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5223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的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国内肝炎病毒携带者约1. 2亿,肝炎患者达3000 多万。肝炎发展成肝纤维化、肝硬化乃至肝癌的比例非常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寿命和生存 质量。另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以及药物性肝病的发病率有不断增加的趋势。由此可见, 开发治疗肝胆疾病的药物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茵陈蒿汤始载于汉代张仲景的著作《伤寒论》“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 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热,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 陈蒿汤主之。茵陈蒿六两,桅子十四枚,大黄二两。右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陈,减六升,内 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 也。”方中茵陈为治黄疸之专药,能清泄肝胆郁热,且能利湿以退黄疸,为君药;桅子清利三 焦湿热,为辅药;大黄降泄瘀热,为佐使药。大量统计资料显示,在对于黄疸型肝炎的治疗 中,茵陈蒿汤对于降低黄疸指数,缩短病程,减轻症状以及恢复肝功能均有显著效果。茵陈是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ffaldst. et Kit.或茵陈蒿 Artemisia capillarie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6 IO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至 花初开时采割,除去杂质和老径,晒干。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花茵 陈”(中国药典2010版,223页)。茵陈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清热利湿,利胆退 黄。茵陈中主要含有挥发油、有机酸、黄酮、香豆素、色原酮类等化学成分,其中有机酸类化 合物是幼苗及抽茎时期含量最高的有效成分,代表性的有机酸有绿原酸、异绿原酸A/B/C、 新绿原酸及其异构体等。花茵陈中含有较多的有机酸(绿原酸类及阿魏酰喹尼酸类)、黄 Sll类化合物(Characteriza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 inthe Chinese herbal drug Artemisia annua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to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AND BIOMEDICAL ANALYSIS 卷47 期3 页 516-525),花茵陈的花蕾中含有含量较高的香豆素、色原酮类成分。不论是绵茵陈还是花茵 陈,其绿原酸类化合物能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物对肝细胞的破坏作用,具有保肝作用。桅子是茜草科植物山桅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苦,寒。 归心、肺、三焦经。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效。桅子中主要含有环烯醚萜苷类、 藏红花素类、绿原酸类、挥发油、多糖等化合物,目前已知桅子中含有十几种环烯醚萜苷类 化合物,包括桅子苷、羟异桅子苷、桅子苷酸、京尼平苷等。桅子苷是桅子中一种重要的环烯 醚萜类苷,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具有清热解烦、凉血止血的功效,可用作抑菌剂及清热 解毒剂;桅子苷还具有利胆消炎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及胆道感染等。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大黄苦、寒。归 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大黄的炮制品有多种类型,如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等,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大黄炭凉 血化瘀止血。大黄所含有的化学成分种类繁多,目前已知的有鞣质类、蒽醌衍生物类、芪类、 苯丁酮苷类、萘衍生物类、色原酮类等。鞣制及其前体占生大黄总成分的10% 30%,属水 解型鞣质的有30多个,属缩合型鞣质的有37个。蒽醌衍生物约占生大黄总成分的3% 5%,大部分为葡萄糖结合苷,游离苷元有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 等。二蒽酮类有掌叶二蒽酮A、B、C,大黄二蒽酮A、B、C及番泻苷A、B、C、D、等。此外,大黄 还含有糖类、有机酸、无机物、游离氨基酸及蛋白质、挥发性化合物等。经炮制后,具有强泻 下作用的番泻苷类含量急剧下降,因此制大黄较生大黄泻下力缓。大黄具有保肝、利胆作 用,可明显降低SGPT活性,恢复肝细胞的正常功能,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肝细胞RNA合成; 刺激人体产生干扰素;增强犬胆囊收缩,松弛奥狄括约肌;疏通肝内毛细血管,从而促进肝 脏功能的恢复,阻止轻型肝炎向重型肝炎转化,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传统茵陈蒿汤汤剂是按方配药,加水共煎而得,该方法存在服用量大,不方便,质 量不可控等诸多缺点。中药复方是一复杂体系,起疗效作用的物质通常是一类或多类有活 性的化合物,它们起到有主次、多靶点、有机整体协同的治疗效果。将复方中不同类型的化 合物,采用现代提取、分离方法,将其制成组成相对明确,有效成分含量可控的提取物(即 有效组分),然后通过组分配伍配制成组分中药,达到减毒增效的效果,同时减少药物的服 用量,是开发现代中药制剂的一种新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传统的茵陈蒿汤汤剂存在服用量大、不方 便、质量不可控等缺陷,而提供了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能够有效 改善肝功能指标,减轻由胆汁郁积引起的肝纤维化程度,疗效优于原药材配伍方的疗效,且 药物组分清楚,质量容易控制。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其包含下列成分茵陈提取物、桅子提取物、大黄 提取物I和大黄提取物II ;其中,所述的茵陈提取物、桅子提取物、大黄提取物I和大 黄提取物II的重量份数比为1 0. 2 0. 2 0. 2 1 10 15 15,较佳的为 1 0. 2 0. 2 0. 2 1 5 5 5 ;更佳的为 1 1 1 1 1 3 10 10 ; 以上比例为各提取物干重的重量份数比;所述的茵陈提取物中,有机酸类化合物占茵陈提取物干重的质量百分含量大于 8%,优选10% 15%,其中,绿原酸占茵陈提取物干重的质量百分含量大于等于3%,更佳 的为4. % 6% ;所述的桅子提取物中,桅子苷占桅子提取物干重的质量百分含量大于或 等于40 %,优选55 % 60 % ;所述大黄提取物I中,大黄多糖占大黄提取物I干重的质量百 分含量大于40 %,优选62% 65% ;所述大黄提取物II中,大黄鞣质占大黄提取物11干 重的质量百分含量大于或等于8%,优选10% 12%,其中,没食子酸占大黄提取物II干重 的质量百分含量大于或等于1 %,优选为大于或等于2 %。本发明中,所述的茵陈较佳的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或其炮制 品;所述桅子较佳的为茜草科植物桅子的干燥成熟果实或其炮制品;所述大黄较佳的为蓼 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根茎或其炮制品。本发明中,制备茵陈提取物、桅子提取物和两种大黄提取物的原料,即茵陈、桅子和大黄的重量份数比较佳的为1 (0.1-2) (0.1-2)。本发明中,所述的茵陈提取物可按照中国专利CN101580447A中的方法制得。所述 的桅子提取物可按中国发明专利CN101012248A(申请号为200710037097. 3)方法制得。所述的茵陈提取物可由下列方法制得(1)将绵茵陈药材和体积百分比为0% 30%乙醇水溶液加入到提取设备中,加 热回流提取0. 5 2小时,乙醇水溶液为绵茵陈药材质量的10 25倍,提取1 3次,经 过滤制得绵茵陈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绵茵陈药材体积的1 3倍;(2)在步骤(1)制得的绵茵陈提取液中加入乙醇水溶液,乙醇水溶液的体积百分 比为60% 80%,放置10 14小时,离心,过滤得到清液,减压浓缩至绵茵陈药材体积的 1 3倍,制得绵茵陈浓缩液;(3)将步骤⑵制得的绵茵陈浓缩液,用浓度为0. 1 2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绵 茵陈浓缩液的pH至2 5,过滤,制得绵茵陈滤液;(4)将步骤(3)制得的绵茵陈滤液,经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先用2 3倍柱体积的 水洗脱杂质并弃去清洗液,再用3 6倍柱体积、体积百分比为40 60%乙醇水溶液洗脱, 洗脱液浓缩干燥后,制得茵陈提取物。其中,所述的大孔吸附树脂较佳的为苯乙烯大孔吸附树脂。所述的桅子提取物可由下列方法制得(1’)将桅子果实粗粉用体积百分比50% 80%的乙醇水溶液于提取设备中加热 回流提取15 60分钟,乙醇水溶液为生药粗粉质量的8 12倍,提取1 3次,经离心、 过滤得到桅子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生药体积的3 5倍;(2’ )将由步骤(1’ )所得的桅子提取浓缩液经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先用体积百分 比为0 10%的乙醇水溶液洗脱杂质,后用体积百分比25% 35%的乙醇水溶液洗脱,将 洗脱液浓缩干燥后即得桅子提取物。其中,步骤(2’)中进行洗脱时所用乙醇水溶液的使用量较佳的为3 6倍柱体 积。所述的大孔吸附树脂较佳的为苯乙烯大孔吸附树脂。本发明中,所述的大黄提取物I可由下列方法制得(1”)将大黄用水或乙醇水溶液进行回流提取,将提取液过滤,取上清液,即得大黄 提取液;(2”)将步骤(1)制得的大黄提取液浓缩至与生药的体积质量比为0. 5_3ml/g,加 入体积百分含量95%乙醇水溶液至含醇量达60% 80% (体积百分含量),静置8 24 小时,过滤,用乙醇水溶液洗涤沉淀,干燥,即得大黄提取物I。步骤(1”)中,所述的乙醇水溶液的体积百分含量较佳的为大于0,小于或等于 30% ;所述的回流提取的时间较佳的为10-60分钟,提取的次数较佳的为1-3次。步骤(2”)中,所述的静置的温度较佳的为2 10°C;洗涤沉淀的乙醇水溶液的体 积百分含量较佳的为50% 95%。本发明中,所述的大黄提取物II可由下列方法制得将制备大黄提取物I的步骤 (2”)中过滤后得到的上清液浓缩,干燥,即可。本发明中,将上述各成分简单混合,即可制得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肝脏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的肝脏疾病较佳的为肝炎、胆汁郁积引起的黄疸或肝纤维化。根据需要,按照本领域的知识,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与药学上各种常用添加剂 (如稀释剂和赋形剂等)制成药物组合物。除特殊说明外,本发明涉及的原料和试剂均市售可得。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1、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药效物质基础明确,包括配伍比例明确的茵陈有机酸提取 物、桅子环烯醚萜苷提取物、大黄多糖提取物与大黄鞣质提取物。2、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各成分的制备方法工艺稳定,因此所制备出的药物产品 各批次之间质量差异小。3、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的药物配方,茵陈有机酸提取物、桅子环烯醚萜苷提取 物、大黄多糖提取物与大黄鞣质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可测,因此能有效控制本发明的药物 产品的质量。4、本发明通过大鼠胆总管结扎肝纤维化实验、DMN诱导肝纤维化实验、ANIT小鼠 急性肝损伤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茵陈有机酸、桅子环烯醚萜苷、大黄多糖与大黄鞣质按比 例相配伍具有最佳的药效作用,能够有效改善肝功能指标,减轻由胆汁郁积引起的肝纤维 化程度,疗效优于原药材配伍方的疗效。


图IA为波长260nm时,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的HPLC指纹图谱。图IB为波长330nm时,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的HPLC指纹图谱。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药物颗粒对二甲基亚硝胺(DMN)模型的 治疗效应的肝组织病理切片(显微镜照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用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受其限制。实施例1、治疗肝脏疾病的药物片剂的制备—、茵陈提取物的制备茵陈提取物参照中国发明专利101580447A制备准确称取绵茵陈1. 8kg,加入32L 体积百分含量为14%乙醇进行回流提取,提取时间为lh,收集提取液;然后再向残渣中加 入32L体积百分含量为14%乙醇进行回流提取,提取时间为lh,收集提取液。将两次的提 取液混合,冷却至室温,过滤,取滤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得到3L提取物浸膏。在浸膏中加 入体积百分含量为95%乙醇,调节至含醇量为70%,静置过夜,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无醇 味,用水稀释至2L,再用0. 3mol/L的盐酸调节pH至2. 5。离心,得上清液。采用预处理好的弱极性大孔吸附树脂柱(在树脂柱中填充以聚苯乙烯或聚二乙 烯苯为骨架的型号为HZ-816的树脂填料(上海华震科贸有限公司)),对上述获得的2L茵 陈提取液进行分离纯化。茵陈提取液以l/4BV/h(lBV/h即每小时按1倍柱床体积的流量) 流速上柱吸附后,用3倍树脂体积的去离子水冲以lBV/h的流速冲洗除树脂柱,以除去多 糖等水溶性杂质,弃去洗脱液;再用3倍于树脂柱床体积的体积百分含量为50%的乙醇以 l/2BV/h的流速洗脱树脂柱,收集洗脱液,得到茵陈有机酸洗脱液。
将上述洗脱液于60°C以下减压浓缩至稠浸膏,然后于真空烘箱内60°C真空干燥 至恒重,得绵茵陈提取物粉末28g (有机酸的含量用HPLC检测达10%,其中绿原酸的含量为 4. 7%。色谱条件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体积分数为0. 的乙酸为流动 相A,以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0-30min,5% -30% B ;流速0. 8ml/min ;检测波长324nm ; 柱温30°C )。二、桅子提取物的制备桅子提取物参照中国发明专利CN101012248A制备准确取干燥桅子果实粗粉 1.0kg,加入IOL体积百分含量为65%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时间lh,收集提取液。然后再向 残渣中加入IOL体积百分含量为65%乙醇进行回流提取,提取时间为lh,收集提取液。将 两次的提取液混合,冷却至室温,过滤,取滤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加水稀释提取液至体积/ 生药比约为4 1,离心,得上清液。采用预处理好的弱极性大孔吸附树脂柱(在树脂柱中填充以聚苯乙烯或聚二乙 烯苯为骨架的型号为HZ-816的树脂填料(上海华震科贸有限公司))对上清液进行分离纯 化。上清液以l/4BV/h流速上柱吸附,用5倍床层体积水洗,弃去洗脱液;再以体积百分含 量为30%乙醇l/2BV/h的流速洗脱,收集洗脱液,得到桅子环烯醚萜苷洗脱液。将上述洗脱液于60°C以下减压浓缩至稠浸膏,然后于真空烘箱内60°C真空干燥 至恒重,得桅子提取物粉末58g(以HPLC法测得其中桅子苷的含量为55%。色谱条件以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体积分数为75 %的甲醇水溶液流动相,流速0. 7ml/ min ;检测波长238nm ;柱温30°C )。三、大黄提取物的制备准确称取酒制大黄饮片600g,加入6L去离子水进行回流提取,提取时间为15min, 收集提取液;然后再向残渣中加入4. 2L去离子水进行回流提取,提取时间为20min,收集提 取液。将两次的提取液混合,冷却至室温,过滤,取滤液减压浓缩至体积/生药比约为2 1, 加入体积百分数为95%乙醇至含醇量达70%,低温静置过夜,过滤。将上述滤液于60°C以下减压浓缩至稠浸膏,然后于真空烘箱内60°C真空干燥至 恒重,得制大黄鞣质提取物粉末约IOIg(大黄提取物II)(以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得其中大黄 鞣质的含量为10%。以HPLC法测得其中没食子酸的含量为2%。色谱条件以十八烷基 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体积分数为0.1%的乙酸为流动相A,以甲醇为流动相B,A B = 98 2,流速 1. Oml/min ;检测波长 270nm ;柱温 30°C )。将上述滤渣用体积百分数为95%乙醇洗涤,然后于真空烘箱内60°C真空干燥至 恒重,得到制大黄多糖提取物95g (大黄提取物I)(以可见分光光度法——苯酚硫酸法测得 其中大黄多糖的含量为62%)。四、治疗肝脏疾病的药物片剂的制备取上述步骤一制备的茵陈提取物粉末20g、上述步骤二制备的桅子提取物粉末 40g,上述步骤三制备的制大黄鞣质提取物粉末65g以及制大黄多糖提取物粉末95g,将四 者混合均勻,再加入44g乳糖,(加入乳糖的重量是四个提取物粉末重量之和的20%)和 44g微晶纤维素(加入微晶纤维素的重量是四个提取物重量之和的20% ),混合均勻后, 加入适量95%乙醇溶液制成软材,过18 20目筛制成湿颗粒后,于60°C下对药物颗粒进 行干燥,再加入质量分数为0. 5%的硬脂酸镁lg,混勻后,压片得到治疗肝脏疾病的药物片剂。将该药物片剂进行HPLC分析,见图IA和图1B。实施例2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取实施例1中的茵陈提取物干燥粉末、桅子提取物干燥粉末、制大黄鞣质提取物 干燥粉末、制大黄多糖提取物干燥粉末按比例混合,用生理盐水配为4个不同浓度的组分 药物组溶液,4个药物组中各提取物的具体浓度见表1。表IDMN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实验药物组成(g/ml)
权利要求
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成分茵陈提取物、栀子提取物、大黄提取物I和大黄提取物II;其中,所述的茵陈提取物、栀子提取物、大黄提取物I和大黄提取物II的重量份数比为1∶0.2∶0.2∶0.2~1∶10∶15∶15,以上比例为各提取物干重的重量份数比;所述的茵陈提取物中,有机酸类化合物占茵陈提取物干重的质量百分含量大于8%,其中,绿原酸占茵陈提取物干重的质量百分含量大于等于3%;所述的栀子提取物中,栀子苷占栀子提取物干重的质量百分含量大于等于40%;所述大黄提取物I中,大黄多糖占大黄提取物I干重的质量百分含量大于40%;所述大黄提取物II中,大黄鞣质占大黄提取物II干重的质量百分含量大于等于8%,其中,没食子酸占大黄提取物II干重的质量百分含量大于等于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茵陈提取物、桅子提取物、大 黄提取物I和大黄提取物II的重量份数比为1 0. 2 0. 2 0. 2 1 5 5 5,以 上比例为各提取物干重的重量份数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茵陈提取物、桅子提取物、大 黄提取物I和大黄提取物II的重量份数比为1 1 1 1 1 3 10 10,以上比 例为各提取物干重的重量份数比。
4.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茵陈提取物中,有 机酸类化合物占茵陈提取物干重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 15%,其中,绿原酸占茵陈提取 物干重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 7% 6% ;所述的桅子提取物中,桅子苷占桅子提取物干重的 质量百分含量为55% 60% ;所述大黄提取物I中,大黄多糖占大黄提取物I干重的质量 百分含量为62% 65% ;所述大黄提取物II中,大黄鞣质占大黄提取物II干重的质量百 分含量为10% 12%,其中,没食子酸占大黄提取物II干重的质量百分含量为大于等于 2 % 0
5.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茵陈为菊科植物 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或其炮制品;所述的桅子为茜草科植物桅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或其炮制品;所述的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根茎或其 炮制品。
6.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备茵陈提取 物、桅子提取物和两种大黄提取物的原料,即茵陈、桅子和大黄的重量份数比为 1 (0. 1-2) (0. 1-2)。
7.如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茵陈提取物由下 列方法制得(1)将绵茵陈药材和体积百分比为0% 30%乙醇水溶液加入到提取设备中,加热回 流提取0. 5 2小时,乙醇水溶液为绵茵陈药材质量的10 25倍,提取1 3次,经过滤 制得绵茵陈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绵茵陈药材体积的1 3倍;(2)在步骤(1)制得的绵茵陈提取液中加入乙醇水溶液,乙醇水溶液的体积百分比为 60% 80%,放置10 14小时,离心,过滤得到清液,减压浓缩至绵茵陈药材体积的1 3 倍,制得绵茵陈浓缩液;(3)将步骤(2)制得的绵茵陈浓缩液,用浓度为0.1 2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绵茵陈浓缩液的pH至2 5,过滤,制得绵茵陈滤液;(4)将步骤(3)制得的绵茵陈滤液,经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先用2 3倍柱体积的水洗 脱杂质并弃去清洗液,再用3 6倍柱体积、体积百分比为40 60%乙醇水溶液洗脱,洗脱 液浓缩干燥后,制得茵陈提取物。
8.如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桅子提取物由下 列方法制得(1’)将桅子果实粗粉用体积百分比50% 80%的乙醇水溶液于提取设备中加热回流 提取15 60分钟,乙醇水溶液为生药粗粉质量的8 12倍,提取1 3次,经离心、过滤 得到桅子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生药体积的3 5倍;(2’ )将由步骤(1’ )所得的桅子提取浓缩液经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先用体积百分比为 0 10%的乙醇水溶液洗脱杂质,后用体积百分比25% 35%的乙醇水溶液洗脱,将洗脱 液浓缩干燥后即得桅子提取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进行洗脱时所用体积百 分比为0 10%的乙醇水溶液的使用量为3 6倍柱体积。
10.如权利要求1 9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黄提取物I由 下列方法制得(1”)将大黄用水或乙醇水溶液进行回流提取,将提取液过滤,取上清液,即得大黄提取液;(2”)将步骤(1)制得的大黄提取液浓缩至与生药的体积质量比为0. 5-3ml/g,加入体 积百分含量95%乙醇水溶液至含醇量达体积百分含量60% 80%,静置8 24小时,过 滤,用乙醇水溶液洗涤沉淀,干燥,即得大黄提取物I。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乙醇水溶液 的体积百分含量为大于0,小于或等于30% ;所述的回流提取的时间为10-60分钟,提取的 次数为1-3次。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静置的温度 为2 10°C ;洗涤沉淀的乙醇水溶液的体积百分含量为50% 95%。
13.如权利要求1 12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黄提取物II 由下列方法制得将权利要求10或12所述的步骤(2”)中过滤后得到的上清液浓缩,干燥,即可。
14.如权利要求1 1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肝脏疾病的药 物中的应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肝脏疾病为肝炎、胆汁郁积引起的 黄疸或肝纤维化。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其包含下列成分茵陈提取物、栀子提取物、大黄提取物I和大黄提取物II;其中,所述的茵陈提取物、栀子提取物、大黄提取物I和大黄提取物II的重量份数比为1∶0.2∶0.2∶0.2~1∶10∶15∶15,以上比例为各提取物干重的重量份数比。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能够有效改善肝功能指标,减轻由胆汁郁积引起的肝纤维化程度,疗效优于原药材配伍方的疗效,且药物组分清楚,质量容易控制。
文档编号A61K36/744GK101940642SQ201010501560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8日
发明者刘平, 周文君, 张敏, 王晓柠, 罗国安, 胡坪 申请人: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