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透x线钻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6010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透x线钻孔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透X线钻孔器,是一种用于骨科交锁髓内钉近、远端锁钉打孔,或用于经皮微创锁定钢板打孔,及所有需在人体内内置附属件固定用打孔的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用于骨科交锁髓内钉近、远端锁钉打孔,或用于经皮微创锁定钢板打孔的产品主要存在下列不足1、骨科长管骨骨折或股骨粗隆部位骨折,常选用交锁髓内钉固定骨折部位,而髓内钉远近端钉孔常用螺丝钉锁定,从而提高骨折端固定质量,并起抗旋转作用。但临床上经常碰到因多种因素打入髓内钉后,远端锁孔瞄准失败而致手术难以进行甚至改换手术方案,而锁孔周围也因多次盲目打孔而损伤骨质,增加局部骨折的风险。2、普通电钻不透X光,无法看到髓内钉孔锁孔准确位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使用瞄准器、能准确确定人体内所需打孔位置的可透X线钻孔器。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透X线钻孔器,包括外壳、钻轴和钻头,钻头与钻轴的下端固定连接,钻轴可旋转地支承在外壳内,还包括可旋转地支承在外壳内的主轴,且主轴的中心线和钻轴的中心线相垂直,主轴上固定有第一圆柱斜齿轮,钻轴上固定有第二圆柱斜齿轮,第一圆柱斜齿轮和第二圆柱斜齿轮相啮合。钻头的上端插在钻轴中,并通过螺钉与钻轴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1、具有可透光性,能准确确定人体内所需打孔的位置,因而能一次打孔成功。2、可避免使用瞄准器,大大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创伤感染率,而将病人的损伤降低到最低。3、钻头与钻轴的固定连接为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钻头,节约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钻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广3所示,一种可透X线钻孔器,包括外壳6、钻轴2和钻头8,钻头8与钻轴 2的下端固定连接,钻轴2通过轴承3可旋转地支承在外壳6内,还包括通过轴承3可旋转地支承在外壳6内的主轴1,且主轴1的中心线和钻轴2的中心线相垂直,主轴1上固定有第一圆柱斜齿轮9,钻轴2上固定有第二圆柱斜齿轮10,第一圆柱斜齿轮9和第二圆柱斜齿轮10相啮合。主轴1左端的轴承3外侧具有轴承盖5,主轴1右端的轴承3外侧具有螺母 4。钻轴2上端的轴承3外侧具有轴承盖5,钻轴2下端的轴承3外侧具有螺母4。如图1所示,钻头8的上端插在钻轴2中,并通过螺钉7与钻轴2固定连接。通过螺钉7使得钻头8和钻轴2的连接变成可拆卸连接,因而便于更换钻头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主轴1由动力源带动转动,主轴1带动其上的第一圆柱斜齿轮9转动,第一圆柱斜齿轮9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圆柱斜齿轮10转动,第二圆柱斜齿轮10带动钻轴2转动,钻轴2带动钻头转动,通过钻头在人体需要的位置打孔。
权利要求1.一种可透X线钻孔器,包括外壳(6)、钻轴(2)和钻头(8),钻头(8)与钻轴(2)的下端固定连接,钻轴(2)可旋转地支承在外壳(6)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旋转地支承在外壳(6)内的主轴(1),且主轴(1)的中心线和钻轴(2)的中心线相垂直,主轴(1)上固定有第一圆柱斜齿轮(9),钻轴(2)上固定有第二圆柱斜齿轮(10),第一圆柱斜齿轮(9)和第二圆柱斜齿轮(10)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透X线钻孔器,其特征在于钻头(8)的上端插在钻轴(2) 中,并通过螺钉(7 )与钻轴(2 )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可透X线钻孔器,包括外壳(6)、钻轴(2)和钻头(8),钻头(8)与钻轴(2)的下端固定连接,钻轴(2)可旋转地支承在外壳(6)内,还包括可旋转地支承在外壳(6)内的主轴(1),且主轴(1)的中心线和钻轴(2)的中心线相垂直,主轴(1)上固定有第一圆柱斜齿轮(9),钻轴(2)上固定有第二圆柱斜齿轮(10),第一圆柱斜齿轮(9)和第二圆柱斜齿轮(10)相啮合。本实用新型具有可透光性,能准确确定人体内所需打孔的位置,降低创伤感染率,从而将病人的损伤降低到最低。
文档编号A61B17/16GK202010178SQ20112004155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8日
发明者瞿玉兴 申请人:瞿玉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