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靶向丹参酮口服油包油纳米乳的组方及制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5240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脑靶向丹参酮口服油包油纳米乳的组方及制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靶向制剂载体,具体是一种用作脑靶性丹参酮口服油包油型纳米乳,它可被用作一个或多个脑活性成分的溶媒或载体,并由此制备成纳米级分散的靶向制剂。
背景技术
丹参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与其保护脑线粒体功能、改善其能量代谢、抗氧化作用有关。同时丹参酮能明显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内皮细胞表而表达细胞间孰附分子和E-选择素,减少中性粒细胞在脑缺血区组织浸润,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减轻脑水肿。丹参酮是血小板活化因子的高效抑制剂,临床上用于脑血管性和神经系统性疾病。目前市场上丹参酮制剂为口服胶囊剂和注射剂,但口服胶囊或注射给药后,由于脑组织受血脑屏障(BBB)的保护,使丹参酮不易进入脑组织,从而使脑血管性和中枢神经系统(CNS)诊断及治疗的效果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检索表明,目前还没有脑部靶向性的口服丹参酮制剂。本发明是将丹参酮溶于人体可接受的、并且高度安全的内相溶剂中,再将该内相含药溶液以纳米大小的液滴分散在植物油等安全性的外相中,制备成油包油型微乳。并可按通常方式制备成软胶囊。本发明利用不含水的互不溶的双油相制成的油包油型微乳技术,将脑活性物质研制成油包油型微乳,口服后,在该制剂较高的脂溶性和纳米颗粒的双重作用下,实现脑活性药物的脑部靶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口服给药途径将治疗脑血管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丹参酮靶向到脑部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口服制剂给药后,药物在脑内富集,并可在脑部较长时间发挥疗效。可提供高于相等剂量普通口服剂给药后的脑内药物浓度和脑内滞留时间,提高对相应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同时降低肝、肾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以减少对肝、肾的毒性。本发明制剂在达到脑内药物有效治疗浓度的同时,避免了普通口服剂在药物动力学上的缺点和临床注射给药给患者带来的不便。本发明适合用于预防和治疗血管性脑血管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作脑靶向的药物载体纳米乳,其特征在于,其组方包括内相药用溶剂、外相油脂、表面活性剂和脑活性成分;其重量分配比例范围为内相药用溶剂 l_8g外相油脂2_20g表面活性剂 3_5g脑活性药物 0.2_7g其中,内相药用溶剂为药学中可以接受的极性较大的有机溶剂,选自乳酸及其酯、油酸及其酯、亚油酸及其酯、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上述中的一种或多种之混合物;外相油脂为药学中可以接受的药用油,选自植物油、中链脂肪酸甘油酯、液体石蜡,上述中的一种或多种之混合物;表面活性剂为药学中可以接受的药用表面活性剂,选自磷脂及其聚氧乙烯、聚丙烯酰胺修饰物,司盘类,上述中的一种或多种之混合物;脑活性成分为脑血管、中枢神经系统有药理活性的药物包括但不限于丹参酮。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用作脑靶向的丹参酮纳米乳,其特征在于其各组分重量比例为大豆油3 5g
丙二醇1 3g
油酸酯1. 5 3. Og
磷脂1. 6 3. 2g
丹参酮0. 6 1. 8g。
将上述各物质混合轻搅拌至透明即可。
用作脑靶向的丹参酮纳米乳,其特征在于其各组分重量比例为
色拉油5 8g
甘油1 2g
乳酸酯1 2g
司盘2. 0 3. 6g
丹参酮0. 6 1. 8g。
将上述各物质混合,轻轻搅拌至透明即可。
用作脑靶向的丹参酮纳米乳,其特征在于其各组分重量比例为
中链脂肪酸甘油酯 3 5g
聚乙二醇4001 3g
油酸1 3g
聚氧乙烯磷脂1. 8
丹参酮0. 6 1. 8g。
将上述各物质混合,轻轻搅拌至透明即可。通过以下实施例可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用作脑靶向的丹参酮纳米乳,其特征在于其各组分重量比例为大豆油5g丙二醇3g油酸酯2g磷脂2.4g丹参酮2. 5g。将上述各物质混合,轻轻搅拌至透明即可。具体实施例2用作脑靶向的丹参酮纳米乳,其特征在于其各组分重量比例为
色拉油3g
甘油2g
乳酸酯Ig
司盘2. 8g
丹参酮0. 6g。
将上述各物质混合,轻轻搅拌至透明即可。
具体实施例3
用作脑靶向的丹参酮内米乳,其特征在于其各组分重量比例为
中链脂肪酸甘油酯3g
聚乙二醇4002g
油酸Ig
聚氧乙烯磷脂1.8g
丹参酮1. 5g。
将上述各物质混合,轻轻搅拌至透明即可。
以上处方大鼠灌胃后,与丹参酮混悬液相比,本专利丹参酮纳米乳脑靶向 丨
3. 6以上,脑组织滞留时间延长4倍。这些结果是已知丹参酮口服制剂在脑组织中含量的最高报道值。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作脑靶向的药物载体纳米乳,其特征在于,其组方包括内相药用溶剂、外相油脂、表面活性剂和脑活性成分;其重量分配比例范围为内相药用溶剂 1-8份外相油脂2-20份表面活性剂 3-5份脑活性药物 0. 2-7份其中,内相药用溶剂为药学中可以接受的极性较大的有机溶剂,选自乳酸及其酯、油酸及其酯、亚油酸及其酯、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上述中的一种或多种之混合物;外相油脂为药学中可以接受的药用油,选自植物油、中链脂肪酸甘油酯、液体石蜡,上述中的一种或多种之混合物;表面活性剂为药学中可以接受的药用表面活性剂,选自磷脂及其聚氧乙烯、聚丙烯酰胺修饰物,司盘类,上述中的一种或多种之混合物;脑活性成分为脑血管、中枢神经系统有药理活性的药物,包括但不限于丹参酮等。
2.根据权利要求1,用作脑靶向的丹参酮纳米乳,其特征在于其各组分重量比例为 色拉油3 5g甘油2 3g乳酸酯1 3g磷脂2. 4 4. 8g丹参酮1 4g将上述各物质混合轻搅拌至透明即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具有脑靶向性的丹参酮口服油包油型微乳制剂,适合于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本发明制剂利用纳米颗粒特性和增加制剂的脂溶性的组合,促进药物透过血脑屏障,提高药物在脑内选择性富集,提供较高的脑内药物浓度,同时明显增加药物在脑内滞留时间,从而提高对相应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文档编号A61K31/58GK102293744SQ201010211728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8日
发明者范燕妮, 鲁传华 申请人:安徽中医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