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草药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4517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草药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是一种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草药丸。
技术背景乙型肝炎是二十世纪中期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病毒性乙型 肝炎因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患者遍及全球,特别是热带地区,发病率更高, 对人们身体危害极大,经过世界医学界的通力合作研究,认为乙肝的发病原 因是由乙肝病毒所致,传统的施治方法一是实施预防为主的方针,控制病源 的蔓延,二是采用免疫增效剂、抗病毒药物及保肝护肝药物,对乙肝患者进 行控制性治疗,从而使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但是其疗效均 不理想,且毒副作用较大,导致前病未愈,后病继发,使患者陷于漫长的精 神和肌体的痛苦折磨之中,至今国内外还没有理想的痊愈性治疗药物和方法。我国的传统中医学界则认为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在于或因素体虚亏, 正气不足,或因饮食起居失宜,湿热邪毒乘机侵入,导致热郁痰淤、湿痰中 阻、淤毒蕴结、气机不畅、血行失调,久则脾胃难以运化、肾水无法输布, 病程迁延日久,客邪日盛、正气日衰,轻则体力不支,重则危及生命。其治 疗多以虚症待之,以治肝脾肾为主,濡养以扶正,以清肝为辅,清热利湿以 祛除邪毒。由于传统中医注重辨证论治, 一证一方,不胜其烦,加之本病往 往迁延日久,病邪遍布周身,头绪难理,况且有些患者随着年老体衰,常常 损有余而补不足,肝病更难痊愈。因而虽有疗效,但不明显,且疗程漫长, 患者难于接受。目前,乙肝已成为中医学界研究的热门课题,相继出现了各 种综治方剂,其组方繁多,有疏肝和胃法、养肝补脾法、活血化瘀法、滋养 肝肾法、稳脾补肾法等。但也都存在治疗时间长、费用高、疗效不佳等问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程短、见效快、治疗费用低、疗效显著的用于治疗慢性肝病的中草药丸。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药丸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中草药制成乌蛇60 100份、蟾蜍20 40份、土蜂20 40份、赤芍40 60 份、上甲40 60份、蜈蚣40 60份、木瓜20 40份、五味子20 40份、 枸杞20 40份、人参40 80份、黄芪40 80份、鸡内金40 60份、藏红 花30 50份、壁虎30 50份、葫戶瓢30 50份、女贞子40 60份、水牛 角40 60份、山獭20 40份、牡蛎40 60份、灵芝30 50份、地黄30 50份、穿山甲30 50份、九香虫40 80份、穿破石30 50份、大黄40 60份、柴胡40 60份、活血丹30 50份、甘草10 30份。乙型肝炎是一种多类型改变的、复杂的交叉性疾病,其病因主要是湿热 毒瘀郁,其中尤以毒为根本,并与湿热瘀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因此, 本组方使用乌蛇、蟾蜍、蜈蚣、土蜂、山獭等动物类油脂性药物,其有效成 分导引药力渗透人体细胞内杀灭乙肝病毒。赤芍、大黄、柴胡、穿破石壁虎、 水牛角、葫芦瓢、牡蛎、活血丹清热利湿,可使病毒从小便排出;使邪无隐 伏之去,失其萌发之机。以穿山甲、上甲、五味子、木瓜等酸味入肝,可抑 制肝内纤维组织增生,防止肝硬化发展,有利于症状消除。肝功能改善和抗 原转阴。以九香虫、女贞子、黄芪扶正补虚,针对其所亏采取补气养血,健 运脾胃,补肾滋阴。扶正固本提高勉疫功能;柔肝护肝、使肝体柔润、血脉 通达、阴阳平衡。以灵芝、人参、地黄、枸杞、藏红花凉血活血,疏肝解郁。 本组方药丸全面清除肝脏和血液中的乙肝病毒,促进肝组织修复,肝细胞再 生,抑制纤维化组织形成。采取杀毒、补血兼施的双向性治疗方案,提高肝 脏排毒能力,从而达到彻底治愈乙肝病的目的。组方配伍中各组分药物的功 用是乌蛇性甘、平、无毒,能祛风湿,通经络。蟾蜍性辛、凉、微毒;具有退热,祛湿,解毒,破结,消肿,止痛, 强心,杀疳虫等功效。 赤芍性苦、平、无毒;具有除血痹,破坚积,缓中益气,通顺血脉,治风补劳,退热除烦,强五脏,补肾气,安脾肺,收胃气,和血脉,通腠理, 收阴气,敛逆气,理中气,散恶血,逐贼血,消痈肿,祛水气,止泻利,止痛等功用。上甲性咸、平、无毒,具有补阴补气,破癥结恶血,消疮肿肠痈,除 骨热,下淤血,去血气,敛溃痈,除劳疟,下气等功用。 蜈蚣性辛、温、有毒,能治癥癖、去恶血、去三虫。人参性甘、微寒、无毒,具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 邪气、止消渴、生津液、通血脉、补坚积、益肺阴、清虚火、止烦躁、补中缓 中、保中守神、调中治气、消食开胃、消胸中痰、补五脏六腑、泻心肺脾胃中 火邪、明目开心益智等功用。土蜂性甘、平、有毒,能除蛊毒、轻身益气、补虚羸伤中、利大小便。黄芪性甘、微温、无毒,具有补虚、益气、止渴、破癥瘕、补虚损、益 胃气、补肺气、利阴气、疗伤寒、治发背、长肉补血、补气固表、利尿托毒、 排脓止痛、敛疮生肌、助气壮筋骨、逐五脏间恶血、泻肺火心火、补五劳羸瘦、 祛肌热及诸经之痛等功能。内金性甘、平无毒,能运脾健胃消食、固精止遗、除热止烦。藏红花性甘、平、无毒,具有活血化瘀、散郁开结、活血通经,逐瘀 止痛、疏经活络、消肿止痛、凉血解毒等功用。壁虎性咸、寒、有小毒,能解毒散结、祛风定惊、补心血。葫芦瓢性苦、平、无毒,能消胀杀虫。女贞子性苦、平、无毒,具有补中、益肾、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病、 强阴、健腰膝、明目等功用。水牛角性苦、寒、无毒,具有强心、镇静、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功用。 山獭性甘、热、无毒,能壮阳道、补中益气、补火暧精、止咳平喘。 牡蛎性咸、平、微寒、无毒,具有强骨节、去烦热、除留热、疗泄精、
除老血、止盗汗、补肾安神、消痫瘕积块、化痰软坚、清热除湿、止心脾气痛、 止汗止渴、涩大小肠、止大小便、除拘缓鼠瘘、去胁下坚满、去阴汗、止痛, 除风热风疟,止痛、除风热风疟等功能。灵芝性甘、温、无毒,有利关节、益精气、坚筋骨等功用。地黄性甘、寒、无毒,具有逐血痹、填胄髓、章肌肉、除寒热积聚、通 血脉、益气力、利耳目、强筋骨、凉血生血、补肾水真阴、祛诸湿热、利大小 肠、补五脏内伤不足等功用。穿山甲性咸、微寒、有毒,具有通经脉、消痈肿、排脓血、下乳汁、通 穷杀虫、除痰疟寒热、除五邪等功能。九香虫性咸、温、无毒,能理气止痛、温中壮阳。穿破石性微苦、凉,能祛风利湿、活血通经。大黄性苦、寒、无毒,具有下淤血血闭、破癥瘕积聚、荡涤肠胃、推陈 致新、安和五脏、平胃下气、通利水谷、调中化食、除痰实、利水肿、利大小 肠、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除下焦湿热、泻心下痞满、泻诸实热不通、 泄壅滞水气、消食等功用。柴胡性苦、微寒、无毒,具有破癥结、通五脏、祛实热、清肺热、化痰 热、散风邪、祛痰下气、推陈出新、治一切气、开胃下食、明目益精等功用。木瓜性酸、温、无毒,具有强筋骨、下冷气、止呕逆、调营卫、助谷气、 滋脾益肺、祛湿和胃、消食等功效。无味子性酸、温、无毒,具有强阴、益气、除热、止渴、明目、养五脏、 补不足、暖水脏、壮筋骨、补虚劳、除烦热、生阴中肌、补元气不足、收耗散 之气等功用。枸杞性苦、寒、无毒,强阴、坚筋骨、补内伤、易颜色、下胸胁气、利 大小肠、明目安神补精气诸不足等功用。甘草性甘、平、无毒,具有通静脉、利血气、通九窍、利百脉、坚筋骨、 长肌肉、倍气力、除邪热、缓正气、养明血、补脾胃、散表寒、去咽痛、润肺、
止渴、温中下气、补益五脏、益精养气、除腹胀满、降火止痛、补五劳七伤、 补一切虚损、解百药毒、吐肺痰之脓血、消五发之疮疽等功用。活血丹性甘、淡、微寒,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利尿通淋、解毒消肿、退黄等功用。按照上述配方制成的中草药丸,其药物的组合配伍得宜,能够渗入人体 细胞内直接杀灭乙肝病毒,并能柔肝、护肝,醒脾强肾,阻断病毒复制和对 肝脏细胞损伤的全面修复再生,有效清除肝组织微循环障碍,修复肝损伤, 提高肝脏排毒能力,而且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制备简单、服用 方便、治疗费用低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药物组分的用量经过发明人数十年的研究和长期的临床经验总结所得,各组分用量在下述重量份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的疗效乌蛇60 100 份、蟾蜍20 40份、土蜂20 40份、赤芍40 60份、上甲40 60份、蜈虼 40 60份、木瓜20 40份、五味子20 40份、枸杞20 40份、人参40 80份、黄芪40 80份、鸡内金40 60份、藏红花30 50份、壁虎30 50 份、葫芦瓢30 50份、女贞子40 60份、水牛角40 60份、山獭20 40 份、牡蛎40 60份、灵芝30 50份、地黄30 50份、穿山甲30 50份、 九香虫40 80份、穿破石30 50份、大黄40 60份、柴胡40 60份、活 血丹30 50份、甘草10 30份。 实施例1各组分的配比量可以是乌蛇60克、蟾蜍20克、土蜂20克、赤芍40 克、上甲40克、蜈蚣40克、木瓜20克、五味子20克、枸杞20克、人参40 克、黄芪40克、鸡内金40克、藏红花30克、壁虎30克、葫芦瓢30克、女 贞子40克、水牛角40克、山獭20克、牡蛎40克、灵芝30克、地黄30克、 穿山甲30克、九香虫40克、穿破石30克、大黄40克、柴胡40克、活血丹 30克、甘草10克。 实施例2各组分的配比量也可以是乌蛇80克、蟾蜍30克、土蜂30克、赤芍50 克、上甲50克、蜈蚣50克、木瓜30克、五味子30克、枸杞30克、人参60 克、黄芪50克、鸡内金50克、藏红花40克、壁虎40克、葫芦瓢40克、女 贞子50克、水牛角50克、山獭30克、牡蛎50克、灵芝40克、地黄40克、 穿山甲40克、九香虫60克、穿破石40克、大黄50克、柴胡50克、活血丹 40克、甘草20克。实施例3各组分的配比量还可以是乌蛇100克、蟾蜍40克、土蜂40克、赤芍 60克、上甲60克、蜈蚣60克、木瓜40克、五味子40克、枸杞40克人参 80克、黄芪80克、鸡内金60克、藏红花50克、壁虎50克、葫芦瓢50、女 贞子60克、水牛角60克、山獭40克、牡蛎60克、灵芝50克、地黄50克、 穿山甲50克、九香虫80克、穿破石50克、大黄60克、柴胡60克、活血丹 50克、甘草30克。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按上述各组方配比重量分别称取各组分中草药原料,分别洗净、晾干, 各按常规方法炮制后,粉碎过200目筛制成粉末,然后均匀混合按常规方法 制成每粒重3 6克的水丸,即为本发明的中草药丸。乙肝或肝癌患者在饭前 用温开水冲服即可,剂量为每日服用3次,每次12克,30天为一个疗程,患 者服药一周后,如果出现大小便次数增多,大便色暗,小便色黄;是药物起 到了排毒反应,随着体内病毒的减少,小便逐渐变清,说明对症有效。根据 病情轻重, 一般1 3个月可以痊愈,而且不会复发。本发明的中草药丸通过对1000多名完成规定疗程的患者的疗效统计,经治疗后,慢性活动型肝炎患者521名治愈495人,治愈率95%;肝硬化腹水患者260人治愈208人,治愈率80%;病毒健康携带者719人,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全部转阴593人,转阴率82.5%,另有一定比例的患者E抗原或 核心抗体转阴。 典型病例l:李先生,34岁,河南省南召县人,医院化验确诊为乙肝已有6年,全身 乏力,长年服西药控制,大三阳仍无退减,无法工作,精神压力很大,2001 年3月开始服用本发明的中草药丸,15天后即有明显效果,35天痊愈停药, 化验正常,随访再无复发。典型病例2:景先生,50岁,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人,患乙型肝炎15年, 一直服西药 控制,病情时好时坏,工作和生活多有不便,2001年11月闻讯前来处就治, 临床肝区疼痛,四支浮肿,腹有淋波,大便胀满,小便黄赤。服用本发明的 中草药丸,30天痊愈,症状完全消失,经检査, 一切正常,至今无复发。典型病例3:王女士, 38岁,河南省内乡县马山镇农民,患乙型肝炎10年,无法劳动, 经西医、中医治疗,效果均不理想,2003年元月前来就治,临床身有浮肿, 不思饮食,全身乏力,时有抽搐,肝区疼痛,经服用本发明的中草药丸,20 天后化验正常,又服药5天维持,彻底痊愈,至今无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草药丸,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草药制成乌蛇60~100份、蟾蜍20~40份、土蜂20~40份、赤芍40~60份、上甲40~60份、蜈蚣40~60份、木瓜20~40份、五味子20~40份、枸杞20~40份、人参40~80份、黄芪40~80份、鸡内金40~60份、藏红花30~50份、壁虎30~50份、葫芦瓢30~50份、女贞子40~60份、水牛角40~60份、山獭20~40份、牡蛎40~60份、灵芝30~50份、地黄30~50份、穿山甲30~50份、九香虫40~80份、穿破石30~50份、大黄40~60份、柴胡40~60份、活血丹30~50份、甘草10~30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草药丸,该药丸是由乌蛇、蟾蜍、土蜂、赤芍、上甲、蜈蚣、木瓜、五味子、枸杞、人参、黄芪、鸡内金、藏红花、壁虎、葫芦瓢、女贞子、水牛角、山獭、牡蛎、灵芝、地黄、穿山甲、九香虫、穿破石、大黄、柴胡、活血丹、甘草28味中草药配制而成。该药丸的组合配伍得宜,能够渗入人体细胞内直接杀灭乙肝病毒,并能柔肝、护肝,醒脾强肾,阻断病毒复制和对肝脏细胞损伤的全面修复再生,有效清除肝组织微循环障碍状态,修复肝损伤,提高肝脏排毒能力,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治疗费用低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K36/88GK101152365SQ20071018965
公开日2008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8日
发明者吕世星, 李景白 申请人:吕世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2年12月26日 20:18
    18045128208想找吕老中医的电话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