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炎止痛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85592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消炎止痛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炎止痛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医药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 贡献,在疼痛治疗上也不例外,有不少中药制成的单方或复方制剂都具有良好 的消炎止痛作用,且副作用小或者无毒副作用,能够标本兼治。因此以中医药 理论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开发以中药为主的消炎止痛药就颇有意义。
中医认为,头痛为风邪侵袭,上犯巅顶络脉,气血不和,经络阻遏,久则
络脉留瘀,每因气候骤变,或偶遭风邪而发作;肝性喜条达,郁则气滞不畅, 如因情志激动,则肝胆之风循经而上,亦瘀可致头痛;亦有因禀赋虛弱,血气 素亏,髓海精气不充,每因操劳或用脑过度而致者;或因趺仆撞击、损及髓海, 以致瘀血停滞,络道不通,头痛迁延,反复举发者。
神经性疼痛是指由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原发性病变或功能障碍而引起的疼 痛综合征。可由外伤或/和疾病致末梢神经、脊髓后根、脊髓及其以上中枢神经 某些部位损伤而引发。
胁痛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疼痛。胁痛一般为外邪内侵, 尤以湿热之邪为多;或情志所伤,表现为情志抑郁;或暴怒伤肝,至肝气郁结; 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湿生热,蕴结肝胆;或趺仆损伤,强力负重,使瘀 血停着而发病;或劳欲久病,或禀赋不足,肝阴亏虛,脉络失养等原因引起。
牙痛为一种常见病。据《外科正宗》载"齿病者,有风,有火,亦有阳明 湿热,倶能致之。风痛者,遇风发作浮肿,随后生痛,以消风散治之。"据《辨 证录》载"人有牙齿痛甚不可忍,涕泪俱出者,此乃脏腑之火旺,上行于牙齿 而作痛也。"据《辨证录》载"人有牙齿疼痛,至夜而甚,呻吟不卧者,以肾 火上冲之故也,然肾火上冲,非实火也。"说明牙痛可由风热侵袭,伤及牙体及 牙龈肉,邪聚不散,气血滞留,瘀阻脉络而为病;或胃火上蒸,又嗜食辛辣, 或风热邪毒外犯,引动胃火循经上蒸牙床,伤及龈肉,损及脉络而为病;或肾 阴亏损,虛火上炎,致牙齿浮动而痛等原因引起。
骨痛是常见的慢性关节病,发病的外因多为趺打骨折,膝足畸形,脊柱侧 弯等因素;内因是风寒湿邪,阻塞经络,肝肾亏虛,气滞血淤所致。
心绞痛是指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心肌暂时缺血、缺氧,阵发性胸 痛是心绞痛的主要临床表现。根据袓国医学辩证论治釆用治标和治本两法治疗心绞痛。治标,主要在疼痛期应用,以"通"为主,有活血、化瘀、理气、通
阳、化痰等法;治本, 一般在缓解期应用,以调整阴阳、脏腑、气血为主,有 补阳、滋阴、补气血、调理脏腑等法。
痛经,是妇科的常见病,是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 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者,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痛经发病主要由情 志所伤,起居不慎或六淫等引起,并与体质因素,经期及其前后特殊的体内环 境有一定关系。其病机主要因经期受到上述致病因素影响,导致冲任气血运行 不畅,子宫经血受阻,以致不通则痛,或冲任子宫失于濡养而不荣而痛。
创伤所伴随的疼痛在创伤恢复前为急性疼痛,疼痛也往往比较剧烈,当创 伤愈合后急性疼痛可缓解为慢性疼痛。疼痛是创伤最主要的症状之一,疼痛的 控制直接影响到创伤的预后。
炎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为炎症,是 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各中药的性能
天麻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载天麻"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肝经。功能与主治平肝息风止痉。用于头痛眩暈,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 搐,破伤风"。据高学敏主编的《中药学》载"天麻既息肝风,又平肝阳,为 治眩暈、头痛之要药"。据现代研究表明,天麻富含天麻素,酚性化合物,天麻 多糖,多种氨基酸,微量生物碱,多种微量元素等对人体有益的活性成分。用 电击鼠尾法,证明人工培养天麻与野生天麻均有非常明显的镇痛作用;天麻甙 衍生物乙酰天麻素及天麻甙元对小鼠有镇痛作用。天麻注射液对多种炎症的渗 出和肿胀均有抑制作用,能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血管通透性增加,能抑制 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部肿胀及通透性增加;并能抑制5-HT, PGE2所致大鼠皮肤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人工栽培天麻, 一般天麻及增锌天麻对小鼠均有抗炎作 用。另据临床报道,天麻还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眩暈症,神经疼痛症,脑外伤 综合征,面肌痉挛症,痹证,腰腿痛等。
钩藤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干燥 带钩茎技。始载于《名医别录》,历代本草均有收载。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05年版一部载钩藤"性味与归经甘,凉。归肝、心包经。功能与主 治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用于头痛眩暈,感冒夹惊,惊痫抽搐,妊娠子痫; 高血压"。据高学敏主编的《中药学》载钩藤"既能清肝热,又能平肝阳,故 可用治肝火上攻或肝阳上亢之头胀头痛,眩暈等症"。据现代研究表明,钩藤主 要含有钩藤碱、异钩藤碱,柯诺辛因碱、异柯诺辛因碱、柯楠因碱,二氢柯楠
因碱,硬毛帽柱木碱,黄酮类化合物,儿茶素类化合物,鞣质及萜类化合物等对人体有益的活性成分。据临床报道,钩藤可用于治疗偏头痛,眩暈症,高血 压病等。
灯盏细辛(灯盏花)为菊科植物短葶飞蓬的干燥全草,原系云南民间苗族、 彝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习用草药。灯盏细辛始载于《滇南本草》,并对其性味、
功效做了相应的记载"味苦、辛,性温。小儿脓耳,捣汁滴入耳内;左瘫右痪, 风湿疼痛,水煎或泡酒服"。据《中华本草》载灯盏细辛"味辛、微苦,温。 归肺、胃、肝经......。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活络止痛,消积。主治感冒,风
湿痹痛,瘫痪,胃痛,牙痛,小儿疳积,骨髓炎,趺打损伤"。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载灯盏细辛"性味与归经辛、微苦,温。归心、 肝经。功能与主治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止痛。用于风寒湿痹痛,中风瘫痪, 胸痹心痛。牙痛,感冒"。据现代研究表明,灯盏细辛富含甾醇类成分、黄酮类 成分等有效活性成分,对闭塞性脑血栓引起的瘫痪、冠心病、心绞痛及风湿性 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川芎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 代本草均有记载。原名穹蒡。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载"性 味与归经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能与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胸胁刺痛,趺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据《神农本草经》载"芎,味辛温,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
金创,妇人血闭无子"。据《脾胃论》载"头痛必用川芎"。据高学敏主编的《中 药学》载川芎"辛香升散,能上行头目,祛风止痛,为治头痛要药。前人有: '头痛不离川芎,之说。其治头痛,无论风寒、风热、风湿、血虛、血瘀均可随 证配伍用之。......又可用治牙齿疼痛"。据现代研究表明,川芎富含苯酞衍生物、
双苯酞衍生物、生物碱、有机酸类和有机酸酯类等化学成分。体外试验川弯对 大肠、痢疾、变形、绿脓、伤寒、副伤寒杆菌及霍乱弧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 临床用于防治偏头痛,治疗心血管疾病、眩暈、高血压及脑震荡后遗头暈症等。 金钗石斛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记载。《神农 本草经》记载"...味甘、平,无毒。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虛劳,臝痩, 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长肌肉,逐皮肤邪热,瘫气,定志除惊......"。
《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清胃除虛热,生津,已劳损,以之代茶,开 胃健脾,定惊疗风,能镇涎痰,解暑,甘芳降气"。本产品所釆用石斛为兰科植 物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的干燥茎;为《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 部石斛项下首选品种。金钗石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载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胃、肾经。
功能与主治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 呕,病后虛热,目暗不明。金钗石斛生长于海拔590 ~ 3000米原始深山树林或岩壁上。其主要功效成 分为石斛多糖和石斛生物碱类。石斛生物碱类主要成分有石斛碱 (cfewdra6/we )、石斛次碱(woMow/"e义石斛醚碱(cfe"<irad"e )、 6-羟基石斛 醚碱、4 -羟基石斛醚碱及次甲基石斛素(woZ>///w"/9;/e"e)等。其中石斛多糖 是石斛强壮作用的主要成分,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具有抗肿瘤活性;石斛 碱的药理作用主要表现在抗肿瘤、对心血管、胃肠道抑制作用及止痛退热作用。 中医的阳虚内热是由于Na+-K+-ATP酶活性过高的一种表现,石斛能抑制肾脏 微粒体Na+-K+-ATP酶活性的药理作用与其滋阴清热的功效是相 一致的。
白芷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 品,历代本草均有记载。据《本草汇言》载"白芷,上行头目,下抵肠胃,中 达肢体,遍通肌肤以至毛窍,而利泄邪气。如头风头痛,目眩目昏;如四肢麻 痛,脚弱痿痹;如疮溃糜烂,排脓长肉;如两目作障,痛痒赤涩;如女人血闭, 阴肿漏带;如小儿痘疮,作浆作痒,白芷皆能治之"。据《本草求真》载"白 芷,气温力厚,通窍行表,为足阳明经祛风散湿之药。故能治阳明一切头面诸 疾,如头目昏痛,眉棱骨痛,暨牙龈骨痛,面黑瘢疵者是也"。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载"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胃、大肠、肺经。功 能与主治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 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据现代研究表明,白芷含香豆素类成分、挥发 性成分等有效活性成分。临床上用于治疗头痛,胃痛,关节疼痛,鼻炎、鼻窦 炎,感染性化脓性疾病等。
杜仲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据《神农本草经》载杜仲"主腰脊 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久服,轻身耐老"。 据《名医别录》载杜仲"治脚中酸痛,不欲践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05年版一部载杜仲"性味与归经甘,温。归肝、肾经。功能与主治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肾虛腰痛,筋骨无力,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 血压"。据现代研究表明,杜仲含有木脂素、环烯醚萜类成分、有机酸等有效活 性成分。杜仲注射液能减轻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肿胀,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 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杜仲煎剂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炭疽杆菌、 肺炎球菌等多种病菌有不同程度抑菌作用。杜仲还能治疗坐骨神经痛。
葛根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据《名医别录》载:葛根"疗伤寒中风头痛, 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载葛 根"性味与归经甘、辛,凉。归脾、胃经。功能与主治解肌退热,生津, 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 痢,泄泻;高血压颈项强痛"。据现代研究表明,葛根含黄酮类化合物、酚性化 合物、色氨酸衍生物及其糖甙等有效活性成分。临床上用于治疗头痛、坐骨神经痛、颈推病、伤寒、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 冠心病等。
柴胡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据《药品化义》载"柴胡, 性轻清,主升散,味微苦,主疏散......。凡三焦胆热,或偏头风,或耳内生疮,
或潮热胆痹,或两胁刺痛,用柴胡清肝散以疏肝胆之气,诸症悉愈"。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载柴胡"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肝、 胆经。功能与主治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 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据现代研究表明,柴胡主要含有挥发油、 皂甙、有机酸等有效活性成分。临床上用于治疗渗出性中耳炎、变应性鼻炎、 流行性腮腺炎、成人慢性肾炎、病毒性肝炎、口腔颌面部急性炎症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炎止痛中药及其制备方法,该消 炎止痛药充分利用传统具有消炎止痛的中药材,配方合理,服用安全无毒,具 有消炎、活血、通经络、疏气息风、止痛的作用。其制备方法科学合理,能充 分发挥所用原料的特性,对神经性疼痛、偏头痛、胁痛、牙痛、骨痛、心绞痛、 痛经、创伤性疼痛等疼痛有显著的疗效。
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以制取1000粒计,它釆用下列配比的原料制成新鲜天麻1408g、钩藤86g、 灯盏细辛82g、川芎62g、金钗石斛120g、白芷41g、杜仲86g、葛根26g、柴胡 28g。
本发明所述止痛胶囊的制备步骤为
① 将适量川芎、白芷、柴胡、杜仲分别粉碎成粒度>80目细粉,备用;
② 将适量新鲜天麻经过经破碎、压滤、过100目滤网,得天麻汁液,喷雾 干燥,过100目筛,得天麻提取物;
③ 将适量钩藤、灯盏细辛、金钗石斛、葛根用65%~90%乙醇加热回流提 取2次,每次3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备用;钩藤、灯盏细 辛、金钗石斛、葛根经乙醇提取后的残渣再加水煎煮一次,滤过,与上述提取 液合并,浓缩,喷雾干燥,过100目筛,得干膏粉。加入川芎、白芷、柴胡、 杜仲细粉和天麻提取物,混合均匀,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本发明所述消炎止痛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
① 原材料新鲜天麻采用云南省昭通巿小草坝乡区域,海拔在1400 - 2800 米生长的天麻,且新鲜天麻的采收时间为每年的12月20日到次年的2月20 曰;原材料金钗石斛采用在原始森林下仿野生人工种植的优质金钗石斛;
② 原材料钩藤、灯盏细辛、金钗石斛、葛根经乙醇和水提取后得到的提取200910094750.9
液经浓缩后的相对密度控制为1.05~1.15,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为120±5°C, 出风温度为70土5。C;天麻汁液干燥前的相对密度控制为1.08 ~ 1.14,喷雾干 燥的进风温度为100±5°C,出风温度为75土5。C,设备的塔壁内温度为96。C以
内;
③ 新鲜天麻在加工前保持在< 21°C的温度;
④ 新鲜天麻从出土到榨汁提取加工成粉末的时间为8小时以内;
⑤ 新鲜天麻从清洗到提取加工成粉末的过程中,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应在 6小时以内;
⑥ 新鲜天麻榨汁的加工时间应在2小时以内;
⑦ 新鲜天麻榨汁后得到的汁液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应在30分钟以内。 本发明配伍依据为天麻甘,平。归肝经。平肝息风止痉。用于头痛眩暈,
癫痫抽搐。钩藤甘,凉。归肝、心包经。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用于头痛眩暈, 惊痫抽搐。灯盏细辛、微苦,温。归心、肝经。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止痛。用 于风寒湿痹痛,中风瘫痪,胸痹心痛,牙痛。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头痛,风湿痹痛。金钗石斛味甘滋养,微寒清凉, 能补五脏虛劳贏痩,具疏通经脉气血、清热止痛之特性。白芷辛,温。归胃、 大肠、肺经。散风除湿,通窍止痛。用于感冒头痛,牙痛。葛根甘、辛,凉。 归脾、胃经。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柴胡苦,微寒。归肝、胆经。和 解表里,疏肝,升阳。杜仲甘,温。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全 方配伍,以天麻为君药,平肝阳,镇静止痛,有助于疏通经络,其主要成分天 麻苷及其苷元有镇痛作用,其制剂对多种炎症的渗出和肿胀均有抑制作用;钩 藤、灯盏细辛息风定惊,活血通络止痛;川弯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既能活血 化瘀又能行气祛风止痛;葛根、柴胡其气轻扬升散;金钗石斛、杜仲补肝益肾, 求滋补以治本;白芷治阳明诸痛,引诸药上行巅顶。诸药相配,理气通络,活 血化瘀,行气止痛,通则不痛,补肝益肾,濡润脏腑经络,达标本兼治之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① 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研究开发出的纯中药消炎止痛制剂。
② 配方合理,标本兼治,对人体还有全面调理作用,有利于患者康复。
③ 服用方便,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没有成瘾性和依赖性,不产生抗药性。
④ 制备方法科学合理,适合于产业化发展。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处方新鲜天麻1408g、钩藤86g、灯盏细辛 、川芎62g、金钗石斛120g、 白芷41g、杜仲86g、葛根26g、柴胡28g制备方法以上九味,川芎、白芷、柴胡、杜仲分别粉碎成细粉,备用;新 鲜天麻经过榨汁,过100目滤网,得天麻汁液,喷雾干燥,过100目條,得天麻 提取物;钩藤、灯盏细辛、金钗石斛、葛根用8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 次3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备用;钩藤、灯盏细辛、金钗石斛、 葛根经乙醇提取后的残渣再加水煎煮一次,滤过,与上述提取液合并,浓缩,喷 雾干燥,过100目筛,得干膏粉。加入川芎、白芷、柴胡、杜仲细粉和天麻提取 物,混匀,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处方新鲜天麻画g、钩藤86g、灯盏细辛82g、川芎62g、金钗石斛120g、 白芷41g、杜仲86g、葛根26g、柴胡28g
制备方法以上九味,川芎、白芷、柴胡、杜仲分别粉碎成细粉,备用;新 鲜天麻经过榨汁,过100目滤网,得天麻汁液,喷雾干燥,过80目筛,得天麻 提取物;钩藤、灯盏细辛、金钗石斛、葛根用6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 次3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备用;钩藤、灯盏细辛、金钗石 斛、葛根经乙醇提取后的残渣再加水煎煮一次,滤过,与上述提取液合并,浓 缩,喷雾干燥,过100目筛,得干膏粉。加入川芎、白芷、柴胡、杜仲细粉和 天麻提取物,混匀,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3:
处方新鲜天麻1408g、钩藤86g、灯盏细辛82g、川芎62g、金钗石斛120g、 白芷41g、杜仲86g、葛根26g、柴胡28g
制备方法以上九味,川芎、白芷、柴胡、杜仲分别粉碎成细粉,备用;新 鲜天麻经过榨汁,过100目滤网,得天麻汁液,喷雾干燥,过100目筛,得天麻 提取物;钩藤、灯盏细辛、金钗石斛、葛根用9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 次3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备用;钩藤、灯盏细辛、金钗石斛、 葛根经乙醇提取后的残渣再加水煎煮一次,滤过,与上述提取液合并,浓缩,喷 雾干燥,过100目筛,得干膏粉。加入川芎、白芷、柴胡、杜仲细粉和天麻提取 物,混匀,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本发明试验结果
釆用上述实施例1制成的消炎止痛胶囊,以最大给药量15000mg/kgBM给 小鼠灌胃后,未见动物有中毒症状,无动物死亡,试验结東解剖动物,大体观 察未见异常。
釆用上述实施例l制成的消炎止痛胶囊,通过对41例偏头痛病人进行治疗 观察。 疗效判定标准(1) 显效用药后头痛在8分钟以内减轻,在15分钟内全部消失,并在3小 时以上不复发。
(2) 好转用药后头痛在9-15分钟内减轻,在16-30分钟内消失,并在2小 时以上不复发。
(3) 有效用药后头痛16分钟以上减轻,在31分钟以上消失,并在l小时 以上不复发。
(4) 无效用药后头痛无任何变化。
以上标准中3个条件必须具备,1项不符合则依次按下一级标准处理。 治疗结果通过观察了偏头痛患者41例,治疗组23例,对照组18例。 通过对偏头痛的疗效、发作次数、发作时间等进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显示治 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有效率达91.67%,显效率达到80.77%,且无任何 不良反应。
采用上述实施例l制成的消炎止痛胶囊,通过对48例神经性疼痛病人进行 治疗观察。本发明有效率达98.36%,显效率达到92.83%,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釆用上述实施例l制成的消炎止痛胶囊,通过对28例胁痛病人进行治疗观 察。本发明有效率达86.81%,显效率达到77.62%,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采用上述实施例l制成的消炎止痛胶囊,通过对26例牙痛病人进行治疗观 察。本发明有效率达71%,显效率达到62.11%,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釆用上述实施例l制成的消炎止痛胶囊,通过对30例骨痛病人进行治疗观 察。本发明有效率达89%,显效率达到78.28%,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釆用上述实施例l制成的消炎止痛胶囊,通过对40例心绞痛病人进行治疗 观察。本发明有效率达81.84%,显效率达到73.27%,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釆用上述实施例l制成的消炎止痛胶囊,通过对20例痛经痛病人进行治疗 观察。本发明有效率达78.22%,显效率达到61.91%,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釆用上述实施例l制成的消炎止痛胶囊,通过对26例创伤性疼痛病人进行 治疗观察。本发明有效率达69%,显效率达到57.31%,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釆用上述实施例l制成的消炎止痛胶囊,通过对35例炎症病人进行治疗观 察。本发明有效率达68.11%,显效率达到51.84%,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权利要求
1、一种消炎止痛中药,其特征在于以制取1000粒计,它采用下列配比的原料制成新鲜天麻1408g、钩藤86g、灯盏细辛82g、川芎62g、金钗石斛120g、白芷41g、杜仲86g、葛根26g、柴胡28g。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消炎止痛中药,其特征在于下述原料天麻、钩 藤、灯盏细辛、金钗石斛和葛根采用的是提取物粉;其余原料为粒度>80目的 原药细粉,共同混合均匀成胶囊制剂。
3、 一种消炎止痛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含以下步骤① 将川芎、白芷、柴胡、杜仲分别粉碎,其粒度>80目;② 新鲜天麻提取取新鲜天麻经破碎、压滤、过滤,得到天麻汁液,再经 喷雾干燥,得到天麻提取物;③ 钩藤、灯盏细辛、金钗石斛、葛根提取钩藤、灯盏细辛、金钗石斛、 葛根用65%~9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3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 醇至无醇味,备用;钩藤、灯盏细辛、金钗石斛、葛根经乙醇提取后的残渣再 加水煎煮一次,滤过,与上述提取液合并,浓缩,喷雾干燥,过筛,得干膏粉;④ 加入川芎、白芷、柴胡、杜仲细粉和天麻提取物,混合均匀,装入胶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炎止痛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① 原材料新鲜天麻采用云南省昭通巿小草坝乡区域,海拔在1400-2800 米生长的天麻,且新鲜天麻的釆收时间为每年的12月20曰到次年的2月20 曰;原材料金钗石斛釆用在原始森林下仿野生人工种植的金钗石斛;② 原材料钩藤、灯盏细辛、金钗石斛、葛根经乙醇和水提取后的得到的提取液经浓缩后的相对密度控制为1.05 ~ 1.15,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为120±5°C, 出风温度为70±5°C;天麻汁液喷雾干燥前的相对密度控制为1.08-1.14,喷雾 干燥的进风温度为100±5°C,出风温度为75士5。C,设备的塔壁内温度为96。C 以内。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炎止痛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新鲜天麻 在加工前保持在《21'C的温度。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炎止痛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新鲜天麻 从出土到榨汁提取加工成粉末的时间为8小时以内。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炎止痛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新鲜天麻 从清洗到提取加工成粉末的过程中,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应在6小时以内。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炎止痛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新鲜天麻 榨汁的加工时间应在2小时以内完成。
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炎止痛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新鲜天麻 榨汁后得到的汁液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应在30分钟以内。
全文摘要
一种消炎止痛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选用新鲜天麻、钩藤、灯盏细辛、川芎、仿野生人工种植的金钗石斛、白芷、葛根、柴胡、杜仲为原料,其中川芎、白芷、柴胡、杜仲粉碎成细粉,备用;新鲜天麻经过榨汁,过滤得汁液,喷雾干燥,过筛,得天麻提取物;钩藤、灯盏细辛、金钗石斛、葛根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备用,乙醇提取后的残渣再加水煎煮一次,滤过,与上述提取液合并,浓缩,喷雾干燥,过筛,得干膏粉;加入川芎、白芷、柴胡、杜仲细粉和天麻提取物,混合均匀,填充胶囊制成消炎止痛胶囊。本发明为纯中药制剂,具有消炎止痛的疗效,服用安全无毒,没有依赖性、成瘾性,标本兼治。
文档编号A61K36/88GK101612326SQ200910094750
公开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2日
发明者陶国闻 申请人:陶国闻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