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给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355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生儿给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新生儿窒息时的给氧装置。
技术背景在重度新生儿窒息时,纠正缺氧和酸中毒是使新生儿复苏的关键。给氧加压是复苏中 的首要一环。正压给氧使肺泡扩张的压力一般要求3.92 4.9kPa,肺扩张后压力维持在 1.47 1.96kPa,如果压力大于4.9kPa,易造成肺泡破裂或者气胸,压力过低肺泡不易有效扩 张而影响气体交换。进行加压给氧的装置现有两种呼吸机和手动气囊。对于广大基层中 小型医院来说,呼吸机目前难以普及,手动气囊是较常使用的装置。手动气囊主体是一气 囊,气囊的两端口分别通过导管与氧气与面罩相连,加压时只要握动气囊便可以实现,减 压时就将面罩从新生儿面部抬起。通过手动气囊实现加压由于无法准确控制压力往往偏高, 这容易导致肺泡破裂、张力性气胸和其它并发症,而且减压操作时要频繁抬起面罩,比较 麻烦。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能够控制压力,操作简便的新生儿给 氧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生儿给氧装置,其主体为一气囊, 气囊的两端各有一导管接口,其中一只导管接口与给氧导管相连,给氧导管与氧气瓶相连; 另一只导管接口与一三通接头相连,三通接头的另两只接口中一只接有压力表,另一只接 口通过导管连接有二级三通接头,二级三通接头的另两端接口中的一只连接面罩,另一只 排空作为出气口。使用时,先用手指堵塞出气口,挤压气囊加压,同时观察压力表使压力保持在合理的 范围内,减压时只需松开出气口就可以了。通过上述操作就可以较好的控制压力,同时减 压操作也变的可靠而简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生儿给氧装置,其主体为一气囊l,气囊1的两端各有一导管接口, 其中一只导管接口与给氧导管5相连,给氧导管5与氧气瓶相连;另一只导管接口与一三通接头相连,三通接头的另两只接口中一只接有压力表2,另一只接口通过导管连接有二级 三通接头,二级三通接头的另两端接口中的一只连接面罩3,另一只排空作为出气口4。
权利要求1、一种新生儿给氧装置,其主体为一气囊(1),其特征在于气囊(1)的两端各有一导管接口,其中一只导管接口与给氧导管(5)相连,给氧导管(5)与氧气瓶相连;另一只导管接口与一三通接头相连,三通接头的另两只接口中一只接有压力表(2),另一只接口通过导管连接有二级三通接头,二级三通接头的另两端接口中的一只连接面罩(3),另一只排空作为出气口(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生儿窒息时的给氧装置。其主体为一气囊,气囊的两端各有一导管接口,其中一只导管接口与给氧导管相连,给氧导管与氧气瓶相连;另一只导管接口与一三通接头相连,三通接头的另两只接口中一只接有压力表,另一只接口通过导管连接有二级三通接头,二级三通接头的另两端接口中的一只连接面罩,另一只排空作为出气口。使用时,先用手指堵塞出气口,挤压气囊加压,同时观察压力表使压力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减压时只需松开出气口就可以了。通过上述操作就可以较好的控制压力,同时减压操作也变的可靠而简便。
文档编号A61M16/00GK201091728SQ20072002956
公开日2008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日
发明者红 朱, 王克秀, 黄礼云 申请人:王克秀;朱 红;黄礼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