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角度椎间张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601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变角度椎间张开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改变椎间张幵角度的可变 角度椎间张开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治疗脊柱疾病时,例如,针对脊柱侧弯等进行对脊柱的矫形时或者针对 脊柱创伤进行对脊柱的复位固定时,通常采用一些复位固定的装置,对需要治 疗或固定的脊椎进行复位固定。
例如,对于脊柱畸形或脊柱创伤, 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是,在需要复位固 定的上下脊椎(为上下相邻的脊椎或者隔开病变脊椎的上下脊椎)上锚固骨钉, 然后在两个骨钉的端部连接联结装置,例如本实用新型人在先提出的中国专利
92244110.3中所描述的带角度正反螺纹螺栓骨科矫形器以及中国专利 99126379. 0中所描述的复位固定骨科矫形器,通过连接在两个骨钉端部联结装 置,使两个骨钉产生对上下脊椎的复位张开,从而对上下脊椎进行复位和固定。 上述的带角度正反螺纹螺栓骨科矫形器和复位固定骨科矫形器在治疗脊柱 畸形或脊柱创伤能够起到矫形和固定作用,但是,这种固定和矫形主要是在沿 脊柱轴向的支撑力方面起作用,在上下脊椎之间的张开角度方面的调节力度并 不显著。
对于治疗脊柱侧弯而进行对脊柱的矫形时, 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是,在需 要治疗的脊椎两侧的椎弓根上锚固骨钉,然后将连接在上下脊椎的椎弓根的同 一侧的各个骨钉沿上下方向利用连接装置进行连接,通过连接装置使连接在上 下脊椎的椎弓根的骨钉复位固定,从而达到对脊柱的矫形作用。或者,也可采 用本实用新型人在先提出的中国专利申请200610144374.6中描述的椎弓根间 横向连接装置及脊柱矫正系统,这种校正系统使得多个骨钉之间的复位固定的 操作大大简化。
上面所述的各种治疗脊柱疾病的方法及相应装置,在具体的手术治疗中能 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在具体的手术操作中,相应的脊柱矫形系统仍被 认为结构复杂,并且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操作或者对实施手术的人的操作熟练 程度有较高要求,因此,需要进一步简化结构。
另外,对于某些情况,例如在针对脊柱侧弯的矫形中,若需要矫形的方位 在侧向方向上处于多个不同方位时,这种脊柱矫形系统由于连接在不同椎弓根 的上下不同的横向连接装置相互之间的影响,使得操作更加复杂或难以操作。
在对降低手术操作难度的要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需要提出一种新的医疗 装置,使得在治疗这些脊柱疾病的手术中能够进一步降低操作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在上述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潜心研究,提出了一 种便于手术操作的可变角度椎间张开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可变角度椎间张开装置,包括-—壳体,
一对支轴,其分别固定于壳体上;
一对支脚,其大致呈L形,并分别可绕所述支轴转动地支撑于支轴上,该 一对L形支脚相对设置,形成大致U形框架结构,其中它们相对延伸的一边形 成为调节部,它们分别向外侧延伸的一边形成为植入部,所述两个植入部用于 分别植入到不同的脊椎中;
顶推调节装置,抵接于所述一对支脚各自的调节部上,该顶推调节装置通 过顶推所述支脚的调节部,调节所述一对支脚的植入部之间的张开角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支轴可具体位于所述支 脚的大致L形拐角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支轴支撑结构的一种可选的例子,所述的一对支轴可分别直接支撑于所述一对支脚的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支轴支撑结构的另一种可选的例子,所述一对支脚 上形成有枢接槽或枢接孔,所述的一对支轴连接于该枢接槽或枢接孔内,从而 对所述一对支脚形成可转动支撑。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支脚结构一种可选的例子,所述一对支脚的两调节 部由一体的侧向弯曲弹性片构成。在该例子中,所述的顶推调节装置为连接于 弹性片大致中间位置的推杆。
作为支脚结构另一种可选的例子,所述的一^f支脚的两调节部活动连接在 一起。
作为支脚结构另一种可选的例子,所述一对支脚的两调节部之间可留有间距。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顶推调节装置的一种可选例子,所述顶推调节装置 可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上的螺母和螺接于该螺母的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抵接 于所述两调节部上,另一端伸出于螺母外形成为操作端。在该例子中,所述的 螺杆上具有对应于一对支脚的植入部的张开角度的刻度线,从而可以根据张开 角度需要将螺杆调节到相应的刻度线位置,以对椎间角度进行精确矫正。
作为顶推调节装置的另一种可选例子,所述的顶推调节装置可包括抵接于 所述一对调节部上的推杆,在所述推杆与壳体之间形成有锁定推杆的位置的锁 定装置。在该例子中,所述的锁定装置可包括在推杆轴向上间隔设置的一个以 上的凸部,在所述壳体上形成有供推杆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具有与所述凸部 对应的缺口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脚的植入部上可具有止滑结构,以防止植入部从 脊椎中滑出。所述止滑结构可为形成在支脚植入部外表面上的粗糙面或者形成 在植入部外表面上的网纹结构。
为便于所述支脚的植入部植入脊椎内,作为一种可选的例子,所述支脚的 植入部端部可为扁平状。作为另一种可断的例子,所述支脚的植入部端部为椎 状。
为便于顶推调节装置对支脚调节部的位置进行稳定调节,所述支脚的调节 部与顶推调节装置的端部之间形成有形状配合结构。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可变角度椎间张开装置,在对脊椎变形进行矫正手 术时,可将一对支脚的两植入部分别植入到角度变形的两脊椎上,然后向内推 顶推调节装置,调节两植入部之间的张开角度,从而对两脊椎之间的角度进行 矫正。本实用新型可变角度椎间张开装置进行脊椎变形矫正的操作非常简单、 方便,极大地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并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可变角度椎间张 开装置可以对任意两块脊椎之间的角度变形进行矫正,因而在手术操作时,可 以灵活方便地仅在有角度变形的脊椎间进行矫正。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可变角 度椎间张开装置的结构非常简单,制造成本低,非常有利于在脊椎矫正手术中 推广应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可变角度椎间张开装置结构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可变角度椎间张开装置植入到两变形脊椎间 的状态示意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可变角度椎间张开装置对脊椎角度进行矫正 后的状态示意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可变角度椎间张开装置植入到两变形脊椎间 的状态示意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可变角度椎间张开装置对脊椎角度进行矫正 后的状态示意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可变角度椎间张开装置植入到两变形脊椎间 的状态示意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可变角度椎间张开装置对脊椎角度进行矫正 后的状态示意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顶推调节装置处于植入到两变形脊椎间状态的
结构示意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8所示的顶推调节装置的壳体结构示意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顶推调节装置处于对脊椎角度进行矫正后的
未锁定状态示意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顶推调节装置处于对脊椎角度进行矫正后的
锁定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一ll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变角度椎间张开装置,包括 一壳体l;
一对支轴ll、 12,其分别固定于壳体l上;
一对支脚21、 22,其大致呈L形,并分别可绕所述支轴ll、 12转动地支 撑于支轴ll、 12上,该一对L形支脚21、 22相对设置,形成大致U形框架结 构,其中它们相向延伸的一边形成为调节部211、 221,它们分别向壳体外侧延 伸的一边形成为植入部212、 222,所述两个植入部212、 222用于分别植入到 不同的脊椎中;
顶推调节装置3,抵接于所述一对支脚21、 22各自的调节部211、 221上, 该顶推调节装置3通过顶推所述支脚21、 22的调节部211、 221,调节所述一 对支脚21、 22的植入部212、 222之间的张开角度。
在对脊椎变形进行矫正手术时,如图2、图4、图6、图8所示,可将一对 支脚21、 22的两植入部分212、 222别植入到角度变形的两脊椎41、 42上,然 后如图3、图5、图7、图9所示,使推顶推调节装置3向内顶推调节部211、 221,调节两植入部212、 222之间的张开角度,使两脊椎41、 42之间张开相应 的角度,从而对两脊椎41、 42之间的角度进行矫正。
本实用新型可变角度椎间张开装置进行脊椎变形矫正的操作非常简单、方
便,极大地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并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可变角度椎间张开 装置可以对任意两块脊椎之间的角度变形进行矫正,因而在手术操作时,可以 灵活方便地仅在有角度变形的脊椎间进行矫正,特别是,对上下不同的脊椎之 间的角度进行调节的上下不同的可变角度椎间张开装置之间不会互相影响,对 于上下不同的脊椎中需要进行矫形的张开角度方位不同的情况,矫正效果特别 显著。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可变角度椎间张开装置的结构非常简单,制造成本 低,非常有利于在脊椎矫正手术中推广应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支轴ll、 12可具体位于 所述支脚21、 22的大致L形拐角213、 223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脚21、 22的植入部212、 222上可具有止滑结构 (图中未示出),以防止植入部212、 222从脊椎中滑出。该止滑结构可为形成 在支脚植入部212、 222外表面上的粗糙面或者形成在植入部212、 222外表面 上的网纹结构。
为便于所述支脚21、 22的植入部212、 222植入脊椎41、 42内,作为一种 可选的例子,所述支脚的植入部212、 222端部可为扁平状。作为另一种可断的 例子,所述支脚21、 22的植入部212、 222端部为椎状。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便于顶推调节装置3对支脚调节部211、 221的位置进 行稳定调节,所述支脚21、 22的调节部211、 222与顶推调节装置3的端部31 之间可形成有形状配合结构。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l一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支脚21 、22的两调节部211、 212可活动连接在一起,例如枢接或铰接在一起,所述的一对支轴21、 22分别 直接支撑于所述一对支脚211、 212的内侧。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顶推调节装置3的一种可选例子,如图1一3所示,所 述顶推调节装置3可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1上的螺母32和螺接于该螺母32的螺杆33,所述螺杆33的一端部31抵接于所述两调节部上,另一端伸出于螺母 32外形成为操作端34。
在使用本实施例的张开装置进行脊椎矫正时,如图2所示,先将一对支脚 21、 22的两植入部212、 222分别植入到角度变形的两脊椎41、 42中,然后转 动螺杆33,使螺杆33向内旋进,该螺杆33的端部31顶推两调节部211、 221, 使支脚21、 22绕支轴11、 12转动,如图3所示,支脚21、 22的植入部212、 222向外张开一定角度,从而该植入部212、 222带动脊椎41、 42张开一定角 度,对脊椎41、 42的角度变形进行有效矫正。在该例子中,所述的螺杆33上 可具有对应于一对支脚21、 22的植入部212、 222的张开角度的刻度线(图中 未示出),从而可以根据张开角度需要将螺杆33调节到相应的刻度线位置,从 而对椎间角度进行精确矫正。
如图8—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作为顶推调节装置3的另一种可选例子, 所述的顶推调节装置3可包括抵接于所述一对调节部211、 221上的推杆35, 在所述推杆35与壳体1之间形成有锁定推杆35的位置的锁定装置。这样,在 对脊椎进行矫正时,可以通过推杆35推顶调节部211、 221来使支脚21、 22 绕支轴ll、 12转动,从而调节植入部212、 222的张开角度,对脊椎进行矫正, 并且在调节完成后可通过锁定装置锁定推杆35的位置,以保证矫正的稳定性。 在该例子中,所述的锁定装置3可包括在推杆35轴向上间隔设置的一个以上的 凸部36,在所述壳体1上形成有供推杆35穿过的通孔37,所述通孔37具有与 所述凸部36对应的缺口部38。
在进行脊椎矫正时,如图8所示,先将支脚21、 22的两植入部212、 222 植入到两个变形的脊椎41、 42中,如图10所示,转动推杆35使凸部36对准 通孔37的缺口38,推动推杆35带动凸部36运动,推杆35的端部顶推调节部 211、 221,使支脚21、 22绕支轴11、 12转动,植入部212、 222带动脊椎41、 42张开一定角度,将脊椎41、 42矫正到正确的位置,如图11所示,并参照图 9,在矫正到所需角度后,转动推杆35使凸部36错开通孔37的缺口38,而卡 接在壳体l内侧定位,从而保证角度矫正的稳定。
实施例2
如图4、图5所示,提供了支轴ll、 12的另一种支撑结构,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一对支脚21、 22上形成有枢接槽(图中未示出)或枢接孔214、 224,所 述的一对支轴ll、 12连接于该枢接槽或枢接孔214、 224内,从而对所述一对 支脚21、 ll形成可转动支撑。所述的枢接槽或枢接孔214、 224可分别设置在 一对支脚21、 22的大致拐角部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支脚21、 22的 两调节部211、 222之间可留有间距23,以保证在进行顶推时,具有足够的运 动自由度。
本实施例中的顶推调节装置3可采用实施例1中的螺杆33与螺母32的配 合结构(如图4、图5所示),也可采用实施例1中描述的推杆35配合锁定装 置的结构(图中未示出),当然还可采用其他结构,只要能够对调节部211、 222 进行顶推来调节植入部212、 222之间的张开角度即可,其具体结构在此不作限 制。
在本实施例中,以顶推调节装置3为螺母32和螺杆33的配合结构为例来 说明一下脊椎矫正过程。如图4所示,现将支脚21、 22的植入部212、 222植 入到两变形脊椎41、 42中,然后向内旋转螺杆33,从而顶推调节部211、 221, 使支脚21、 22分别以支轴11、 12为枢轴转动,植入部212、 222带动脊椎41、 42张开一定角度,从而对脊椎41、 42的角度变形进行矫正。
实施例3
如图6、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支脚结构,所述一对支 脚21、 22的两调节部211、 221由一体的侧向弯曲弹性片构成。如图6、图7 所示,在该例子中,为保证运动的自由度,支轴11、 12最好直接支撑于支脚 21、 22的内侧。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侧向弯曲弹性片本身具有向一侧弯曲的稳定状态,并 且在施加了向另一侧的力后可变形为朝向另一侧弯曲的稳定状态,如图6、图7所示,所述的顶推调节装置3可直接为连接于弹性片大致中间位置的推杆39。
如图6所示,在植入部212、 222植入到变形的脊椎41、 42中时,该构成 调节部211、 221的侧向弯曲弹性片可处于朝向推杆39 —侧弯曲的稳定状态, 此时支脚21、 22的植入部212、 222朝向相向方向靠拢;朝向植入部212、 222 一侧推动推杆39,该侧向弯曲弹性片受力变形向另一侧弯曲,形成如图7所示 的朝向植入部212、 222 —侧弯曲的稳定状态,在该侧向弯曲弹性片弹性变形的 同时,带动支脚21、 22绕支轴11、 12转动,当侧向弯曲弹性片形成朝向植入 部212、 222 —侧弯曲的稳定状态时,支脚21、 22的植入部212、 222带动脊椎 41、 42张开一定角度,从而对两脊椎41、 42之间的角度位置变形进行矫正。
进一步,还可以在推杆39和壳体1之间设置如实施例1所述的示于图10 和图11的锁定推杆的位置的锁定装置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支脚21、 22的植入部212、 222之间的张开角度,与侧向 弯曲弹性片的弹性变形程度有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侧向弯曲弹性 片的弯曲变形程度,制造出具有多种张开角度的张开装置,从而在矫正手术中, 根据患者的脊椎变形角度需要,选取具有相应张开角度的张开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顶推调节装置3也可以采用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 的螺杆、螺母配合结构或者推杆与锁定装置的配合结构,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 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一种可变角度椎间张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一壳体,一对支轴,其分别固定于壳体中;一对支脚,其呈L形,并分别可绕所述支轴转动地支撑于支轴上,该一对L形支脚相对设置,形成U形框架结构,其中它们相向延伸的一边形成为调节部,它们分别向壳体外侧延伸的一边形成为植入部;调节所述一对支脚的植入部之间的张开角度的顶推调节装置,其抵接于所述一对支脚各自的调节部上。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变角度椎间张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轴位 于所述支脚的L形拐角位置。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变角度椎间张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支轴分别直接支撑于所述一对支脚的内侧。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变角度椎间张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支脚上形成有枢接槽或枢接孔,所述的一对支轴连接于该枢接槽或枢接孔内。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变角度椎间张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支 脚的两调节部由一体的侧向弯曲弹性片构成。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角度椎间张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推 调节装置为连接于弹性片中间位置的推杆。
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角度椎间张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 支脚的两调节部活动连接在一起。
8、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角度椎间张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支 脚的两调节部之间留有间距。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角度椎间张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调 节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上的螺母和螺接于该螺母的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 抵接于所述两调节部上,另一端伸出于螺母外形成为操作端。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变角度椎间张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 杆上具有对应于一对支脚的植入部的张开角度的刻度线。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角度椎间张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 推调节装置包括抵接于所述一对调节部上的推杆,在所述推杆与壳体之间形成 有锁定推杆的位置的锁定装置。
12、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可变角度椎间张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装置包括在推杆上沿着轴向间隔设置的一个以上的凸部,在所述壳体上形成 有供推杆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具有与所述凸部对应的缺口部。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角度椎间张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 脚的植入部上具有止滑结构。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变角度椎间张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滑结构为形成在支脚植入部外表面上的粗糙面或者形成在植入部外表面上的网 纹结构。
1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变角度椎间张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 脚的植入部端部为扁平状。
1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变角度椎间张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 脚的植入部端部为椎状。
1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角度椎间张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 脚的调节部与顶推调节装置的端部之间形成有形状配合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变角度椎间张开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壳体,一对支轴,其分别固定于壳体上;一对支脚,其大致呈L形,并分别可绕所述支轴转动地支撑于支轴上,该一对L形支脚相对设置,形成大致U形框架结构,其中它们相对延伸的一边形成为调节部,它们分别向外侧延伸的一边形成为植入部,所述两个植入部用于分别植入到不同的脊椎中;顶推调节装置,抵接于所述一对支脚各自的调节部上,该顶推调节装置通过顶推所述支脚的调节部,调节所述一对支脚的植入部之间的张开角度。本实用新型能够简单、方便且灵活地进行脊椎变形矫正操作;并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非常有利于在脊椎矫正手术中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61B17/66GK201070383SQ20072017011
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9日
发明者邹德威 申请人:邹德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