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装置及按摩装置用双重结构按摩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642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摩装置及按摩装置用双重结构按摩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摩装置及按摩装置用双重结构按摩罐,尤其涉及具有高度差的双重罐,从而使其在弯曲的按摩部位发生移动时也不打破真空状态,并且双重罐形成一个筒体, 因此制作容易、无需拆卸及组装,从而可进行彻底洗涤及消毒的按摩装置及按摩装置用双重结构按摩罐。
背景技术
通常,利用拔罐的疗法是在真空经穴疗法、净化血液、及改善体质中使用的中医疗法,在治疗的患处扣放罐后利用可吸入空气的吸附装置将罐体内部的空气抽出而形成真空状态,使拔罐部位的部分皮肤吸入到罐的内部而使肌肉放松、安定神经并打开皮肤汗毛孔, 通过其汗毛孔排出人体毛细管中留存的排泄物或其他毒素,使血管内的血液得到净化,并且可拔出淤血或脓。上述的利用拔罐的疗法大致可分两种,其一种为将少量的燃烧物喷在拔罐体内部并使其燃烧一定时间,使罐体内部形成真空后讲罐附着于人体;另一种为利用吸附器或吸附泵抽出罐内部的空气使其形成真空后附着于人体。如上述到目前为止普遍使用的拔罐器具是形成杯形状的拔罐杯并将其与另外的真空吸附装置连接后,使上述拔罐杯与人体皮肤接触并运行上述吸附装置,从而使拔罐器内部的压力降低;或者只是由上述拔罐杯构成,而将其接触于人体皮肤后,在拔罐杯内部上灸或在上述拔罐杯设置手动泵而手动抽出拔罐体内部的空气,而使拔罐杯内部形成真空 (低压)状态以便对人体进行治疗。但这种拔罐器具有的仅仅是利用负压而向体外抽取排泄物或血液的简单拔罐治疗功能,难以调解吸入压,因此可造成对皮肤组织的伤害,从而难以应用在皮肤管理。为了解决此类问题,韩国实用新型授权公告第317763号中公开了具有与发生气压的主体连接的单一的圆筒形拔罐杯,变换调节拔罐杯内部的正压和负压的压力变化,并按模式类别预先设定其反复次数及整体时间,从而可对皮肤进行按摩的皮肤按摩器。但这种现有的利用拔罐的皮肤按摩器不易在不平整的人体的各个部位移动拔罐杯而进行按摩。并且,实用新型授权第313775号公开了为有助于提高压缩力而形成双重压缩版的拔罐器,但其结构容易为了进行按摩而发生移动时使预先设定的负压被解除。即,上述先授权实用新型的结构移动拔罐器而进行按摩时不能对皮肤供应持续的负压。并且,实用新型授权第191615号提供了为减轻对拔罐器供应强烈的负压时外部的患处被吸入到容器内部而发生的压痛,在容器下端一体形成环状的多个小凸起的结构。 但这种按细微的间隔而以相同的标准设定的多个环状的小凸起在脸部等不平整的部位移动并进行按摩时,多个环状小凸起难以对应脸部,因此容易打破真空。而且,本申请人考虑到上述的现有技术的缺点,通过专利第856761号提供了用于去除皮肤排泄物的、具有双重罐结构的、利用负压的皮肤按摩器。上述先授权专利公开了使用上述双重拔罐杯可在身体各个部位适用的按摩器,如下参考图1及图2进行说明。图1为现有双重拔罐杯的截面图;图2为图1中图示的III部分的扩大图。参考图1,拔罐杯(200)包括阀门装置010),其通过连接管(170) —侧与真空泵(未图示)连接;外侧罐(230)及内侧罐050),其上端与阀门装置O10)的另一侧连通结合,并保持相互间隔(S》而重叠设置的。阀门装置(210)包括阀门壳体011)、盖子013)、阀门Q15)、运行系统(217)及复位弹簧019)。先授权专利第856761号提供的按摩器使用单一的拔罐杯000),并且使用时运行真空吸入装置的压力选择开关,选择按摩部位适宜的负压后,沿着需要按摩的皮肤移动使用。此时,先授权专利的拔罐杯O00)为双重罐结构,下端部的软质的第一及第二衬垫 (231,240)紧贴皮肤,因此不易打破负压状态。并且,先授权专利中,解除真空吸入装置对拔罐杯Q00)的负压时,连接阀(215) 通过复位弹簧(219)而复位,从而维持负压状态;进而,将连接管(170)从盖子(21 分离并拽拉把持部017c)时,内罐(250)和外罐Q30)内部的气密顺次被解除,从而可从皮肤分离。但,上述拔罐杯在上侧具有结构复杂的阀门装置,阀门装置的外周围结合外/内侧罐的上侧,并且在它们中间插入维持间隔的垫片,因此组装程序不简单,而且因由多个构件组成,内结构及制作成本高。并且,先授权专利虽然适合于排除排泄物,但其结构无法达到有助于血液循环等的指压效果。并且,优选地,上述双重拔罐杯经过洗涤及卫生消毒后可再次使用,但上述双重拔罐杯因在内部包括阀门,因此结构复杂,用户难以拆卸及组装,从而无法彻底洗涤及消毒。并且,专利第461469号公开了具有发热装置的温热拔罐器;专利第841019号公开了温热拔罐器及利用此拔罐器的拔罐装置。上述先授权专利第461469号提供了在拔罐器内周设置金属线形状的发热装置, 而加热拔罐器内部的空气的技术;专利第841019号提供在拔罐器外部设置加热器,用于向拔罐器内部传送热量的技术。但上述先授权专利第461469号制作工序复杂,并且在拔罐杯内部安装了热射线,因此难以洗涤拔罐杯或消毒,内结构不理想;专利第841019号则具有难以向拔罐器内部有效地传送热量的结构。

发明内容
如果综合上述的现有拔罐杯,提供结构复杂,而难以进行彻底的洗涤并且以低廉的价格制作的拔罐杯,或只可简单地排除排泄物的单一罐结构的拔罐杯,而并未提供结构简单、具有高度差的双重结构的拔罐杯或排除排泄物的同时可具有指压效果的拔罐杯。从而,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按摩装置用双重结构按摩罐,具有高度差的双重罐,从而使其在弯曲的按摩部位发生移动时也不打破真空状态,并且双重罐形成一个筒体, 因此制作容易、无需拆卸及组装,从而可进行彻底洗涤及消毒。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具有至少一个闭环形状的皮肤紧贴部和向皮肤紧贴部的内部或外部提供指压效果的多个凸起形状的皮肤紧贴部的按摩装置用双重结构按摩罐。
本发明的又另一目的为提供具有把持部,从而能够已稳定地把持的状态随着身体而顺利移动的按摩罐。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按摩装置用双重结构按摩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其下部开放而形成圆筒形状,并具有通过连接管与负压源连通的短连接管;多个皮肤紧贴部,其由上述筒体的下端向圆周方向延长形成,并具有至少一个以闭环形状形成的皮肤紧贴部;上述多个皮肤紧贴部设置在由外侧向内侧逐渐高的位置上设置。上述多个皮肤紧贴部分别为闭环形状。上述多个皮肤紧贴部中至少一个为闭环形状,其余皮肤紧贴部具有由圆周方向形成间隔设置的多个半球型凸起。上述多个皮肤紧贴部中至少一个为闭环形状,其余皮肤紧贴部为部分开放的闭环形状。上述多个皮肤紧贴部为圆形、三角形、四角形、多角形及椭圆形形状中的某一个; 并且至少一个为闭环形状,其余皮肤紧贴部具有放射形形状。上述闭环型皮肤紧贴部为三角形、五角形、多角形、椭圆形及圆形形状中的某一个。上述筒体还包括把持部。上述短连接管设置在筒体的上端或侧面。上述筒体的内部还包括嵌件注塑的加热器构件。还包括设置在上述筒体的上部,并且用于向按摩罐内部释放远红外线的红外线或远红外线LED。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发生装置(100),其包括具有真空泵及多歧管的真空泵组件(130)和与上述多歧管连接的多个单向阀(151,153);多个按摩罐(180),从上述负压发生装置供应接收负压。在此,上述真空泵组件通过多个连接管(141,143)分别与上述多个单向阀(151, 153)连接或通过连接管(14 直接与按摩罐(180c)连接。并且,上述各个单向阀(151,153)通过连接管(161,163)分别与按摩罐(180a, 180b)连接。


图1为现有拔罐杯的截面图;图2为图1中图示的III部分的扩大图;图3为适用本发明的按摩罐的按摩装置的概略区块图;图4为为了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双重罐杯结构的按摩罐的截面图;图fe及图恥为可适用于第一实施例的按摩罐的皮肤紧贴部结构的底面图;图6及图7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按摩罐的截面图及底面图;图8及图9是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按摩罐的截面图及底面图;图10及图11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按摩罐的截面图及底面图;图12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提供的按摩罐的截面图;图13a及图13b为可适用于第五实施例的按摩罐的皮肤紧贴部结构的底面图1 至图Hc为可适用于第一及第二实施例的按摩罐的皮肤紧贴部的底面图;图1 至图1 为适用于在第一及第二实施例的按摩罐的皮肤紧贴部结构的底面图;图16为添加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按摩罐的把持部的变形例的截面图;图17a至图17e为可在图16的变形例上适用的把持部的平面图;图18为附加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按摩罐的把持部并变更短连接管的位置的变形例的截面图;图19a至图19e为可适用于图18的变形例的把持部和短连接管的平面图;图20a至图20d为上述的实施例的按摩罐的皮肤紧贴部的截面图;图21及图22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提供的双重结构按摩罐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图3为适用本发明的按摩罐的按摩装置的按摩装置的概略区块图。参考图3,按摩装置包括负压发生装置(100)和由负压发生装置(100)供应接受负压的多个按摩罐(180)。负压发生装置(100)包括在内部具有真空泵(未图示)和多歧管(未图示)的真空泵组件(130)和与多歧管连接的多个单向阀(151,153)。在真空泵组件(130)上配电源并运行内置于真空泵的电动机时,如,负压被设定为_40kpa。此时,在上述真空泵上设定的负压的大小设定为与将要按摩的部位中需要最大负压的部位的负压相同。真空泵组件(130)通过多个连接管(141,143)与分别与多个单向阀(151,153)连接或通过连接管(14 直接与按摩罐(180c)连接。这时,各个单向阀(151,15 通过连接管(161,163)与各个按摩罐(180a, 180b)连接。上述多个单向阀(151,153)可使用具有本申请人先申请的专利申请第 2009-0005725号或第2009-00057 号Q009. 1. 22)中提供的结构或与其相同的功能的单向阀。在此,负压发生装置(100)不仅可使用在内部具有真空泵并利用电而发生真空压的电动式装置之外,还可使用以手动方式运行的公知的某一个负压发生装置。真空泵组件(130)通过各个单向阀(151,153)将根据按摩皮肤部位而不同设定的负压向按摩罐(180a,180b)传送或利用皮肤部位中最大的负压如_40kpa时则不使用单向阀而通过连接管(14 直接传送到按摩罐(180c)。此时,多个单向阀(151,15 设定为可选择性地施加根据对负压的敏感度在脸、 颈、腹部等部位分别预先设定的不同的负压。多个单向阀(151,153)通过连接管(161,163) 分别与多个按摩罐(180a,180b)连通。同时,没有单向阀的连接管(145)将真空泵组件(130)的负压直接传送到按摩罐 (180c)。将按摩罐(180a,180b)紧贴于皮肤,并且在各个按摩罐(180a,180b)内部形成相当于预先设定在各个单向阀(151,153)的负压时,多个单向阀(151,153)为了阻断由真空泵组件(130)供应的负压而被关闭。相反,多个单向阀(151,153)在按摩皮肤过程中,各个按摩罐(180a,180b)与皮肤之间形成的真空状态被解除时,多个单向阀(151,153)则开放,形成可由真空泵组件(130)向各个按摩罐(180a,180b)内供应负压的状态。例如,设定为-15kpa的单向阀(151)在按摩过程中,在各个按摩罐(180a)与皮肤之间形成的真空(负压)状态被解除而成为等待状态或形成如_5kpa—样的比设定的负压(_15kpa)高的压力时,单向阀(151)则成为开放状态。之后,用户将按摩罐(180a)的前端部重新附着于皮肤并封闭时,单向阀(151)检测出由真空泵组件(130)向对应按摩罐(180a)内施加预先设定的-15kpa的负压之后,阻断流路而维持预先设定的_15kpa的负压状态。如上所述,适用于本发明的按摩装置可通过多个按摩罐(180a,180b,180c)根据按摩部位选择合适的负压而进行按摩。也可利用多个按摩罐(180a,180b,180c)同时对多数人进行按摩。上述按摩罐(180a,180b,180c)可如以下说明的第一至第五实施例的状态构成, 此时按摩罐为了其下端部对应身体的曲折而紧贴,共同具有内侧设定在比外侧高的位置并形成一体的结构。并且,本发明提供的按摩罐具有至少一个闭环形状的皮肤紧贴部和能够向皮肤紧贴部的内部或外部赋予指压效果的多个凸起形状的皮肤紧贴部,因此可排除排泄物的同时具有指压效果。图4为为了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按摩罐的截面图;图fe及图恥为图示可适用于图4的按摩罐的皮肤紧贴部结构的底面图。参考图4,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按摩罐(180)大致包括筒体(181)、短连接管(185)、 扩张部(187);上述筒体(181)的下侧开放并在内侧具有空间部(183);上述短连接管 (185)在筒体(181)的上侧突出形成而与空间部(183)连通结合,并通过连接管与负压发生装置连接;上述扩张部(187)在筒体(181)的下侧形成比筒体(181)的直径大的直径,并大致具有裙子形状。扩张部(187)包括形成相互不同的高度差的第一及第二皮肤紧贴部(187a,189)。 如图fe的底面图,第一皮肤紧贴部(187a)在扩张部(187)的下端以闭环(loop)形状而形成。第二皮肤紧贴部(189)在第一皮肤紧贴部(187a)内侧形成预定的间隔而设置,使其与第一皮肤紧贴部(187a)之间具有空间部(188),并且与第一皮肤紧贴部(187a) —样形成闭环形状或于后述的图11类似的一部分开放的闭环形状。而且,扩张部(187)下端的第二皮肤紧贴部(189),如图恥的底面图中图示,以一定的间隔由圆周方向设置的多个半球型凸起(189a)形状而构成。如前述的图fe及图恥的底面图中所示,第二皮肤紧贴部(189)可形成闭环形状或多个半球型凸起形状,并且在与第一皮肤紧贴部(187a)之间具有空间部(188)。此时,第一及第二皮肤紧贴部(187a,189)具有预定的曲率,并从可根据身体的曲折自然贴紧,并沿着皮肤按摩时不致损伤皮肤。并且,第二皮肤紧贴部(189)如同第一皮肤紧贴部(187a),大致向按摩罐(180)的下方凸出形成,此时因第一皮肤紧贴部(187a)按预定的长度比第二皮肤紧贴部(189)更加凸出,而形成第一及第二皮肤紧贴部(187a,189)之间的高度差。由此,将按摩罐(180)紧贴于皮肤的状态下,通过连接管(160)由负压发生装置向按摩罐(180)内部(18 施加预定负压时,第一及第二皮肤紧贴(187a,189)将顺次吸附于皮肤(S),此时皮肤( 的与第一皮肤紧贴部(187a)接触的部分(Cl)将比与第二皮肤紧贴部(189)接触的部分(以)形成更多的膨胀即压迫刺激。进而,在第一及第二皮肤紧贴部(187a,189)之间的空间部(188)形成比大气压 (P3)更低的第一负压(P1),并且在筒体(181)的内部(183)形成与单向阀的设定的负压相同的第二负压(P》。即,第二负压(P》形成比第一负压(Pl)更低的压力。随之,因第二负压(P2)形成比第一负压(Pl)更低的压力(真空度高),位于筒体(181)的内部(183)的按摩部位比位于空间部(188)的按摩部位受到更强烈的吸引力而膨胀。在此状态下,根据身体的按摩部位移动按摩罐(180)而进行按摩,此时,第一皮肤紧贴部(187a)与皮肤之间流入空气时,空间部(188)的第一负压(Pl)将被解除,而使空间部(188)成为大气压状态。但,筒体(181)的空间部(183)几乎不受第一负压(Pl)的压力变化,而能够以维持第二负压(P》的状态进行按摩。之后,在按摩过程中空气流入筒体(181)的空间部(183),使第二负压(P2)也被解除,筒体(181)的空间部(183)形成大气压,进而单向阀被设定为开放流路的状态。之后, 用户将双重按摩工具重新紧贴于皮肤时,单向阀将重新运行,而向按摩罐(180)内侧提供负压,使在按摩罐(180)内侧形成单向阀所限定的负压。如上述,在按摩过程中,通过单向阀的运行在按摩罐(180)的内部可持续保持负压。并且,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二皮肤紧贴部(189)以多个半球形凸起(189a)形成时, 空间部(188)的负压设定为与内部空间部(183)相同的负压。从而,与多个半球型凸起 (189a)接触的多个按摩部位比位于按摩罐(180)内部的其他部位施加相对更强烈的刺激 (压迫)。并且,在此状态下,如果用户将按摩罐(180)滑动至邻接的按摩位置时,与上述多个半球型凸起(189a)压迫接触的多个按摩部位也发生移动,并刺激按摩部位的微细淋巴管。结果,可形成对按摩部位的强烈的刺激(即指压),从而可促进血液循环及按摩效果。并且,对集中有与各种脏器连接的无数的神经而被称为人体的缩小版的手掌或脚掌施加强烈的负压而进行按摩时,将刺激与各种脏器连接的经穴点,而可得到活跃脏器的效果。以下说明根据第二至第六实施例的按摩罐,而在此说明中与前述的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结构则执行相同的工作,因此只对变形的形状进行简单说明。图6及图7是为了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实施例的按摩罐的截面图及底面图。如图6及图7,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按摩罐Q80)由与第一实施例的按摩罐(180) 大致相同的结构而构成,只是在下端具有半球型凸起087a)的扩张部(观7)的高度形成得低,从而空间部(观8)的深度比第一实施例的空间部(188)低,因此主要适合按摩背部或腿等较平整的部位。图6及图7中记载的未说明符号分别为281是筒体、283是筒体的空间部、285是
短连接管。图8及图9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按摩罐的截面图及底面图。参考图8及图9,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按摩罐(380)比第二实施例的按摩罐(观0)扩张部(387)的高度变高而形成高度深的两个空间部(388a,388b),并形成闭环形状的第一至第三皮肤紧贴部(387a,387b,387c)。第一皮肤紧贴部(387a)位于最外侧并形成闭环形状,并在其内部形成空间部(388a),又形成一个闭环形状的第二皮肤紧贴部(387b)。并最后在第二皮肤紧贴部(387b)的内部形成空间部(388b),而形成第三皮肤紧贴部(387c)。在此,优选地,第一至第三皮肤紧贴部(387a,387b,387c)的下端的高度设置在向内侧逐渐比外侧高的位置上,从而形成高度差,以根据人体的弯曲而紧贴。即,扩张部(387) 的形成高度深,从而使空间部(388a,388b)的深度比第二实施例的空间部(观8)深,因此适合按摩有很多弯曲的部位。但,上述第一至第三皮肤紧贴部(387a,387b,387c)也可设置为第二及第三皮肤紧贴部(387b,387c)的下端形成相同的高度并设置在比第一皮肤紧贴部(387a)更高的位置,或第一及第二皮肤紧贴部(387a,387b)的下端形成相同的高度,并且设置在比第三皮肤紧贴部(387c)更低的位置。而且,也可将上述第一至第三皮肤紧贴部(387a,387b,387c)设定为,第一及第三皮肤紧贴部(387a,387c)的下端形成相同的高度,并且设置在比第二皮肤紧贴部(387b)更低或更高的位置上。图8及图9记载的未说明符号381为筒体,383为筒体的空间部,385为短连接管。图10及图11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按摩罐的截面图及底面图。参考图10及图11,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按摩罐(480)与第三实施例的按摩罐(380) 大致相同的结构而形成,只是,第二及第三皮肤紧贴部(487b,487c)是一部分为开放的闭环形状。从而,与空间部(488a,488b) —样,开放的闭环也可形成部分空间。图10及图11记载的未说明符号481为筒体、483为筒体的空间部,485为短连接管。上述第四实施例的按摩罐的作用与图恥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类似,可排除皮肤排泄物的同时得到指压效果。图12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提供的按摩罐的截面图。参考图12,第五实施例提供的按摩罐(580)大致与第三实施例的按摩罐(380)相同的结构而形成,只是空间部(582)的形成空间窄。观察图13a,第一皮肤紧贴部(587a)为闭环,隔着空间部(588a)的间隔,第二皮肤紧贴部(587b)也形成闭环形状,并且隔着空间部(588b)的间隔,第三皮肤紧贴部(587c) 也是闭环形状。并且,如图1 的底面图中所示,下端的第二及第三皮肤紧贴部(587b,587c)相互隔着空间部(588b)以圆周方向设置的多个半球型凸起形状而形成。如上述的图13a及图1 的底面图,第二及第三皮肤紧贴部(587b,587c)为闭环形状或多个半球型凸起形状,并相互具有空间部(588b)。图12、图13a及图13b中记载的未说明符号581为筒体,583为筒体的空间部,585
为短连接管。图1 至图Hc为可适用于第一及第二实施例的按摩罐的皮肤紧贴部的底面图。如图1 至图14c,第一及第二皮肤紧贴部(687a,687b)除了上述的实施例中提示的圆形环形状之外,还可制作为三角形、四角形及椭圆形。图1 至图1 为适用于在第一及第二实施例的按摩罐的皮肤紧贴部结构的底面如图1 至图15c所示,在外廓设置的皮肤紧贴部(687a)为圆形的闭环形状,内部的皮肤紧贴部(687b)可以各种形态的放射形形状而形成。并且,如图15d及图15e,外侧的圆形皮肤紧贴部阳87幻也可以三角形、五角形或四角形等的多角形或椭圆形的闭环形状而形成,内部的皮肤紧贴部(687b)可以放射形形状而形成。图16为在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按摩罐上添加把持部的变形例的截面图;图17a至图 17e为可适用于图16的变形例的把持部086)的各种形状的平面图。现有技术中,专利第856761号公开的按摩罐在罐子外周结合环形支架,并在环形支架的两侧形成连接杆和手把,但此结构制作工序复杂且制作费用偏高。本发明考虑到上述问题,如图所示,在筒体081)的上部一体形成把持部086)。如图17a至图17e所示,上述把持部(观6)可由椭圆形、三角形、四角形、棱角为圆形结构的四角形、圆形等而形成,并且只要是便于用户把持的结构都可以。上述实施例中,与连接管结合的短连接管(观5)设置在外筒081)上部,但图18 所示,外筒(381)的上部形成把持部(386),并且原先设置在外筒(381)的上部的短连接管 (385)的位置移动至外筒(381)的侧面,而增强了把持按摩罐时的便利性。图18的按摩罐适用了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参考图19a至图19e的平面图,可适用于图18的变形例的把持部(386)可由椭圆形、三角形、四角形、多角形、棱角为圆形结构的四角形、圆形等而形成,并且只要是便于用户把持的结构都可以。并且,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按摩罐的皮肤紧贴部的前端部由圆形形状而形成,但可如图20a至图20d变形。图20a至图20d为上述的实施例的按摩罐的皮肤紧贴部的变形例的截面图。首先, 如图20a所示,皮肤紧贴部(191)如具有与内筒或外筒的内周面和外周面形成直角的底面时,与皮肤接触的境界部凸出,因此可与皮肤平面接触,并且需提高刺激强度时使用。图20b所示形状的皮肤紧贴部(19 为具有槽的双重环形状,与皮肤接触时没有疼痛感且施加强压力而可紧贴皮肤。图20c所示形状的皮肤紧贴部(19 为半球形状,与皮肤接触的境界部没有凸出部分并且接触面积大,因此可施加强压力而紧贴皮肤,从而能够有效地适用在为排除排泄物的初步按摩,并且可适用于按摩脸部和背部。图20d所示形状的皮肤紧贴部(194)为楔子形状,与皮肤接触时压力小,但因刺激大,因此适用于在手掌或脚掌皮肤进行指压效果的按摩。图21及图22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提供的双重结构按摩罐的截面图。如图21及图22所示,第六实施例提供的双重结构按摩罐,其基本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区别在于可从按摩罐内部加热按摩部位的同时能够放射红外线或远红外线。为此,首先,筒体(181)和扩张部(187)的内部使用以镍铬丝等线型形成的镍铬丝加热器G01)或以嵌件注塑方式在内部插入切割!^eCrAl合金或非晶质金属箔板而形成的面状加热器(402)。对上述加热器001,402)的电源供应,可根据需要将从加热器001,402)向筒体 (181)的外部引出的电源端子(未图示)上结合电源插头而使用。并且如图21,筒体(181)和扩张部(187)的内部形成涂镀通过加热器(401,402)被加热时释放远红外线的陶瓷材料的陶瓷涂层003),或如图22,在筒体(181)的上部配电源时,可设置释放红外线或远红外线的红外线或远红外线LED (404)。从而,在加热器(401,40 配电源时,双重按摩罐内部的空气被加热,而进行按摩的皮肤( 温度将会上升,可促进顺畅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而溶解血栓,以提高拔罐疗法的疗效;并且陶瓷涂层(403)或从红外线及远红外线LED(404)释放红外线及远红外线 LED而能够提高拔罐效果。上述第六实施例,适用于第一实施例的按摩罐,但也可对其他实施例以同样的方式适用。上述实施例的说明中,例示了第一或第二皮肤紧贴部以多个半球型凸起形成,但除了半球型之外,还可具有圆锥形、角形等不同形状的结构。使用本发明的按摩罐的皮肤按摩装置可使用由负压发生装置随着按摩部位施加相互不同负压的多个按摩罐,也可根据按摩部位或用途变换按摩罐的直径及皮肤紧贴部的形状而适用。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以简单结构制作了边缘具有相互高度差的双重结构按摩罐,而提高了洗涤及消毒时的便利性,同时,在皮肤接触部形成多个半球型凸起,排除排泄物的同时还可具有指压功能,而增强了按摩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按摩装置用双重结构按摩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其下部开放而形成圆筒形状,并具有通过连接管与负压源连通的短连接管;多个皮肤紧贴部,其由上述筒体的下端向圆周方向延长形成,并具有至少一个以闭环形状形成的皮肤紧贴部;上述多个皮肤紧贴部设置在由外侧向内侧逐渐高的位置上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装置用双重结构按摩罐,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皮肤紧贴部分别为闭环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装置用双重结构按摩罐,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皮肤紧贴部中至少一个为闭环形状,其余皮肤紧贴部具有由圆周方向形成间隔设置的多个半球型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装置用双重结构按摩罐,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皮肤紧贴部中至少一个为闭环形状,其余皮肤紧贴部为部分开放的闭环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装置用双重结构按摩罐,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皮肤紧贴部为圆形、三角形、四角形、多角形及椭圆形形状中的某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装置用双重结构按摩罐,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皮肤紧贴部中至少一个为闭环形状,其余皮肤紧贴部具有放射形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摩装置用双重结构按摩罐,其特征在于上述闭环型皮肤紧贴部为多角形、椭圆形及圆形形状中的某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装置用双重结构按摩罐,其特征在于上述筒体还包括把持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装置用双重结构按摩罐,其特征在于上述短连接管设置在筒体的上端或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装置用双重结构按摩罐,其特征在于上述筒体的内部还包括嵌件注塑的加热器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装置用双重结构按摩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上述筒体的上部,并且用于向按摩罐内部释放远红外线的红外线或远红外线LED。
12.—种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发生装置(100),其包括具有真空泵及多歧管的真空泵组件(130)和与上述多歧管连接的多个单向阀(151,153);多个按摩罐(180),其从上述负压发生装置供应接收负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真空泵组件通过多个连接管(141,143)分别与上述多个单向阀(151,153)连接或通过连接管(145)直接与按摩罐 (180c)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各个单向阀(151,153)通过连接管(161,163)分别与按摩罐(180a, 180b)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摩装置用双重结构按摩罐,具有高度差的双重罐,从而使其在弯曲的按摩部位发生移动时也不打破真空状态,并且双重罐形成一个筒体,因此制作容易、无需拆卸及组装,从而可进行彻底洗涤及消毒。本发明的双重结构按摩罐包括筒体,其下部开放而形成圆筒形状,并具有通过连接管与负压源连通的短连接管;多个皮肤紧贴部,由上述筒体的下端向圆周方向延长形成,并具有至少一个以闭环形状形成的皮肤紧贴部;上述多个皮肤紧贴部设置在由外侧向内侧逐渐高的位置上设置。
文档编号A61M1/08GK102292061SQ201080005277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8日
发明者任孝彬, 张泰淳 申请人:张泰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