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识别的手术治疗刀头电极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2439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识别的手术治疗刀头电极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识别的手术治疗刀头电极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医疗手术采用的刀头电极组件大多不具有自动检测、智能识别的功能,在手术过程中,使用不同的刀头电极进行治疗时,需要调节不同的输出功率,现有设备面需要依靠人工来调节,其调节和使用过程复杂,很有可能出现误操作,给医疗手术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手术治疗刀头电极组件不能自动检测、智能识别的缺陷,提供一种通过更换一定阻值的刀头电极来精确实现调节刀头电极组件的输出功率的手术治疗刀头电机组件,从而达到简化操作流程,避免和减少因误操作引起的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动识别的手术治疗刀头电极组件,它包括一组刀头电极、治疗手柄、线缆组件和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刀头电极内设有至少一个检测电阻,治疗手柄的一端与刀头电极连接,连接刀头电极中检测电阻的线缆通过线缆组件的另一端与识别电路连接。所述的一组刀头电极中,每个刀头电极内安装的检测电阻的阻值各不相同。所述的检测电阻采用单独一对线缆与识别电路连接。所述的检测电阻共用刀头电极的一条线路,同时单设一条线路与识别电路连接。所述的检测电阻并联在刀头电极的一对线路上,并通过刀头电极的原有线路与识别电路连接。所述的检测电阻有两个,其中一个检测电阻共用刀头电极的一条线路,同时单设一条线路与识别电路连接,另一个检测电阻共用刀头电极的另一条线路,同时单设一条线路与识别电路连接。识别系统电路通过线缆组件与刀头电极的检测电阻构成回路,由于不同的刀头电极装配有不同阻值的检测电阻,识别系统电路能自动识别刀头电极所提供的检测电阻的大小,然后提供具有梯度差异的电压值或电流值,从而达到控制输出功率初始值的目的,有了输出功率初始值后,输出功率只需作细微调整就能正常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刀头电极内设置一定阻值的检测电阻,使得识别电路很容易判别当前所使用的刀头电极的规格,从而自适应地调节输出功率,简化了操作流程,有效避免和减少了误操作和医疗事故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手术治疗的服务水平,并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等特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示意图[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刀头电极的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检测电阻接入方式一图4为本实用新型检测电阻接入方式二图5为本实用新型检测电阻接入方式三图6为本实用新型检测电阻接入方式四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刀头电极和治疗手柄外观示意图一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刀头电极和治疗手柄外观示意图二图中,1-刀头电极,2-治疗手柄,3-线缆组件,4-识别电路,5-检测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7、图8所示,它包括一组刀头电极1、治疗手柄2、线缆组件3和识别电路4,其特征在于刀头电极1内设有至少一个检测电阻5,治疗手柄2的一端与刀头电极1连接,连接刀头电极1中检测电阻 5的线缆通过线缆组件3的另一端与识别电路4连接,它们之间都相互连通时形成回路,电
路工作。如图2所示,刀头电极1中设置有检测电阻5,不同型号的刀头电极1中设置梯度大小的一个或多个检测电阻5,这样通过更换刀头电极1就可以改变检测电阻5的阻值,识别系统电路4通过回路自动识别刀头电极1中检测电阻5的大小,从而提供相应的具有梯度差异的电压值或电流值,达到控制输出功率初始值的目的,有了输出功率初始值后,输出功率只需作细微调整就能正常使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操作流程。如图3所示,检测电阻5采用单独一对线缆与识别电路4连接,不通过刀头电极1 的线路,直接与识别电路4组成回路。如图4所示,检测电阻5共用刀头电极1的一条线路,同时单设一条线路与识别电路4连接,利用刀头电极1的一条线路与识别电路4组成回路。如图5所示,检测电阻5并联在刀头电极1的一对线路上,并通过刀头电极1的原有线路与识别电路4连接,直接并联在刀头电极1上,利用刀头电极1的线路与识别电路组成回路。如图6所示,检测电阻5有两个,其中一个检测电阻5共用刀头电极1的一条线路, 同时单设一条线路与识别电路4连接,另一个检测电阻5共用刀头电极1的另一条线路,同时单设一条线路与识别电路4连接,两个检测电阻分别利用一根刀头电极1的线路与识别电路4组成回路。以上所述的四种检测电阻5的电路接入方法,识别系统电路4自动识别刀头电极 1所提供的检测电阻5的大小,然后提供具有梯度差异的电压值或电流值,从而达到控制输出功率初始值的目的,无需手动调节电路的输出功率,简化了操作流程,有效避免因误操作引发的安全责任事故。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识别的手术治疗刀头电极组件,它包括一组刀头电极(1)、治疗手柄(2)、 线缆组件(3)和识别电路(4),其特征在于刀头电极(1)内设有至少一个检测电阻(5),治疗手柄(2)的一端与刀头电极(1)连接,连接刀头电极(1)中检测电阻(5)的线缆通过线缆组件(3)的另一端与识别电路(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识别的手术治疗刀头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刀头电极(1)中,每个刀头电极(1)内安装的检测电阻(5)的阻值各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识别的手术治疗刀头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电阻(5)采用单独一对线缆与识别电路(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识别的手术治疗刀头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电阻(5)共用刀头电极(1)的一条线路,同时单设一条线路与识别电路(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识别的手术治疗刀头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电阻(5)并联在刀头电极(1)的一对线路上,并通过刀头电极(1)的原有线路与识别电路(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识别的手术治疗刀头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电阻(5)有两个,其中一个检测电阻(5)共用刀头电极(1)的一条线路,同时单设一条线路与识别电路(4)连接,另一个检测电阻(5)共用刀头电极(1)的另一条线路,同时单设一条线路与识别电路(4)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识别的手术治疗刀头电极组件,它包括一组刀头电极(1)、治疗手柄(2)、线缆组件(3)和识别电路(4),刀头电极(1)内设有至少一个检测电阻(5),治疗手柄(2)的一端与刀头电极(1)连接,连接刀头电极(1)中检测电阻(5)的线缆通过线缆组件(3)的另一端与识别电路(4)连接,每个刀头电极(1)内安装的检测电阻(5)的阻值各不相同。本实用新型在刀头电极内设置一定阻值的检测电阻,使得识别电路很容易判别当前所使用的刀头电极的规格并自动调节输出功率,简化了操作流程,有效避免和减少了误操作和医疗事故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手术治疗的服务水平,并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等特点。
文档编号A61B18/14GK201987659SQ20112000269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6日
发明者汪汀 申请人:成都维信电子科大新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