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06911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治疗痛风的药物,特别涉及到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治疗痛风 的药物,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模式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痛风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 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因嘌呤代谢障碍,使尿酸 累积而引起的疾病,属于关节炎的一种,又称代谢性关节炎。痛风的定义是人体内有一种叫 作嘌呤的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了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当血 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 物炎性反应,就叫痛风。痛风可以出现肾脏损害,据统计,痛风病人20% -25%有尿酸性肾 病,有肾脏病变者几乎为100%。它包括痛风性肾病、急性梗阻性肾病和尿路结石。所以对 痛风应当提高警惕,尽早治疗。目前西药治疗痛风的药物较多,由于西医对该病的机理尚未完全明了,大多数药 物治疗致力于消除表面疼痛症状,这些药并且长期使用对人体的副作用都很大,治疗后容 易复发,常常难以根治。现有治疗该病的中药往往针对一种特定的症状,而痛风的原因较多,因此经常因 为不对症而影响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种痛风的中药,它治疗效果好,成本低,毒副作用较 小。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是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黄芪30-40份、妊娠5-15份、附子5_15份、羌活5_15份、白芍5_15份、仙灵脾 10-20份、当归10-20份、枣仁10-20份、防风10-20份、细辛5_15份、甘草5_15份、川芎 5-15份、蜈蚣3-8份。本发明药物各组分进一步的质量配比为黄芪35份、妊娠12份、附子12份、羌活12份、白芍12份、仙灵脾12份、当归15 份、枣仁12份、防风12份、细辛9份、甘草9份、川弯9份、蜈蚣6份。本发明药物的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质量份数的中药混合,加入清水,文火煎0. 5-1. 5小时,反复煎3次后,取出 药渣,将3次药液混合放入砂锅煎2-4小时,将药液浓缩成稠膏状,然后加入常规辅料,制成 临床使用的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散剂、注射剂或膏剂。中医学中亦有“痛风”病名,现代医学所讲的痛风还相当于中医的“痛痹”、“历节”、 “脚气”等症。有论述认为外是阴寒水湿,今湿邪袭人皮肉筋脉;内由平素肥甘过度,湿壅下焦;寒与湿邪相结郁而化热,停留肌肤,病变部位红肿潮热,久则骨蚀。本发明组方中诸药合 理配伍,互补协同,辩证治疗,能够扶气补血,通经祛风,对于痛风等病症都有很好的疗效。为验证本发明药物的实际疗效,应用本发明药物配合临床治疗痛风病人50例,结 果治愈35例,治愈率为70%,明显好转6例,总有效率82%,临床试验结果证明,本发明药 物疗效确切,并且无毒副作用,临床应用安全可靠。本发明药物价格也较为低廉。
具体实施例方式按照下述重量准备原材料黄芪35kg、妊娠Ukg、附子12kg、羌活Ukg、白芍Ukg、仙灵脾Ukg、当归Mkg、枣 仁Ukg、防风Ukg、细辛^cg、甘草^cg、川芎^cg、蜈蚣Wig。将上述质量份数的中药混合,加入30kg重量份的清水,文火煎0. 5-1. 5小时,反复 煎3次后,取出药渣,将3次药液混合放入砂锅煎2-4小时,将药液浓缩成稠膏状,然后加入 常规辅料,制成临床使用的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散剂、注射剂或膏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的药剂 黄芪30-40份,妊娠5-15份、附子5-15份、羌活5_15份、白芍5_15份、仙灵脾10-20份、当归10-20份、枣仁10-20份、防风10-20份、细辛5-15份、甘草5-15份、川芎5-15份、 蜈蚣3-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是由下述质量配比的 原料制成的药剂黄芪35份,妊娠12份、附子12份、羌活12份、白芍12份、仙灵脾12份、当归15份、枣 仁12份、防风12份、细辛9份、甘草9份、川弯9份、蜈蚣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痛风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将上述质量份 数的中药混合,加清水,文火煎0. 5-1. 5小时,反复煎3次后,取出药渣,将3次药液混合放 入砂锅煎2-4小时,将药液浓缩成稠膏状,然后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使用的片剂、胶囊 剂、丸剂、颗粒、散剂、注射剂或膏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它是以黄茋、妊娠、附子、羌活、白芍、仙灵脾、当归、枣仁、防风、细辛、甘草、川芎、蜈蚣为原料制得,本药物可制成临床使用的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散剂、注射剂或膏剂。本发明药物能够扶气补血,通经祛风,对于痛风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临床应用安全可靠,无明显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5/64GK102091141SQ201110008578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1日
发明者赵晚乐 申请人:赵晚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