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中药排石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5051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中药排石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结石的中药排石汤。
背景技术
泌尿系结石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是泌尿系的常见病。结石可见于肾、膀胱、 输尿管和尿道的任何部位。但以肾与输尿管结石为常见。因结石所在部位不同而有异。肾与输尿管结石的典型表现为肾绞痛与血尿,临床上以小便短涩、滴浙刺痛、排尿不尽,或尿流中断、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等为主症,疼痛发作时患者剧痛难忍、坐立不安、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恶心呕吐、尿不尽感,结石排出或停止移动时,疼痛会消失,超声、X线、尿液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在结石引起绞痛发作以前,病人没有任何感觉,由于某种诱因,如剧烈运动、劳动、长途乘车等,突然出现一侧腰部剧烈的绞痛,并向下腹及会阴部放射,伴有腹胀、恶心、 呕吐、程度不同的血尿;它可导致肾绞痛、感染、出血、肾积水,甚至导致肾功能损害,危及生命,严重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体外震波碎石是目前治疗泌尿系结石具有创伤性小、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其治愈率、结石排净时间尚不能达到完全满意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中药排石汤。中医认为,本病多因体湿热久积和饮食不节,嗜食肥甘辛辣厚味之品,加之饮水不足,下焦湿热蕴蒸,蕴结膀胱,使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致热灼湿聚,而湿热久蕴煎熬尿液,日积月累,尿中杂质积聚成石。为此,中医上以清热利尿、通淋排石、化瘀止痛为治则。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中药排石汤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蒲公英20-30份、茯苓15-25份、砂仁10-15份、香加皮15-25份、车前子20-30份、滑石15-20份、木香10-15份、降香15-20份、延胡索15-25份、乳香10-15 份、青皮15-25份。优选的,该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中药排石汤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蒲公英25 份、茯苓20份、砂仁13份、香加皮20份、车前子25份、滑石17份、木香13份、降香17份、 延胡索20份、乳香13份、青皮20份。将上药按常规方法水煎取汁,分早晚二次服用。方中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吐;香加皮利水消肿,祛风止痛;车前子利湿通淋,渗湿止泻,清肺化痰;滑石利水通淋,收湿敛疮;木香行气止痛, 调中导滞;降香化瘀止血,理气止痛;延胡索、乳香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青皮疏肝理气,消积化滞。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病例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8例,男性44 例,女性24例;年龄21-53岁;病程最短3小时,最长3年;肾结石17例,输尿管结石36例,膀胱结石5例;并发轻中度积水30例;结石大小直径在0. 8cm以下。对照组52例,男性42 例,女性10例,年龄18-56岁;病程最短5小时,最长3年;肾结石16例,输尿管结石32例, 膀胱结石4例。2、诊断标准临床症状多数有一侧或双侧腰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绞痛,伴有或不伴恶心、呕吐、血尿、尿频、尿急等症状;小便镜检有红细胞或潜血阳性;超声及X线腹平片或肾盂静脉造影显示有结石影像或轻、中度肾盂积水,无明显肾功能损害,无尿路畸形。3、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口服本发明所述的排石汤。蒲公英25g、茯苓20g、砂仁 13g、香加皮20g、车前子25g、滑石17g、木香13g、降香17g、延胡索20g、乳香13g、青皮20g。 每天1剂,水煎取汁500mL,分早晚2次服。对照组给予服用消石素(德国华沙制药厂出品),每次2粒,每天2次。两组均以15天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可连续治疗1 3个疗程。4、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石淋的疗效评定标准。治愈结石排出,临床症状消失,超声或χ线复查结石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消失,超声或χ线复查结石缩小或下移,或肾积水消失。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结石数量、大小、位置无改变,肾积水无改善。5、治疗结果治疗三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9例(53. 3% ),有效27 例(39. 7% ),无效2例(2. 9% ),总有效率为97. 1 % ;对照组治愈21例(36. 2% ),有效26 例(44. 8% ),无效11例(21. 2% ),总有效率为81. 0%。而治愈病例中1个疗程内治疗组 25例、对照组14例,2个疗程内治疗组31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 01)。典型病例患者李某,男,36岁,初诊时,左腰绞痛半天,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左肾区有叩击痛,B超检查显示左肾多发性结石(0.4-0. 5cm),左输尿管上段结石(纵径0. 7cm、横径 0. 5cm),左肾积液。服用本发明所述的排石汤,并嘱患者每次服药后30分钟即作跳跃及倒立运动15分钟左右,服药三剂,即见排出结石1粒呈黄豆大。继续服药一个疗程后复查,肾及输尿管结石消失,肾积液消失。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称取蒲公英25g、茯苓20g、砂仁13g、香加皮20g、车前子25g、滑石17g、 木香13g、降香17g、延胡索20g、乳香13g、青皮20g。每天1剂,水煎取汁500mL,分早晚2 次服。实施例二 称取蒲公英20g、茯苓25g、砂仁10g、香加皮25g、车前子20g、滑石20g、 木香log、降香20g、延胡索15g、乳香15g、青皮25g。每天1剂,水煎取汁500mL,分早晚2 次服。实施例三称取蒲公英30g、茯苓15g、砂仁15g、香加皮15g、车前子30g、滑石15g、 木香15g、降香15g、延胡索25g、乳香10g、青皮15g。每天1剂,水煎取汁500mL,分早晚2 次服。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中药排石汤,其特征在于该中药排石汤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蒲公英20-30份、茯苓15-25份、砂仁10-15份、香加皮15-25份、车前子20-30份、滑石15-20份、木香10-15份、降香15-20份、延胡索15-25份、乳香10-15份、青皮15-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中药排石汤,其特征在于该中药排石汤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蒲公英25份、茯苓20份、砂仁13份、香加皮20份、车前子25 份、滑石17份、木香13份、降香17份、延胡索20份、乳香13份、青皮20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中药排石汤。中医认为,泌尿系结石多因体湿热久积和饮食不节,嗜食肥甘辛辣厚味之品,加之饮水不足,日积月累,尿中杂质积聚成石。为此,中医上以清热利尿、通淋排石、化瘀止痛为治则。为此,本发明所述的排石汤选择蒲公英、茯苓、砂仁、香加皮、车前子、滑石、木香、降香、延胡索、乳香、青皮。由我院制剂室水煎成汁,供患者服用,经临床试验,总有效率达到97.1%,疗效明显优于其它西药和中药。
文档编号A61K33/12GK102441132SQ201110384078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8日
发明者殷常康 申请人:殷常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