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环境维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893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菌环境维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如隔离器和洁净台之类的、能使其内部空间维持无菌 环境的无菌环境维持装置。
背景技术
无菌环境是指,在进行某操作时,用于避免该操作中必要物质以
外的混合的、无限接近无尘无菌的环境;无菌操作台是指,无菌环境 维持装置中在维持无菌环境的无菌室中进行操作用的装置,作为代表 性的无菌环境维持装置有细胞调制用等的隔离器、洁净台、安全橱等。
隔离器是指,维持无菌室与其周围环境的物理隔离状态,同时可 以在无菌室内操作的无菌操作台,如图18所示的一例,其呈下述结 构,即利用在关闭前门(101 )的状态下通过手套(102)(在无菌室中 可以操作的操作设备)的操作而可以维持无菌室的隔离状态的结构。
洁净台是指,通过无菌室内的气流控制来维持无菌室的无菌状态 的无菌操作台,即使在操作时无菌室的前门为半开状态(在无菌室中可 以操作的操作设备),仍然可以通过上述气流来维持无菌状态。
安全橱是指,通过无菌室内的气流控制来维持无菌室的无菌状态 的无菌操作台,即使在操作时无菌室的前门为半开状态(在无菌室中可 以操作的操作设备),仍然可以通过上述气流来维持无菌状态,而且该 气流受到控制使得无菌室内的物质不会向周围扩散。
以前,在隔离器中,在如图16所示的橱(1 )内,形成具有吸气 口 ( 11 )和排气口 (12)的无菌室(10),在无菌室(10)中,以分 别挡住吸气口 (11)和排气口 (12)的方式设置有以捕集微粒为目的 的HEPA过滤器(3) (3)。
此外,在无菌室(10)中,连接有供给来自过氧化氢发生器(2) (灭菌物质产生部)的灭菌物质即过氧化氢的过氧化氢供给管(21)(灭 菌物质供给部),在排气口 ( 12)的附近位置设置有过氧化氢除去过滤 器(40)。
进一步地,在无菌室(10)中,配备有检测温度、湿度、过氧化氢浓度等的传感器单元(90),其检测信号被供给至控制装置(70), 通过该控制装置(70)来控制过氧化氢发生器(2)等。
在上述隔离器中,无菌室(10)内的一个操作结束后,进入下一 操作时,从过氧化氢发生器(2)向无菌室(10)内喷雾过氧化氢气 体,使无菌室(10)内充满过氧化氢气体,来对无菌室(10)内进行 灭菌(例如参照日本公开专利公报2002-360672号)。
然后,在灭菌工序结束后,从吸气口 ( 11 )经HEPA过滤器(3) 吸入空气,同时将无菌室(10)内的过氧化氩气体经HEPA过滤器(3) 从排气口 ( 12)排出,而用空气置换无菌室(10)内的过氧化氢气体, 从而实施气体置换处理。

发明内容
然而,在以前的隔离器中,如图17所示,在利用过氧化氢喷雾 的灭菌工序之后,需要实施长时间的气体置换处理,存在无菌室(10) 内的灭菌所需的时间变得极长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无菌环境维持装置,该装置能在比以前短的 时间内4吏无菌室内无菌化。
因此,本发明人为了达到前述目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 以前的隔离器中灭菌工序后的气体置换处理需要长时间的原因是,在 灭菌工序中由于使无菌室内充满过氧化氢气体而导致过氧化氢以液
化状态附着在HEPA过滤器上,通过气体置换难以将该过氧化氢从 HEPA过滤器剥离,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所述的第l无菌环境维持装置具备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 的无菌室;以挡住该无菌室的吸气口、或者吸气口和排气口的方式设 置的微粒捕集过滤器;以及向无菌室供给灭菌物质的灭菌物质供给 部,并且朝向前述微粒捕集过滤器配备有无害化物质供给部,该无害 化物质供给部释放出用于无害化前述灭菌物质的无害化物质。
前述无害化物质供给部优选朝向以挡住前述吸气口的方式设置 的前述微粒过滤器的前述吸气口侧的面来释放无害化物质。
前述灭菌物质供给部向无菌室供给含有灭菌物质的气体或溶解 有灭菌物质的液体微粒;前述无害化物质供给部向前述微粒捕集过滤 器喷射含有无害化物质的气体或溶解无害化物质的液体微粒。这里,前述灭菌物质为第1活性氧种类,前述无害化物质为第2 活性氧种类。而在前述灭菌物质为过氧化氢或臭氧时,前述无害化物 质可以是碱性水。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无菌环境维持装置,对于因灭菌工序而使灭菌 物质附着的微粒捕集过滤器直接喷射无害化物质,因而微粒捕集过滤 器的灭菌物质被该无害化物质有效地分解,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无 害化。
本发明所述的第2无菌环境维持装置具备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 的无菌室;以挡住该无菌室的吸气口、或者吸气口和排气口的方式设 置的微粒捕集过滤器;以及向无菌室供给灭菌物质的灭菌物质供给 部,并且朝向前述微粒捕集过滤器配备有无害化前述灭菌物质的辐照 设备。
这里,前述灭菌物质为活性氧种类,前述辐照设备为紫外线辐照 装置、超声波辐照装置、热辐照装置、红外线辐照装置的任一种或它 们的组合。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无菌环境维持装置,对于因灭菌工序而使灭菌 物质附着的微粒捕集过滤器直接辐照紫外线、超声波、红外线的任一 种或它们的组合,因而微粒捕集过滤器的灭菌物质被有效地分解,在 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无害化。
本发明所述的第3无菌环境维持装置具备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 的无菌室;以挡住该无菌室的吸气口、或者吸气口和排气口的方式设 置的微粒捕集过滤器;以及向无菌室供给灭菌物质的灭菌物质供给 部,并且前述微粒捕集过滤器含有用于无害化前述灭菌物质的无害化 物质。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无菌环境维持装置,因灭菌工序而使灭菌物质 附着的微粒捕集过滤器,含有用于无害化灭菌物质的无害化物质,因 而灭菌物质与无害化物质反应而被分解,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无害化。
此外,根据使用了上述本发明的无菌环境维持装置的隔离器等无 菌操作台,能够在比以前短的时间内无菌化,可以更有效地实施无菌 室内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无菌环境维持装置,能够在比以前短的时间内使无菌室内无菌化。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述的第1隔离器的结构的图。图2是臭氧喷雾装置的透视图。图3是臭氧喷雾装置的侧视图。图4是臭氧喷雾装置的正视图。图5是臭氧喷雾装置的平面图。图6是表示臭氧发生器的结构的图。图7是表示臭氧发生器的另一结构的图。图8是表示过氧化氢发生器的结构的图。图9是表示过氧化氩发生器的另一结构的图。图IO是表示该隔离器中的灭菌处理的多个例子的图。图11是表示本发明所述的第2隔离器的结构的图。图12是表示紫外灯的配置的正视图。图13是表示紫外灯和往复式输送机构的平面图。图14是表示该隔离器中的灭菌处理的一例的图。图15是表示无害化处理的反应化学式的图。图16是表示现有的或本发明所述的第3隔离器的结构的图17是表示现有的灭菌处理的图。图18是图16所示隔离器的中央部在上下方向、与纸面垂 直的方向的截面图。图19是表示循环灭菌式的第1隔离器的结构的图。图20是表示仅在吸气口设置HEPA过滤器的第1隔离器
的结构的图。
符号说明 (1 ) 橱
(10) 无菌室
(11) 吸气口
(12) 排气口(2) 过氧化氢发生器
(29) 流路切换阀
(3) HEPA过滤器
(4) 臭氧、过氧化氩除去过滤器
(5) 臭氧发生器
(60) 臭氧供给管
(61) 臭氧喷雾器
(7) 控制装置
(8) 紫外灯
(9) 传感器单元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对于在隔离器中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参照附图作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的第1隔离器中,如图1所示,在橱(1 )内形成具 有吸气口 ( 11 )和排气口 (12)的无菌室(10),在无菌室(10)中 以分别挡住吸气口 (ll)和排气口 (12)的方式设置有HEPA过滤器 (3) (3)。
并且,在无菌室(10)中,与两个HEPA过滤器(3) (3)对向 设置有臭氧喷雾装置(6) (6),两个臭氧喷雾装置(6) (6)经供 给臭氧用的臭氧供给管(60)(无害化物质供给部)与臭氧发生器(5) (灭菌物质发生部)连接。
另外,在无菌室(10)中,连接有从过氧化氢发生器(2)供给 灭菌物质即过氧化氢的过氧化氢供给管(21),在排气口 (12)和 HEPA过滤器(3)之间,设置有包含活性炭等的臭氧、过氧化氢除去 过滤器(4)。
进一步,在无菌室(10)中,配备有检测温度、湿度、过氧化氩 浓度、臭氧浓度等的传感器单元(9),其检测信号被供给至控制装 置(7),利用该控制装置(7)来控制过氧化氢发生器(2)、臭氧 发生器(5)等。
如图2所示,臭氧喷雾装置(6)具备从臭氧供给管(60)分支的一对臭氧喷雾器(61 ) (61 )。如图3所示,在各臭氧喷雾器(61 ) 中,多个喷嘴(62)朝向HEPA过滤器(3)开设。
如图4所示,从一对臭氧喷雾器(61) (61)向HEPA过滤器(3) 的整个表面喷雾用于无害化灭菌物质的无害化物质即溶解有臭氧的 液体雾(以下称为臭氧雾)。
另外,如图5所示, 一对臭氧喷雾器(61) (61)设置在HEPA 过滤器(3)的两端部,各臭氧喷雾器(61 )在与HEPA过滤器(3) 的多个折线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因此,从两个臭氧喷雾器(61 ) (61) 沿着HEPA过滤器(3)的多个折线喷射臭氧气体或臭氧雾,从而将 臭氧供给到HEPA过滤器(3)的各个角落。
臭氧发生器(5)可以由图6所示的臭氧雾发生器构成。在该臭 氧雾发生器中,在控制底座(59)的控制下,从水封盖(53)向电解 槽(54)内供给纯水罐(51)内的纯水(52),利用该电解槽(54) 内的臭氧发生电极(56)生成臭氧水,通过对该臭氧水施加来自超声 波振荡器(57)的超声波振动,从而产生臭氧雾(58)。该臭氧雾(58) 从臭氧供给管(60)被供给至外部。
此外,臭氧发生器(5)还可以由图7所示的臭氧气体发生器构 成。该臭氧气体发生器中,从氧供给源(501)经供给器(502 )向放 电式臭氧发生器(503 )供给氧,在放电式臭氧发生器(503 )中通过 放电产生臭氧气体,将该臭氧气体供给至加湿器(505 ),并通过纯 水(504 )加湿,得到经加湿的臭氧(506 )。
过氧化氢发生器(2)可以由图8所示的过氧化氢雾发生器构成。 该过氧化氢雾发生器中,在基于控制底座(28)的控制下,从水封盖 (24)向过氧化氲水槽(25)供给过氧化氢水罐(22)内的过氧化氩 水(23),通过对该过氧化氢水槽(25)内的过氧化氢水施加来自超 声波振荡器(26)的超声波振动,从而产生过氧化氢雾(27)。
此外,过氧化氢发生器(2)还可以由图9所示的过氧化氢气化 器构成。该过氧化氢气化器中,将通过送风扇(202 )的运转而从吸 气口 ( 201 )吸入到吹风管道(207 )的空气,经设置在吹风管道(207 ) 的出口处的元件(205 )而从排气口 ( 206)排出,另一方面,利用泵 (203 )从过氧化氬水槽(204 )抽吸过氧化氢水,并滴加到元件(205 ), 从而利用通过该元件(205 )的空气流而使过氧化氩水气化。然后,气化的过氧化氢气体从过氧化氩供给管(21)被供给至外部。
上述隔离器中,为了对无菌室(10)内进行灭菌而实施图10(a) 所示的处理。如图所示,在从过氧化氢发生器(2)向无菌室(10) 内喷雾过氧化氢气体或雾来对无菌室(10)内进行灭菌的灭菌工序之 前,从臭氧喷雾装置(6)喷雾臭氧雾或臭氧气体。然后在灭菌工序 之后,实施与以前相同的气体置换。
这样,在对无菌室(10)内进行灭菌的灭菌工序之前,从臭氧喷 雾装置(6)喷雾臭氧雾或臭氧气体,从而使臭氧附着在HEPA过滤 器(3)上,在之后的灭菌工序中,过氧化氢被附加到附着在HEPA 过滤器(3)上的臭氧上。其结果,如图15(a)所示的方式,臭氧与过 氧化氢反应生成氧和水,由此实现对过氧化氢实施无害化处理。
因此,如图10(a)的灭菌工序后的气体置换在短时间内结束,灭菌 所需要的时间与以前相比大幅缩短。
此外,上述隔离器中,还可以在如图10(b)所示的灭菌工序之后, 从臭氧喷雾装置(6)喷雾臭氧雾或臭氧气体,之后实施与以前相同 的气体置换。
这样,通过仅在灭菌工序后喷雾臭氧雾或臭氧气体,也能在灭菌 工序中在附着于HEPA过滤器3上的过氧化氢上附加臭氧,其结果, 过氧化氢与臭氧反应生成氧和水。
因此,如图10(b)的气体置换在短时间内结束,灭菌所需要的时间 与以前相比大幅缩短。
此外,上述隔离器中,还可以在如图10(c)所示的灭菌工序的前后, 从臭氧喷雾装置6喷雾臭氧雾或臭氧气体,然后实施与以前相同的气 体置换。
由此使气体置换的时间进 一 步缩短。
进一步地,上述隔离器中,还可以在如图10(d)所示的灭菌工序的 前后、以及在灭菌工序的过程中1次至多次地喷雾臭氧雾或臭氧气体, 之后实施与以前相同的气体置换。
由此使气体置换的时间进 一 步缩短,且灭菌所需要的时间与以前 相比大幅缩4豆。
另外,在上述隔离器中,供给过氧化氬发生器(2)中产生的过 氧化氢的过氧化氢供给管(21)与无菌室(10)直接连接,但是也能
10够以下述循环灭菌方式实施,如图19所示,过氧化氩发生器(2)设 置在无菌室(10)的外部,过氧化氢按照过氧化氢发生器(2)、吸 气口侧HEPA过滤器(3)、无菌室(10)、排气口侧HEPA过滤器 (3)、过氧化氢发生器(2)的顺序循环,来对无菌室(10)进行灭菌。
这时,如图19所示,臭氧供给管(60)分别设置在以下四面 吸气口侧HEPA过滤器(3)的无菌室侧的面、无菌室侧的面、排气 口侧HEPA过滤器(3)的无菌室侧的面、排气口侧的面,来喷雾臭 氧以进行无害化处理。另外,臭氧不一定需要在所有四面进行喷雾, 可以根据HEPA过滤器(3 ) ( 3 )上过氧化氢的附着情况来进行喷雾。 HEPA过滤器(3) (3)上过氧化氢的附着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吸气 口侧HEPA过滤器(3)的吸气口侧的面、无菌室侧的面、排气口侧 HEPA过滤器(3)的无菌室侧的面、排气口侧的面,因此优选根据附 着顺序进行无害化处理,更优选优先对吸气口侧HEPA过滤器(3) 的吸气口侧的面进行无害化处理。
另外如图20所示,这在仅于吸气口设置HEPA过滤器(3)的隔 离器中同样也是可能的。
此外,在上述隔离器中,使用过氧化氩(第1活性氧种类)作为灭 菌物质、使用臭氧(第2活性氧种类)作为无害化物质,但作为活性氧 种类,以氧化作用从强到弱的顺序包括羟基自由基、臭氧、次氯酸、 过氧化氢、超氧化物、单线态氧等,优选第2活性氧种类的氧化能力 比第l活性氧种类大的组合,4旦也可以是相反的组合。例如,也可以 使用臭氧(第1活性氧种类)作为灭菌物质、使用过氧化氢(第2活性氧 种类)作为无害化物质。这时,臭氧比过氧化氢的氧化能力强,但如图 15(a)所示的方式,臭氧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氧和水,由此实现对臭氧 实施无害化处理。
臭氧与过氧化氢组合时,不仅相互反应而得到灭菌所需要的时间 缩短的效果,而且由于在臭氧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氧和水之前的过程 中生成的羟基自由基等的强大氧化能力,因而更有效的灭菌作用受到 期待。
另外,在灭菌物质为过氧化氢或臭氧、无害化物质为碱性水时, 碱性水中的氢氧离子与灭菌物质通过接触而被分解。<实施例2〉
本发明所述的第2隔离器中,如图11所示,在橱1内形成具有
吸气口 ( 11 )和排气口 (12)的无菌室(10),在无菌室(10)中以 分别挡住吸气口 ( 11 )和排气口 ( 12)的方式设置有HEPA过滤器(3 ) (3)。
然后,在无菌室(10)中,夹着各HEPA过滤器(3)在两侧分 别配备有两盏紫外灯(8) (8)。
另外,在无菌室(10)中连接有过氧化氢发生器(2)的过氧化 氢供给管(21),在排气口 (12)与HEPA过滤器(3)之间,设置 有包含活性炭等的臭氧、过氧化氢除去过滤器(4)。
进一步地,在无菌室(10)中,配备有^r测温度、湿度、过氧化 氢浓度等的传感器单元(9),其检测信号被供给至控制装置(7), 通过该控制装置(7)来控制过氧化氢发生器(2)、紫外灯(8)等。
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HEPA过滤器(3)的上下所配备的两 盏紫外灯(8) (8)分别具有比HEPA过滤器(3)的宽度稍长的长 度,其两端部由往复式输送机构(81) (81)支持。
两紫外灯(8) (8)通过往复式输送机构(81) (81)的驱动而 沿着HEPA过滤器(3)的两面往复移动,对HEPA过滤器(3)的两 面辐照紫外线。
在上述隔离器中,为了对无菌室(10)内进行灭菌而实施图14 所示的处理。如图所示,首先,从过氧化氢发生器(2)向无菌室(10) 内喷雾过氧化氢气体或雾而开始对无菌室(10)内进行灭菌的灭菌工 序,在其即将结束前、或结束后立即打开所有的紫外灯(8),使该 紫外灯(8)往复移动,来对HEPA过滤器(3)的两面辐照紫外线。
然后,在灭菌工序结束后,开始与以前同样的气体置换,之后结 束紫外线辐照和气体置换。
这样,在灭菌工序开始后,通过从紫外灯(8)对HEPA过滤器 (3)的两面辐照紫外线,从而使紫外线作用于附着在HEPA过滤器 (3)上的过氧化氢。其结果,如图15(b)所示的方式,过氧化氢受到 紫外线的作用而生成氧和水,从而实现对过氧化氬实施无害化处理。
因此,如图10(a)的灭菌工序后的气体置换在短时间内结束,灭菌 所需要的时间与以前相比大幅缩短。这在如图19所示的灭菌循环式的隔离器中也是可能的,可以根
据HEPA过滤器(3 ) ( 3 )上过氧化氢的附着情况来进行辐照。HEPA 过滤器(3) ( 3 )上过氧化氢的附着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吸气口侧 HEPA过滤器(3)的吸气口侧的面、无菌室侧的面、排气口侧HEPA 过滤器(3)的无菌室侧的面、排气口侧的面,因此优选根据附着顺 序进行无害化处理,更优选优先对吸气口侧HEPA过滤器(3)的吸 气口侧的面进行无害化处理。
另外如图20所示,这在仅于吸气口设置HEPA过滤器(3)的隔 离器中同样也是可能的。
此外,虽然在上述隔离器中使用紫外线辐照装置(辐照设备),但 还可以使用超声波辐照装置、红外线辐照装置或热辐照装置,以及它 们的组合。紫外线辐照的分解效果最高,接下来是超声波辐照、热辐 照、红外线辐照。这是因为紫外线辐照时,紫外线直接被灭菌物质分 子吸收,吸收能量切断原子间键,故效率良好。超声波辐照时,在溶 液中的空蚀(指直径数纳米的超高温、高压的泡)内产生的热分解反应 切割灭菌物质的原子间键,但同时也作用于溶解灭菌物质的溶剂的分 子的原子间键,故效率差。另外,热辐照(例如加热器等)或红外线辐 照时,所赋于的热能量首先在灭菌物质和溶剂的蒸发中被消耗,之后 热能量才被供给至灭菌物质的分解,故效率变差。
用超声波辐照装置对HEPA过滤器辐照超声波时,通过在过滤器 上局部振动所产生的热,使灭菌物质经热分解而无害化。另外,如果 形成用HEPA过滤器覆盖网板部件的结构,则可以更有效地产生振动, 其中所述网板部件为用能耐受灭菌物质的暴露的原料构成的网状开 孔的网;f反部件。
另外,虽然上述隔离器中使用过氧化氬作为灭菌物质,但还可以 使用臭氧作为灭菌物质。这时,如图15(c)所示的方式,臭氧受到紫外 线的作用而生成氧,由此实施臭氧的无害化处理。
另外,上述隔离器中,不仅臭氧或过氧化氢受到紫外线的作用而 得到灭菌所需要的时间缩短的效果,而且由于在臭氧或过氧化氢受到 紫外线的作用而分解生成氧之前的过程中生成的羟基自由基等的强 大氧化能力,因而更有效的灭菌作用受到期待。
<实施例3>本发明所述的第3隔离器中,如图16所示,在橱(1 )内形成具
有吸气口 ( 11 )和排气口 ( 12)的无菌室(10),在无菌室(10)中 以分别挡住吸气口 ( 11 )和排气口 ( 12)的方式设置HEPA过滤器(3 ) (3)。与以前的隔离器不同,事先在该HEPA过滤器表面溅射铂而 使其含有铂。
此外,在无菌室(10)中连接有从过氧化氢发生器(2)供给灭 菌物质即过氧化氢的过氧化氢供给管(21 ),在排气口 ( 12)与HEPA 过滤器(3)之间,设置有包含活性炭等的臭氧、过氧化氩除去过滤 器(4)。
在上述隔离器中,为了对无菌室(10)内进行灭菌,如果从过氧 化氢发生器(2)向无菌室(10)内喷雾过氧化氢气体或雾来对无菌 室(10)内进行灭菌,则附着在HEPA过滤器(3)上的过氧化氢由 于HEPA过滤器所含有的铂的催化反应而被分解消除。
另外,虽然上述隔离器中使用铂作为HEPA过滤器(3)所含有 的无害化物质,但还可以是含有氧化剂、还原剂、活性炭、柏、氧化 铁、氧化铜、锰、过氧化氢酶、富勒烯、紫菜碱(求卩7 4 ij 乂)的锌 络合物、叶绿素类化合物中的任意 一种以上的无害化物质。
无害化物质之中,铂在再利用性、催化剂效率方面优异。接下来 按顺序是氧化剂、还原剂、活性炭、氧化铁、氧化铜、锰、富勒烯、 紫菜碱的锌络合物。过氧化氢酶在灭菌物质是过氧化氢时有效。
特别是紫菜碱的锌络合物、叶绿素类化合物,如果辐照波长400nm 附近的光,则在络合物表面上生成酶自由基,通过该酶自由基而将灭 菌物质无害化,因此优选具备辐照波长400nm附近的光的光源。
然后,在灭菌工序之后,如果实施与以前同样的气体置换,则通 过HEPA过滤器(3)所含有的无害化物质所致的灭菌物质的分解作 用,使得灭菌工序后的气体置换在短时间内结束,灭菌所需要的时间 与以前相比大幅缩短。
如图20所示,这在仅于吸气口设置HEPA过滤器(3)的隔离器 中同样也是可能的。 '
此外,本发明的各部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书中 记载的技术范围内可以有各种变形。另外,本发明所述的无菌环境维 持装置不限于隔离器,可以应用于洁净台等具有无菌室的各种装置。
权利要求
1.无菌环境维持装置,该装置具备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的无菌室,以挡住该无菌室的吸气口、或者吸气口和排气口的方式设置的微粒捕集过滤器,以及向所述无菌室供给灭菌物质的灭菌物质供给部;其特征在于,朝向所述微粒捕集过滤器配备有无害化物质供给部,该无害化物质供给部释放出用于无害化所述灭菌物质的无害化物质。
2. 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环境维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害 化物质供给部朝向以挡住所述吸气口的方式设置的所述微粒过滤器 的所述吸气口侧的面来释放无害化物质。
3.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菌环境维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灭菌物质供给部向无菌室供给含有所述灭菌物质的气体或溶解有所 述灭菌物质的液体微粒;所述无害化物质供给部向所述微粒捕集过滤 器供给含有所述无害化物质的气体或溶解有所述无害化物质的液体 微粒。
4. 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菌环境维持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灭菌物质为第1活性氧种类,所述无害化物质为第2活性氧种类。
5. 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菌环境维持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灭菌物质为过氧化氢或臭氧,所述无害化物质为碱性水。
6. 无菌环境维持装置,该装置具备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的无菌 室,以挡住该无菌室的吸气口、或者吸气口和排气口的方式设置的微 粒捕集过滤器,以及向所述无菌室供给灭菌物质的灭菌物质供给部; 其特征在于,朝向所述微粒捕集过滤器配备有无害化所述灭菌物质的 辐照设备。
7. 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菌环境维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 物质为活性氧种类,所述辐照设备为紫外线辐照装置、超声波辐照装 置、热辐照装置、红外线辐照装置的任一种或它们的组合。
8. 无菌环境维持装置,该装置具备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的无菌 室,以挡住该无菌室的吸气口和排气口的方式设置的微粒捕集过滤 器,以及向所述无菌室供给灭菌物质的灭菌物质供给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粒捕集过滤器含有用于无害化所述灭菌物质的无害化物质。
9. 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菌环境维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害化物质含有氧化剂、还原剂、活性炭、钼、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锰、 过氧化氢酶、富勒烯、紫菜碱的锌络合物、叶绿素类化合物中的任意 一种以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能在比以前短的时间内使无菌室内无菌化的无菌环境维持装置。本发明所述的无菌环境维持装置具备具有吸气口11和排气口12的无菌室10;以挡住该无菌室10的吸气口11、或者吸气口11和排气口12的方式设置的HEPA过滤器3;以及向无菌室10供给过氧化氢等灭菌物质的灭菌物质供给部,在无菌室10中,朝向HEPA过滤器3配备有喷雾臭氧等无害化物质的无害化物质供给部。
文档编号A61L2/20GK101646466SQ20088001027
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8日
发明者大西二朗, 岩间明文, 横井康彦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