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未破溃冻疮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5377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未破溃冻疮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西药结合组方药物领域,特别是针对未破溃冻疮治疗的中西药结合外用软膏制剂。
背景技术
冻疮属于物理性疾病范畴,是一种发生于寒冷季节的末梢部位的皮肤局限性、淤血性、炎症性疾病。是由于皮肤长期暴露于寒冷、潮湿的空气中,加之患者末梢血液循环较差为主要发病因素,缺乏运动、手足多汗、营养不良、贫血、鞋袜过紧、户外工作及慢性消耗性疾病均可为本病诱因。受冻部位皮下动脉由于寒冷的刺激而收缩,导致血流瘀滞、组织缺氧引起细胞的损伤,如受冻时间持续时间越长,动脉持续痉挛,导致血管麻痹而出静脉淤血,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血浆渗入组织间隙而发病。本病的临床表现本病易发于初冬、早春季节,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以儿童、青年妇女或末梢血液循环不良者多见。好发于肢端、耳廓、鼻尖等末梢部位。皮损为局限性水肿性紫红斑,按之色退,去压后其色恢复,严重时可有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局部有肿胀感,暖热后较痒,溃烂后则疼痛。治疗对于该病的治疗,临床上一般采用以下方法1、外用药物治疗采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药物,如以辣椒制剂为主的冻疮膏等。 但临床效果并不理想。2、内用药物治疗主要是扩血管药物,如口服烟酸、硝苯吡啶等,因鉴于冻疮为限局性炎性物理性疾病,而扩血管药物属于全身用药,有一定的药物副作用,对人体特别是青少年损伤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未破溃冻疮的药物,能有效治疗以及预防和缓解未破溃冻疮的发生,治愈率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治疗未破溃冻疮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按重量配比为石碳酸1-3、樟脑1-3、薄荷脑1-3、间苯二酚5-15、硼酸3_5、羊毛脂5_15、紫草油80-120和凡士林 80-220。所述紫草油由紫草根、黄柏、肉桂和大黄与花生油加热制作而成,其重量配比为 紫草根100、黄柏50、肉桂50、大黄50和花生油1000。经临床性药理毒理研究,本发明具有如下临床效果1、对未破溃冻疮有明显改善和缓解局部淤血肿胀、疼痛之体征和症状作用,疗效独特;2、外用制剂,对身体无毒副作用;3、治疗未破溃冻疮疗效显著,治愈率达70%以上,总有效率达90%以上;
4、复发率低。药理分析石碳酸有止痒、防腐、等作用。其止痒作用可能与它对神经末梢的麻醉有关。 0. 5 3%水溶剂、酊剂或软膏剂有止痒、镇痛作用,一定浓度时也有杀灭细菌和真菌作用。樟脑樟脑为局部刺激药,用于局部能使皮肤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引起皮肤血液循环增加,也有止痛、止痒作用。薄荷脑薄荷脑用于皮肤后,能选择性地作用于皮肤冷觉感受器,产生冷觉反射, 引起皮肤、粘膜血管收缩,同时对于深部组织的血管也有反射性变化,因此,产生清凉感、止痒、止痛、减轻浮肿及对抗刺激作用。间苯二酚具有杀菌、杀霉菌和止痒作用,其杀菌作用为苯酚的1/3,其刺激性和腐蚀性也小,低浓度有角化促成作用,高浓度有角质剥脱作用。硼酸为缓和的收敛防腐剂,为一弱酸,能进入微生物细胞内,释放出氢离子而发生弱的抑菌作用,刺激性小。羊毛脂有保护、润滑作用,并且是配制乳剂和软膏剂的常用基质,能促进乳剂或软膏剂中主药的穿透和吸收,同时因有较强的吸收分泌物的性能,从而能克服以凡士林为基质的软膏在这方面的缺欠。紫草油紫红色油状液体,有特臭。具有消炎、去腐生肌作用。用于治疗烧烫伤、刀伤、湿疹、尿布性皮炎、中耳炎、外阴炎、子宫颈炎及水泡等皮肤病。紫草油由紫草根、黄柏、 肉桂和大黄与花生油加热制作而成,紫草根中含有如乙酰紫草素、紫草红等,均可溶于植物油中,这些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消肿、生肌、抗病毒及解毒作用,余之黄柏、肉桂、大黄均具有解毒、杀菌、防腐、改善局部微循环、镇痛和抗溃疡等药理作用。凡士林有保护、润滑作用,是常用的软膏基质。组方综合分析本组方是为中西药物合用之方剂,其西药部分根据和借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及《中国医院制剂规范》之要求进行合理配伍,组方科学、严谨、选药考究(临床用药全部为国药准字号医用原材料),结合我们研究所多年临床经验所得,将几位中药组合在一起相互为用,是为中西合璧之特色外用制剂,也是临床外用制剂必走求新发展之路,综上述,本组方外用制剂具有改善局部淤血肿胀、消炎、止痒、止痛,等药理作用,中西药物合理科学配比,临床治疗及预防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此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法制作1、取石碳酸2g、樟脑lg、薄荷脑lg、间苯二酚IOg混合后置研钵中研至完全液化状态作为备用药液I,待用;2、取凡士林80g放入容器内置于水浴上加热融化,使其温度不能超过60°C,再加入羊毛脂IOg于融化的凡士林油内使其相溶,温度不能超过60°C,作为备用药液II,待用;3、将备用药液I和备用药液II混合,使其再次完全相溶,温度不能超过60°C,得到备用药液III ;4、逐次将硼酸4g、紫草油100g、蒸馏水IOml加入备用药液III中,顺着着同一方向一直搅拌至冷凝即得。蒸馏水即特指医药业专用蒸馏水,作为稀释溶媒剂用。紫草油的制作方法将花生油IOOOg加热至180°C,将剪碎的紫草根100g、黄柏 50g、肉桂50g、大黄50g陆续加入,搅拌5分钟,趁热以四层纱布滤除药渣,既得。本发明药物的性状表现为为暗紫红色软膏,使用时,先用温水温敷洗净患处,拭干后将药膏涂于患处并轻揉至局部有发热感,每日2-3次。即可消炎、止痒、止痛、促进血液循环、保护皮肤,主要用于治疗及预防未破溃的冻疮。实施例2取石碳酸lg、樟脑lg、薄荷脑lg、间苯二酚5g、硼酸3g、羊毛脂5g、紫草油80g、凡士林IOOg与蒸馏水10ml,制作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3石碳酸3g、樟脑3g、薄荷脑3g、间苯二酚15g、硼酸5g、羊毛脂15g、紫草油120g、凡士林220g与蒸馏水15ml,制作方法同实施例1。临床试验为验证本发明药物,申请人于2006 2010年在山东省东阿县皮肤病研究所进行如下临床试验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共计100例全部来自山东省东阿县皮肤病研究所,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共计50例;另一组为对照组,共计50例。2、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本发明药物,每日2次按要求涂擦外用,每7天为一疗程。对照组外涂市售冻疮膏(湖北科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0886),每日2次按其要求涂擦,每7天一疗程。3、疗效评价标准冻疮作为临床可以命名的2000余种皮肤科疾病之一来讲,目前也没有十分规范具体的临床治愈标准,主要是根据本病的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和消失进行疗效评价。治愈皮损的炎性淤血肿胀、及皮损的暗紫红色颜色完全消失,患处仅留有较短时间的浅色素沉着斑,患者的疼痛、奇痒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的症状及患处体征有明显改善,如淤血肿胀的缓解及疼痛痒感的缓解;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都没有改善和缓解。4、疗效结果疗效数据见下表
权利要求
1.治疗未破溃冻疮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按其重量配比为石碳酸1-3、樟脑1-3、薄荷脑1-3、间苯二酚5-15、硼酸3_5、羊毛脂5_15、紫草油80-120和凡士林 80-2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未破溃冻疮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为石碳酸2、樟脑1、薄荷脑1、间苯二酚10、硼酸4、羊毛脂10、紫草油 100和凡士林8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未破溃冻疮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紫草油由紫草根、黄柏、肉桂和大黄与花生油加热制作而成,其重量配比为紫草根100、黄柏50、肉桂50、 大黄50和花生油1000。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治疗未破溃冻疮的药物,属于中西药结合组方药物领域,特点是由石碳酸1-3、樟脑1-3、薄荷脑1-3、间苯二酚5-15、硼酸3-5、羊毛脂5-15、紫草油80-120和凡士林80-220按一定重量配比制成。对未破溃冻疮有明显改善和缓解局部淤血肿胀、疼痛之体征和症状作用,疗效独特,治愈率达70%以上,总有效率达90%以上;复发率低。
文档编号A61K36/756GK102370777SQ20111039863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6日
发明者王成斌 申请人:王成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