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用增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219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疗用增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医疗用增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的某些成分互相粘集,
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thrombosis),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 固体质块称为血栓(thrombus);对于此种血栓的医疗,必须以增压装置来对 前述的固体质块进行疏通,而使血管腔内的血液得以快速流通,但在疏通过后 须要尽速作快释降压动作,否则将使血管产生爆裂;因此提供具有良好操控性 能的增压装置,为本实用新型所要研究的课题。
现有医疗用增压装置,如美国专利公告US6796959所揭示,其主要包括 一筒体、 一缩张操控机构及一螺杆活塞组,筒体内部形成有一腔室,縮张操控 机构包括一旋转部件、 一扳摆部件、二抵压臂及一穿轴,旋转部件容设于腔室 内部,扳摆部件容置于旋转部件内部,且于其内壁成型有一内螺纹,抵压臂的 一端枢接于扳摆部件另 一端则容置于扳摆部件内部,穿轴分别穿经旋转部件、 扳摆部件及抵压臂而连接于筒体;螺杆活塞组包括一螺杆及一活塞,螺杆具有 与内螺纹相互啮合的一外螺纹,活塞容置于腔室内部并与螺杆的一端连接;当 扳动扳摆部件作切换时,将使抵压臂压掣螺杆并令外螺纹与内螺纹产生相互夹 掣啮合或松开分离。
然而,现有医疗用增压装置,在实际使用时仍然存在有下述的问题点,由 于其扳摆部件的移动方向与筒体的轴心线相互垂直,操作时必须需要双手的相 互配合应用始能达到切换操控,因而造成操作者在使用及操控的不方便;另其 扳摆部件的力臂太短,常令使用者必须施加较大的作用力方可达到操控切换; 着实有待加以改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用增压装置,其可达到操作容易、 使用方便及夹持稳定等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疗用增压装置,包括一筒体、 一缩张操控机构及一螺杆活塞组,该筒体内部形成有一第一腔室及与该第一腔 室相连通的一第二腔室,于该第二腔室的壁板开设有一穿孔及以该穿孔为旋转 中心的一导槽;该縮张操控机构包括一移动部件、 一夹掣部件、 一扳臂、 一枢 轴及一穿轴,该移动部件容设于该第二腔室内部,且于其内壁成型有一内螺纹, 该夹掣部件容置于该移动部件内部,并形成于该内螺纹的对应侧,该扳臂对应 该夹掣部件并容置在该移动部件内部,该枢轴穿接该穿孔、该移动部件、该扳 臂及该夹掣部件,该穿轴穿接该导槽、该移动部件及该扳臂;该螺杆活塞组包 括一螺杆及一活塞,该螺杆具有与该内螺纹相互啮合的一外螺纹,该活塞容置 于该第一腔室内部并与该螺杆的一端连接;当扳动该扳臂作切换时,将使该内 螺纹及该夹掣部件共同对该外螺纹进行夹掣啮合或松开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用增压装置,其用以扳动扳臂 的移动方向与筒体的轴心线平行,而利于人体的姆指的操控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用增压装置,其由卡块与卡槽 的相互卡掣定位,得以使移动部件及夹掣部件对螺杆进行稳固的夹掣。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用增压装置,其由外罩局部包 覆于筒体外部,不仅利于人体的手掌的握持,且其防滑条更具有防止滑脱的作 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疗用增压装置具有 操作容易、使用方便及夹持稳定等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 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增压装置的立体分解图2为本实用新型增压装置的组合示意图3为本实用新型增压装置的使用状态立体图4为本实用新型增压装置的作动状态剖视图(一);111第一腔室
12承接座 122穿孔
图5为本实用新型增压装置的作动状态剖视图(二)c 其中,附图标记 <本实用新型〉 10筒体
11圆形管 112縮口 121第二 123导槽 20縮张操控机构 21移动部件 212横向槽 214导轨 22扳臂
222第一连通孔 224卡块 231通孔 24枢轴 30螺杆活塞组 31螺杆 312握柄 40外罩 41左壳体 42右壳体 5压力计 6输气管
211纵向槽 213内螺纹 215卡槽
221开口槽 223第二连通孔 23夹掣部件 232导槽 25穿轴
311外螺纹 32活塞
411防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 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1及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医疗用增压装置立体分解图及组合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疗用增压装置,其主要包括一筒体10、 一缩 张操控机构20及一螺杆活塞组30。
筒体10由一圆形管11及从圆形管11的末端所延伸出的一近矩形状中空 承接座12所构成,在圆形管11及承接座12内部分别形成有一第一腔室111 及与第一腔室11相连通的一第二腔室121,并于圆形管11远离承接座12的 一端形成有一圆锥形缩口 112;另在承接座12的壁板开设有一穿孔122及以 穿孔122为旋转中心的一弧形导槽123;本实施例的穿孔122的轴心线与圆形 管ll的轴心线呈正交型态。
縮张操控机构20包含一移动部件21、 一扳臂22、 一夹掣部件23、 一枢 轴24及一穿轴25,此移动部件21由多个边板所围设而成,其外周缘形状大 致与承接座12的内周缘形状相近,而可于承接座12内部作上、下移动,于移 动部件21上开设有一纵向槽211及形成于纵向槽211上方的一橫向槽212; 另在移动部件21的底部成型有一半圆弧状内螺纹213;又,在移动部件21的 后方内壁面凸伸有一导轨214;再者,于移动部件21的两侧壁顶端分别成型 有一卡槽215。扳臂22容设于移动部件21内部,并于其上成型有一开口槽221 及开设有一第一连通孔222及一第二连通孔223,另在扳臂22的两侧分别凸 伸有一卡块224,以与前述的卡槽215相互卡掣定位;由于前述穿孔122的轴 心线与圆形管U的轴心线相互垂直,扳动此扳臂22的移动方向与筒体10的 轴心线平行,以符合人体工学的姆指移动。夹掣部件23容置于扳臂22的开口 槽221内,且于其上开设有一通孔231及成型有对应前述导轨214作导引套接 的一导槽232。组合时将枢轴24依序穿经穿孔122、纵向槽211、第一连通孔 222及通孔231而结合,另将穿轴25依序穿经导槽123、横向槽212及第二连 通孔223而结合。
螺杆活塞组30包括一螺杆31及一活塞32,螺杆31具有与内螺纹213相 互配合传动的一外螺纹311及成型于螺杆31的一端的握柄312,此螺杆31远 离握柄312的一端穿过移动部件21而进入第一腔室111内;而活塞32则气密 式容置于第一腔室Ul内部并与螺杆31的另一端相互连接。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外罩40,此外罩由一左壳体41及右壳体42 所组合而成,左、右壳体41、 42包覆于圆形管11后端及承接座12外部,以 方便于人体的手掌的握持;另,在左壳体41的外表面成型有多条的防滑条411;
7同理,亦可在右壳体42外表面成型有多条的防滑条(图未示),以具有防止滑 脱的作用。
请参阅图3、图4及图5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增压装置的使用状态立 体图、作动状态剖视图(一)及作动状态剖视图(二),本实用新型的增压装置可 与一压力计5及一输气管6作连接,使用时将左手掌握持于外罩4上,当以姆 指向后按压扳臂22时,将使穿轴25的两端沿着导槽123移动,并由穿轴25 穿接于移动部件21的横向槽212中,而带动移动部件21向上移动及令夹掣部 件23向下移动,在扳臂22的卡块223嵌入移动部件21的卡槽215而定位时, 将使夹掣部件23及移动部件21的内螺纹213共同夹掣于螺杆31的外螺纹311 上,并使内、外螺纹213、 311相互啮合(如图4所示);继之,转动螺杆31 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将推动活塞32于第一腔室111内作移动,并从压力计 5上可检视出第一腔室111内部的气体被增压,且此气体从输气管6输出,并 使连接于输气管6末端的球体(图未示)产生膨胀,则可用以疏通血管内的固体 质块。当完成前述的工作后,即以人体的姆指向上扳动扳臂22向前摆动,此 时扳臂22的卡块223将逐步从移动部件21的卡槽215中退出,同时驱动移动 部件21向下移动及令夹掣部件23向上移动,而使夹掣部件23及移动部件21 的内螺纹213从螺杆31的外螺纹311上松开分离(如图5所示);如此,即可 将螺杆活塞组30快速地退出而使压力迅速下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医疗用增压装置确可达到预期的使用目的,而解 决现有技术的缺失。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 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 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 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医疗用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筒体,内部形成有一第一腔室及与该第一腔室相连通的一第二腔室,于该第二腔室的壁板开设有一穿孔及以该穿孔为旋转中心的一导槽;一缩张操控机构,包括一移动部件,容设于该第二腔室内部,该移动部件内壁成型有一内螺纹;一夹掣部件,容置于该移动部件内部,并形成于该内螺纹的相对侧;一扳臂,对应该夹掣部件并容置在该移动部件内部;一枢轴,穿接该穿孔、该移动部件、该扳臂及该夹掣部件;一穿轴,穿接该导槽、该移动部件及该扳臂;以及一螺杆活塞组,包括一螺杆及一活塞,该螺杆具有与该内螺纹相互啮合的一外螺纹,该活塞容置于该第一腔室内部并与该螺杆的一端连接;当扳动该扳臂作切换时,将使该内螺纹及该夹掣部件共同对该外螺纹进行夹掣啮合或松开分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筒体包括一圆形管及从该圆形管的末端所延伸出的一中空承接座,该第一腔室形成于该圆形管内,该第二腔室则形成于该承接座内。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用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穿孔及该导槽开设于该承接座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用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穿孔的轴心线与该圆形管的轴心线相互正交,该扳臂扳动时的移动方向与该筒体的轴心线平行。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移动部件开设有一纵向槽及形成于该纵向槽上方的一横向槽,该枢轴穿设连接该纵向槽,该穿轴穿设连接该横向槽。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移动部件的内壁面凸伸有一导轨,该夹掣部件设有与该导轨作套接导引的一导槽。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移动部件的两侧分别成型有一卡槽,该扳臂在对应于该移动部件的两侧分别凸伸有一卡块,该卡块与该卡槽相互卡掣定位。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扳臂成型有一开口槽及开设有一第一连通孔及一第二连通孔,该夹掣部件容置于该开口槽内,该枢轴穿接该第一连通孔及该穿轴穿接该第二连通孔。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外罩,该外罩包括一左壳体及一右壳体,该左壳体、该右壳体对应包覆于该筒体的第二腔室与第一腔室的一部分。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疗用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左壳体的外表面成型有多条防滑条。
专利摘要一种医疗用增压装置,包括筒体、缩张操控机构及螺杆活塞组,筒体内部形成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于第二腔室开设穿孔及导槽;缩张操控机构包括移动部件、夹掣部件、扳臂、枢轴及穿轴,移动部件设于第二腔室内部,且其内壁成型内螺纹,夹掣部件置于移动部件内部,扳臂对应夹掣部件容置在移动部件内部,枢轴穿接穿孔、移动部件、扳臂及夹掣部件,穿轴穿接导槽、移动部件及扳臂;螺杆活塞组包括具有与内螺纹啮合的外螺纹的螺杆、及置于第一腔室内并与螺杆连接的活塞,当扳动扳臂作切换进行夹合或松离;如此,可达到操作容易、使用方便及夹持稳定等效果。
文档编号A61B17/22GK201324261SQ20082013485
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2日
发明者许炎和 申请人:许炎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