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输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9367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药物输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以安全且可靠的方式给予、分配或输送药物的药物输送设备。更具体地,它涉及一种注射设备,用于手动使布置到所述设备的针穿刺并且自动注入来自多腔室容器的药物混合物。
背景技术
存在不同类型的药物,其可以存储很长一段时间,并且可以填充在容纳液态下的准备使用的药物的容器中,例如药筒、注射器、安瓿、罐等。然而,还存在其它类型的药物,即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一药剂(例如冻干的、粉末的或浓缩的液体)和稀释剂(例如水、右旋类溶液或盐溶液),其中这些类型的药物不能是预混合的并且要存储很长一段时间,因为药剂是不稳定的并且可被降解并迅速失去其效用。因此,例如病人自己、医生、护士、医院工作人员或受训人员的用户必须在将一剂药物输送给病人之前在有限的时间段内执行混合。此夕卜,一些药剂在混合的同时会遭遇显著的化学变化。这样的敏感药剂需要特定处理,使得当所述药剂与稀释剂混合时,不合理的混合力将使所述药剂降解。
为了便于混合,已经开发了一些用于混合的容器,包括至少两个腔室,被称为多腔室容器。这些多腔室容器包括含有药剂的第一腔室和含有稀释剂的至少第二腔室。这些腔室用柱塞头密封,使得药剂不会发生降解。当药剂在给药不久之前被混合时,通常通过稍微按压远端的柱塞头又按压容器的分配器柱塞头,在腔室之间打开重定向的通道。该通道允许药剂和稀释剂混合,并且药物准备输送。
上面所提到的要求可以通过简单的药物输送设备来实现,诸如常用的皮下注射器,但是该过程当然是相当难于操作的,特别是对于无法使用这些设备的用户。为了便于病人自己以简单、安全且可靠的方式按预定剂量给予药物,也为了便于医院工作人员以相同便利的方式给药,结合用于在输送前获得混合的这些多腔室解决方案,已经开发出了一些自动和半自动设备。
在US4,755,169中公开了一种布置有双腔室容器的自注射设备,其中混合和注射两者均通过如弹簧和其它装置的机械装置自动完成。类似的解决方案被公开在US6, 793, 646中,其中一旦触发该设备,则双腔室药筒的混合由弹簧自动完成,并通过将力向前手动施加到柱塞杆来完成注射。这`些设备的缺点在于,由于Hookes定律,开始时药剂所承受的混合力过高。因此,药剂会被降解。
在W02004004809中公开了另一种解决方案,其中混合和注射两者均通过电气控制装置自动完成。该设备的缺点在于,电子器件依赖于电池,并对噪声、湿气、水等非常敏感;这会导致故障。另外,制造这些设备比制造机械装置更贵。
在US6,319,225中,双腔室安瓿的混合是手动完成的。该设备被设定为竖直于平面上,然后用肉眼观察安瓿内的动作,向下挤压在其近端的情况会导致挤压安瓿的柱塞头的柱塞杆的相对向上运动,从而获得混合。但是在US6,319,225中公开的是,用于将药剂与稀释剂混合的最适合工艺是通过执行对肉眼观察所监控的足够缓慢的稀释剂流的手动控制;该设备的缺点在于,如果用户加压并想要尽快使用设备,则药剂所承受的混合力可能会高。因此,药剂会被降解。
而且,在开发该类型的设备时,注射器设备的具有一定程度自动功能的处理和安全方面以及紧急情况下的立即可用性是吸引大量关注的问题。
当处理用来实现手动混合和自动注射的自动注射器时,一个重要的安全方面就是在已完成手动混合之前注射装置的锁定,例如布置成驱动柱塞杆的压缩弹簧。
一种这样的装置公开在US6,893,420中,其中自注射设备布置有双腔室本体。通过螺旋紧固操作来手动完成混合,并且该设备包括用于锁定闩锁装置的锁定装置,在已经完全完成混合之前,闩锁装置防止自动穿刺注射装置被释放。然而,这种解决方案相当笨拙,并且还依赖于一个触发另一个的协同且顺次作用的许多部件,这能够导致故障、失常的剂量精度或者设备变得复杂,因此对用户不便。该设备的缺点在于,在混合已完成之后,锁定装置必须主动地脱离设备。这对用户来说并不是一个直观的步骤,用户将会试图推动锁定装置,而不是移除它们。另一个缺点就是剂量精度,由于穿刺开始推动柱塞头,在整个穿刺次序期间药物将被排出,导致所谓的湿式注射以及在整个穿刺次序中输送药物,而不是在预期的穿刺深度处注射所需剂量。
另一种这样的设备公开在W02007/115424A1中,其涉及具有容器保持器的注射设备,在容器保持器的内部具有多腔室容器,该多腔室容器可以相对于注射设备手动地移动,目的是在多腔室容器内混合各成分。该设备还包括可以支承在注射设备的一部分上的弹簧以及联接元件,该联接元件用于将容器保持器联接至弹簧,使得在容器保持器运动到注射设备中的过程中,弹簧被张紧。该设备还包括触发旋钮和按钮,其中触发旋钮须旋转以迫使按钮从壳体突出,并由此将该设备设定成准备注射的输送状态。然而,该解决方案的缺点在于,在混合已完成之后,必须主动操控触发旋钮用于释放按钮。这对用户来说并不是一个直观的步骤,用户将试图找到按钮或触发装置所在,而不是去旋转旋钮。
而且,公开在本申请人在先专利申请的W02009/147026A1中的另一种设备的问题是,当自动注射已经开始以及当自动注射完成时,并没有向用户指示。
即使根据US6, 893,420、W02007/115424A 和 W02009/147026A1 的设备已证实运作良好并显示了一定程度的安全性,但一直希望对这样的装置有所改进,在这样的装置的改进之中,要发生机构的设计以便简化制造和组装以降低成本,但同时要具有改进的特征维持甚至提高设备的安全和功能的可靠性。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 于提供一种能够以安全且可靠的方式来处理药物输送的改进的药物输送设备,其中该设备意外过早发射的风险被消除或最小化。
根据本发明的主要方面,通过根据独立专利权利要求的药物输送设备来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技术和/或功能特征的优选细节形成了从属专利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的主要方面,其特征在于一种药物输送设备,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布置并安装成可相对于彼此移动的近端壳体部分和远端壳体部分;容纳在所述远端壳体部分中并包括逆连接装置的驱动力机构;布置在所述近端壳体部分内的填充有药物的容器;活动地连接到所述驱动力机构的保持构件,用于将所述驱动力机构保持在加载状态下,并且其中所述保持构件包括连接装置和接合装置;致动构件56,其布置成与所述保持构件相互作用,用于使驱动力机构解除其加载状态,并且其中所述致动构件包括逆接合装置;其中当所述壳体部分朝向彼此而从使保持构件脱离致动构件的脱离位置移动到使保持构件接合至致动构件的接合位置时,所述保持构件布置成通过近端壳体部分来移动,这样保持构件的接合装置和致动构件的逆接合装置一起相互作用,用于将致动构件的连接装置接合至驱动力机构的逆连接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近端壳体部分包括协作装置,并且保持构件包括逆协作装置,其一起相互作用,用于将保持构件从脱离位置移动到接合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致动构件包括突出于远端壳体部分的可触部分,并且其中所述致动构件被弹性地布置到所述远端壳体部分,使得处于保持构件脱离位置中的致动构件可以相对于远端壳体部 分移动,而不会作用于所述驱动力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驱动力机构包括柱塞杆、驱动力弹簧和驱动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驱动构件包括可释放装置,并且柱塞杆包括逆可释放装置,其一起相互作用,用于将柱塞杆可释放地接合至驱动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驱动构件的可释放装置是设置有向内延伸的凸缘的径向挠曲的臂,并且柱塞杆的逆可释放装置是位于其圆周表面上的凹槽,其中向内延伸的凸缘装入到所述凹槽中,并且其中当所述保持构件处于脱离位置时,保持构件布置成完全地包围径向挠曲的臂。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近端壳体部分的协作装置是近端壳体部分的远端环形表面,并且保持构件的逆协作装置是保持构件的外圆周上的环形凸缘。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保持构件的接合装置是向远端延伸的舌片,并且致动构件的逆接合装置是向近端延伸的弹性舌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致动构件的连接装置是位于致动构件的向近端延伸的弹性舌片上的沿径向向内延伸的突起,并且驱动力机构的逆连接装置是驱动构件的远端外表面上的凹部,使得所述凹部被构造成接收所述沿径向向内延伸的突起。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保持构件通过所述近端壳体部分从脱离位置移动到接合位置,在接合位置中保持构件部分地包围径向挠曲的臂并且接合至致动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容器是多腔室药物容器,由此通过相对于彼此移动所述壳体部分可以混合多腔室。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保持构件的接合位置对应于多腔室的使多腔室混合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药物输送设备具有许多优点。当两个壳体部分相对于彼此处于初始位置时,致动构件和保持构件彼此脱离,这一事实确保该设备不能被意外地触发,即它需要用户的触发动作才能触发该设备。通过相对于彼此移动壳体部分,更优选地通过沿该设备纵轴朝向彼此移动壳体部分,执行该触发。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通过相对于彼此旋转壳体部分来执行该触发,这是一个直观的操作。优选地,壳体部分彼此螺纹连接,由此一个壳体部分会移动到另一个之中。
在壳体部分的运动过程中,致动构件仍然与保持构件断开,由此脱离驱动力机构,从而不能执行触发。只有在两个壳体部分相对于彼此完全移动使得保持构件与致动构件活动地相互作用以便将致动构件接合至驱动力机构(更优选地接合至驱动构件)之后,才可以执行来自药物容器的剂量输送。在这方面,优选地,药物容器是多腔室容器,由此,触发(也就是壳体部分的移动)会致使多腔室容器的远端柱塞头被压靠到柱塞杆的近端上,其中在容器内执行各成分的混合。
实现了在所有的简单且可靠的设备中均能够进行处理,另外获得了多腔室药物容器。


在以下本发明的详细描述中,将参考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处于初始位置的侧视图2是图1的设备的横截面侧视图3是取自图2中区域III的详细视图;并且
图4-7是不同功能位置中的图1的设备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中,当使用术语“远端部分/远端”时,这指的是输送设备的或其构件的位于距离病人的药物输送部位最远处的部分/端。相应地,当使用术语“近端部分/近端”时,这指的是输送设备的或其构件的位于距离病人的药物输送部位最近处的部分/端。
本发明涉及的药物输送设备包括:壳体,更优选为沿该设备纵轴延伸的大致细长的壳体,该壳体包括布置并安装成可相对于彼此沿该设备纵轴移动的近端壳体部分12和远端壳体部分10 ;容纳在所述远端壳体部分中并相对于远端壳体部分可滑动地布置的驱动力机构;布置在所述近端 壳体部分内的填充有药物的容器22 ;保持构件50,用于将所述驱动力机构保持在加载状态下,并且当所述壳体部分沿该设备纵轴朝向彼此移动时,保持构件50布置成通过近端壳体部分相对于远端壳体部分沿轴向朝向该设备远端移动预定距离;致动构件56,其布置成与所述保持构件相互作用,用于使驱动力机构解除其加载状态;其中所述保持构件布置成通过相对于彼此移动所述壳体部分而从脱离位置移动到接合位置,在脱离位置中保持构件脱离致动构件,在接合位置中保持构件接合至致动构件。
在本发明中,近端壳体部分12包括协作装置60,并且保持构件50包括逆协作装置62,其一起相互作用,用于相对于远端壳体部分将保持构件朝向该设备远端移动预定距离,从脱离位置移动到接合位置。致动构件56包括连接装置(未示出),并且驱动力机构包括逆连接装置(未示出)。此外,保持构件50包括接合装置(未示出),并且致动构件56包括逆接合装置(未示出),使得当通过近端壳体部分12移动保持构件时,所述壳体部分朝向彼此从脱离位置移动到接合装置,在脱离位置中保持构件脱离致动构件,在接合位置中保持构件接合至致动构件,这样保持构件50的接合装置和致动构件56的逆接合装置一起相互作用,用于将致动构件56的连接装置接合至驱动力机构的逆连接装置。
在本发明中,致动构件56包括突出于远端壳体部分的可触部分,并且其中所述致动构件被弹性地布置到所述远端壳体部分10,使得处于保持构件50脱离位置中的致动构件56可以相对于远端壳体部分移动,而不会作用于所述驱动力机构。
在本发明中,容器22例如是多腔室药物容器,并且可以通过朝向彼此沿该设备纵轴移动所述壳体部分而混合多腔室。此外,保持构件的接合位置对应于多腔室的使多腔室混合的位置。
在图1-7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在图1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壳体包括远端壳体部分10和近端壳体部分12,其中所述近端壳体部分布置成容纳作为多腔室药物容器的容器22,由此通过朝向彼此沿该设备纵轴移动所述壳体部分,优选地通过螺旋旋转所述壳体部分,可以混合多腔室药物容器。近端壳体部分12的外表面包括螺纹14,螺纹14布置成与远端壳体部分10内表面上的相应螺纹16配合。近端壳体部分的近端还布置有颈部18,该颈部18布置有用于附接药物输送构件的附接装置(未示出),其中药物输送构件优选是注射针。然而,应当理解,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药物输送构件,诸如吹嘴或鼻件、喷嘴、雾化单元等。近端壳体部分12还布置有转动构件20,诸如沿纵向延伸的翼,这便于相对于远端壳体部分手动地转动近端壳体部分。
在图2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多腔室药物容器22例如是设计具有两个隔室24的双腔室容器,其中一个隔室优选地包含粉末形式的药物,而另一隔室优选地包含稀释剂。两个隔室由弹性的可移动柱塞头28隔开,该柱塞头在移动时打开隔室之间的通道,用于将药物与稀释剂混合。远端布置的第二柱塞头30关闭药物容器的远端。
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驱动力机构包括驱动力弹簧34、细长的柱塞杆32和驱动构件40。驱动构件40具有大致管状的形状,被同轴地布置在柱塞杆上并部分地包围所述柱塞杆。细长的柱塞杆32具有与远端柱塞头30接触的近端。如图2,在柱塞杆32内布置了驱动力弹簧34,位于柱塞杆32的近端端壁36和驱动构件40的远端端壁38之间。驱动构件40包括可释放装置44,并且柱塞杆32包括逆可释放装置42,其一起相互作用,用于将柱塞杆可释放地接合至驱动构件。
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驱动构件40远端管状部分的外表面包括环形凸缘,该环形凸缘布置为当驱动构件的远端管状部分的一部分通过由远端壳体部分的内表面上的圆周凸缘所形成的孔时抵接远端壳体部分的内表面上的圆周凸缘。驱动构件40的可释放装置44是设置有向内延伸的凸缘46的径向挠曲的臂,并且柱塞杆32的逆可释放装置42是位于其圆周外表面上的凹槽,其中向内延伸的凸缘46装入到所述凹槽中。优选地,所述沿纵向延伸且径向挠曲的臂被构造为施加径向向外的力。每个臂44还布置有向外指向的凸缘48。
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保持构件50具有大致管状的形状,并同轴地布置在驱动构件40上。当保持构件完全地包围径向挠曲的臂时,即当臂44的凸缘48被保持构件50的内表面完全包围时,保持构件处于脱离位置。保持构件50可相对于远端壳体部分沿轴向移动,优选地布置成当所述壳体部分朝向彼此移动时,通过近端壳体部分相对于远端壳体部分沿轴向朝向该设备远端移动预定距离。换句话说,保持构件50可以通过近端壳体部分相对于远端壳体部分朝向该设备远端滑动地移动预定距离,从脱离位置移动到接合位置,在接合位置中保持构件部分地包围径向挠曲的臂,即臂44的凸缘48被保持构件50的内表面部分地包围。驱动构件40还布置有位于其外圆周表面上的向外延伸的隆凸或突起54,用于相对于驱动构件40将保持构件50保持在适当的位置,当保持构件处于脱离位置时防止保持构件50相对于驱动构件40滑动。
当驱动力弹簧34在所述柱塞杆内预张紧时,当驱动构件40接合至柱塞杆32时,以及当保持构件50处于脱离位置或接合位置时,驱动力机构处于加载状态下。致动构件56采用套筒的形式,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优选作为按钮,并包括从远端壳体部分10突出的可触部分。优选地,致动构件的远端部分突出于远端壳体部分的远端。优选地,致动构件可以相对于远端壳体部分在纵向上沿该设备纵轴移动。致动构件56设置有沿该设备纵轴延伸的内套筒,并且驱动构件40的远端管状部分的一部分装入到其中。优选地,在驱动构件40的远端端壁和致动构件56的横向壁之间存在一定距离。致动构件56被弹性地连接到远端壳体部分,使得每次致动构件被偏置后它都将弹回。因此,弹性构件58布置在致动构件56的横向壁和远端壳体部分的内表面上的圆周凸缘之间。因此,致动构件可以相对于远端壳体部分从非操作位置偏置到操作位置,在非操作位置中,致动构件部分地突出于远端壳体部分;在操作位置中,致动构件被限制在远端壳体内,并且在偏置之后将一直弹回。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近端壳体部分12的协作装置60是近端壳体部分的远端环形表面,并且保持构件的逆协作装置62是保持构件的外圆周上的环形凸缘。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保持构件50的接合装置是向远端延伸的舌片(未示出),即沿该设备纵轴朝向该设备远端延伸的舌片。致动构件56的逆接合装置是向近端延伸的弹性舌片(未示出),即沿该设备纵轴朝向该设备近端延伸的舌片。优选地,所述向近端延伸的弹性舌片从致动构件56的内套筒延伸越过驱动构件的远端管状部分。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致动构件56的连接装置是位于致动构件56的向近端延伸的弹性舌片上的沿径向向内延伸的突起(未示出),并且驱动力机构的逆连接装置是驱动构件40的远端外表面上的凹部(未示出),其中所述凹部被构造成接收所述沿径向向内延伸的突起。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设备拟运作如下。如图1,当该设备交付给用户时,近端壳体部分12相对于远端壳体 部分10延伸。首先,用户将药物输送构件(未示出)附接至近端壳体部分12的近端颈部18。然后,下一步骤是混合多腔室药物容器22中的药物。然后,用户相对于远端壳体部分10转动近端壳体部分12,从而使近端壳体部分移动或缩回到远端壳体部分中。两个壳体部分的这种相对运动致使柱塞杆32相对于药物容器22移动,使得其近端在近端方向上推动远端柱塞头30。如图4,这又致使弹性可移动的近端柱塞头28移动,使得在两个隔室之间打开通道并且执行混合。在混合容器内的成分之前,致动构件56处于非操作位置,且它与驱动力机构断开。此外,保持构件50处于脱离位置。优选地,致动构件56与驱动构件40断开。更优选地,位于致动构件56的向近端延伸的弹性舌片上的沿径向向内延伸的突起与位于驱动构件40的远端外表面上的凹部断开。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保持构件的脱离位置的特征在于:当保持构件50脱离致动构件56,并且当它完全包围驱动构件40的径向挠曲的臂44时,保持构件50的位置使得臂44的向内指向的凸缘46保持在柱塞杆32的凹槽42中,从而使驱动力弹簧34在柱塞杆32内保持预张紧,也就是使驱动力机构处于加载状态。优选地,当保持构件50的接合装置与致动构件56的逆接合装置断开或不抵接或不可操作时,保持构件50脱离致动构件56。更优选地,当保持构件50的向远端延伸的舌片与致动构件56的向近端延伸的弹性舌片断开或不抵接或不可操作时,保持构件50脱离致动构件56。此外,当保持构件50处于脱离位置并且致动构件56被偏置时,弹簧58被压缩,并且会克服驱动构件40的远端端壁和致动构件56的横向壁之间的距离。当致动构件解除压力或偏压时,被压缩的弹簧弹回,从而迫使致动构件朝向该设备远端移动。然而,保持构件50处于脱离位置,因此不可能在混合之前触发该设备。当混合将要完成时,近端壳体部分12的远端环形表面60移动成与保持构件50的外圆周上的环形凸缘62接触,使得保持构件相对于驱动构件40从脱离位置移动到接合位置。优选地,保持构件50沿该设备纵轴沿轴向朝向该设备远端移动。然后,保持构件被固定地保持在远端壳体部分的内表面上的圆周凸缘和近端壳体部分的远端环形凸缘之间。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保持构件的接合位置的特征在于:当保持构件50接合至致动构件56时,保持构件50的位置使得保持构件50的向远端延伸的舌片在致动构件56的向近端延伸的弹性舌片上滑动,迫使向近端延伸的弹性舌片沿径向向内挠曲,使得向近端延伸的弹性舌片的沿径向向内的突起形成与驱动构件40的凹部接触;并且这时保持构件相对于驱动构件进行定位,使得臂44的凸缘48的一部分突出于保持构件50的近端,如图5,即臂44的凸缘48被保持构件50的内表面部分地包围。现在,下一步骤是执行剂量输送。然后,用户在药物输送部位处定位该设备的近端部分。当使用注射针时,该设备被挤压在病人的皮肤表面上,从而执行针的穿刺。

在此之后,如图7,致动构件(也就是按钮56)被按压或偏置。这会致使弹性构件58被压缩;由于驱动构件和柱塞杆之间的连接,这会致使驱动构件40与柱塞杆32 —起移向该设备的近端,直到臂44的凸缘48已经通过保持构件50的近端,同时将保持构件固定地保持到近端壳体部分12的远端表面。由此,驱动构件40的臂44在径向向外的方向上自由伸展,从而将向内指向的凸缘46移出柱塞杆32的凹槽42。现在,如图7,后者通过驱动弹簧34的力在近端方向上自由地移动,这会致使药物容器22的柱塞头28、30在近端方向上移动,从而将一剂药物通过药物输送构件排出。在注射次序期间,由于驱动构件和致动构件之间的接合,致动构件保持在远端壳体部分内。另外,由于驱动构件朝向该设备近端的运动,在驱动构件远端管状部分的外表面上的环形凸缘和远端壳体部分的内表面上的圆周凸缘之间生成一间隙。在注射次序结束时,柱塞杆32的远端穿过驱动构件40的近端。然后,驱动构件40的臂44在保持构件50内沿径向向内自由地移动,并且由于驱动弹簧34的残余力,驱动构件40和致动构件56将在远端方向被推动,直到驱动构件远端管状部分的外表面上的环形凸缘碰到远端壳体部分的内表面上的圆周凸缘。这一接触提供了像“喀哒声”一样的可以听到的声音以及致动构件的可触感觉,这表明输送结束。致动构件也被弹回。如果用户仍按压致动构件,则将把指示输送结束的触觉反馈提供给用户。当药物输送操作已完成时,可以从药物输送部位移走该设备,并以安全方式将其丢弃。应理解,上面描述的以及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仅被视为本发明的非限制性示例,并且它在专利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以多种方式被修改。
权利要求
1.药物输送设备,包括: -壳体,该壳体包括布置并安装成可相对于彼此移动的近端壳体部分(12)和远端壳体部分(10); -容纳在所述远端壳体部分中并包括逆连接装置的驱动力机构; -布置在所述近端壳体部分内的填充有药物的容器(22); -活动地连接到所述驱动力机构的保持构件(50),用于将所述驱动力机构保持在加载状态下,并且其中所述保持构件包括连接装置和接合装置; -致动构件(56),其布置成与所述保持构件相互作用,用于使驱动力机构解除其加载状态,并且其中所述致动构件包括逆接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壳体部分朝向彼此而从使保持构件脱离致动构件的脱离位置移动到使保持构件接合至致动构件的接合位置时,所述保持构件(50)布置成通过近端壳体部分(12)来移动,使得保持构件(50)的接合装置和致动构件(56)的逆接合装置一起相互作用,用于将致动构件(56)的连接装置接合至驱动力机构的逆连接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输送设备,其中,近端壳体部分(12)包括协作装置(60),并且保持构件(50)包括逆协作装置(62),协作装置(60)和逆协作装置(62) —起相互作用,用于将保持构件从脱离位置移动到接合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输送设备,其中,所述致动构件(56)包括突出于远端壳体部分(10)的可触部分,并且其中所述致动构件被弹性地布置到所述远端壳体部分,使得处于保持构件(50)脱离位置中的致动构件(56)可以相对于远端壳体部分移动,而不会作用于所述驱动力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输送设备,其中,驱动力机构包括柱塞杆(32)、驱动力弹簧(34)和驱动构件(4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输送设备,其中,驱动构件(40)包括可释放装置(44),并且柱塞杆(32)包括逆可释放装置(42),可释放装置(44)和逆可释放装置(42) —起相互作用,用于将柱塞杆可释放地接合至驱动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输送设备,其中,驱动构件(40)的可释放装置(44)是设置有向内延伸的凸缘(46)的径向挠曲的臂,并且柱塞杆(32)的逆可释放装置(42)是位于其圆周外表面上的凹槽,其中向内延伸的凸缘(46)装入到所述凹槽中,并且其中当所述保持构件处于脱离位置时,保持构件(50)布置成完全地包围径向挠曲的臂。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输送设备,其中,近端壳体部分(12)的协作装置(60)是近端壳体部分(12)的远端环形表面,并且保持构件(50)的逆协作装置(62)是保持构件的外圆周上的环形凸缘。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输送设备,其中,保持构件(50)的接合装置是向远端延伸的舌片,并且致动构件(56)的逆接合装置是向近端延伸的弹性舌片。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输送设备,其中,致动构件(56)的连接装置是位于致动构件的向近端延伸的弹性舌片上的沿径向向内延伸的突起,并且驱动力机构的逆连接装置是驱动构 件(40)的远端外表面上的凹部,使得所述凹部构造成接收所述沿径向向内延伸的突起。
10.根据权利要求5-6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输送设备,其中,所述保持构件通过所述近端壳体部分(12)从脱离位置移动到接合位置,在接合位置中,保持构件部分地包围径向挠曲的臂(44)并且接合至致动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输送设备,其中,所述容器(22)是多腔室药物容器,由此可以通过使所述壳体部分朝向彼此移动而使多腔室混合。
12.根据 权利要求11所述的药物输送设备,其中,保持构件的接合位置对应于多腔室的使多腔室被混合的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输送设备,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布置并安装成可相对于彼此移动的近端壳体部分和远端壳体部分;容纳在所述远端壳体部分中的驱动力机构;布置在所述近端壳体部分内的填充有药物的容器;用于将所述驱动力机构保持在加载状态下的保持构件;致动构件,其布置成与所述保持构件相互作用,用于使驱动力机构解除其加载状态;其中所述保持构件布置成通过相对于彼此移动所述壳体部分而从使保持构件脱离致动构件的脱离位置移动到使保持构件接合至致动构件的接合位置。
文档编号A61M5/24GK103153365SQ201180048950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31日
发明者A.霍尔姆奎斯特, S.卡尔森 申请人:Shl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