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关节多平面可调手术床托手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1954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关节多平面可调手术床托手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手术床上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双关节多平面可调手术床托手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手术床托板仅可水平调整,且使用时间过长后托板主体后下垂,现有技术的手术床托板因为通常为一直板,不能随病人手臂的弯曲而弯折,病人使用时间过长后导致肩部以及肘关节疼痛。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关节多平面可调手术床托手板能完全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关节多平面可调手术床托手板,包括托手板主体,所述托手板主体由一托手板前半部位和一托手板后半部位构造而成,托手板后半部位由外板和内舌伸缩连接而成,所述内舌通过一球窝关节连接托手板前部位,所述的球窝关节由手柄、窝部、球部、螺丝A以及螺丝B构造而成,其手柄外端连接托手板前半部位,球部设置在窝部内,手柄另一端与球部连接,窝部下端开有螺丝槽,且与螺丝A螺母连接,螺丝A 下端同样开有螺丝槽,且与螺丝B螺母连接,螺丝B上连接一手柄B,所述托手板后板部位还垂直连接一窝关节,所述托手板主体表面设置一海绵层。作为优选,所述窝关节通过一铰接架与病床活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海绵层设置在托手板上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不同于现有技术的直板,托手板前半部位为伸缩结构,可根据患者上臂长短调节长度,托手板前后部位由窝关节连接,便于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调节,解决了现有技术病人因使用时间过长,手臂关节疼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间长也不会下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窝关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双关节多平面可调手术床托手板,包括托手板主体,所述托手板主体由一托手板前半部位1和一托手板后半部位2构造而成,托手板后半部位2由外板和内舌伸缩连接而成,所述内舌通过一球窝关节3连接托手板前半部位1,所述的球窝关节 3由手柄11、窝部4、球部7、螺丝A9以及螺丝B8构造而成,其手柄11 一端连接前述内舌,球部7设置在窝部4内,手柄11另一端与球部7连接,窝部4下端开有螺丝槽,且与螺丝A9 螺母连接,螺丝A9下端同样开有螺丝槽,且与螺丝B8螺母连接,螺丝B8上连接一手柄B10, 本手柄BlO用于旋转螺丝B,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窝关节3通过一铰接架5与病床活动连接, 所述托手板后板部位2还垂直连接一窝关节3,所述托手板主体表面设置一海绵层,在本实施例中,海绵层设置在托手板主体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使托手板前半部1由外板和内舌伸缩连接,使其具有伸缩结构,患者可根据自身上臂长短调节长度;设置窝关节3,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多角度调节的功能。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个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双关节多平面可调手术床托手板,包括托手板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手板主体由一托手板前半部位(1)和一托手板后半部位(2 )构造而成,托手板后半部位(2 )由外板和内舌伸缩连接而成,所述内舌通过一球窝关节(3)连接托手板前部位(1 ),所述的球窝关节(3)由手柄(11)、窝部(4)、球部(7)、螺丝A (9)以及螺丝B (8)构造而成,其手柄(11) 外端连接托手板前半部位(1),球部(7 )设置在窝部(4 )内,手柄(11)另一端与球部(7 )连接,窝部(4)下端开有螺丝槽,且与螺丝A (9)螺母连接,螺丝A (9)下端同样开有螺丝槽, 且与螺丝B (8)螺母连接,螺丝B (8)上连接一手柄B (10),所述托手板后板部位(2)还垂直连接一窝关节(3 ),所述托手板主体表面设置一海绵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关节多平面可调手术床托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窝关节(3 )通过一铰接架(5 )与病床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关节多平面可调手术床托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层设置在托手板上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关节多平面可调手术床托手板,包括托手板主体,所述托手板主体由一托手板前半部位和一托手板后半部位构造而成,托手板后半部位由外板和内舌伸缩连接而成,所述内舌通过一球窝关节连接托手板前部位,所述的球窝关节由手柄、窝部、球部、螺丝A以及螺丝B构造而成,其手柄外端连接托手板前半部位,球部设置在窝部内,手柄另一端与球部连接,窝部下端开有螺丝槽,且与螺丝A螺母连接,螺丝A下端同样开有螺丝槽,且与螺丝B螺母连接,螺丝B上连接一手柄B,所述托手板后板部位还垂直连接一窝关节,所述托手板主体表面设置一海绵层。本实用新型可随病人手臂弯曲、伸展而弯折、伸缩,避免病人使用长时间后手臂关节疼痛,解决了使用长时间后变形下垂的问题。
文档编号A61G13/12GK202288725SQ20112033876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9日
发明者部绍晋 申请人:部绍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