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乳腺癌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5289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乳腺癌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乳腺癌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中医称乳腺癌为乳岩,特点是乳房部肿块,质地坚硬,潰后状如岩穴。其发病率占全
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 10%, 9挑的乳腺癌发生在女性,多见于40 60岁的绝经期前后。在 女性所患的肿瘤中,本病的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而居于第2位。男子乳癌较为少见,约占 乳癌的1% 2%,发病年龄较女性晚些。据国内统计,其发病率为23/10万。
有些学者人为,晚生育未生育或未哺乳的妇女患乳癌者较一般妇女多;高脂饮食也是乳 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乳癌发病快,早期无疼痛,肿块常为单个,边界不清,有粘连,触 诊无法向四周推动,可在腋窝下及锁骨上下触到肿大的淋巴结。
本发明采用消肿散治疗乳腺癌多年60例,效果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中医药理论提供一种全新的中药配方,用于治疗乳腺癌,通过实验 及临床研究表明疗效显著。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将该中药配方制备成水剂、胶囊剂,用于 治疗乳腺癌。也可以将该中药配方制备成口服制剂及注射制剂。'
1. 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以中药组成的配方牛黄,乳香,没药,雄黄,蟾酥,胆矾,朱砂,血竭,寒 水石,轻粉,蜈蚣,蜗牛,冰片,麝香。
本发明是以重量份配比的中药组成的配方
牛黄1份,乳香、没药、雄黄、蟾酥各50—60份,胆矾2—3份,朱砂、血竭各3—4份, 寒水石、轻粉各2—3份,蜈蚣20—30份,蜗牛40—50份,冰片、麝香各l一2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将上述配方共研细末,制成丸剂或胶囊剂。
2临床实验研究
2. 1临床分期
第I期癌瘤完全位于乳房组织内,其长径不超过3厘米,与皮肤无粘连。无腋窝淋巴 结转移。第II期癌瘤长径不超过5厘,尚能推动,与皮肤有粘连。同侧与皮肤有粘连有数 个散在而能推动的淋巴结。第III期癌瘤长径超过5厘,与皮肤有广泛粘连,同侧腋窝锁骨
下胸骨旁淋巴结有转移。
2. 2 —般资料观察乳腺癌病历共60例,其中男2例,占3. 33%'女58例占%. 67%。均为30-79岁。30-40 岁者9例占15%, 41-50岁30例占50%, 51-60岁18例占16. 67%。 61岁以上3例占5%。以 上均经县级以上医院X线摄片造影或细胞学检查而确诊,1期患者15例占25%, 2期患者30 例占50%, 3期患者10例占16. 67%,术后转移5例占8. 3%。 2. 3疗效标准
按《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及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全国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疗 效评定标准综合论定治愈经治疗后,症状及客观检查阳性征象消失,经X线摄片、触诊
检查包块消失,恢复一定劳动能力,连续观察3年无复发者;临床治愈治疗后症状及客观 检査阳性征象消失,经X线摄片、触诊检査包块縮小一半或一半以上,恢复一定的劳动能力, 连续观察半年或一年无复发者;显效治疗后,主要症状消失,经X线摄片、触诊检查包块
縮小或稳定,连续观察2-6个月不再发展者;无效经治疗后症状及客观检查无改善或仅短 期改善而又迅速恶化者。
2.4典型病历
患者,女,48岁,1997年发现左乳腺包块。经市级医院检查发现腋窝淋巴结肿大,经病 理检査确诊为乳腺癌。癌瘤长径超过5厘米,与皮肤有广泛粘连,属三期。未行手术,以化 学抗癌药物、放射、激素、免疫等措施的综合治疗。治疗一个多月,效果不明显,并发现左 上肢出现淋巴水肿,检査确诊为淋巴转移。经人介绍内服本法名本发明配方, 一个月后包块 明显縮小,肿胀基本消失,继续用药3个月,包块及淋巴结完全消退,随访至今无复发。
2. 5治疗结果
60例病例中,其中治愈28例,占46.67%;临床治愈22例,占36.67%,好转8例,占 13.33%,无效2例,占3.33%,总有效率%.67%。
3. 有益效果
乳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并降低死亡率,多数学者认 为早期发现的关键是重视乳癌的易感因素和进行普查。易感因素包括乳癌家族史、>35岁未育、 >35岁第一胎足月产、行经期>35年或初潮<12岁、乳头有血性溢液、乳腺局限性增厚、乳癌 手术后的另一侧乳房。本发明把中医的辩证论治和西医的先进检査及手术结合起来,取长补 短诸药合用,标本兼治,既注重整体宏观调整,又重视局部微观治疗,具有辨证与辨病,局 部与整体相结合的特点,故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是以重量份配比的中药组成的配方
牛黄1份3克,乳香、没药、雄黄、蟾酥各50—60份,胆矾2—3份,朱砂、血竭各3—4份,寒水石、轻粉各2—3份,蜈蚣20—30份,蜗牛40—50份,冰片、麝香各1一2份。 将上述中药共研细末,制成丸剂即为本发明药剂。 实施例之一
按照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将药物制成丸剂或制成胶囊剂型。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乳腺癌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多味中药配合制成,其配方为牛黄,乳香,没药,雄黄,蟾酥,胆矾,朱砂,血竭,寒水石,轻粉,蜈蚣,蜗牛,冰片,麝香。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重量比为牛黄1份,乳香、没药、雄黄、蟾酥各50—60份,胆矾2—3份,朱砂、血竭各3—4份,寒水石、轻粉各2—3份,蜈蚣20—30份,蜗牛40—50份,冰片、麝香各1—2份。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药物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将药物共研细末,制成丸剂或胶囊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乳腺癌的中药制剂。它由牛黄,乳香,没药,雄黄,蟾酥,胆矾,朱砂,血竭,寒水石,轻粉,蜈蚣,蜗牛,冰片,麝香共研细末制成,也可制成胶囊剂。本发明把中医的辩证论治和西医的先进检查及手术结合起来,取长补短诸药合用,标本兼治,既注重整体宏观调整,又重视局部微观治疗,具有辨证与辨病,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特点,在对60例病例的治疗中,取得总有效率96.67%优异效果。
文档编号A61K36/88GK101543561SQ20081010295
公开日2009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28日
发明者闫自珍 申请人:北京汉潮大成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