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方法和磁共振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0332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方法和磁共振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方法和磁共振成像装置,特别地涉及不伴随着图像之间的视点移动,就能够容易地观察因摄像方法的不同而造成的细微部分的变化的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方法和磁共振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以前,在医疗的现场,使用利用各种图像诊断装置摄影的各种图像,进行各种诊断和治疗。例如,在使用了磁共振成像(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装置的情况下,能够摄像纵缓和强调图像(T1W图像)、横缓和强调图像(T2W图像)、质子密度图像、Flair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图像、脂肪抑制图像、Diffusion (扩散)图像、Perfusion (灌流)图像, f-MRI图像、磁共振波谱(MRS =MR Spectroscopy)图像等无法一一列举的各种图像。另夕卜, 在使用了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X射线CT (Computed Tomography)装置)的情况下, 不只是通常的CT值的解剖图像,还能够摄像血流等的功能图像。另外,通常在对多个不同的图像进行读图的情况下,在陈列柜(schaukasten)中排列胶卷(film),或者在监视器上排列图像,一边在各个图像之间使视线移动到与同一解剖部位对应的位置,一边进行诊断。在这样的诊断中,由于在所排列的多种图像之间一边使视点移动到各个的关注区域,一边进行读图,所以读图需要时间。另外,由于伴随着视线移动,所以一边对各图像的解剖学细微部分进行比较一边进行诊断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例如在超声波诊断装置等中,使用了被称为融合(fusion)法的以下的方法,即重叠地显示摄像了同一部位的单色(monochrome)图像和彩色(color)图像。另外, 还考虑了以下这样的方法在具有摄影了同一部位的多个图像的情况下,一边逐一地依次切换这些图像,一边显示在画面上的大致同一位置,由此,不伴随着视线移动,就能够进行比较读图(例如,参考特开2006-95279号公报)。但是,在现有的技术中,难以容易地观察因摄像方法的不同而造成的细微部分的变化。例如,在基于融合法的显示中,由于至少重叠2个图像,所以被重叠的图像一方只局限于单色图像等空间分辨率小的或局部性的图像。另外,在大致同一位置切换显示图像的方法中,虽然考虑到了减少视点移动,但并没有考虑到观察因摄像方法的不同而造成的细微部分的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图像显示装置具备在由图像诊断装置摄像了的包含被检体的同一部位的多个图像各个中设定关注区域的关注区域设定部件;针对上述多个图像的各个,根据包含在由上述关注区域设定部件设定了的上述关注区域中的像素的像素值,进行特征分析的特征分析部件;在显示部件所具有的显示区域的大致同一位置,一边按照规定的顺序切换上述多个图像一边进行显示,并且将上述特征分析部件的上述特征分析的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显示区域中的显示控制部件。另外,本发明的其他形态的图像显示装置具备针对由图像诊断装置摄像了的包含被检体的同一部位的多个图像的各个,变更图像的显示形态的形态变更部件;在显示部件所具有的显示区域的大致同一位置上,一边按照规定的顺序切换由上述图像变更部件变更了上述显示形态的图像一边进行显示的显示控制部件。另外,本发明的其他形态的图像显示方法包括针对由图像诊断装置摄像了的包含被检体的同一部位的多个图像的各个,设定关注区域,针对上述多个图像的各个,根据包含在上述关注区域中的像素的像素值,进行特征分析,一边在显示部件所具有的显示区域的大致同一位置上按照规定的顺序切换上述变更了显示形态的图像一边在相同的显示区域中显示上述特征分析的结果。另外,本发明的其他形态的图像显示方法包括针对由图像诊断装置摄像了的包含被检体的同一部位的多个图像的各个,变更图像的显示形态,在显示部件所具有的显示区域的大致同一位置上一边按照规定的顺序切换变更了上述显示形态的图像一边进行显
7J\ O另外,本发明的其他形态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具备摄像包含被检体的同一部位的多个图像的摄像部件;在由上述摄像部件摄像的上述多个图像的各个中设定关注区域的关注区域设定部件;针对上述多个图像的各个,根据包含在由上述关注区域设定部件设定的上述关注区域中的像素的像素值,进行特征分析的特征分析部件;在显示部件所具有的显示区域的大致同一位置上一边按照规定的顺序切换上述多个图像一边进行显示,并且将上述特征分析部件的上述特征分析的结果显示在同一显示区域中的显示控制部件。另外,本发明的其他形态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具备摄像包含被检体的同一部位的多个图像的摄像部件;针对由上述摄像部件摄像的上述多个图像的各个,变更图像的显示形态的形态变更部件;在显示部件所具有的显示区域的大致同一位置上一边按照规定的顺序切换由上述形态变更部件变更了上述显示形态的图像一边进行显示的显示控制部件。


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1的MRI装置的全体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1的控制部件的结构的功能框图。图3A 3E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1的对位处理部件的图像对位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图4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1的对位处理部件的图像对位方法的另一个例子的图。图5是表示本实施例1的控制部件的图像显示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本实施例1的控制部件的图像显示的流程的图。图7是表示本实施例1的控制部件的其他图像显示的流程的图。图8是表示本实施例2的控制部件的图像显示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图9是表示本实施例2的控制部件的图像显示的流程的图。图10是表示本实施例2的控制部件的其他图像显示的流程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实施例3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功能框图。图12是表示本实施例3的控制部件的图像显示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图13是表示本实施例3的控制部件的图像显示的流程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方法和磁共振成像装置的适合的实施例。另外,以下,将磁共振成像装置称为“MRI装置”。在实施例1中,说明适用了本发明的MRI装置。首先,使用图1,说明本实施例1的 MRI装置100的全体结构。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1的MRI装置100的全体结构的图。如图 1所示,该MRI装置100具备静磁场磁铁1、倾斜磁场线圈2、倾斜磁场电源3、卧台4、卧台控制部件5、发送RF(radio frequency)线圈6、发送部件7、接收RF线圈8、接收部件9、时序控制部件10和计算机系统20。静磁场磁铁1是被形成为中空的圆筒形状的磁铁,在内部的空间中产生均勻的静磁场。例如使用永磁铁、超导磁铁等作为该静磁场磁铁1。倾斜磁场线圈2是被形成为中空的圆筒形状的线圈,被配置在静磁场磁铁1的内侧。该倾斜磁场线圈2组合了与相互正交的X、Y、Z的各轴对应的3个线圈而形成,这3个线圈分别从后述的倾斜磁场电源3接受电源供给,产生磁场强度沿着X、Y、Z的各轴变化的倾斜磁场。另外,Z轴方向与静磁场同方向。倾斜磁场电源3是向倾斜磁场线圈2供给电流的装置。在此,由倾斜磁场线圈2产生的X、Y、Z各轴的倾斜磁场例如分别与切片(slice) 选择用倾斜磁场、相位编码(encode)用倾斜磁场Ge和读出(readout)用倾斜磁场Gr对应。切片选择用倾斜磁场用于任意地决定摄像断面。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Ge用于与空间位置对应地使磁共振信号的相位变化。读出用倾斜磁场Gr用于与空间位置对应地使磁共振信号的频率变化。卧台4是具备承载被检体P的顶板如的装置,基于后述的卧台控制部件5的控制, 在承载了被检体P的状态下,将顶板4a插入到倾斜磁场线圈2的空洞(摄像口)内。通常, 该卧台4被设置得长度方向与静磁场磁铁1的中心轴平行。卧台控制部件5是基于控制部件沈的控制而控制卧台4的装置,驱动卧台4使顶板如向长度方向和上下方向移动。发送RF线圈6是被配置在倾斜磁场线圈2的内侧的线圈,从发送部件7接受高频脉冲的供给而产生高频磁场。发送部件7是向发送RF线圈6发送与拉莫尔(Larmor)频率对应的高频脉冲的装置。接收RF线圈8是被配置在倾斜磁场线圈2的内侧的线圈,接收由于上述高频磁场的影响而从被检体P发射的磁共振信号。该接收RF线圈8如果接收到磁共振信号,则向接收部件9输出该磁共振信号。接收部件9根据从接收RF线圈8输出的磁共振信号,生成k空间数据。具体地说, 该接收部件9通过对从接收RF线圈8输出的磁共振信号进行数字变换,生成k空间数据。 根据上述的切片选择用倾斜磁场、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Ge和读出用倾斜磁场Gr,使该k 空间数据与PE方向、RO方向、SE方向的空间频率的信息对应起来。另外,如果生成k空间数据,则接收部件9将该k空间数据发送到时序控制部件10。
时序控制部件10根据从计算机系统20发送的时序信息,驱动倾斜磁场电源3、发送部件7和接收部件9,由此进行被检体P的扫描。在此,时序信息是指倾斜磁场电源3向倾斜磁场线圈2供给的电源的强度、供给电源的定时(timing)、发送部件7向RF线圈6发送的RF信号的强度、发送RF信号的定时、接收部件9检测磁共振信号的定时等定义了用于进行扫描的步骤的信息。另外,如果驱动倾斜磁场电源3、发送部件7和接收部件9扫描被检体P的结果而从接收部件9发送了 k空间数据,则时序控制部件10将该k空间数据转送到计算机系统 20。计算机系统20进行MRI装置100的全体控制、数据收集、图像重构等。该计算机系统20特别地具备接口部件21、图像重构部件22、存储部件23、输入部件M、显示部件25 和控制部件沈。接口部件21对在与时序控制部件10之间收发的各种信号的输入输出进行控制。 例如,该接口部件21向时序控制部件10发送时序信息,从时序控制部件10接收k空间数据。如果接收到k空间数据,则接口部件21针对每个被检体P将各k空间数据存储在存储部件23中。图像重构部件22针对由存储部件23存储的k空间数据,实施后处理,即傅立叶 (fourier)变换等重构处理,由此,生成被检体P内的希望的原子核自旋(spin)的频谱数据 (spectrum data)或者图像数据。存储部件23针对每个被检体P,存储由接口部件21接收到的k空间数据、由图像重构部件22生成的图像数据等。输入部件M接受来自操作者的各种指示、信息输入。可以适当地利用鼠标、跟踪球(traclcball)等指示设备(pointing device)、模式切换开关(switch)等选择设备、或者键盘等输入设备作为该输入部件对。显示部件25基于控制部件沈的控制,显示频谱数据或者图像数据等各种信息。可以利用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设备作为该显示部件25。控制部件洸具有未图示的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存储器等,进行MRI 装置100的全体控制。具体地说,该控制部件沈根据经由输入部件M从操作者输入的摄像条件,生成时序信息,将生成的时序信息发送到时序控制部件10,由此控制扫描,或者对根据作为扫描的结果从时序控制部件10发送的k空间数据而进行的图像的重构进行控制。—般,MR摄像使用组合了多个不同的时序的被称为协议(protocol)的信息而进行摄像,由此,通过一个摄影能够得到不同的多种图像。作为灌流(perfusion)的摄像协议的例子,可以列举组合了 T1W图像摄像时序、T2W图像摄像时序、Flair图像摄像时序和 Dynamic图像摄像时序的协议等。以上,说明了本实施例1的MRI装置100的全体结构。另外,基于这样的结构,在本实施例1中,控制部件沈对包含被检体的同一部位的多个图像的各个设定关注区域,针对各图像,根据包含在所设定的关注区域中的像素的像素值进行特征分析。然后,在显示部件 25所具有的显示区域的大致同一位置上一边按照规定的顺序切换各图像一边进行显示,并且将特征分析的结果显示在同一显示区域中。由此,在本实施例1中,不伴随着图像间的视点的移动,就能够容易地观察因摄像方法的不同造成的细微部分的变化。
以下,说明本实施例1的控制部件沈的详细内容。首先,使用图2,说明本实施例 1的控制部件26的结构。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1的控制部件沈的结构的功能框图。如图 2所示,控制部件沈特别地具有对位处理部件26a、图像修正处理部件^b、关注区域设定部件^c、特征分析处理部件26d和显示控制部件^e。对位处理部件26a进行摄像了检查对象的被检体的部位的多个图像之间的对位。 具体地说,对位处理部件26a从存储部件23读出摄像了检查对象的被检体的同一部位的多个图像,使读出的各图像的大小和位置一致。在在此进行的图像的对位中,例如可以使用基于解剖学的信息的对位等一般已知的各种图像对位方法。另外,对位处理部件26a例如读出由同一种类的图像诊断装置通过不同的摄像方法摄像了的不同种类的图像、不同时序的图像、或者由不同的图像诊断装置摄像了的图像等多个医用图像,进行对位。例如,对位处理部件26a读出T1W图像、T2W图像、质子密度图像、Flair图像、脂肪抑制图像、Diffusion图像、Perfusion图像、f_MRI图像、磁共振波普图像等通过不同的摄像方法摄像得到的图像,并进行对位。另外,例如对位处理部件26a读出在摄像参数的设定值不同的摄像条件下摄像得到的图像,进行对位。在此所述的摄像参数是指例如回波时间(echo time :TE)、循环时间(!^petition time :TR)、表示 MPG(Motion Probing Gradient)脉冲的强度的 b 值(b factor)等。在此,一般MRI装置能够在三维方向的任意方向上摄像被检体的断面。因此,用根据患者的摄影时的姿势唯一决定的座标系来表示由MRI装置摄像的图像的位置信息。该座标系被称为“患者座标系”,对于每个摄影根据患者的体位(背卧位(仰卧)、腹卧位(伏下)、右侧卧位、左侧卧位)和向装置的插入方向(从头开始、从脚开始)而被决定。另外, 与此相对,将磁场中心作为原点,用分别沿着装置的上下、左右、前后的3个方向的3个座标轴表示的装置固有的座标系被称为“装置座标系”。另外,例如T1W图像、T2W图像等形态图像是在同一检查中摄像同一范围的情况很多。因此,T1W图像、T2W图像等形态图像用同一患者座标系表示位置。因此,对于形态图像, 通过使用一般附带在图像中的患者座标系的位置信息,能够容易地进行对位。另一方面,对于例如Diffusion图像、Perfusion图像等功能图像,由于一般在图像中产生失真,所以难以单纯地根据患者座标进行对位。因此,例如对位处理部件26a从各图像中抽出表示特征部位的区域,以抽出的区域为基准进行对位。图3A 3E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1的对位处理部件的图像对位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另外,在此,说明对 DffI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图像和 PWI (Perfussion Weighted Imaging)图像进行对位的情况。例如,对位处理部件26a首先从DWI图像和PWI图像分别抽出作为对位对象的部位的区域。具体地说,对位处理部件^a通过进行一般已知的分割(segmentation)处理,而从分别包含在DWI图像和PWI图像中的体素(voxel)中抽出作为对位对象的部位的区域。 另外,对位处理部件26a如图3A所示那样,抽出位于所抽出的区域的边界的体素作为边界体素31。另外,在图3A中,表示了多个边界体素31中的一部分。进而,对位处理部件,抽出表示从DWI图像和PWI图像中抽出的区域的形状的形状体素。具体地说,对位处理部件26a如图;3B所示那样,从分别包含在DWI图像和PWI图像中的边界体素中,选择规定个数的体素作为形状体素32。例如,对位处理部件26a从沿着区域的边界排列的多个边界体素中,以规定的间隔选择形状体素32。接着,对位处理部件26a在DWI图像和PWI图像之间使形状体素对应起来。具体地说,对位处理部件26a如图3C所示那样,一边在DWI图像和PWI图像之间综合地组合形状体素32,一边计算出组合了的体素之间的距离。然后,对位处理部件^^确定体素之间的距离合计最小的形状体素32的组合。另外,这时,对位处理部件26a例如根据包含在各图像所附带的附带信息中的患者座标,计算各体素的位置,根据计算出的位置,计算体素之间的距离。然后,对位处理部件26a针对每个对应起来的形状体素,使体素的位置一致。具体地说,对位处理部件26a如图3D所示那样,在体素之间的距离的合计最小的形状体素32的组合中,对每个成为了组的形状体素32,使PWI图像的形状体素32的位置移动得与DWI图像的形状体素32的位置一致。然后,对位处理部件26a根据形状体素的移动量,使包含在成为对位对象的部位的区域中的体素的位置一致。具体地说,对位处理部件26a针对位于从PWI图像抽出的区域内的体素33和边界体素31的各个,对位于接近位置的形状体素的移动量附加加权,由此计算出各体素的移动量。然后,对位处理部件26a如图3E所示那样,与计算出的移动量对应地移动各体素。这样,通过由对位处理部件26a针对成为对位对象的图像所包含的部位变更大小和形状等形态,能够对Diffusion图像、Perfusion图像等产生失真的图像也高精度地进行对位。进行图像的对位的方法并不只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从操作者接受在作为对位对象的各图像上设定任意个数的基准点的操作,使由操作者设定的基准点对应起来,由此进行各图像的对位。由此,例如通过沿着操作者在各图像中描绘出的同一部位的轮廓设定基准点,能够进行各图像的对位使得该部位的位置一致。另外,图像的对位并不限于2维方向,也可以在3维方向上进行。图4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1的对位处理部件^a的图像对位方法的另一个例子的图。例如,如图4所示那样,假设对于同一部位,摄像了 6张T1W图像I11 I16和5张T2W图像I21 I250在此,假设分别按照不同的切片间隔摄像T1W图像I11 I16和T2W图像I21 I250另外,假设在切片方向上,T1W图像I11的位置和T2W图像I21的位置、以及T1W图像I16的位置和T2W图像I24的位置分别一致。在这样的情况下,例如如果进行T1W图像I13和T2W图像I23的对位,则两个图像的切片方向的位置不同。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位处理部件26a例如使用位于图像I23 的两侧的图像I22和T2W图像124,作成切片方向的位置与T1W图像I13相同的补插图像 133。然后,对位处理部件26a根据需要,在与切片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进行补插图像、和T1W 图像I13的对位。另外,可以使用公知的技术作为作成补插图像I33的方法。图像修正处理部件26b进行由对位处理部件26a进行了对位后的图像的修正。例如,图像修正处理部件26b针对由对位处理部件26a进行了对位的图像,进行失真修正、用于除去噪声的修正。在在此进行的图像的修正中,可以使用一般已知的各种图像修正方法。另外,图像修正处理部件2 也可以通过进行修正处理,变更各图像的显示形态。例如,图像修正处理部件26b变更各图像的大小,或者变更各图像的形状。关注区域设定部件26c在由图像修正处理部件26b进行了修正的各图像中,设定关注区域。例如,关注区域设定部件26c首先经由输入部件对,针对显示在显示部件25中的多个图像中的某一个,从操作者接受指定注视点的操作。然后,关注区域设定部件26c在该图像中设定以所接受的注视点为中心的规定大小的关注区域,并且还将相同的关注区域分别适用于其他图像。或者,关注区域设定部件26c经由输入部件M,针对显示在显示部件25中的多个图像中的任意一个,接受指定区域(例如矩形或圆形的区域)的操作。然后,关注区域设定部件26c在该图像中将所接受的区域设定为关注区域,并且还将相同的关注区域分别适用于其他图像。这样,在关注区域设定部件26c在多个图像中的一个图像中设定了关注区域的情况下,对其他图像也设定同样的关注区域,由此能够省略对多个图像分别设定注视点和关注区域的麻烦。特征分析处理部件26d针对由图像修正处理部件26d进行了修正的各图像,根据包含在由关注区域设定部件26c设定了的关注区域中的像素的像素值,进行特征分析。例如,特征分析处理部件26d通过计算出像素值的平均值、标准偏差等与像素值有关的统计值,而进行特征分析。显示控制部件26e在显示部件25所具有的显示区域的大致同一位置,一边按照规定的顺序切换由图像修正处理部件26b进行了修正的各图像一边进行显示而使得页滚动, 并且将特征分析处理部件^d的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在同一显示区域中。这时,例如,显示控制部件26e可以按照规定的放大率对由关注区域设定部件26c 设定了关注区域的部分的图像进行放大并显示。由此,能够更正确地观察作为诊断对象的区域。接着,使用图5和图6,说明本实施例1的控制部件沈的图像显示的流程。图5是表示本实施例1的控制部件26的图像显示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另外,图6是表示本实施例1的控制部件沈的图像显示的流程的图。另外,在此,说明显示脑的T1W图像、图像和Flair图像的情况下的处理的一个例子。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1的控制部件沈中,首先对位处理部件26a输入同一被检体的脑的T1W图像、T2W图像和Flair图像(步骤S101),对输入的各图像进行对位(步骤 S102)。然后,图像修正处理部件26b对由对位处理部件26a进行了对位的各图像进行修正 (步骤 S103)。这时,对位处理部件26a例如根据图像所附带的患者座标系的位置信息,进行图像的对位。另外,在进行对位时,对位处理部件26a针对每个图像,将通过对位产生的座标的移动量存储在内部存储器等存储部件中。另外,图像修正处理部件26b在通过修正处理变更了图像的大小和形状等形态的情况下,针对每个图像将表示变更后的图像的大小和形状等的信息存储在存储部件中。接着,显示控制部件26e将由图像修正处理部件26b进行了修正的各图像中的任意一个图像,例如T1W图像显示在显示部件25所具有的显示区域中(步骤S104)。另外,以下将在此显示的图像称为“基准图像”。作为该基准图像,可以设定对疾病的每个种类都不同的图像,与操作者的指定对应地任意地变更。另外,如图6所示,如果由操作者针对显示的T1W图像的基准图像41指定了注视点 (步骤S105,Yes),则关注区域设定部件26c基于该注视点在各图像中设定关注区域(步骤 S106)。另外,图6所示的例子表示了在解剖上的“上额叶脑回”中设定了关注区域的情况。在此,在设定关注区域时,关注区域设定部件26c针对每个图像将表示所设定的关注区域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存储在存储部件中。进而,关注区域设定部件26c针对每个图像,计算出将所设定的关注区域的图像放大到放大显示用的规定大小时的放大率,将计算出的放大率存储在存储部件中。接着,作为特征分析,特征分析处理部件26d作成关注区域内的像素值的直方图 (histogram)。例如,特征分析处理部件26d作成像素值的平均值、累计值等统计数据的直方图(步骤S107)。然后,显示控制部件26e针对每个图像生成关注区域的放大图像(步骤S108),进而,如图6所示,将重叠了由特征分析处理部件26d作成的直方图的T1W图像的放大图像42 显示在显示部件25所具有的显示区域中(步骤S109)。在此,在生成放大图像时,显示控制部件26e根据存储在存储部件中的座标的移动量、表示通过修正处理变更了的图像的大小和形状等的信息、关注区域的位置信息,对每个图像确定关注区域的位置和大小。另外,显示控制部件26e根据存储在存储部件中的放大率,对每个图像将确定了位置和大小的关注区域的图像进行放大,由此生成放大图像。然后,如果由操作者针对所显示的放大图像42,通过输入部件M的键盘、鼠标等, 进行规定的图像切换操作(步骤Sl 10,Yes),显示控制部件26e如图6所示,在显示部件25 所具有的显示区域的大致同一位置,一边切换分别重叠了由特征分析处理部件26d作成的直方图的T1W图像的放大图像42、TJ图像的放大图像43、Flair图像的放大图像44 一边进行显示(步骤Sl 11)。另外,图6所示的例子表示了在各图像上排列了根据各像素的像素值作成的直方图而显示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例如显示控制部件26e也可以针对每个图像的种类用同一颜色显示图像的帧的颜色和直方图的颜色。在该情况下,例如显示控制部件26e针对 T1W图像,用红色显示帧和直方图,针对T2W图像,用绿色分别进行显示,针对Flair图像用青色分别进行显示。由此,使得操作者能够容易地进行各直方图和各图像的对应。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1中,在MRI装置100中,控制部件沈所具有的关注区域设定部件26c在被检体P的脑的T1W图像、图像和Flair图像中分别设定关注区域。另外, 特征分析处理部件26d针对多个图像,分别根据包含在由关注区域设定部件26c设定了的关注区域中的像素的像素值,作成统计数据的直方图。然后,显示控制部件26e在显示部件 25所具有的显示区域的大致同一位置上一边按照规定的顺序切换多个图像一边进行显示, 并且将由特征分析处理部件26d作成的直方图显示在同一显示区域中。因此,根据本实施例1,不伴随着图像之间的视点的移动,就能够容易地观察因摄像方法的不同造成的细微部分的变化。具体地说,通过与图像一起显示统计数据的直方图,能够进行不是定性的而是定量的诊断。 另外,在本实施例1中,说明了在设定了关注区域后只显示放大图像的情况。但是,本发明并不只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与放大图像排列地显示基准图像。图7是表示本实施例1的控制部件沈的其他图像显示的流程的图。在该情况下,显示控制部件26e例如如图7所示那样,与放大图像42 44并列地显示表示关注区域的基准图像41。由此,能够容易地掌握在检查对象的部位中被放大显示了的区域的位置。例如,能够容易地掌握脑区域中的关注区域的相对位置。另外,在本实施例1中,如图6所示那样,说明了在各图像上并列显示由各图像的像素值作成的直方图的情况。但是,本发明并不只限于此,例如显示控制部件26e也可以针对每个图像,显示对应的特征分析的结果(直方图等)。在该情况下,显示控制部件26e与多个图像相关的显示切换配合地,对每个图像一边切换特征分析的结果一边进行显示。由此,能够容易地与图像对应起来而掌握各图像的特征量。另外,在此,说明了显示控制部件^e与操作者使用键盘或鼠标等进行的操作对应地切换图像的情况,但例如也可以以一定的时间间隔自动地切换图像。由此,即使在无法操作键盘、鼠标这样的状况下,也能够切换多个图像进行比较读图。另外,显示控制部件^e也可以与来自操作者的指定对应地,变更切换图像的顺序。由此,操作者能够与进行比较读图的图像的种类对应地,改变图像显示的顺序使得容易进行比较读图。但是,在上述实施例1中,说明了显示脑的T1W图像、TJ图像和Flair图像的情况。 但是,本发明并不只限于此,在显示其他种类的图像的情况下,也可以同样适用。以前,特别在脑梗塞的检查中,确认了组合由MRI装置摄像了的Diffusion图像和 Perfusion图像的评价的有效性。具体地说,在使用了 Diffusion图像和Perfusion图像的脑梗塞检查中,分别从Diffusion图像和Perfusion图像中抽出包含怀疑脑梗塞的部分的分割区域,确定在重叠了所抽出的分割区域的情况下不一致的区域(以下称为“非匹配区域(mismatch area)”)。在此所确定的区域被称为“可逆性贫血区域”,被看作是通过早期的血流重新疏导就能够补救的区域。因此,正确地确定该可逆性贫血区域在进行脑梗塞的诊断和治疗的基础上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以下作为实施例2说明显示脑的Diffusion图像和Perfusion图像的情况。在本实施例2中,保持始终重叠了分割区域的边界地,切换显示Diffusion图像和 Perfusion图像。由此,能够正确并且容易地确定可逆性贫血区域,能够迅速地进行脑梗塞的诊断、治疗。另外,本实施例2的MRI装置基本上具有与图1和图2所示的结构同样的结构,只有由控制部件沈进行的处理不同,因此,在此使用图8和图9说明控制部件沈的图像显示的流程。图8是表示本实施例2的控制部件沈的图像显示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另外,图 9是表示本实施例2的控制部件沈的图像显示的流程的图。另外,在此说明分别显示发病 4小时后的脑的Diffusion图像和Perfusion图像的情况下的处理的一个例子。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2的控制部件沈中,首先对位处理部件26a分别输入同一被检体的发病4小时后的脑的Diffusion图像和Perfusion图像(步骤S201),对输入的各图像进行对位(步骤S202)。然后,图像修正处理部件26b对由对位处理部件26a进行了对位的各图像进行修正(步骤S203)。这时,对位处理部件26a例如根据图像所附带的患者座标系的位置信息,进行图像的对位。另外,在进行对位时,对位处理部件26a针对每个图像将通过对位而产生的座标的移动量存储到内部存储器等存储部件中。另外,图像修正处理部件26b在通过修正处理变更了图像的大小、形状等形态的情况下,针对每个图像将表示变更后的图像的大小、形状等的信息存储在存储部件中。接着,显示控制部件26e将由图像修正处理部件26b进行了修正的各图像排列起来,显示在显示部件25所具有的显示区域中(步骤S204)。另外,如图9所示那样,如果由操作者针对所显示的Diffusion图像41和Perfusion图像52中的任意一个图像指定了注视点(步骤S205,Yes),则关注区域设定部件26c在没有指定注视点的图像中在同一位置也设定注视点。进而,关注区域设定部件^c以各注视点的像素作为基准,从各图像中抽出分割区域作为关注区域(步骤S206)。在在此进行的分割区域的抽出中,例如可以使用Region Growing法等一般已知的各种区域抽出方法。在此,在抽出分割区域时,关注区域设定部件26c针对每个图像,将表示所抽出的分割区域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存储到存储部件中。接着,作为特征分析,特征分析处理部件26d从各图像中抽出由关注区域设定部件^c生成的分割区域的边界(步骤S207)。然后,显示控制部件26e如图9所示那样,显示重叠了从各图像抽出的分割区域的 Perfusion图像52 (步骤S208)。另外,在此,显示控制部件26e也可以不显示Perfusion 图像,而显示重叠了从各图像抽出的分割区域的Diffusion图像。在此,在重叠分割区域时,显示控制部件26e在根据存储在存储部件中的座标的移动量、表示通过修正处理变更了的图像的大小、形状等的信息、分割区域的位置信息,对每个图像确定了分割区域的位置的基础上,重叠各分割区域。另外,如果由操作者对所显示的图像通过输入部件M的键盘、鼠标等进行了规定的图像切换操作(步骤S209,Yes),显示控制部件26e在显示部件25所具有的显示区域的大致同一位置,一边切换重叠了由特征分析处理部件26d从各图像中抽出的分割区域的 Diffusion图像51和Perfusion图像52 —边进行显示(步骤S210)。另外,在图9中,作为一个例子,表示了重叠了分割区域的Perfusion图像52。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2中,在MRI装置100中,控制部件沈具有的关注区域设定部件26c通过进行规定的区域抽出处理而从脑的Diffusion图像和Perfusion图像生成分割区域作为关注区域,并且作为特征分析,特征分析处理部件26d对多个图像的每个抽出由关注区域设定部件26c生成的分割区域的边界。然后,显示控制部件26e分别重叠由特征分析处理部件26d抽出的各图像的分割区域的边界,将重叠了的各边界与图像重叠进行显示。因此,根据本实施例2,例如能够正确并且容易地确定脑中的可逆性贫血区域等用多个图像中的分割区域表示的区域,因此能够迅速并且有效地进行诊断/治疗。另外,在本实施例2中,说明了显示以相同的定时(发病4小时后)摄像了的 Diffusion图像和Perfusion图像的情况。但是,本发明并不只限于此,例如在显示以不同的定时摄像了的多个图像的情况下,也同样可以适用。图10是表示本实施例2的控制部件 26的其他图像显示的流程的图。例如,如图10所示那样,在显示发病4小时后的Diffusion图像61、发病4小时后的Perfusion图像62、发病14日后的TJ图像63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件26e在分别重叠了从Diffusion图像61抽出的分割区域的边界Α、从Perfusion图像62抽出的分割区域的边界B、从T2W图像63抽出的分割区域的边界C的基础上,切换显示各图像。在此,边界C表示组织坏死了的区域。另外,在图10中,作为一个例子表示了重叠了边界A C的发病14日后的T2W图像63。这样,通过始终显示从发病起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组织图像(例如图像)的分割区域的边界,进而重叠显示发病之后的功能图像(例如Diffusion图像、Perfusion图像) 的分割区域的边界,能够针对病变部位有效地观察自发病之后的病症的经过。进而,显示控制部件26e在重叠显示各边界时,也可以改变各个边界的颜色。由此,能够容易地识别各个区域。另外,在实施例1和2中,说明了将本发明适用于MRI装置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只限于此,也同样可以适用于其他图像诊断装置。例如,也可以将本发明同样适用于X射线诊断装置、X射线CT装置、超声波诊断装置、SPECT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装置、PET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装置等。另外,在实施例1和2中,说明了在对多个图像进行对位的基础上,从各图像中抽出分割区域,在各图像上重叠显示所抽出的分割区域的情况。另一方面,例如也可以在对各图像进行对位之前,从各个图像中抽出分割区域,只对抽出的分割区域进行对位。在该情况下,首先例如显示控制部件26e在分别对由特征分析处理部件26d抽出的各图像的分割区域进行对位的基础上进行重叠。然后,显示控制部件26e在进行了重叠了的分割区域与显示对象的图像的对位后,对他们进行重叠显示。由此,不需要对多个图像分别进行图像全体的对位,因此能够减轻与对位有关的处理的负荷。另外,在实施例1和2中,说明了将本发明适用于MRI装置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只限于此,也可以适用于显示由MRI装置、X射线诊断装置、X射线CT装置、超声波诊断装置、SPECT装置、PET装置、内窥镜等各种图像诊断装置所摄像的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也称为“观察器(viewer)”)。因此,以下,作为实施例3说明将本发明适用于图像显示装置的情况。首先,使用图11,说明本实施例3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图11是表示本实施例3的图像显示装置 200的结构的功能框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3的图像显示装置200具有通信部件210、 存储部件220、输入部件230、显示部件240和控制部件250。通信部件210 经由网络对在与 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图像数据库等之间交换的信息的发送接收进行控制。在此,PACS是指经由网络连接的各种图像诊断装置、图像保存装置等所具有的图像管理系统。另外,图像数据库是指保存由各种图像诊断装置摄像得到的各种图像的数据库。从该PACS或图像数据库发送的图像数据典型的是断层图像或投影图像,但也包含例如多断面的断层图像、被体素表现的体数据等。或者,被发送的图像数据也可以是图像生成前的数据。例如,在MRI装置中,也有以下的情况通过测量频率空间的数据的相关性, 计算出移动量,进行对位。进而,在这些图像数据中,附带有摄影参数、切片(摄像)位置、 摄影时刻、摄像条件等信息。存储部件220存储经由通信部件210从PACS、图像数据库等接收到的图像、由控制部件250执行的各种程序等的各种信息。输入部件230接受来自操作者的各种指示、信息输入。作为该输入部件230,可以适当地利用鼠标、跟踪球等指示设备、键盘等输入设备。显示部件240显示由图像诊断装置摄像得到的图像等各种信息。作为该显示部件 M0,可以适当地利用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设备。控制部件250具有未图示的CPU、存储器等,进行图像显示装置200的全体控制。 在本实施例3中,该控制部件250在包含被检体的同一部位的多个图像中分别设定关注区域,针对各图像,根据包含在所设定的关注区域中的像素的像素值进行特征分析。另外,在显示部件240所具有的显示区域的大致同一位置一边按照规定的顺序切换各图像一边进行显示,并且将特征分析的结果显示在同一显示区域中。由此,在本实施例3中,不伴随着图像间的视点的移动,就能够容易地观察因摄像方法的不同造成的细微部分的变化。具体地说,控制部件250特别具有对位处理部件250a、图像修正处理部件250b、关注区域设定部件250c、特征分析处理部件250d和显示控制部件250e。这些各部件所具有的功能基本上分别与图2所示的对位处理部件^a、图像修正处理部件^b、关注区域设定部件^c、特征分析处理部件26d和显示控制部件^e同样,因此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接着,使用图12和图13,说明本实施例3的控制部件250的图像显示的流程。图 12是表示本实施例3的控制部件250的图像显示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另外,图13是表示本实施例3的控制部件250的图像显示的流程的图。另外,在此,说明显示通过使用了 X射线CT装置的动态(dynamic)摄像(以下称为“动态CT摄像”)时序地摄像了的肝脏的图像的情况的处理的一个例子。在肝脏的动态摄像中,在向被检体注入了造影剂后,以多个不同的定时进行摄像。 作为该定时,例如有动脉优位相、门脉相、平衡相,这些各相的造影剂的残留浓度是重要的信息。因此,在本实施例3中,说明显示通过动态CT摄像得到的肝脏的动脉优位相、门脉相、 平衡相的图像的情况。如图12所示那样,在本实施例3的控制部件250中,首先,对位处理部件250a分别输入通过动态CT摄像得到的同一被检体的肝脏的动脉优位相、门脉相、平衡相的图像(步骤S301),对输入的各图像进行对位(步骤S302)。另外,也可以省略在此进行的图像的对位处理。由此,能够缩短计算的处理时间。然后,图像修正处理部件250b对由对位处理部件250a进行了对位的各图像进行修正(步骤S303)。接着,如图13所示那样,显示控制部件250e将由图像修正处理部件250b分别进行了修正的肝脏的动脉优位相的图像71、门脉相的图像72、平衡相的图像73进行排列,并显示在显示部件240所具有的显示区域中(步骤S304)。另外,如图13所示那样,如果由操作者针对所显示的动脉优位相的图像71、门脉相的图像72、平衡相的图像73中的任意一个图像指定了关注区域(图像71中的D、图像72 中的E、或者图像73中的F)(步骤S305,Yes),关注区域设定部件250c在没有指定关注区域的相的图像中也分别在相同的位置设定同样的关注区域。接着,特征分析处理部件250d根据由关注区域设定部件250c设定的关注区域,在各图像中设定异常区域和正常区域(步骤S306)。具体地说,特征分析处理部件250d如图13所示那样,将由关注区域设定部件250c设定的关注区域设定为异常区域,将对该异常区域放大了规定量的放大区域设定为正常区域。另外,作为特征分析,特征分析处理部件250d根据各图像的像素值,计算出异常区域和正常区域的TDC (Time Density Curve)(步骤S307)。另外,这时,特征分析处理部件 250d也可以计算出表示像素值的TDC,但例如也可以以造影剂流入之前摄像的图像的像素值为基准,计算出表示与该像素值的差分的TDC。然后,显示控制部件250e如图13所示那样,将由特征分析处理部件250d生成的 TDC的曲线图75显示在显示部件240所具有的显示区域中(步骤S308)。另外,在曲线图 75中,H表示正常区域的TDC,G表示异常区域的TDC。另外,这时,显示控部件250e也可以如图13所示那样,对每个相以相同的颜色显示分别在动脉优位相的图像71、门脉相的图像72、平衡相的图像73中设定的关注区域(图像71 73中的D、E、F)、在TDC的曲线图75中表示动脉优位相、门脉相、平衡相的线(曲线图75中的D、E、F的线)。由此,能够容易地对应地观察各相的图像和各相的浓度(与像素值的大小对应)。接着,显示控制部件250e在分别从动脉优位相的图像71、门脉相的图像72、平衡相的图像73生成了包含异常区域和正常区域的部分的放大图像后(步骤S309),将重叠了由关注区域设定部件250c设定的异常区域和正常区域的动脉优位相的放大图像74显示在显示部件240所具有的显示区域中(步骤S310)。另外,在此,显示控制部件250e也可以不显示动脉优位相的放大图像74,而是显示重叠了异常区域和正常区域的门脉相或平衡相的放大图像。另外,如果由操作者对所显示的图像通过输入部件230的键盘、鼠标等进行了规定的图像切换操作(步骤S311,Yes),显示控制部件250e在显示部件240所具有的显示区域的大致同一位置,一边切换重叠了由关注区域设定部件250c设定的异常区域和正常区域的动脉优位相、门脉相和平衡相的放大图像一边进行显示(步骤S312)。另外,这时,显示控制部件250e也可以如图13所示,用相同的颜色显示在放大图像中表示异常区域的线(图像74中的G)、在TDC的曲线图75中表示异常区域的TDC的曲线(曲线图75中的G),用相同的颜色显示在放大图像中表示正常区域的线(图像74中的 H)、在TDC的曲线图75中表示正常区域的TDC的曲线(曲线图75中的H)。由此,能够容易地对应地观察TDC的曲线图75上的曲线和重叠在动脉优位相的图像71、门脉相的图像72、 平衡相的图像73中的异常区域和正常区域。或者,也可以强调地显示与切换显示的图像对应的图13的D、E、F的任意一个。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3中,在图像显示装置200中,控制部件25的关注区域设定部件250c在通过动态CT摄像得到的肝脏的多个图像的各个中设定关注区域,特征分析处理部件250d对多个图像的各个,根据包含在由关注区域设定部件250c设定了的关注区域中的像素的像素值设定异常区域和正常区域,计算所设定的异常区域和正常区域的TDC。另外,显示控制部件250e在显示部件240所具有的显示区域的大致同一位置上一边按照规定的顺序切换多个图像一边进行显示,并且将异常区域和正常区域以及各个区域的TDC显示在相同的显示区域中。因此,根据本实施例3,不伴随着图像间的视点的移动,也能够容易地观察因摄像方法的不同造成的细微部分的变化。具体地说,能够视觉地确认肝脏中的造影剂的存留程度。另外,除了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了的图像以外,例如也可以针对在不同的摄像条件(也包含摄像时间)下摄像了的多个CT图像、MR图像、超声波图像、SPECT图像、PET图像、内窥镜图像,同样适用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的图像切换显示和关注区域的特征量显示。或者,也可以同样地适用于组合了这些图像的图像的显示。作为该组合,例如可以列举 CT 与 MR,CT 与 PET,CT 与 SPECT、DSA(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ics)与 MR,PET 与 MR、PET与US (超声波诊断装置)、SPECT与MR、SPECT与US、US与CT、US与MR、X射线(Χ 射线诊断装置)与CT、X射线与MR、X射线与US等。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1、2和3,在画面的大致同一位置切换显示针对同一部位通过各种方法摄像了的多种图像,并列地显示特征量,因此将视点原样地固定在关注部位的画面位置上就能够容易地观察因摄像方法的不同造成的细微部分的变化。由此,读图者能够提高读图效率,实施迅速的诊断/治疗。另外,由于还显示统计结果,所以能够进行不是定性的而是定量的诊断。S卩,根据实施例1、2和3,通过显示对图像诊断有效的图像和特征量,能够使用多个医用图像,不进行视线移动地对各图像的解剖上的细微部分(关注区域)进行比较读图, 进行疾病的有无判断、良恶性的鉴别、治疗流程的决定。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方法和磁共振成像装置在进行各种图像的比较读图时有用,特别适合于在掌握了各种图像的特征的基础上,需要进行定量的诊断的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态变更部件,针对由图像诊断装置拍摄的包含被检体的同一部位的多个图像的每一个,变更图像的显示形态;以及显示控制部件,在显示部件所具有的显示区域的大致同一位置上,一边按照规定的顺序切换由上述图像变更部件变更了上述显示形态的图像一边进行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形态变更部件针对上述多个图像的每一个,变更图像的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形态变更部件针对上述多个图像的每一个,变更图像的形状。
4.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针对由图像诊断装置拍摄的包含被检体的同一部位的多个图像的每一个,变更图像的显不形态,在显示部件所具有的显示区域的大致同一位置上一边按照规定的顺序切换变更了上述显示形态的图像一边进行显示。
5.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部件,拍摄包含被检体的同一部位的多个图像;形态变更部件,针对由上述摄像部件拍摄的上述多个图像的每一个,变更图像的显示形态;显示控制部件,在显示部件所具有的显示区域的大致同一位置上一边按照规定的顺序切换由上述形态变更部件变更了上述显示形态的图像一边进行显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方法和磁共振成像装置。在本发明的MRI装置中,控制部件(26)所具有的关注区域设定部件(26c)在被检体的脑的T1W图像、T2W图像和Flair图像中分别设定关注区域,特征分析处理部件(26d)针对多个图像,分别根据包含在由关注区域设定部件(26c)设定的关注区域中的像素的像素值,作成统计数据的直方图。另外,显示控制部件(26e)在显示部件(25)所具有的显示区域的大致同一位置上,一边按照规定的顺序切换多个图像一边进行显示,并且将由特征分析处理部件(26d)作成的直方图显示在相同的显示区域中。
文档编号A61B5/055GK102525467SQ20121000786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4日
发明者山形仁, 杉山敦子 申请人: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株式会社东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