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改进型导尿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型导尿管。
背景技术:
现在临床上使用的导尿管尿袋不便于固定,需另外用器械固定,
除此之外,也不便于观察尿液产生的速度,主要靠观察尿袋中2小时
或4小时已产生的尿量来观察,往往在少尿一段时间后才发现,且尿
袋中尿液与尿管中尿液直接相通,由于活动存在尿液返流,增加感染 机会。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导尿管, 它便于尿袋固定,便于医务人员观察尿液产生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是在原来导尿管的基 础上改进的,主要包括气囊、尿管、充气口、墨菲氏壶、挂钩、开口、 尿液引流袋,其特点是引流袋上端设置有一墨菲氏壶,二者通过尿 管相连通,在墨菲氏壶上端设置有挂钩,墨菲氏壶下侧面设置有一带 塞子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引流袋上端增加了一墨菲氏壶, 这样墨菲氏壶中的空气,可避免引流袋中尿液与尿管中尿液直接相 通,减少了感染机会,同时,根据尿液的滴速,便于观察尿液产生的 速度,根据病人情况做出及时处理;在墨菲氏壶上端设计有挂钩,便于引流袋的固定,墨菲氏壶下侧面设一带塞子的开口,该开口可用于
留尿送检,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囊,2、尿管,3、充气口, 4、墨菲氏壶,5、挂钩, 6、开口, 7、尿液引流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在原来导尿管的基础上改进的,采用 的原材料与从前导尿管的材料相同,其气囊l、尿管2和充气口3通 过一次性加工生产工艺,制作而成,在尿液引流袋7上端设置有一墨 菲氏壶4, 二者通过尿管2相连通,在墨菲氏壶4上端设置有挂钩5, 墨菲氏壶4下侧面设置有一带塞子的开口 6。
权利要求1、改进型导尿管,其特征在于引流袋上端设置有一墨菲氏壶,二者通过尿管相连通,在墨菲氏壶上端设置有挂钩,墨菲氏壶下侧面设置有一带塞子的开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导尿管,属医疗器械领域,它是在原来导尿管的基础上改进的,主要包括气囊、尿管、充气口、墨菲氏壶、挂钩、开口、尿液引流袋,其特点是引流袋上端设置有一墨菲氏壶,二者通过尿管相连通,在墨菲氏壶上端设置有挂钩,墨菲氏壶下侧面设置有一带塞子的开口;由于引流袋上端增加了一墨菲氏壶,这样墨菲氏壶中的空气,可避免引流袋中尿液与尿管中尿液直接相通,减少了感染机会,同时,根据尿液的滴速,便于观察尿液产生的速度,根据病人情况做出及时处理;在墨菲氏壶上端设计有挂钩,便于引流袋的固定,墨菲氏壶下侧面设一带塞子的开口,该开口该开口可用于留尿送检,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F5/44GK201299693SQ20082022658
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9日
发明者常玉婷, 王大军, 田玲玲 申请人:田玲玲;常玉婷;王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