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需移液的注药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845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无需移液的注药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需移液的注药泵。
技术背景目前市面上的注药泵存在以下缺陷使用前将药液注入储药袋中,注药过程中一 定要注意及时抽出气体,抽出气体时应用注射器,否则气体不能够很快的排除,影响工作进 度,注药时,药液需要经注射器抽出再注入储药袋,在此过程中,药液易受外界污染,不仅增 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储药袋的容量有限,只能注入规定量的药液;输液装置为一次 性使用耗材,非常浪费,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移液的注药泵,它能够解决现有注药泵的安全 隐患,保证药液不受污染,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注药环境;它结构简单,节约成本,减少医护人 员的工作量。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驱动 装置和输药装置,输液装置设置在驱动装置一侧的凹槽中。所述的驱动装置是由微电脑控制精密驱动,除了提供驱动能量外还能对输液状况 进行监控。所述的输药装置是由连接器、储药袋和瓶塞穿刺器组成,连接器和储药袋通过瓶 塞穿刺器连接。所述的连接器是由输液导管、外圆锥接头、药液过滤器、保护帽和连接器本体组 成,输液导管与连接器本体上端连接,左侧的输液导管下端连接带有保护帽的外圆锥接头, 右侧的输液导管与药液过滤器连接,药液过滤器下端连接带有保护帽的外圆锥接头。所述的储药袋上端设置有出液口和加药口,出液口上设置有保护盖。使用时,将穿刺器安装在连接器左侧的外圆锥接头上,然后将穿刺器与储药袋上 端的出液口连接,驱动装置规律地给输药装置提供动力对患者进行注射,省去了注药、抽气 等中间环节,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储药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瓶塞穿刺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驱动装置1和输药装置2,输
3药装置2设置在驱动装置1的内部。所述的驱动装置1是由微电脑控制精密驱动,除了提供驱动能量外还能对输液状 况进行监控。所述的输药装置2是由连接器3、储药袋4和瓶塞穿刺器5组成,连接器3和储药 袋4通过瓶塞穿刺器5连接。所述的连接器3是由输液导管3-1、外圆锥接头3-2、药液过滤器3_3、保护帽3_4 和连接器本体3-5组成,输液导管3-1与连接器本体3-5上端连接,左侧的输液导管3-1下 端连接带有保护帽3-4的外圆锥接头3-2,右侧的输液导管3-1与药液过滤器3-3连接,药 液过滤器3-3下端连接带有保护帽3-4的外圆锥接头3-2。所述的储药袋4上端设置有出液口 4-1和加药口 4-2,出液口 4_1上设置有保护盖 4-3。使用时,将穿刺器5安装在连接器3左侧的外圆锥接头3-2上,然后将穿刺器5与 储药袋4上端的出液口 4-1连接,驱动装置1规律地给输药装置2提供动力对患者进行注 射,省去了注药、抽气等中间环节,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本具体实施方式
能够解决现有注药泵的安全隐患,保证药液不受污染,为患者提 供安全的注药环境;它结构简单,节约成本,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权利要求一种无需移液的注药泵,它包含驱动装置(1)和输药装置(2),输药装置(2)设置在驱动装置(1)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药装置(2)是由连接器(3)、储药袋(4)和瓶塞穿刺器(5)组成,连接器(3)和储药袋(4)通过瓶塞穿刺器(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需移液的注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器(3)是由 输液导管(3-1)、外圆锥接头(3-2)、药液过滤器(3-3)、保护帽(3-4)和连接器本体(3_5) 组成,输液导管(3-1)与连接器本体(3-5)上端连接,左侧的输液导管(3-1)下端连接带有 保护帽(3-4)的外圆锥接头(3-2),右侧的输液导管(3-1)与药液过滤器(3-3)连接,药液 过滤器(3-3)下端连接带有保护帽(3-4)的外圆锥接头(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需移液的注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药袋(4)上端 设置有出液口 (4-1)和加药口(4-2),出液口 (4-1)上设置有保护盖(4-3)。
专利摘要一种无需移液的注药泵,它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它包含驱动装置(1)和输药装置(2),输药装置(2)设置在驱动装置(1)的内部,所述的输药装置(2)是由连接器(3)、储药袋(4)和瓶塞穿刺器(5)组成,连接器(3)和储药袋(4)通过瓶塞穿刺器(5)连接。它能够解决现有注药泵的安全隐患,保证药液不受污染,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注药环境;它结构简单,节约成本,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文档编号A61M5/142GK201719622SQ201020283059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5日
发明者李小飞, 邱建明, 马建华 申请人:南通市三和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