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红血丝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4412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治疗红血丝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红血丝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背景技术
“红血丝”,是西北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很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医学上叫“毛细血 管扩张症”。“红血丝”主要是因为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或一部分毛细血管位置表浅引起的面 部现象,红血丝患者面部看上去比一般正常肤色红,人们常称高原脸或红脸蛋,有的仅仅是 两侧颧部发红,边界呈圆形,一般呈丝线状排列。这种皮肤薄而敏感,过冷、过热、情绪激动 时脸色更红。严重者还会形成沉积性色斑,难以治愈,不仅影响外表的美丽,还会给心理造 成阴影,给正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去除红血丝不仅有必要,而且迫在眉睫。“红血丝”临床表现双脸颊泛红或血丝外露,激动刺激、紧张刺激、愤怒刺激、寒冷 刺激、狂风刺激、高温刺激、妆品刺激、护理刺激、热水刺激、冷水刺激、饮食刺激、压迫刺激、 月经前或月经期间或排卵期间均会不同程度加重。引起“红血丝”的原因很多,归纳如下1、地域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由于长期生活和工作在高原、寒冷、强风、强紫外线的 地区而引发。主要解决办法首先是脱离恶劣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其次根据情况对症治疗。2、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据医学研究证明,有15%的毛细血管扩张症与遗传关 系密切,目前尚无较好对策。3、生理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由于害羞、紧张、愤怒、激动等因素致使肾上腺激素分 泌一过性增高而引起毛细血管扩张。一般不属治疗范畴。4、内脏疾病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由于心、肺等疾病而引起的继发性毛细血管扩张 症。应抓紧治疗原发疾病,当原发疾病治愈后,此症状可自行消退。5、皮损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由于在治疗一些皮肤疾患时长期使用激素类外擦药 物、或滥用乱用化妆品、或诸如脱皮换肤等错误的治疗措施以及过于频繁的皮肤护理均会 导致皮肤结构和功能严重受损,皮肤免疫力低下,毛细血管扩张。对于各种“红血丝”的治疗,目前还处于预防和护理阶段,并没有特别有效治疗手 段和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红血丝的中药组合物。红血丝的病理改变是角质层变薄,皮下毛细血管扩张淤血后所呈现在面部的红色 网状。因此,中医治疗“红血丝”的原则是根据红血丝的发病机理从内到外彻底的治疗方 可祛除。从内宜活血化瘀,清除毛细血管的血瘀,从外宜修复面部角质层,提高皮肤屏障功 能。本发明选用天门冬、牡丹皮、红花为原料药,使各原料药的功效共奏达到治疗毛细 血管扩张症,实现去除红血丝的目的。
天门冬,又名天冬,甘、苦、大寒,归肺、肾经,清肺降火,滋阴润燥。通常用于肺热 证、热病伤阴证、肠燥便秘证。本品入肺经,而肺主皮毛,通过治肺以治皮;又可润肠通便,而 肺与大肠相表里,通过通便以治皮;本品又是长寿养生之品;本品可滋阴,而中医又有“阴 常不足,阳常有余”经验理论。所以本品用于毛细血管扩张症有其独到之处。《别录》“保 定肺气,祛寒热,养肌肤……”。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通常用于温热病证、血 瘀证、疮痈证。现代研究表明,有调节心血管系统作用、抗动脉硬化作用、抗炎作用、镇痛作 用、镇静作用、调节免疫作用。临床研究表明其可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瘙痒性皮肤 病等多种皮肤问题。经我们多年临床研究,表明其有很好的皮肤修复及祛红血丝作用。《本 草纲目》“和血,生血,凉血,治血中伏火,除烦热。”红花,辛、温,归心、肝经,活血祛瘀、通经。通常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癥瘕痞 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对心血管、血脂、血压、神经系统、生殖系统有 很好的调节作用,还有镇静、抗缺氧、抗疲劳、抗炎抗菌等作用。临床可用于静脉炎、局部硬 结肿块、多形性红斑、结节性红斑、外伤及褥疮、神经性皮炎、扁平疣、过敏性鼻炎,目前尚未 见到有用于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治疗文献,经我们多年研究其对本症有治疗作用。本发明以天门冬、牡丹皮、红花为原料进行组合,使三者的功效共奏,滋阴润燥、凉 血活血、清肺降火、散瘀祛红,清除毛细血管的血瘀,从而实现从外修复面部角质层,提高皮 肤屏障功能,以达到去除红血丝的目的。本发明药物的作用机理为滋阴润燥,凉血活血,清肺降火,活血化瘀,使毛细血管 内瘀血化去,改善了血管的循环,毛细血管的弹性恢复原状、结构回复原态,从而使毛细血 管瘀散红退,最终面部皮肤康复。大量试验和临床总结,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各原料药在以下重量份的范围内,对 祛红血丝都具有很好的效果天门冬5 15份,牡丹皮5 15份,红花1 10份。优选配比天门冬8 12份,牡丹皮8 12份,红花2 5份。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按中药药剂学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成各种内服制剂。 内服制剂主要有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散剂、丸剂(包括水丸、蜜丸、糖衣丸、胶丸、肠溶丸 或滴丸)、微型胶囊或口服液、茶剂等。下面是本发明用于治疗红血丝的中药组合物的临床试验资料1.试验对象与方法1. 1受试物本发明的胶囊剂药物,由甘肃青黛中草药美容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提{共。1. 2受试对象按不同类型选择1995年 1997年期间的100例年龄在18 53岁以内的女性红 血丝患者。地域性红血丝20例,遗传性红血丝20例,生理性红血丝20例,内脏疾病性红血 丝20例,皮损性红血丝20例。1. 3诊断标准地域性红血丝病例来自甘肃甘南地区,有明确地域特征(高海拔,寒冷,缺氧,紫 外线强);遗传性红血丝则选择父母双方有一方有红血丝病史者;生理性红血丝患者一般年龄较小;内脏疾病性红血丝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存在,但接受治疗红血丝时其 原发病已痊愈;皮损性红血丝都是由于其它皮肤病之后遗症及治疗不当之后遗症。1. 4治疗方法服用本品胶囊0. 3g/粒,每日三次,每次5粒,30天为一疗程,一般观察3 6疗 程。治疗期间禁止做换肤术、皮肤磨削术以及深层洁肤。少吃刺激食品,每天延长睡眠时间 1 2小时。2.疗效判断红血丝全部消除者为痊愈,消除50%以上者为显效,消除30%以上者为有效,消 除30%以下者为无效。3.试验结果地域性患者痊愈5例,占25% ;显效8例,占40% ;有效5例,占25% ;无效2例, 占 10%。遗传性患者痊愈9例,占45% ;显效5例,占25% ;有效3例,占15% ;无效3例, 占 15%。生理性患者痊愈16例,占80% ;显效4例,占20%。内脏疾病性患者痊愈13例,占65% ;显效3例,占15% ;有效2例,占10% ;无效 2例,占10%。皮损性患者痊愈17例,占85% ;显效2例,占10% ;无效1例,占5%。4.统计数据的分析红血丝治疗难易程度依次为地域性、遗传性、内脏疾病性、皮损性、生理性。5.结论上述临床实验表明,本发明的药物对毛细血管扩张症具有明确治疗及调养作用。 虽然对各种红血丝治疗效果不均衡,但依然都有效;另外本发明采用药食同源的原料药为 组分,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本发明片剂药物的制备配方以重量份计天门冬10份,牡丹皮10份,红花3份。工艺按中药药剂学制备片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成片剂药物。实施例2、本发明胶囊剂药物的制备配方以重量份计天门冬8份,牡丹皮8份,红花2份。工艺按中药药剂学制备胶囊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成胶囊剂药物。实施例3、本发明散剂药物的制备配方以重量份计天门冬12份,牡丹皮12份,红花2份。工艺按中药药剂学制备散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成散剂药物。实施例4、本发明颗粒剂药物的制备配方以重量份计天门冬10份,牡丹皮8 份,红花2份。工艺按中药药剂学制备颗粒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成颗粒剂药物。实施例5、本发明滴丸剂药物的制备
配方以重量份计天门冬12份,牡丹皮10份,红花2份。工艺按中药药剂学制备滴丸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成滴丸剂药物。实施例6、本发明水丸剂药物的制备配方以重量份计天门冬8份,牡丹皮12份,红花3份。工艺按中药药剂学制备水丸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成水丸剂药物。实施例7、本发明蜜丸剂药物的制备配方以重量份计天门冬8份,牡丹皮8份,红花5份。工艺按中药药剂学制备蜜丸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成蜜丸剂药物。实施例8、本发明口服液药物的制备配方以重量份计天门冬15份,牡丹皮10份, 红花1份。工艺按中药药剂学制备口服液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成口服液药物。实施例9、本发明茶剂药物的制备配方以重量份计天门冬10份,牡丹皮8份,红花1份。工艺按中药药剂学制备茶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成茶剂药物。
权利要求
一种用于治疗红血丝的中药组合物,是以天门冬、牡丹皮、红花为原料药,按药剂学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成的内服制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治疗红血丝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由以下 重量份进行配比天门冬5 15份,牡丹皮5 15份,红花1 10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治疗红血丝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药重量 份如下天门冬8 12份,牡丹皮8 12份,红花2 5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治疗红血丝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散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治疗红血丝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片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治疗红血丝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胶囊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治疗红血丝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丸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治疗红血丝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冲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治疗红血丝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茶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红血丝的中药组合物,其以天门冬、牡丹皮、红花为组分,协同共奏其滋阴润燥、凉血活血、清肺降火、散瘀祛红、养颜美容之功效。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经十余年研究资料证明,对毛细血管扩张症有明确的治疗调养作用。因此,可采用中药药剂学的常规工艺制成各种内服制剂。
文档编号A61K9/14GK101829263SQ20101019083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9日
发明者贾孝荣 申请人:兰州古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