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癫狂症中药丸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52352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癫狂症中药丸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癫狂症中药丸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精神病在中医上称之为“癫狂症”。“癫”症是阴性症状,一般为忧郁型精神病,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行为懒散,瞬视怠缓,音低语简,动作迟缓,兴趣索然,如醉如呓,或悲或泣,或歌或笑。脉象与舌苔有时呈虚寒之象,西医临床描述则为情感淡漠,行为退缩,生活疏懒,呆滞嗜卧,思维贫乏,意志欠缺,语言蹇涩,孤独不群,属心,肝,脾之三虚,虚火型。这是由于忧郁伤肝,肝气郁结,损伤脾,致便脾气不伸,运化失调,痰浊内生,痰气上逆,迷蒙心神,癫沛留连沉迷,渊默如痴,乃痰火重在太阴所致。“狂”症是指阳性症状,一般为燥狂型精神病。如毁物伤人,裸体狂奔,不避亲疏,甚则持刀杀人,逾垣上屋,多怒不卧,高歌大笑,属肝、心、胃实火型,由于悲愤不解,懊恼愤怒,伤及肝胆,伤肝加化火,乘胃扰心,心窍昏蒙,失于疏泻,煎熬津液,结为痰火,痰火上扰,蒙闭心窍,神气逆乱,狂燥不宁,故狂症责在肝,心、 胃与包络四经之实,因为心藏神,肝主志,神志不发越,郁而化火,心与肝火压迫阳明,阳阴实火上扰包络,邪乘包络,则为神魂不守,邪乘于胃,则为横暴刚强,加以火郁痰生而病情更剧。所以癫病为阴邪,而狂病为阳热。有时狂燥,抑郁症状同时出现,反复发作,属半实半虚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程短、费用低、补肾利水消肿的药酒。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一种治疗癫狂症中药丸的制备方法, 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干桃花20-50份,桂枝10-15份,白芍3-10份,当归10-20份,灵芝5_12份,马齿苋3-8份,醋三棱2-6份,丹参10-15份,人参果8-16份,合欢皮5_10份,郁金3_10 份,赤芍1-5份,茯苓1-2份,百合20-25份,菖蒲3-9份,茯神10-18份,蓝苏子5_8 份,炎甘草10-15份,鹿角胶2-8份,续断1-3份,猪脑15-25份,
其具体制备方法为
取上述比例中药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3倍量水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2倍量水煎煮 2小时,合并煎液,每次煎煮后均进行过滤,滤液浓缩,直至在70 80°C条件下的相对密度为I. 20-1. 26的清膏,将上述所得清膏制成药丸,干燥、即得成品。一种治疗癫狂症中药丸的制备方法,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干桃花30-40份,桂枝10-12份,白芍5-10份,当归10-16份,灵芝5_8份,马齿苋 5-6份,醋三棱5-6份,丹参10-12份,人参果12-16份,合欢皮6_10份,郁金5_8份, 赤芍1-2份,茯苓1-2份,百合20-25份,菖蒲6-9份,茯神12-16份,蓝苏子5_6份, 炎甘草12-14份,鹿角胶2-5份,续断2-3份,猪脑20份。
一种治疗癫狂症中药丸的制备方法,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干桃花30份,桂枝12份,白芍10份,当归15份,灵芝8份,马齿苋5份,醋三棱5份, 丹参12份,人参果12份,合欢皮6份,郁金7份,赤芍2份,茯苓I份,百合25份,菖蒲6 份,茯神15份,蓝苏子6份,炙甘草12份,鹿角胶5份,续断2份,猪脑20份。药性与药理
干桃花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这些物质能疏通经络,扩张末梢毛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白芍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主治中风、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灵芝归心、肺、肝、肾经。主治虚劳、咳嗽、气喘、失眠、消化不良,对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马齿苋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醋三棱味苦,性平。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人参果治神经衰弱、失眠头昏、烦躁口渴、不思饮食。合欢皮性味甘、平。有解郁、和血、宁心、消痈肿之功。有治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肺痈、痈肿、瘰疠、筋骨折伤之效。郁金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用于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百合入心经,性微寒,能清心除烦,宁心安神,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消、神思恍惚、 失眠多梦、心情抑郁、喜悲伤欲哭等病。菖蒲性温,味辛、苦。治癫狂,惊痫,痰厥昏迷,风寒湿痹,噤口毒痢,外敷痈疽疥癣。开窍,化痰,健胃。用于癫痫、痰热惊厥、胸腹胀闷、慢性支气管炎。茯神性味甘、淡平。有渗湿、健脾、宁心等功能。用于痰饮、水肿、小便不利、泄泻、 心悸、眩晕。茯苓皮,利水消肿。蓝苏子辛,温。归肺经。主治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鹿角胶味甘、咸,性温。能温补肝肾,益精血,止血。用于肾阳虚衰,精血不足,虚弱消瘦
续断补肝肾;强筋骨;调血脉;续折伤;止崩漏。用于腰背酸痛;肢节痿痹;跌扑创伤、损筋折骨、胎动漏红、血崩、遗精、带下、痈疽疮肿。猪脑主治头痛;眩晕;失眠;手足皲裂;痈肿;冻疮。本发明的一种治疗癫狂症中药丸的制备方法以理气解郁、化痰开窍、清肝泻火、镇心涤痰、健脾化痰的中药为主,药效协同作用,安全无痛苦,无毒副作用,标本兼治,扶正固本,同时能够增强患者的自身免疫力。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
干桃花20-50份,桂枝10-15份,白芍3-10份,当归10-20份,灵芝5_12份,马齿苋3-8份,醋三棱2-6份,丹参10-15份,人参果8-16份,合欢皮5_10份,郁金3_10 份,赤芍1-5份,茯苓1-2份,百合20-25份,菖蒲3-9份,茯神10-18份,蓝苏子5_8 份,炎甘草10-15份,鹿角胶2-8份,续断1-3份,猪脑15-25份。其具体制备方法为
取上述比例中药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3倍量水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2倍量水煎煮 2小时,合并煎液,每次煎煮后均进行过滤,滤液浓缩,直至在70 80°C条件下的相对密度为I. 20-1. 26的清膏,将上述所得清膏制成药丸,干燥、即得成品。实施例二
该一种治疗癫狂症中药丸的制备方法,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干桃花30-40份,桂枝10-12份,白芍5-10份,当归10-16份,灵芝5_8份,马齿苋 5-6份,醋三棱5-6份,丹参10-12份,人参果12-16份,合欢皮6_10份,郁金5_8份, 赤芍1-2份,茯苓1-2份,百合20-25份,菖蒲6-9份,茯神12-16份,蓝苏子5_6份, 炎甘草12-14份,鹿角胶2-5份,续断2-3份,猪脑20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一。实施例3
该一种治疗癫狂症中药丸的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干桃花30份,桂枝12份,白芍10份,当归15份,灵芝8份,马齿苋5份,醋三棱5份, 丹参12份,人参果12份,合欢皮6份,郁金7份,赤芍2份,茯苓I份,百合25份,菖蒲6 份,茯神15份,蓝苏子6份,炙甘草12份,鹿角胶5份,续断2份,猪脑20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一。临床应用
病例一刘XX,女,25岁,工人,山东省济宁微山县人。患者患失心癫狂,十年不愈,服此方四个疗程后,基本痊愈,至今无复发。病例二 赵X,男,45岁,山东省滨州市小营镇人,2001年精神失常,并进行长达七年的西医治疗,2007年12月复发,2008年I月开始服用本药丸三个月后,病人康复,可从事体力劳动。注意事项患者服用开始后将会出现呕吐现象,一般三天后症状消失,这是正常的临床表现,待患者身体恢复后,需继续服用1-2个疗程效果最佳。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癫狂症中药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干桃花20-50份,桂枝10-15份,白芍3-10份,当归10-20份,灵芝5_12份,马齿苋3-8份,醋三棱2-6份,丹参10-15份,人参果8-16份,合欢皮5_10份,郁金3_10 份,赤芍1-5份,茯苓1-2份,百合20-25份,菖蒲3-9份,茯神10-18份,蓝苏子5_8 份,炎甘草10-15份,鹿角胶2-8份,续断1-3份,猪脑15-25份,其具体制备方法为取上述比例中药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3倍量水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2倍量水煎煮 2小时,合并煎液,每次煎煮后均进行过滤,滤液浓缩,直至在70 80°C条件下的相对密度为I. 20-1. 26的清膏,将上述所得清膏制成药丸,干燥、即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癫狂症中药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干桃花30-40份,桂枝10-12份,白芍5-10份,当归10-16份,灵芝5_8份,马齿苋 5-6份,醋三棱5-6份,丹参10-12份,人参果12-16份,合欢皮6_10份,郁金5_8份, 赤芍1-2份,茯苓1-2份,百合20-25份,菖蒲6-9份,茯神12-16份,蓝苏子5_6份, 炎甘草12-14份,鹿角胶2-5份,续断2-3份,猪脑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癫狂症中药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干桃花30份,桂枝12份,白芍10份,当归15份,灵芝8份,马齿苋5份,醋三棱5份, 丹参12份,人参果12份,合欢皮6份,郁金7份,赤芍2份,茯苓I份,百合25份,菖蒲6 份,茯神15份,蓝苏子6份,炙甘草12份,鹿角胶5份,续断2份,猪脑20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癫狂症中药丸的制备方法,按照比例选取干桃花,桂枝,白芍,当归,灵芝,马齿苋,醋三棱,丹参,人参果,合欢皮,郁金,赤芍,茯苓,百合,菖蒲,茯神,蓝苏子,炙甘草,鹿角胶,续断,猪脑后加水煎煮两次,再将滤液浓缩,直至在70~80℃条件下的相对密度为1.20-1.26的清膏,将上述所得清膏制成药丸,干燥、即得成品。该一种治疗癫狂症中药丸的制备方法和现有技术相比,以理气解郁、化痰开窍、清肝泻火、镇心涤痰、健脾化痰的中药为主,药效协同作用,安全无痛苦,无毒副作用,标本兼治,扶正固本。
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2580013SQ20121008909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0日
发明者刘香莉 申请人:刘香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