸,于25-45'C减压干燥,整粒,取40-80目微丸装胶嚢。在使用时,可以将实施例6和7制成的制剂给予患者,同时服用或连续服用。所述剂量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年龄和医生的判断等因素而变化。权利要求1.用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其中含有有效量的作为活性成分的槟榔碱、川芎嗪和丹皮酚,以及选择性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2.根据权利要求1的药物组合物,其中作为活性成分的槟榔碱、川穹*、丹皮酚的含量以摩尔质量计,槟榔碱为0.5%-7%,川穹嗪为25%-88.5%,丹皮酚为11%-74.5%;更优选槟榔碱为1%_3.5%,川穹嗪为30%-68%,丹皮酚为31%-69%。3.根据权利要求l或2的药物组合物,其中还含有调血脂药物和/或降血糖、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或高尿酸血症的药物。4.槟榔碱、川穹"秦和丹皮酚相结合作为活性成分在制备用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中的应用。5.根据权利要求4的应用,其中作为活性成分的槟榔碱、川穹溱、丹皮酚的含量以摩尔质量计,槟榔碱为0.5%-7%,川穹溱为25°/-88.5%,丹皮酚为11%-74.5%;更优选槟榔碱为1%-3.5%,川穹溱为30%-68%,丹皮酚为31°/。-69%。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还含有调血脂药物。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药物适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特别适用于防治高血脂、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高尿酸血症诱发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还含有降血糖、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或高尿酸血症的药物。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槟榔碱、川芎嗪和丹皮酚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于制备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的应用,所述药物组合物适用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的心血管病。文档编号A61K31/12GK101411705SQ20071016624公开日2009年4月22日申请日期2007年11月8日优先权日2007年10月17日发明者段智变,海汪,倩王,石翠格申请人:北京赛德维康医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