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β-内酰胺酶抑制活性的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074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β-内酰胺酶抑制活性的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β -内酰胺酶抑制活性的多肽及其 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该多肽的编码基因及其重组表达载体和转化子。
背景技术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疾 病,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及某种程度上的滥用,耐药菌在不断地产生,它们对许多 β “内酰胺抗生素耐药,从而使这类药物对耐药菌感染的疾病无效。微生物来源的β “内酰 胺酶的抑制剂棒酸(Clavulanic acid)及其β -内酰胺砜类化合物舒巴坦(Sulbactam)和 他佐巴坦(Tazobactam),均在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被发现并证实是有效的β -内酰胺酶的 抑制剂,且作为“自杀者”与内酰胺抗生素合并用药,可达到抑制内酰胺酶活力、增 强β-内酰胺抗生素疗效的目的。然而,这些小分子化合物对一些细菌产生的由染色体介 导的I型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都很小。近来人们从带棒链霉菌(Str印tomyces clavuligerus)中分离到β -内酰胺酶抑 制蛋白(β -lactamase inhibitory protein,BLIP),可以特异性的抑制β -内酰胺酶的活 性,随后又有BLIP-I、BLIP-II被发现。但是β -内酰胺酶抑制蛋白BLIP,分子量比较大, 有165个氨基酸组成,并不适合开发成为临床使用的药物。BLIP与β-内酰胺酶的结合具 有几个关键结合位点。本申请人的专利ZL200410084577. 1中根据关键结合位点设计并合 成了随机寡核苷酸库,从中筛选到24肽SIPIS04-01,体外作用表明具有抑制β -内酰胺酶 的活性,适合用于作为基因工程表达药物,但是该24肽SIPIS04-01的抑制β -内酰胺酶的 活性并不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的具有β -内酰胺酶抑制活性的多 肽存在的活性低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具有内酰胺酶抑制活性的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 应用,同时提供该多肽的编码序列及其重组表达载体和转化子。本发明人经过仔细研究发现,随着BLIP与β -内酰胺酶结合关系的研究的深入, 包括结构生物学以及热力学,影响二者结合的“热点”(hotspot)关键氨基酸不断被发现。 据此,本发明人通过反复的试验,将之前得到的24肽SIPIS04-01的编码基因,根据大肠杆 菌密码子偏爱性进行改造,然后通过关键位点的氨基酸替换,并延长其N端,终于制备了新 的具有更强内酰胺酶抑制活性的小肽,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因此,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一种具有β -内酰胺 酶抑制活性的多肽,其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Ν0. 6所示,其中,第25位的“Xaa”表
示非极性氨基酸残基。本发明中,所述的非极性氨基酸残基包括Ile,Met,Gly,Ala,Val,Pro, Leu, Trp,或Phe,较佳的是丙氨酸(Gly)残基或甘氨酸(Ala)残基。当所述的非极性氨基酸残基是丙氨 酸残基或甘氨酸残基时,本发明所述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较佳的如序列表中SEQ ID NO. 2 或 SEQ ID NO. 4 所示。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一种DNA序列,其编码具有 β -内酰胺酶抑制活性的多肽,是下列之一1)其核苷酸序列是序列表中SEQ ID NO. 5所示,其中,第73 75位的“nbn”表示
编码非极性氨基酸残基的密码子序列;2)其编码如序列表中SEQ ID NO. 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多肽,其中,第25位的 "Xaa"表示非极性氨基酸残基。本发明中,所述的非极性氨基酸残基包括lie, Met, Gly,Ala, Val, Pro, Leu, Trp, 或Phe,较佳的是丙氨酸(Gly)残基或甘氨酸(Ala)残基。当所述的非极性氨基酸残基是丙 氨酸残基或甘氨酸残基时,本发明的编码具有β "内酰胺酶抑制活性的多肽的DNA序列,较 佳的是下列之一 1)其核苷酸序列是序列表中SEQ ID NO. 1或SEQ ID N0. 3所示;2)其编 码如序列表中SEQ ID N0. 2或SEQ ID N0. 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多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重组载体,其含有任一项如上所述的DNA分子。较佳的,所述的 重组载体的载体骨架是质粒pET32a。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转化体,其含有如上所述的重组载体。较佳的,所述的转化体的 宿主细胞是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Ε. coli),如 Ε. coli BL21(DE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具有内酰胺酶抑制活性的多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培养如上所述的转化体,从培养物中获得具有内酰胺酶抑制活性的多肽。本发明中,所述的具有内酰胺酶抑制活性的多肽可用于制备治疗或预防细菌 感染疾病的药物。本发明所用的原料或试剂除特别说明之外,均市售可得。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酰胺酶抑制 多肽及其制备方法,该多肽比现有的内酰胺酶抑制多肽活性高得多,对临床耐药菌肺 炎克雷伯氏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来与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来治疗细菌感染将具 有更明显的效果。该多肽可以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非常适合开发成为临床使用的药物, 可以满足生物医药领域发展的需要,具有良好的医药前景。


以下结合

本发明的特征和有益效果。图 1 是 SIPIS04-01 与 SIPIS04-01-N 的比对。其中,1 是原始序列 SIPIS04-01,2 为优化序列SIPIS04-01-N。图2是小肽融合蛋白表达载体ΡΕΤ132的构建流程示意图。 图3是合成氨基酸替换小肽基因的PCR产物电泳图。1,2,3,4分别代表氨基酸Α, G,C,R替换后的PCR扩增产物。图4是氨基酸替换前后小肽序列比较图。图5是氨基酸替换A,G,C,R的表达载体的构建示意图,以A显示载体的构建过程。图6是36肽SIPIS04-01N-Y50A-36的编码基因以及对应的氨基酸序列。
图7是带His-tag的SIPIS04-01N-Y50A-36融合蛋白洗脱组分的SDS/PAGE电泳 图。1为分子量标记,2为融合蛋白。图8是表达阳性多肽融合蛋白SIPI04-01-N和SIPI04-01N-Y50A经肠激酶切割后 的SDS/PAGE电泳图。1、融合蛋白SIPI04-01N-Y50A ;2、融合蛋白SIPI04-01N-Y50A经肠激 酶消化后得到的片段;3、融合蛋白SIPI04-01-N ;4、融合蛋白SIPI04-01-N经肠激酶消化得 到的片段5、蛋白分子量标记。图9是超滤后流出液的tricine-SDS-PAGE电泳。1是分子量标记,2是超滤后的 目标小肽。图10是纯化的目的小肽SIPIS04-01N-Y50A-36的HPLC图。图11是不同浓度的小肽SIPIS04-01N-Y50A-36对临床耐药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抑 制活性。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用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受其限制。下列实施例中未注 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实施例中所述 的“室温”是指进行试验的操作间的温度,一般为25°C。实施例1小肽SIPIS04-01-N表达载体的构建将专利申请200410084577. 1序列表中的第二条核苷酸序列,即24肽的编码基因 序列命名为SIPIS04-01,具体见图1中的1所示。在SIPIS04-01核苷酸序列的基础上,以 大肠杆菌密码子偏爱性为指导原则,在不改变其氨基酸序列前提下,对基因序列进行改造, 得到大肠杆菌密码子偏爱的编码该24肽,然后在其5’-末端加上了酶切位点及一个甲硫氨 酸起始密码子的核苷酸序列,命名为SIPIS04-01-N,具体见图1中的2所示。SIPIS04-01-N 编码28肽。通过化学合成目的基因SIPIS04-01-N,并在基因两侧引入EcoRI,Sail酶切位点 插入到质粒pET-32a(+),构建得到小肽融合蛋白重组表达载体,命名为pET132,构建流程 图见图2。实施例2SIPIS04-01-N氨基酸替换试验载体构建将在SIPIS04-01-N编码的28肽中的3个氨基酸作了以下点突变,研究突变后肽 的性能。首先是将在SIPIS04-01-N编码的28肽中对应第3位和第20位的氨基酸进行了替 换,将第3位S替换成F,将第20位由V替换成Y。这两个位点根据文献(Zhang Z,et al. J Biol Chem,2004,279(41) :42860_42866.)是关键的氨基酸位点。还将在 SIPIS04-01-N 编 码的28肽中处于第17位的氨基酸进行下文四种不同氨基酸的替换,由原来的Y替换成A, 6,(或1 。该位点被认为(Strynadka NC, et al. Nature, 1994,368(6472) :657_660.)位于 蛋白相互作用的界面和两个loop环上,在BLIP与TEM等Class A型β -内酰胺酶结合过 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对此位点的上述4个点突变可以比较此位点上不同类型的氨基酸残 基(非极性R基,不带电荷极性R基,带正电荷R基)对BLIP与β-内酰胺酶结合能力的 影响。上述在SIPIS04-01-N编码的28肽中对应的第3、第20和17位的氨基酸在文献报道 的165个氨基酸组成的β -内酰胺酶抑制蛋白BLIP中对应的位置是第36、53和50位的氨 基酸。
为了实现上述点突变,设计合成了如表1中的引物。
表 1.氨基酸替换试验引物序列
引物名称序列Pl-AR5'-TTTACCATTCACTGTTCTGTTACCGCAGCTGGC-3'P2-Y50A5'-ACCGTGGTAGCAGTAAGCATCGCCAGCTGCGGTAACA-3'P2-Y50G5'-ACCGTGGTAGCAGTAACCATCGCCAGCTGCGGTAACA-3'P2-Y50C5'-ACCGTGGTAGCAGTAACAATCGCCAGCTGCGGTAACA-3'P2-Y50R5'-ACCGTGGTAGCAGTATCGATCGCCAGCTGCGGTAACA-3'P3-AR5'-GTAGA4JJCATGTTCCGCTTTACCATTCACTGTTCT-3'P4-AR 5,-ATAGrCGL4CTAGAAGGAAGTACCGTTCGCACCGTGGTAGCAGTA-3'表中黑色斜体处为酶切位点。分别将上述引物加入PCR反应体系中,PCR反应体系见表2。PCR产物电泳图见图 3。4条引物经过互为模板的PCR反应,得到的产物编码27肽,它是在SIPIS04-01-N基础上 替换了 3个氨基酸,即第3位,第17位和第20位,同时去除了第2位的Ala,这样氨基酸替 换小肽比28肽SIPIS04-01-N少了一个氨基酸。这样就得到编码4条新的27肽的DNA序 列。其中引物P2-Y50A扩增的基因命名为SIPIS04-01N-Y50A,引物P2-Y50G扩增的基因命 名为 SIPIS04-01N-Y50G,引物P2-Y50C扩增的基因命名为 SIPIS04-01N-Y50C,引物P2-Y50R 扩增的基因命名为SIPIS04-01N-Y50R。表2. PCR反应体系
组份贮藏液浓度反应体系加入量(μ )4条弓丨物(PI、P3、P4各 ΙΟμιηοΙ/L0.8和选自P2中的一种)dNTP各 2.5mmol/L1.6100mmol/L Tris-ClIOx缓冲液500 mmol/L KCl2.015 mmol/L MgCl2Taq酶5υ/μ10.5ddH20补足至总体积为20μ1PCR反应条件94°C预变性3min,94°C变性30s,退火30s温度一般为引物Tm值减 50C _10°C,72°C延伸,时间控制在lmin/kb,进行30个循环后,72°C再延伸lOmin,最后4°C
保存待用。将4条PCR产物回收后,分别用EcoRI,SalI双酶切电泳回收,同质粒pET32a (+)的EcoRI,Sal I双酶切大片段连接,形成重组表达质粒,分别命名为pYG567,pYG568,pYG569 和 pYG570。其中 pYG567 含有 SIPIS04-01N-Y50A 基因,pYG568 含有 SIPIS04-01N-Y50G 基 因,pYG569 含有 SIPIS04-01N-Y50C 基因和 pYG570 含有 SIPIS04-01N-Y50R 基因。以 pYG567 重组表达质粒构建为例,示意图见图5。pET-32a(+)为一种常用的大肠杆菌表达载体质粒, 带有His-Tag蛋白标签以及肠激酶酶切位点,由Novagen公司购得。随后分别将pYG567-570转化大肠杆菌DH5 α (购自上海生工)。实施例3编码多肽的DNA序列测定将实施例2制备的大肠杆菌DH5 α转化子中pYG567_570测序,以通用引物S-Tag 作为测序引物,由上海英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测定。PYG567-570的测序结果与理论完全一 致。其中PYG567测序结果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图6。PYG567-570四个氨基酸残基替 换小肽编码基因的测序结果所对应的氨基酸序列与原始SIPIS04-01-N的氨基酸序列的比 对见图4。实施例436肽SIPIS04-01N-Y50A-36的诱导表达以及分离纯化将pYG567-570转化大肠杆菌BL21 (DE3),取Iml上述大肠杆菌BL21 (DE3)的转 化子培养液,加入到装有IOOml LB培养基(含ΙΟΟμ g/mlAmp)的250ml摇瓶,37 °C培养 到0D_ = 0. 6时(约45min),取Iml样品作为诱导前对照,升温至42°C热激培养诱导 3h,收集菌体。将诱导后的培养物离心(8000gX10min)获得菌体,用5ml NTA-O重悬,置 于冰浴中超声波破壁5min(500W,工作5s,间歇5s)。细胞破壁液于13,200r/min 4°C离 心20min(Eppendorf5415R小型冷冻高速离心机),取上清置于烧杯(25ml)中。加入Iml Ni-NTA树脂混悬液(含50% (ν/ν)树脂,保存于20% (ν/ν)乙醇溶液中),置于冰上(或 在4°C冰箱中)用脱色摇床120r/min振荡lh。装入层析柱,移去层析柱底端的帽子,上清 液通过NTA柱,收集流出液用于电泳分析。加IOml NTA-20洗涤层析柱,洗去未结合的杂蛋 白。然后用2ml NTA-200洗脱目的蛋白,分4次洗脱,每次0.5ml,即得到多肽的融合蛋白 (见图7)。融合蛋白经过透析之后再被重组肠激酶(rEK,购自上海智源生化公司)消化(如 图8)。融合蛋白用肠激酶切后,酶切液中含有3个蛋白,分别是肠激酶,融合蛋白以及本发 明的目的小肽。酶切液装入截留分子量为10,OOODa的离心超滤管(由MILLIP0RE公司购 得)中,7500gX10min,收集流出液体。由于肠激酶和融合蛋白的分子量均超过10KD,所以 超滤后流出液中仅含有分子量小于10,OOODa的蛋白,即目的小肽。肠激酶的识别序列为DDDDK,在赖氨酸的C端切割多肽。质粒pET_32a(+)中含有 编码肠激酶酶切位点的序列,在此位点与重组插入序列之间还有一些核苷酸。重组质粒表 达后,重组插入序列的表达产物的前面还融合了一段蛋白。在用肠激酶消化该融合蛋白时, 目的蛋白会比重组插入序列的表达产物多带上质粒pET-32a(+)自身所有的9个氨基酸,这 样最后得到的肽长度就是36肽。这样得到的4条36肽,如实施例2 —样分别根据突变氨基 酸命名,如第17位由Y突变为A的命名为SIPIS04-01N-Y50A-36小肽,推测分子量是3900 道尔顿。将超滤流出液中含有的目的小肽进行tr i cine-SDS-PAGE,见图9,可见小肽分子量 约1. 42KD。对此小肽进行了 HPLC分析,有单一的出峰图谱。其中小肽SIPIS04-01N-Y50A-36 的HPLC分析见图10。
实施例5多肽对于肺炎克雷伯氏菌的体内抑制作用将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s (购自ATCC公司,700603)接种在含 Amp的LB培养基中37°C振摇过夜,次日以(ν/ν)的比例转接后培养至OD值为0. 5左 右。稀释至浓度为IO8细胞/ml后,分两组平行试验,一组加入Amp (终浓度50μ g/ml),另一 组加入Amp (终浓度50 μ g/ml)和上述纯化回收的小肽(终浓度约为2. 23 μ mol/L),37°C, 230rpm震荡培养2小时后离心。菌体适当稀释涂布含Amp抗生素的LB平板,37°C培养16 小时,计数存活的菌落数,考察在小肽SIPIS04-01N-Y50A存在下,肺炎克雷柏氏菌对Amp的 耐受性。同时采用原始小肽SIPIS04-01作为对照。空白对照则用水代替小肽进行上述试 验。菌落数统计见表3和图11,显示在稀释度为10_5和10_6稀释度下,平板上长出适 合统计的菌落数。表明SIPIS04-01-N-Y50A-36相对于原始小肽SIPIS04-01对于β内酰 胺酶的抑制活性提高了 80%。可见肠激酶消化所得的36肽(SIPIS04-01-N-Y50A-36)比原 始的24肽(SIPIS04-01)具有更好的β -内酰胺酶抑制活性。表3.菌落统计结果
菌落数1(Γ510_Ε
空白对照291. 336
SIPI-04-0116017
SIPIS04-01N-Y50A-3651. 32 实施例6多肽在体外对β -内酰胺酶的抑制活性利用Dixon双倒数作图法求抑制常数Ki。分别测定两种底物Amp浓度(低底物 浓度(SL)25ymol/L,高浓度底物(Sh)为50 μ mol/L)下,不同小肽浓度(0. 5,1. 0,2. 0,4. 0, 8. 0,16. 0 μ mol/L)对适当稀释50 μ 1 SHV型β内酰胺酶酶液(按如下文献制备杨涛,胡 又佳,谢丽萍等.来自肺炎克雷伯氏菌的SHV型β-内酰胺酶基因的克隆、表达与纯化[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8,39 (5) 335-339.)在200 μ 1体系中的抑制常数,分别比较原始小 肽 SIPIS04-01N 以及氨基酸替换后的小肽 SIPIS04-01N-Y50A-36.SIPIS04-01N-Y50G-36 三 组实验,测得的结果如表4。计算得到的抑制常数如表5所示。抑制常数越小,抑制活性越 高,从表5可以看出,Υ50替换成A后,小肽对SHV型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提高了 0.8倍。同法比较了 小肽 SIPIS04-01-N 和 36 肽 SIPIS04-01-N-Y50A-36、 SIPIS04-01N-Y50G-36对于TEM-I型β内酰胺酶(按如下文献制备孙伟等.中国医药工 业杂志,2004,35 (2),16-19)的抑制作用,发现Υ50替换成A后,抑制活性提高了 2. 5倍,见 表6。表4.小肽对SHV型β内酰胺酶的抑制常数测试实验
权利要求
一种具有β 内酰胺酶抑制活性的多肽,其特征在于,其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6所示,其中,第25位的“Xaa”表示非极性氨基酸残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极性氨基酸残基是丙氨酸残基或 甘氨酸残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 2 或 SEQ ID NO. 4 所示。
4.一种DNA分子,其编码具有内酰胺酶抑制活性的多肽,其特征在于,是下列之1)其核苷酸序列是序列表中SEQID NO. 5所示,其中,第73 75位的“nbn”表示编码 非极性氨基酸残基的密码子序列;2)其编码如序列表中SEQID NO. 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多肽,其中,第25位的“Xaa” 表示非极性氨基酸残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DNA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极性氨基酸残基是丙氨酸残基 或甘氨酸残基。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DNA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NA分子是下列之一1)其核苷酸序列是序列表中SEQID NO. 1或SEQ ID NO. 3所示;2)其编码如序列表中SEQID NO. 2或SEQ ID NO. 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多肽。
7.—种重组载体,其特征在于,其含有如权利要求4 6任一项所述的DNA分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组载体的载体骨架是质粒 pET32a0
9.一种转化体,其特征在于,其含有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组载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化体的宿主细胞是大肠杆菌。
11.一种制备具有内酰胺酶抑制活性的多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培养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转化体,从培养物中获得具有β -内酰胺酶抑制活性的多肽。
12.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具有β-内酰胺酶抑制活性的多肽在制备治疗或 预防细菌感染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β-内酰胺酶抑制活性的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6所示,其中,第25位的“Xaa”表示非极性氨基酸残基。该多肽包括36个氨基酸残基,比现有的β-内酰胺酶抑制多肽活性更高,对临床耐药菌肺炎克雷伯氏菌有抑制作用,可以用来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来治疗细菌感染。该多肽可以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适合开发成为临床使用的药物,可以满足生物医药领域发展的需要,具有良好的医药前景。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多肽的编码基因及其重组表达载体和转化子。
文档编号A61K38/16GK101935341SQ200910054340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3日
发明者朱宝泉, 朱春宝, 胡又佳, 许明飞, 谢丽萍 申请人: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