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固体制剂(剂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1328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药固体制剂(剂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組合物,具体涉及ー种用于治疗手足ロ病及外感类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固体制剂及其制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医理论认为外感病证的主要证候有邪在肺卫、湿邪困脾、肠道湿热、邪在少阳以及肺热证、胆热证、胃热证、腑实证、膀胱热证等。这些证候的共同特征是具有季节性、发病急、病程短,均不外是由于外邪袭表、外邪人里和外邪留恋引起相应脏腑功能失常所致的证候。主要包括感冒、外感发热、湿阻、痢疾、疟疾等。手足ロ病是ー种常见的以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疾病,多发于小儿,主要表现为充血性疱疹或丘疹,周围红润疼痛,且多发于手、足、口腔而得名,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可导致死亡。手足ロ病已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暴发和流行。近年来在中国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并呈现季节性流行和全年散发趋势,并有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报告,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影响。中国在2008年5月将其规定为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手足ロ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ロ病命名。早期发现的手足ロ 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 A16型,1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EV71感染与Cox A16 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ロ病的主要病原体。对于手足ロ病的治疗,西医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加强护理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为主;传统中医理论中尚未见有手足ロ病之病名,本病是以发热、手足ロ部位出现疱疹或皮疹为特征而命名,中医上对普通型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化湿透邪,所以清热、解毒、化湿为其主要的治疗手段。目前手足ロ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支持疗法为主,绝大多数患者可自愈。然而少数患者预后效果差,可出现死亡例,主要是因为后期并发症严重,抢救不及时造成的。按照传统及现代中医学理论,手足ロ病病位在肺、脾、心三脏,其病基特点为实、 热、湿。外感时邪疫毒侵犯人体,卫表被遏,肺气失宜,故见发热、咳嗽、流涕。素体湿热内蕴、 心经火盛,内外交争,心经之火上蒸于口舌,脾胃湿热熏蒸于四肢,则发为疱疹。湿热执蕴积脾胃,运化失调,则出现胃纳欠佳和恶心呕吐等。手足ロ病属于中医“温病”、“湿温”、“时疫” 等范畴,是实症、热症,治疗方法有祛风清热、清心泻火、清暑化湿、滋阴降火等。临床上预防和治疗手足ロ病及外感类疾病多采用抗病毒、降温及对症治疗,个别还要用激素,其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适用范围小,不能清除体内的湿热及解毒作用,治标不治本,易反复发作,治疗不彻底,西药长期使用后,易损伤肝脏及肾脏,甚至产生 ー些严重的不良反应,而且治疗缓慢,使临床用药安全存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治疗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手足ロ病及外感类病预防和轻症治疗的中药固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中药固体制剂不但治疗效果好,而且制备エ艺简单,价格低廉。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提供ー种主要用于手足ロ病及外感类病预防和轻症治疗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提供ー种主要用于手足ロ病及外感类病预防和轻症治疗的中药组合物的固体制剂及其制法。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提供ー种手足ロ病及外感类病预防和轻症治疗的方法。金银花,有名忍冬,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本植物。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驱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连翘,是清热解毒的中药,主治热病初起,风热感冒,发热,心烦,咽喉肿痛,急性肾炎等。蕾香,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能够祛暑解表,化湿和胃。用于夏令感冒,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妊娠呕吐,鼻渊,手、足癣。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叶能够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脱皮。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薄荷,土名叫“银丹草”,为唇形科植物“薄荷”即同属其他干燥全草。它是辛凉性发汗解热药,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外用可治神经痛、皮肤瘙痒、皮疹和湿疹等。紫草,为紫草科植物紫草、新藏假紫草或滇紫草的根,用于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清热凉血,用于麻疹,热病癍疹, 湿疹,尿血,血淋,血痢,疮疡,丹毒,烧伤,热结便秘。生甘草,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能够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 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 缓解药物毒性、烈性。中医理论认为外感病证的主要证候有邪在肺卫、湿邪困脾、肠道湿热、邪在少阳以及肺热证、胆热证、胃热证、腑实证、膀胱热证等。这些证候的共同特征是具有季节性、发病急、病程短,均不外是由于外邪袭表、外邪人里和外邪留恋引起相应脏腑功能失常所致的证候。主要包括感冒、外感发热、湿阻、痢疾、疟疾等。外感病证是外邪所伤,所以外感病证的治疗要点,首先是及时有效地祛除外邪。随外邪性质和证候特征不同,而分别采用疏风、散寒、清热、化湿、祛暑、通腑、截疟等治法。其次要调理失常的脏腑功能。调理脏腑功能不仅有助于促进失调的脏腑功能早日恢复,也有助于祛除外邪。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中药組合物,主要由基于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药制成金银花250-350份、连翘250-350份、蕾香160-240份、艾叶70-130份、薄荷70-130份、紫草160-240份、生甘草 70-130份;优选地,所述中药組合物为中药固体制剂。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一种中药組合物,主要由基于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药制成金银花280-320份、连翘280-320份、蕾香185-215份、艾叶90_110份、薄荷90_110 份、紫草185-215份、生甘草90-110份;优选地,所述中药組合物为中药固体制剂。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一种中药組合物,主要由基于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药制成金银花300份、连翘300份、蕾香200份、艾叶100份、薄荷100份、紫草200份、生甘草100份;优选地,所述中药組合物为中药固体制剂。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提供ー种制备中药固体制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组分称取处方中的七味中药,加水煎煮及蒸馏提取三次,同时收集挥发油,备用;(2)煎液合井、过滤,浓缩滤液;(3)加入乙醇,静置,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縮,干燥,得干膏粉备用;(4)将步骤(1)的挥发油和步骤( 的干膏粉,以药物上接受的方式加入药学可接受的赋形剂混合制成中药固体制剂。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其中步骤(1)中第一次加水10-12倍量浸泡30-60分钟,煎煮及蒸馏1. 5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分別加8-10倍量各煎煮及蒸馏1小吋。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其中步骤O)中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 10 1. 12 (60 0C )。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其中步骤(3)中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 -65%之间。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其中步骤(3)中加入乙醇后静置M-48小吋。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之一,将步骤⑴的挥发油和步骤⑶的干膏粉,以药物上接受的方式加入药学可接受的赋形剂制成本发明的中药固体制剂。上述的中药固体制剂包括丸剤、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和分散片等。上述固体制剂所用的赋形剂包括填充剂、崩解剂、甜味剂、增溶剤、润湿剂、粘合剂、润滑剂等。其中,填充剂选自淀粉、乳糖、可压性淀粉、山梨醇、微晶纤维素、糊精中的ー种或几种,优选为淀粉和甘露醇。其中,崩解剂选自低取代羟丙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维酮、干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低取代羟丙纤维素和交联聚维酮。其中,甜味剂选自蔗糖、甜菊糖、阿斯巴坦、糖精钠中的一种,优选为甜菊糖。 其中,增溶剂选自聚乙ニ醇6000、吐温80、吐温20、司盘80和司盘20中的ー种,优选吐温80。其中,粘合剂选自聚维酮K30、淀粉浆、羟丙甲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乙基纤维素、阿拉伯胶、黄原胶中的ー种,优选为聚维酮K30。其中,润滑剂选自硬脂酸镁、硬脂酸锌、月桂醇硫酸钠、滑石粉、微粉硅胶、聚乙ニ 醇4000、硬脂酸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聚乙ニ醇4000。其中,润湿剂选自30 %的乙醇溶液。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提供了一种治疗以下适应症手足ロ病、感冒、外感发热、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咽喉肿痛、湿阻、痢疾、疟疾等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提供了一种明显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痢疾、 伤寒、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绿脓以及流感病毒等的方法。手足ロ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丘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传染性强,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符合温病“疫疹”的特点。中医对出疹和发斑疾病的认识历史悠久,对疹的最早记载为《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阳司天,客胜则丹胗外发”,此处所言丹胗,即是火毒炽盛而外发的红疹。斑疹相提并论,见于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伤寒斑疹候》“毒既未散而表已虚,热毒乘虚出于皮肤,所以发斑疮隐疹如锦文,重者,喉ロ、身体皆成疮也”。叶天士认为“斑疹皆是邪气外露之象”,但“宜见不宜见多”,主张“急急透斑为要”。而清代对斑和疹的病机治法有一定区別,陆子贤说“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吴坤安说“斑由阳明胃热而发,疹因肺受风温而生”,故“斑宜清胃泄热、凉血化斑,疹应宣肺达邪、清营透疹”。 疫疹作为病名首见于清代余师愚《疫疹一得》,余氏认为“疫疹者,四时不正之疠气。夫疠气, 乃无形之毒,胃虚者感而受之”,“大者为斑,小者为疹”,认为斑和疹无实质区別,仅是大小之异。而疫疹辨证上可分风热伤络、卫气同病、邪遏膜原、阳明炽热、气营(血)两燔、血热妄行、毒陷心包、正气暴脱、余邪未尽等,分别治以疏风宣肺透疹、清解表里、疏利透达、清胃解毒凉血、气营两清、清心开窍解毒、益气固脱回阳、健脾和胃养阴等,《温病条辨》中说“太
阴风温......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中医辨证认为手足ロ病属于“温
病”范畴,湿热疫毒经ロ鼻而入,发于手足,上熏ロ咽,外透肌肤,发为疱疹,并见发热、倦怠、 恶心、便秘等症状;或邪毒内陷,出现高热、抖动、肢体痿软,甚则发生喘、脱,危及生命。婴幼儿系稚阴稚阳之体,感受疫毒后,病情变化迅速,宜早发现,早治疗,防恶变。本发明的金银花疏风清热、解表透疹;连翘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藿香芳香化湿、解表透疹、和胃止呕;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薄荷疏散风热、宣毒透疹、清利咽喉;艾叶祛湿止痒、温经散寒;生甘草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金银花能抗菌、抗病毒、抗炎解热、抗内毒素、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连翘能抗炎、抗菌、抗病毒、解热、镇痛、抗内毒素;藿香能抗真菌、抗细菌、抗病毒、发汗解热镇痛、止呕止泻;紫草能抗菌、抗病毒、抗炎、轻度解热;薄荷能抗菌、抗病毒、发汗解热、抗炎止痛;艾叶能抗菌、 抗病毒、抗过敏、增强免疫;甘草能抗菌、抗病毒、抗炎、抗变态反应、调节机体免疫。全方起到抗病毒、抗炎、解热镇痛、调节免疫等作用,对手足ロ病患儿的病因和症状均有针对性治疗。在前期初试过程中,发现患儿多数能配合治疗,而且未见毒副反应,能够安全、有效的应用于临床。本发明的益处:本发明的是以纯中草药为主料制成,无激素,毒副作用小,标本同治,疗效显著,临床效果显著,无药物依赖性,治愈后无反复现象。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ー步说明,但绝不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下面參照实施例进ー步详细阐述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以及使用的制备方法。而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描述可以对本发明进行等同替换、組合、改良或修饰,但这些都将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实施例1片剂原料药处方組成金银花250g、连翘350g、蕾香160g、艾叶130g、薄荷70g、紫草240g、生甘草130g。批量1000片制备方法(1)按重量组分称取上述处方中的七味中药,加水煎煮及蒸馏提取三次,第一次加水15L浸泡60分钟,煎煮及蒸馏1. 5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分別加13L水各煎煮及蒸馏1小吋;同时收集挥发油,备用;(2)煎液合并、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 12(60°C ),得960ml浓缩液;(3)向上述浓缩液中加入1740ml乙醇,静置M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縮,干
燥,得干膏粉备用;(4)向上述干膏粉加入适量的淀粉混合,过80目筛混合均勻,然后加入步骤(1)中的挥发油,加入适量30%的乙醇溶液制备软材过M目筛制粒,干燥;(5)将干颗粒和适量的聚乙ニ醇4000混合均勻,过20目筛整粒,压片,制得中药片剂。实施例2丸剂原料药处方組成金银花250g、连翘350g、蕾香160g、艾叶130g、薄荷70g、紫草240g、生甘草130g。批量1000粒制备方法(1)按重量组分称取上述处方中的七味中药,加水煎煮及蒸馏提取三次,第一次加水15L浸泡60分钟,煎煮及蒸馏1. 5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分別加13L水各煎煮及蒸馏1小吋;同时收集挥发油,备用;(2)煎液合并、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 12(60°C ),得960ml浓缩液;(3)向上述浓缩液中加入1740ml乙醇,静置M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縮,干
燥,得干膏粉备用;(4)向上述干膏粉加入适量的淀粉混合,过80目筛混合均勻,然后加入步骤(1)中的挥发油,加入适量30%的乙醇溶液制备软材;(5)用联合制丸机制备得中药丸剤。实施例3分散片原料药处方組成金银花350g、连翘250g、蕾香240g、艾叶70g、薄荷130g、紫草160g、生甘草70g。批量1000片制备方法(1)按重量组分称取上述处方中的七味中药,加水煎煮及蒸馏提取三次,第一次加水15L浸泡60分钟,煎煮及蒸馏1. 5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分別加13L水各煎煮及蒸馏1小吋;同时收集挥发油,备用;(2)煎液合并、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 12(60°C ),得960ml浓缩液;
(3)向上述浓缩液中加入1740ml乙醇,静置M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縮,干
燥,得干膏粉备用;(4)向上述干膏粉加入适量的交联聚维酮混合,过80目筛混合均勻,然后加入步骤(1)中的挥发油,加入适量30%的乙醇溶液制备软材;(5)将干颗粒和适量的聚乙ニ醇4000混合均勻,过20目筛整粒,压片,制得中药分散片。实施例4胶囊剂原料药处方組成金银花300g、连翘300g、蕾香200g、艾叶100g、薄荷100g、紫草200g、生甘草100g。批量1000粒制备方法(1)按重量组分称取上述处方中的七味中药,加水煎煮及蒸馏提取三次,第一次加水15L浸泡60分钟,煎煮及蒸馏1. 5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分別加13L水各煎煮及蒸馏1 小吋;同时收集挥发油,备用;(2)煎液合并、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 10(60°C ),得1020ml浓缩液;(3)向上述浓缩液中加入1800ml乙醇,静置M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縮,干
燥,得干膏粉备用;(4)向上述干膏粉加入适量的淀粉混合,过80目筛混合均勻,然后加入步骤(1)中的挥发油,加入适量30 %的乙醇溶液制备软材,过M目筛制粒,干燥;(5)将干颗粒,过20目筛整粒,填充胶囊,制得中药胶囊剂。实施例5颗粒剂处方组成金银花350g、连翘!350g、蕾香160g、艾叶700g、薄荷120g、紫草200g、生甘草120g。批量1000袋制备方法(1)按重量组分称取上述处方中的七味中药,加水煎煮及蒸馏提取三次,第一次加水15L浸泡60分钟,煎煮及蒸馏1. 5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分別加13L水各煎煮及蒸馏1小吋;同时收集挥发油,备用;(2)煎液合并、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 10(60°C ),得1020ml浓缩液;(3)向上述浓缩液中加入1800ml乙醇,静置M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縮,干
燥,得干膏粉备用;(4)向上述干膏粉加入适量的淀粉混合,过80目筛混合均勻,然后加入步骤(1)中的挥发油,加入适量30 %的乙醇溶液制备软材,过M目筛制粒,干燥;(5)将干颗粒,过20目筛整粒,装袋,制得中药颗粒剂。试验例1抗菌试验将60只体重为18_22g的昆明种小白鼠随机分成6組,每组10只。将将实施例3、 4、5的1片/粒/袋的固体制剂分别溶解于5ml水中,1-3组分别灌胃给予0. 5ml的实施例 3、4、5的固体制剂溶液,毎日1次,连续4天;第4组为阳性对照組,皮下注射青霉素钠2万 u/只,毎日1次,连续4天,第5组为阴性对照组(只注射菌液),第6组为空白对照組。除第6组外,各组动物均于M小时候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Iml/只,每ml含2X IO9 个菌,观察和统计4天内各组动物的死亡情況,结果如下表表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药固体制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基于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药制成金银花250-350份、连翘250-350份、蕾香160-240份、艾叶70-130份、薄荷70-130份、紫草 160-240份、生甘草70-1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固体制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基于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药制成金银花280-320份、连翘280-320份、蕾香185-215份、艾叶90-110份、薄荷90-110 份、紫草185-215份、生甘草90-110份。
3.ー种制备中药固体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按重量组分称取处方中的七味中药,加水煎煮及蒸馏提取三次,同时收集挥发油,(2)煎液合井、过滤,浓缩滤液;(3)加入乙醇,静置,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縮,干燥,得干膏粉备用;(4)将步骤(1)的挥发油和步骤C3)的干膏粉,以药物上接受的方式加入药学可接受的赋形剂混合制成中药固体制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ー种制备中药固体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优选为 将步骤(1)的挥发油和步骤(3)的干膏粉,以药物上接受的方式加上药学可接受的赋形剂制成药学上接受的中药固体制剂。
5.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中药固体制剂包括丸剤、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和分散片等。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ー种制备中药固体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包括填充剂、崩解剂、甜味剂、增溶剤、润湿剂和润滑剂等。
7.包含金银花、连翘、蕾香、艾叶、薄荷、紫草和生甘草的中药固体制剂在制备预防和治疗手足ロ病和外感类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手足口病及外感类病预防和轻症治疗的中药固体制剂,其原料药的处方如下金银花250-350份、连翘250-350份、藿香160-240份、艾叶70-130份、薄荷70-130份、紫草160-240份、生甘草70-130份。
文档编号A61K36/634GK102526209SQ20121005633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6日
发明者李岱山, 陶灵刚 申请人:海南灵康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