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换能器载体组件的外科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8738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换能器载体组件的外科器械的制作方法具有换能器载体组件的外科器械
背景技术
:在一些环境下,内窥镜式外科器械可优于传统的开放式外科装置,因为较小的切口可降低术后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因此,一些内窥镜式外科器械可适于将远端执行器通过套管针的套管设置在所需外科部位处。这些远端执行器(例如,内切割器、抓紧器、切割器、缝合器、施夹钳、进入装置、药物/基因治疗递送装置、以及使用超声、射频、激光等的能量递送装置)可以多种方式接合组织,以达到诊断或治疗的效果。内窥镜式外科器械可包括轴,所述轴位于端部执行器和由临床医生操纵的手柄部分之间。这种轴可允许插入到所需深度并且围绕其纵向轴线旋转,由此有利于将端部执行器设置到患者体内。内窥镜式外科器械的实例包括公开于下述专利中的那些2006年4月13日公布的名称为“TissuePadUsewithanUltrasonicSurgicallnstrument,,(与超声外科器械一起使用的组织垫)的美国专利公布No.2006/0079874,该公布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2007年8月16日公布的名称为“UltrasonicDeviceforCuttingandCoagulating”(用于切割和凝固的超声装置)的美国专利公布No.2007/0191713,该公布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2007年12月6日公布的名称为“UltrasonicWaveguideandBlade”(超声波导和刀片)的美国专利公布No.2007/0282333,该公布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2008年8月21日公布的名称为“UltrasonicDeviceforCuttingandCoagulating”(用于切割和凝固的超声装置)的美国专利公布No.2008/0200940,该公布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2011年I月20日公布的名称为“RotatingTransducerMountforUltrasonicSurgicallnstruments”(用于超声外科器械的旋转换能器安装座)的美国专利公布No.2011/0015660,该公布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2002年12月31日公布的名称为“ElectrosurgicalSystemsandTechniquesforSealingTissue”(用于密封组织的电外科系统和技术)的美国专利No.6,500,176,该专利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以及2011年4月14日公布的名称为“SurgicalInstrumentComprisingFirstandSecondDriveSystemsActuatablebyaCommonTriggerMechanism”(包括可通过公用扳机机构致动的第一和第二驱动系统的外科器械)的美国专利公布No.2011/0087218,该公布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另外,这些外科工具可包括无线换能器,例如公开于2009年6月4日公布的名称为“CordlessHand-heldUltrasonicCauteryCuttingDevice”(无线手持式超声烧灼切割装置)的美国专利公布No.2009/0143797中的无线换能器,该公布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另外,外科器械可用于或者可适用于机器人辅助外科装置,例如公开于2004年8月31日公布的名称为“RoboticSurgicalToolwithUltrasoundCauterizingandCuttingInstrument”(具有超声烧灼和切割器械的机器人外科工具)的美国专利No.6,783,524中的机器人辅助外科装置,该专利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尽管已研制出若干系统和方法并用于外科器械,但据信在本发明人之前还无人研制出或使用所附权利要求中描述的发明。本说明书后附的权利要求书特别指出并明确要求本发明的权利,但可以预料根据以下结合附图对特定实施例的描述将会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元件,其中图1示出了具有外科器械和发生器的示例性外科系统的透视图;图2示出了示例性外科器械的局部侧正视图,其中覆盖件的一部分被移除以示出示例性多部件手柄组件的配对壳体部分的内部;图3示出了示例性换能器的远端的局部透视图;图4示出了示例性传输组件的透视图;图5示出了示例性换能器载体组件的分解透视图6示出了图5的换能器载体组件的示例性鼻锥、圆筒壳体、和圆筒接触件的分解透视图;图7示出了图5的换能器载体组件的侧剖视图;图8示出了图5的换能器载体组件的侧视图;图9示出了图5的换能器载体组件沿图8的线9-9截取的剖视图;图10示出了图5的换能器载体组件沿图7的线10-10截取的剖视图;图11示出了图5的换能器载体组件沿图7的线11-11截取的剖视图;并且图12示出了具有安装环和换能器的线材的示例性替代版本的侧透视图。附图并非意在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并且可以预期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其他方式来执行,包括那些不必在附图中示出的方式。附图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其一部分,示出了本发明的若干方面,并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然而,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示出的明确布置方式。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发明某些实例的描述不应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通过以下举例说明设想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之一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例子、特征、形态、实施例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正如将会意识到的,本发明可以具有其他不同且显而易见的方面,这些都未脱离本发明。因此,附图和描述应被认为在实质上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应当理解,本文使用的术语“近側”和“远側”是相对于紧握手持件组件的临床医生而言的。因此,端部执行器相对于较近的手持件组件而言处于远側。还应当理解,为方便和清晰起见,本文根据临床医生紧握手持件组件的情况也使用诸如“顶部”和“底部”之类的空间术语。然而,外科器械在多个取向和位置中使用,并且这些术语并非意图进行限制,也并非绝对。本文所述的各种实例均涉及改进的超声外科器械,其能够在外科手术中使组织解剖、切割和/或凝固更有效。例如,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本文的教导内容可易于以若干方式与下述专利中的任一者的各种教导内容进行组合2010年6月15日公布的名称为“Post-SterilizationProgrammingofSurgicalInstruments,,(夕卜科器械的后消毒程控)的美国专利No.7,738,971,该专利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2006年4月13日公布的名称为“TissuePadUsewithanUltrasonicSurgicalInstrument”(与超声外科器械一起使用的组织垫)的美国公布No.2006/0079874,该公布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2007年8月16日公布的名称为“UltrasonicDeviceforCuttingandCoagulating”(用于切割和凝固的超声装置)的美国公布No.2007/0191713,该公布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2007年12月6日公布的名称为“UltrasonicWaveguideandBlade”(超声波导和刀片)的美国公布No.2007/0282333,该公布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2008年8月21日公布的名称为“UltrasonicDeviceforCuttingandCoagulating”(用于切割和凝固的超声装置)的美国公布No.2008/0200940,该公布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2009年6月4日公布的名称为“CordlessHand-heldUltrasonicCauteryCuttingDevice”(无线手持式超声烧灼切割装置)的美国专利公布No.2009/0143797,该公布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2009年8月20日公布的名称为“MotorizedSurgicalCuttingandFasteningInstrumentHavingHandleBasedPowerSource”(具有基于手柄的电源的电动外科切割和紧固器械)的美国公布No.2009/0209990,该公布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2008年3月18日公布的名称为“UltrasonicDeviceforFingertipControl”(指尖控制的超声装置)的美国公布No.2010/0069940,该公布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以及2011年I月20日公布的名称为“RotatingTrans·ducerMountforUltrasonicSurgicalInstruments,,(用于超声外科器械的旋转换能器安装座)的美国公布No.2011/0015660,该公布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类似地,医疗装置可适于包括便携式电源的若干方式公开于2010年11月5日提交的名称为“Energy-BasedSurgicalInstruments”(基于能量的外科器械)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No.61/410,603中,该临时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从以下说明中将变得显而易见的是,设想本文所述的外科器械的版本可与外科系统的振荡器模块相连使用,籍此来自振荡器模块的超声能量为本外科器械提供期望的超声致动。还设想,本文所述的外科器械的版本可与外科系统的信号发生器模块相连使用,籍此(例如)射频(RF)形式的电能用于为外科器械的使用者提供反馈。超声振荡器和/或信号发生器模块可与外科器械不可拆卸地一体化,或可提供为分离组件,所述分离组件可电连接到所述外科器械。另外应当理解,本文的教导内容可易于应用至各种类型的电外科器械,包括(但不限于)下述专利中教导的那些电外科器械2002年12月31日公布的名称为“ElectrosurgicalSystemsandTechniquesforSealingTissue”(用于密封组织的电外科系统和技术)的美国专利No.6,500,176,该专利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2006年9月26日公布的名称为“ElectrosurgicalInstrumentandMethodofUse”(电外科器械以及使用方式)的美国专利No.7,112,201,该专利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2006年10月24日公布的名称为“ElectrosurgicalWorkingEndforControlledEnergyDelivery”(用于可控型能量递送的电外科工作终端)的美国专利No.7,125,409,该专利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2007年I月30日公布的名称为“ElectrosurgicalProbeandMethodofUse”(电外科探针以及使用方法)的美国专利No.7,169,146,该专利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2007年3月6日公布的名称为“ElectrosurgicalJawStructureforControlledEnergyDelivery,,(用于可控型能量递送的电外科夹具结构)的美国专利No.7,186,253,该专利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2007年3月13日公布的名称为“ElectrosurgicalInstrument”(电外科器械)的美国专利No.7,189,233,该专利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2007年5月22日公布的名称为“SurgicalSealingSurfacesandMethodsofUse”(外科密封表面以及使用方法)的美国专利No.7,220,951,该专利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2007年12月18日公布的名称为“PolymerCompositionsExhibitingaPTCPropertyandMethodsofFabrication”(显示具有PTC特性的聚合物以及制备方法)的美国专利No.7,309,849,该专利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2007年12月25日公布的名称为“ElectrosurgicalInstrumentandMethodofUse”(电外科器械以及使用方法)的美国专利No.7,311,709,该专利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2008年4月8日公布的名称为“ElectrosurgicalInstrumentandMethodofUse”(电外科器械以及使用方法)的美国专利No.7,354,440,该专利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2008年6月3日公布的名称为“ElectrosurgicalInstrument”(电外科器械)的美国专利No.7,381,209,该专利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2011年4月14日公布的名称为“SurgicalInstrumentComprisingFirstandSecondDriveSystemsActuatablebyaCommonTriggerMechanism,,(包括可通过公用扳机机构致动的第一和第二驱动系统的外科器械)的美国专利公布No.2011/0087218,该公布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以及2011年6月2日提交的名称为“MotorDrivenElectrosurgicalDevicewithMechanicalandElectricalFeedback,,(具有机械和电反馈的马达驱动型电外科装置)的美国专利申请No.13/151,181,该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此外,本文的教导内容可易于应用至各种类型的电动切割和缝合器械,包括(但不限于)下述专利中教导的那些电动切割和缝合器械2008年8月26日公布的名称为“Motor-DrivenSurgicalCuttingandFasteningInstrumentwithLoadingForceFeedback”(具有负载力反馈的马达驱动型外科切割和紧固器械)的美国专利No.7,416,101,该专利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2009年8月20日公布的名称为“MotorizedCuttingandFasteningInstrumentHavingControlCircuitforOptimizingBatteryUsage”(具有用于优化电池使用的控制电路的电动切割和紧固器械)的美国公布No.2009/0209979;以及2011年6月2日提交的名称为“MotorDrivenElectrosurgicalDevicewithMechanicalandElectricalFeedback,,(具有机械和电反馈的马达驱动型电外科装置)的美国专利申请No.13/151,181,该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可应用本文的教导内容的其它类型的装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根据上述内容,应当理解,外科器械的应用或使用并不限于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中示出的部件的构造和布置。外科器械的示例性版本可以实施或结合到其他版本、变型形式和修改形式中,并可以多种方式实施或执行。此外,除非另外指明,本文所用的术语和表达是为了方便向读者描述本外科器械的示例性版本的目的为选择的,并不为了限制所述外科器械。此外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教导内容、表达方式、版本、实例等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可与本文所述的其他教导内容、表达方式、版本、实例等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相结合。因此下述教导内容、表达方式、版本、实例等不应视为彼此隔离。根据本文的教导内容,其中本文的教导内容可结合的各种合适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这种修改形式和变化形式旨在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之内。1.示例件轺声外科系统的概沭图1示出了示例性的超声外科系统10,其包括超声外科器械50、发生器20、以及将发生器20连接至外科器械50的电缆30。在本实例中,合适的发生器20包括由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Cincinnati,Ohio)的EthiconEndo-Surgery公司出售的GEN300,但可使用任何合适的发生器20,根据本文的教导内容,这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仅以举例的方式,发生器20可根据2011年4月14日公布的名称为“SurgicalGeneratorforUltrasonicandElectrosurgicalDevices”(用于超声和电外科装置的外科发生器)的美国公布No.2011/0087212的教导内容进行构造,该公布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尽管将参照超声外科器械来描述外科器械50,但应当理解,下文所述的技术可用于多种外科器械,包括(但不限于)内切割器、抓紧器、切割器、缝合器、施夹钳、进入装置、药物/基因治疗递送装置、以及使用超声、射频、激光等的能量递送装置、和/或它们的任何组合,根据本文的教导内容,这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此外,尽管本实例将参照电缆连接的外科器械50进行描述,但应当理解,外科器械50可适于无线操作,例如公开于2009年6月4日公布的名称为“CordlessHand-heldUltrasonicCauteryCuttingDevice”(无线手持式超声烧灼切割装置)的美国专利公布No.2009/0143797中的无线操作,该公布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此外,外科装置50也可用于或适用于机器人辅助外科装置,例如公开于2004年8月31日公布的名称为“RoboticSurgicalToolwithUltrasoundCauterizingandCuttingInstrument”(具有超声烧灼和切割器械的机器人外科工具)的美国专利No.6,783,524中的机器人辅助外科装置。本实例的外科器械50包括多部件手柄组件60、细长的传输组件70、和换能器(100)。传输组件70在传输组件70的近端处连接至多部件手柄组件60并且从多部件手柄组件60向远端延伸。在本实例中,传输组件70被构造为细长的、细管状组件以用于内窥镜式用途,但应当理解,作为另外一种选择,传输组件70可为短组件,例如公开于2007年12月6日公布的名称为“UltrasonicWaveguideandBlade”(超声波导和刀片)的美国专利公布No.2007/0282333以及2008年8月21日公布的名称为“UltrasonicDeviceforCuttingandCoagulating”(用于切割和凝固的超声装置)的美国专利公布No.2008/0200940中的那些,这些公布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本实例的传输组件70包括外部护套72、内部管状致动构件(未示出)、波导76、以及位于传输组件70的远端的端部执行器80。在本实例中,端部执行器80包括机械和声学地连接至波导76的刀片82、能够操作以在传输组件70的近端枢转的夹持臂84、以及任选地连接至夹持臂84的夹持垫86。夹持臂84以及相关的特征可根据1999年11月9日公布的名称为“UltrasonicClampCoagulatorApparatusHavingImprovedClampArmPivotMount,,(具有改善的夹持臂枢转安装座的超声夹持凝固器设备)的美国专利No.5,980,510的教导内容中的至少一些进行构造和操作,该专利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端部执行器80和传输组件70将在下文中参照图4所示的实例进行更详细的论述。根据本文的教导内容,多部件手柄组件60的其他构造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器械50可作为机器人系统的一部分进行操作。根据本文的教导内容,多部件手柄组件60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也将是显而易见的。仅以举例的方式,外科器械50可根据下述专利的教导内容中的至少一些进行构造美国专利公布No.2006/0079874;美国专利公布No.2007/0191713;美国专利公布No.2007/0282333;美国专利公布No.2008/0200940;美国专利公布No.2011/0015660;美国专利No.6,500,176;美国专利公布No.2011/0087218;和/或美国专利公布No.2009/0143797。本实例的多部件手柄组件60包括配对壳体部分62和下部64。配对壳体部分62能够在配对壳体部分62的近端接纳换能器100并且在配对壳体部分62的远端接纳传输组件70的近端。在本实例中示出了用于旋转传输组件70和换能器100的旋钮66,但应当理解,旋钮66仅为任选的。配对壳体部分62将在下文中参照图2进行更详细的论述。图1所示的多部件手柄组件60的下部64包括扳机68并且能够供用户使用单手抓紧。下部64的一个仅为示例性的替代构造示于2011年I月20日公布的名称为“RotatingTransducerMountforUltrasonicSurgicalInstruments”(用于超声外科器械的旋转换能器安装座)的美国专利公布No.2011/0015660的图1中,该专利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示于本发明的图2中的触发按钮69位于下部64的远側表面上并且能够操作以利用发生器20来启动不同操作水平下的换能器100。例如,第一触发按钮69可启动最大能量水平下的换能器100而第二触发按钮69可启动最小、非零能量水平下的换能器100。当然,触发按钮69可被构造用于除最大和/或最小能量水平之外的能量水平,根据本文的教导内容,这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此外,触发按钮可位于多部件手柄组件60上、换能器100上、和/或远离外科器械50的任何其他位置,并且可提供任意数量的触发按钮。尽管已参照两个不同部分62,64来描述多部件手柄组件60,但应当理解,多部件手柄组件60可为两个部分62,64结合在一起的一体组件。作为另外一种选择,多部件手柄组件60可分成多个分立元件,例如单独的扳机部分(可通过用户的手或脚来操作)和单独的配对壳体部分62。扳机部分能够操作以启动换能器100并且可远离配对壳体部分62。多部件手柄组件60可由耐用塑料(例如聚碳酸酯或液晶聚合物)、陶瓷、和/或金属、或者任何其他合适的材料进行构造,根据本文的教导内容,这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根据本文的教导内容,多部件手柄组件60的其他构造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器械50可作为机器人系统的一部分进行操作。根据本文的教导内容,多部件手柄组件60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也将是显而易见的。仅以举例的方式,外科器械50可根据下述专利的教导内容中的至少一些进行构造美国专利公布No.2006/0079874;美国专利公布No.2007/0191713;美国专利公布No.2007/0282333;美国专利公布No.2008/0200940;美国专利公布No.2011/0015660;美国专利No.6,500,176;美国专利公布No.2011/0087218;和/或美国专利公布No.2009/0143797。I1.用于超声外科器械的示例件连接组件在某些情况下,可为有用的是从多部件手柄组件60和换能器100拆卸传输组件70。例如,可拆卸的传输组件70可允许多部件手柄组件60的再使用,所述多部件手柄组件60具有包括各种端部执行器80的多种传输组件70。仅以举例的方式,各种端部执行器80可具有不同尺寸和/或形状的刀片82,或者各种端部执行器80可具有完全不同的功能,例如RF端部执行器、缝合端部执行器、切割端部执行器等。此外,可通过下述方式将单个多部件手柄组件60再用于不同操作由用户拆除变脏的传输组件70、任选地清洁多部件手柄组件60、并且将新传输组件70连接至多部件手柄组件60以用于新操作。因此,对于外科器械50的一些用户而言,构造连接至多种传输组件70的多部件手柄组件60可为优选的。A.示例性的多部件手柄组件图2示出了多部件手柄组件60的局部侧视图,其中覆盖件61的一部分被移除以示出容纳在配对壳体部分62内以及下部64的一部分内的内部元件。如上文所述,下部64包括可枢转扳机68和一对触发按钮69。本实例的扳机68可从远側打开位置枢转至近側闭合位置。扳机组件150连接至扳机68并且可枢转地支承在多部件手柄组件60内。本实例的扳机组件150包括可围绕销轴(未示出)枢转的可枢转附接臂152、扳机臂154、中间联接件156、以及致动臂158。致动臂158在致动臂158的远端连接至扳机托架170。致动臂158包括从致动臂158向外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安装销轴(未示出)。安装销轴形成合适的尺寸以可滑动地接纳在形成于覆盖件61中的相应细长沟槽内。因此,当扳机68从打开位置向近側枢转到闭合位置时,附接臂152和扳机臂154在多部件手柄组件60枢转。连接至扳机臂154的中间联接件156将这种移动从扳机臂154传递至致动臂158以通过细长沟槽内的安装销轴向近側可滑动地平移致动臂158。连接至致动臂158的扳机托架170也向近側平移。在一种构造中,扳机托架170连接至力限制机构180,所述力限制机构180连接至传输组件70以操作内部管状致动构件,如将在下文更详细所述。图2所示的腔体140能够将换能器100从形成于覆盖件61中的换能器孔142接纳于其中。腔体140能够在其中接纳换能器100的至少一部分以使得换能器100和传输组件70可连接在一起。根据本文的教导内容,多部件手柄组件60的其他构造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B.示例件换能器如图3所示,本实例的换能器100为通过电缆30连接至发生器20的管状元件,但应当理解,换能器100可为无线换能器。例如,根据本文引用的各种参考文献或者其他文献的教导内容,换能器100可从容纳在手柄组件60内的电源接收功率。在本实例中,换能器100包括设置在换能器100的主体110内的第一导电环102和第二导电环104。在一种构造中,第一导电环102包括环构件,所述环构件设置在主体110和从主体110向远側延伸的传声器120之间。传声器120包括远側传声器螺纹122以使得传声器120可连接至波导210,如将在下文中参照图4进行论述。第一导电环102形成在换能器腔体108内的凸缘106附近或者形成为换能器腔体108内的凸缘106的一部分,以使得第一导电环102与第二导电环104和换能器100的其他导电兀件电隔离。第一导电环102位于从主体110向远側延伸的非导电平台上。第一导电环102通过主体110内的一个或多个电线或者导电蚀刻件(未示出)电连接至电缆30(示于图1中)。换能器100的第二导电环104类似地包括设置在主体110和传声器120之间的环构件。第二导电环104设置在第一导电环102和传声器120之间。如图3所不,第一和第二导电环102,104为同轴构件。第二导电环104同样与第一导电环104和换能器100的其他导电元件电隔离。类似于第一导电环102,第二导电环104从非导电平台延伸。可在第二导电环104和传声器120之间设置一个或多个垫圈形垫片112以将得自传声器120的振动与换能器100的其他元件相隔离。第二导电环104也通过主体110内的一个或多个电线或者导电蚀刻件(未示出)电连接至电缆30(示于图1中)。如将在下文更详细所述,第二导电环104和电缆30之间的连接可允许换能器100相对于电缆30旋转和/或平移。一个仅为示例性的合适超声换能器100为由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Cincinnati,Ohio)的EthiconEndo-Surgery公司出售的型号No.HP054,但应当理解可使用任何其他合适的换能器。如本实例所示,换能器100的远端通过传声器120螺纹连接至传输组件70的近端。换能器100的远端还通过第一和第二导电环102,104接合至一个或多个电连接件(未示出)以将换能器100电连接至触发按钮69,由此在使用外科器械50时为用户提供用于启动换能器100的手指启动型控制。根据本文的教导内容,换能器100的其他构造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可从换能器100的远端省去第一和第二导电环(102,104)并且可通过替代性方法来实现换能器100到触发按钮69的电连接,例如通过换能器100近端的导体、沿换能器100的主体110的侧面设置的导体、直接通过电缆30、和/或任何其他方法,根据本文的教导内容,这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当通过触发按钮69启动本实例的换能器100时,换能器100能够操作以产生线性振荡或振动形式(扭转的或横向的)、超声频率(例如55.5kHz)下的机械能量。如果换能器100通过传声器120连接至传输组件70,则这些机械振荡通过波导76传输至端部执行器80。在本实例中,连接至波导76的刀片82在超声频率下振荡。因此,当将组织固定在刀片82和夹持臂84之间时,刀片82的超声振荡可同时切割组织并且使相邻组织细胞中的蛋白变性,由此提供具有相对较少热扩散的促凝效果。也可通过刀片82和夹持臂84提供电流以烧灼组织。尽管已描述出换能器100的一些构造,但根据本文的教导内容,传输组件70和换能器100的其他合适构造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C.用于螺纹附接的示例性传输组件如此前所指出的,在某些情况下,可为有用的是从多部件手柄组件60和换能器100拆卸传输组件70。仅为示例性的情况包括使用具有包括不同尺寸和/或形状的刀片82的多个传输组件70的多部件手柄组件60、使用具有完全不同功能和形态的各种端部执行器80(如,RF端部执行器、缝合端部执行器、切割端部执行器等)、或者再使用多部件手柄组件60以供用户进行多种操作。因此,允许用户为多部件手柄组件60更换传输组件70的构造可为有用的。图4中示出了一个仅为示例性的传输组件200,其具有近端202、远端204、波导210、内部管状致动构件220、外部护套230、以及位于传输组件200的远端的端部执行器240。在本实例中,波导210、内部管状致动构件220、和外部护套230为同轴构件,其中波导210位于中心,内部致动构件220设置在波导210周围,并且外部护套230设置在内部致动构件220周围。首先参见传输组件200的远端204,端部执行器240包括刀片242、夹持臂244、以及一个或多个任选的夹持垫246。在本实例中,刀片242连接至波导210以使得从换能器100传输至波导210的机械振动也传输至刀片242。刀片242与波导210之间的仅为示例性的连接包括将刀片242焊接至波导210、一体地形成刀片242和波导210、将刀片242机械或化学地连接至波导210、和/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构造,根据本文的教导内容,这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在一些版本中,刀片242为弯曲刀片,例如示于图4中的刀片242;并且在一些版本中,刀片242可为直刀片。此外,刀片242可具有多种形状和尺寸。在本实例中,刀片242为渐缩矩形刀片,但应当理解,刀片242可包括圆柱形、三角形、半圆柱形、方形、钩形、和/或用于刀片242的任何其他形状。此外,可将附加特征添加至刀片242,包括球形尖端、钩形尖端、方形尖端、锯齿状边缘、和/或任何其他附加特征。根据本文的教导内容,刀片242的其他构造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本实例的夹持臂244为对应于刀片242的曲率的弯曲构件。夹持臂244可任选地包括夹持垫246以紧靠刀片242来夹持或固定组织。这种夹持垫可根据2006年4月13日公布的名称为“TissuePadUsewithanUltrasonicSurgicalInstrument,,(与超声外科器械一起使用的组织垫)的美国专利公布No.2006/0079874的教导内容中的至少一些进行构造,该公布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夹持臂244相对于刀片242的枢转运动是通过夹持臂244上的第一对枢转点248(枢转地连接至外部护套230)和夹持臂244上的第二组枢转点249(枢转地连接至内部管状致动构件220)来完成的。在一种仅为示例性的构造中,外部护套230可通过旋钮250连接至多部件手柄组件60,如将在下文更详细所述。夹持臂244的第一组枢转点24通过外部护套230上的相应通孔232枢转地连接至外部护套230。在一种构造中,第一组枢转点248包括通孔并且可通过第一组枢转点248和通孔232插入固定销轴或铆钉以将夹持臂244固定至外部护套230。在此构造中,可将销轴激光焊接至夹持臂244或者可将销轴激光焊接至外部护套230。当然,通孔232可相反为向外延伸的销轴并且第一组枢转点248可为通孔。根据本文的教导内容,第一组枢转点248和通孔232的其他构造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夹持臂244的第二组枢转点249通过内部管状致动构件220上的相应通孔222枢转地连接至内部管状致动构件220。在一种构造中,第二组枢转点249包括通孔并且可通过第二组枢转点249和通孔222插入固定销轴或铆钉以将夹持臂244固定至内部管状致动构件220。在此构造中,可将销轴激光焊接至夹持臂244或者可将销轴激光焊接至内部管状致动构件220。当然,通孔222可相反为向外延伸的销轴并且第二组枢转点249可为通孔。根据本文的教导内容,第二组枢转点249和通孔222的其他构造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在夹持臂244如此固定至外部护套230和内部管状致动构件220的情况下,当内部管状致动构件220纵向平移时则夹持臂244可进行枢转。在本构造中,内部管状致动构件220可相对于外部护套230的纵向轴线平移并且连接至多部件手柄组件60内的力限制机构180。因此,当力限制机构180通过扳机68和扳机组件150平移时,夹持臂244可从打开位置枢转至闭合位置。这可允许用户将传输组件200连接至多部件手柄组件60,同时将夹持臂244和扳机68保持在其各自的打开位置。作为另外一种选择,用户可将传输组件200在不使用垫片290的情况下连接至多部件手柄组件60。例如,用户可将传输组件200的不同元件与手柄组件60的不同元件在不同的时间(例如)按照下文所述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进行连接。现在参见传输组件200的近端202,旋钮250将外部护套230连接至多部件手柄组件60。在本实例中,旋钮250包括内环部分(未示出)(具有从其向近側延伸的一或多个连接器252、外环254、和销轴(未示出),所述销轴延伸穿过外环254、外部护套230、内部管状致动构件220、和波导210。因此,当旋转旋钮250的外环254时,波导210、内部管状致动构件220、和外部护套230也旋转。本实例的内环部分和外环254为互补轴承元件,以使得外环254可相对于内环部分旋转。应当理解,销轴不延伸穿过内环部分。如此前所指出的,内环部分包括连接器252。在本实例中,连接器252示为搭扣配合连接器,但可使用其他合适的连接特征,例如螺纹、粘合剂、销轴、夹片、搭锁、和/或其他连接器,根据本文的教导内容,这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当将传输组件200与多部件手柄组件60和换能器100进行组装时,如将在下文所述,本实例的连接器252插入一个或多个凹槽(未示出)内并且将旋钮250连接至多部件手柄组件60的覆盖件61。可提供释放机构(例如位于多部件手柄组件60上或旋钮250上的按钮(未示出))以在将拆除传输组件200时从覆盖件61分离连接器252。作为另外一种选择,连接器252可被设计为当分离传输组件200时脱开。此外,如果使用螺纹,则可旋转旋钮250的内部以从多部件手柄组件60分离。根据本文的教导内容,旋钮250的其他合适构造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仍参见传输组件200的近端202,在内部管状致动构件220的近端处包括外部螺纹228,如图4所示。外部螺纹228拧入力限制机构180的互补螺纹(未示出)内,所述力限制机构180又由扳机组件150驱动。另外,在波导210的近端处包括具有内部螺纹218的凹槽,如图4所示。内部螺纹218拧到传声器螺纹122上以将波导210连接至换能器100。当然,根据本文的教导内容,传输组件200的其他合适构造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类似地,根据本文的教导内容,传输组件200可与手柄组件60连接的各种合适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III.示例件的外科器械换能器载体组件应当理解,在某些情况下,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有利的是相对于手柄组件60以多种方式来移动换能器100。例如,换能器100可进行旋转和/或平移。下文所述的元件和装置允许换能器100相对手柄组件60的旋转和平移。仅以举例的方式,用户可希望相对于手柄组件60来旋转换能器100以较便利地取向端部执行器80,240。用户可希望相对于手柄组件60来平移换能器100以改变传输组件70,200的有效长度。在一些版本中,这可优化缩短传输组件70,200(用于开放性外科手术)和变长传输组件70,200(用于通过套管针等执行的微创腹腔镜手术)的使用。除此之外或作为另外一种选择,无论手术的类型如何,用户可希望调整传输组件70,200的有效长度以实现触及、控制、和/或其他使用特性的所需平衡性。用于改变谐振刀片相对手柄组件的纵向位置的实例描述于美国公开No.2008/0200940中,该专利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图5示出了示例性的换能器载体组件300。换能器载体组件300包括第一覆盖件302和第二覆盖件304。第一覆盖件302和第二覆盖件304具有对称形状并且能够操作以彼此机械连接。在本实例中,第一覆盖件302设置在第二覆盖件304上方,但应当理解可使用第一覆盖件302和第二覆盖件304的任何合适取向,根据本文的教导内容,这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第一覆盖件302和第二覆盖件304在连接时形成大致圆柱形形状,所述大致圆柱形形状限定延伸穿过第一覆盖件302和第二覆盖件304的中空腔体。在本实例中,第一覆盖件302和第二覆盖件304的内部的轮廓与设置在第一覆盖件302和第二覆盖件304内的物体相辅相成。然而,第一覆盖件302和第二覆盖件304可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根据本文的教导内容,这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此外,第一覆盖件302包括键槽360,所述键槽360能够操作以机械接合形成于(例如)手柄组件60(示于图1中)的主体中的键。第二覆盖件304包括类似键槽(未示出),所述类似键槽能够操作以接合形成于手柄组件60的主体中的类似键。由于手柄组件60键接合键槽360,第一覆盖件302和第二覆盖件304能够操作以在手柄组件60内平移。将在下文进行更详细描述的换能器352能够操作以在第一覆盖件302和第二覆盖件304旋转。换能器载体组件300包括中壳体306和被成形用于贴合中壳体306的键合环308。键合环308能够操作以提供换能器351和中壳体306之间的声学隔离。此外,0形环310也与中壳体306连通。尽管在本实例中,0形环310相对于键合环308设置在远側,但应当理解可使用任何合适的构造,根据本文的教导内容,这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0形环310和中壳体306可一体地形成或者可被构造为如图示版本所示的单独元件。换能器352延伸穿过换能器载体组件300的中心。传声器350位于换能器352的远端并且能够操作以通过波导与端部执行器80(示于(例如)图1中)连通,从而将能量(超声振动)递送至外科部位。换能器352的近端包括压电元件358的叠堆。第一引线354和第二引线356设置在压电元件358的外面并且可利用电能进行启动以使得压电元件358在超声频率下振动。换能器载体组件300还包括鼻锥312、第一圆筒壳体314、第一圆筒接触件316、第二圆筒壳体318、和第二圆筒接触件320。如图7最佳所示,中壳体306插入鼻锥312的近端内。第一壳体接触件323连接至第一圆筒接触件316,并且第二壳体接触件322连接至第二圆筒接触件320。第一壳体接触件323包括连接至半环的向下延伸凸块,所述半环形成弹性偏置以接触第一圆筒接触件316的滑环接触件。第一圆筒接触件316可旋转而第一壳体接触件323保持为旋转固定的。因此,当第一圆筒接触件316相对于第一壳体接触件323旋转时,第一壳体接触件323和第一圆筒接触件316能够操作以保持电气连续性。第二壳体接触件322也包括连接至半环的向下延伸凸块,所述半环形成弹性偏置以接触第二圆筒接触件320的滑环接触件。第二圆筒接触件320可旋转而第二壳体接触件322保持为旋转固定的。当第二圆筒接触件320相对于第二壳体接触件322旋转时,第二壳体接触件322和第二圆筒壳体320能够操作以保持电气连续性。因此,连接至壳体接触件323,322的任何导线等可分别与圆筒接触件316,320电气连通,如将在下文更详细所述。第一圆筒接触件316环绕第一圆筒壳体314以使得第一圆筒壳体314可与第一圆筒接触件316—起旋转。因此,第一圆筒接触件316和第一圆筒壳体314均可根据由用户引起的换能器载体组件300的移动或者通过换能器100的正常操作而旋转。第二圆筒接触件320和第二圆筒壳体318可具有类似于第一圆筒接触件316和第一圆筒壳体314的构造以使得第二圆筒接触件320可与第二圆筒壳体318—起旋转。第一圆筒壳体314能够操作以与鼻锥312相连接。具体地讲,第一圆筒壳体314包括至少一个向近側延伸的柱315,所述柱315能够与鼻锥312的至少一个柱孔326相连接,这可更清晰地见于图6中。在示例性版本中,第一圆筒壳体314具有围绕第一圆筒壳体314的近側表面等间距间隔开的三个柱315。此外,鼻锥312的柱孔326的数量等于柱315的数量。然而,应当理解,可使用任意数量的柱315和柱孔326,根据本文的教导内容,这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可使用2、3、4、5、6等数量的柱315和/或柱孔326。另外,柱315和柱孔326不必具有相等的数量。尽管示例性版本包括用于连接第一圆筒壳体314和鼻锥312的柱315和柱孔326,但应当理解可使用其他连接特征,根据本文的教导内容,这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可使用搭扣夹片、螺钉、或任何其他合适的连接机构。一旦连接后,则当鼻锥312旋转或平移时,第一圆筒壳体314也类似地旋转和/或平移。第一圆筒壳体314还包括至少一个圆筒柱孔330,所述至少一个圆筒柱孔330能够操作以与第二圆筒壳体318的至少一个圆筒柱315相连接。因此,第一圆筒壳体314和第二圆筒壳体318可选择性地连接在一起以使得第一圆筒壳体314的旋转和平移能够操作以致动第二圆筒壳体318的旋转和/或平移。应当理解,在示例性版本中,一个或多个导线可沿着换能器载体组件300的长度穿行。图6示出了这种导线可穿行的一个示例性路径。鼻锥312具有形成于鼻锥312内的鼻锥导线沟槽324。导线沟槽324包括设置在鼻锥312远端的细长矩形沟槽,其中导线沟槽324的至少一部分延伸穿过鼻锥312以使得可将导线从鼻锥312的内部通过导线沟槽324引导至鼻锥312的外部。此外,第一圆筒壳体314具有形成于其中的圆筒沟槽328。圆筒沟槽328延伸穿过圆筒沟槽314的近端,因此导线可通过导线沟槽324和圆筒沟槽328穿行,这在将在下文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圆筒沟槽328具有细长矩形形状,但可使用圆筒沟槽328的任何合适形状,根据本文的教导内容,这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在本实例中,换能器载体组件300包括以一对相对的圆筒沟槽328和一对相对的导线沟槽324存在的圆筒沟槽328和导线沟槽324;然而,可使用任意合适数量的圆筒沟槽328和导线沟槽324,根据本文的教导内容,这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鼻锥312还具有其中可穿行导线的至少一个导线孔325。由此,导线或多种其他合适的元件可通过导线孔325穿行至导线沟槽324并且随后穿行至圆筒沟槽328。在其他仅为示例性的版本中,导线或多种其他元件可跳过导线孔325而直接通过导线沟槽324穿行。图7示出了结合导线的换能器载体组件300的剖视图,其中示出了导线可沿换能器载体组件300穿行的路径。具体地讲,接触导线334和压电导线336示为沿着换能器载体组件300的长度穿行。在本实例中,一组双接触导线334从第一引线334延伸并且沿着第一覆盖件302和第二覆盖件304的外面穿行。接触导线334随后连接至第一壳体接触件323和第二壳体接触件322。尽管示例性版本包括两个接触导线334,但应当理解,可使用任意合适数量的接触导线,根据本文的教导内容,这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反之,压电导线336完全在第一覆盖件302和第二覆盖件304的内部穿行。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设想到,压电导线336可部分在第一覆盖件302和第二覆盖件304内穿行而非完全在第一覆盖件302和第二覆盖件304内穿行。如从示例性版本可见,存在两个压电导线336,但可使用任意合适数量的压电导线336,根据本文的教导内容,这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在示例性版本中,压电导线336从第二引线356延伸,随后在第一覆盖件302和第二覆盖件304以及鼻锥312下面穿过。压电导线336随后穿过导线孔325并且沿着导线沟槽324穿行至圆筒沟槽328。压电导线336中的一者随后连接至第一圆筒接触件316。压电导线336中的第二者连接至第二圆筒接触件320。由于第一圆筒接触件316和第二圆筒接触件320分别与第一壳体接触件323和第二壳体接触件322连通,则压电导线336与接触导线334连通。应当理解,一旦在压电导线336和接触导线334之间建立这种连通,就可在不破坏或中断压电导线336和接触导线334之间的电气连通的情况下来平移和/或旋转换能器载体组件300。图8示出了具有闭合在一起的第一覆盖件302和第二覆盖件304的换能器载体组件300。图9-11示出了换能器载体组件300的多个剖视图。例如,图9示出了换能器载体组件300沿线9-9的剖视图。图10示出了换能器载体组件300沿线10-10的剖视图。此夕卜,图11示出了换能器载体组件300沿线11-11的剖视图。IV.具有盘绕导线的换能器载体组件在一些示例性版本中,应当理解,可在操作换能器之前、期间、或之后以多种方式来旋转和/或移动换能器100,352。此外,应当理解,导线可附接至换能器100,352或者说是与换能器100,352机械连通,如同(例如)压电导线336和接触导线334。最后,应当理解,可能有利的是构造这种上文提及的导线和/或任何其他导线和/或连接机构以使得有利于换能器100,352相对于这些导线的这种移动。图12示出了具有导线400的示例性安装环410。在本实例中,导线400提供换能器420和滑环组件之间的电气连通,所述滑环组件又与电源连通以启动换能器420。仅以举例的方式,可根据上文的教导内容和/或根据本文引用的一个或多个参考文献的教导内容来构造这种滑环组件。将换能器420插入安装环410的保持沟槽412内,以使得安装环410能够操作以在手柄部件(如,图1所示的手柄组件60内)为换能器420提供结构支承。应当理解,安装环410可在手柄组件60内保持固定,而换能器420相对于手柄组件60和安装环410平移和/或旋转。在一些版本中,安装环410与换能器420—起相对于手柄组件60旋转;而换能器420仍相对于安装环410平移。另外应当理解,各种类型的轴承可置于安装环410和手柄组件60之间和/或安装环410和换能器420之间以提供结构支承同时允许旋转。导线400通过接触件414和引线416与换能器420连通。然而,可使用在导线400和换能器420之间建立连通的任何合适方法,根据本文的教导内容,这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在示例性版本中,导线400包括自盘绕导线以使得当导线400在未承受张力或承受低量张力时,导线400回缩或者说是自动地自盘绕,从而减小其有效长度。应当理解,构造导线400使其自盘绕可允许导线400与换能器420结合使用,且不会妨碍换能器420的使用和/或旋转/平移。在其他示例性版本中,除了具有自盘绕构造,导线400可使用弹性体导电材料进行构造以使得除了通过盘绕运动回缩之外,导线400可在不存在张力的情况下通过回缩其自身长度而纵向收缩。可使用用于回缩导线400的其他合适方式,根据本文的教导内容,这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在一些版本汇总,换能器420相对于安装环410平移。这种平移将改变得自导线400的所需长度量。当换能器420向远側和向近側平移时,导线400响应减小的张力来减小其自身的有效长度,由此可保持为基本上直线的。换句话讲,导线400避免变得松弛,并且由此避免下垂至接触换能器420。如此避免与换能器420的侧向接触可降低下述可能性,即启动的换能器不利地影响导线400的性能和/或导线400不利地影响换能器420的性能。除此之外或者作为另外一种选择,避免导线400的松弛和/或下垂可降低下述可能性,即导线400在换能器420的旋转和/或平移期间将被缠绕在其他元件上。V.其他方面可以设想到本文的各种教导内容可按多种方式进行组合,并且应当理解,本文的任何教导内容均不旨在表示本发明人的设想的极限。在实施过程可如何执行本文所述的外科器械的若干特征的多个其他实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并根据本文的教导内容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这些实例均适当地位于本发明人的设想内。仅以举例的方式,本文涉及的外科装置100、活动组件160、和/或其他元件中的至少一部分可根据下述专利的教导内容中的至少一些进行构造2002年12月31日公布的名称为“ElectrosurgicalSystemsandTechniquesforSealingTissue,,(用于密封组织的电外科系统和技术)的美国专利No.6,500,176,该专利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2008年8月26日公布的名称为“Motor-DrivenSurgicalCuttingandFasteningInstrumentwithLoadingForceFeedback”(具有负载力反馈的马达驱动型外科切割和紧固器械)的美国专利No.7,416,101,该专利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2010年6月15日公布的名称为“Post-sterilizationProgrammingofSurgicalInstruments”(外科器械的后消毒程控)的美国专利No.7,738,971,该专利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2005年10月7日公布的名称为“TissuePadforUsewithanUltrasonicSurgicalInstrument”(与超声外科器械一起使用的组织垫)的美国公布No.2006/0079874,该公布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2006年10月11日公布的名称为“UltrasonicDeviceforCuttingandCoagulating”(用于切割和凝固的超声装置)的美国公布No.2007/0191713,该公布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2007年5月22日公布的名称为“UltrasonicWaveguideandBlade”(超声波导和刀片)的美国公布No.2007/0282333,该公布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2008年I月15日公布的名称为“UltrasonicDeviceforCuttingandCoagulating”(用于切割和凝固的超声装置)的美国公布No.2008/0200940,该公布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2008年2月14日公布的名称为“MotorizedSurgicalCuttingandFasteningInstrumentHavingHandleBasedPowerSource”(具有基于手柄的电源的电动外科切割和紧固器械)的美国公布No.2009/0209990,该公布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2009年9月11日公布的名称为“UltrasonicDeviceforFingertipControl”(指尖控制的超声装置)的美国公布No.2010/0069940,该公布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2011年I月20日公布的名称为“RotatingTransducerMountforUltrasonicSurgicallnstruments,,(用于超声外科器械的旋转换能器安装座)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1/0015660,该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和/或2010年11月5日提交的名称为“Energy-BasedSurgicalInstruments”(基于能量的外科器械)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No.61/410,603,该临时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应当理解,所述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的任何专利、出版物或其他公开材料,无论是全文或部分,仅在并入的材料与本公开中给出的定义、陈述或其他公开材料不冲突的范围内并入本文。由此,在必要的程度下,本文所明确阐述的公开内容将取代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的任何冲突材料。如果据述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但与本文所述的现有定义、陈述或其它公开材料相冲突的任何材料或其部分,仅在所并入的材料和现有的公开材料之间不产生冲突的程度下并入本文。本发明的一些版本可应用于常规的内窥镜检查和开放性手术器械以及机器人辅助的手术。示例性的机器人辅助外科系统公开于2004年8月31日公布的名称为“RoboticSurgicalToolwithUltrasoundCauterizingandCuttingInstrument”(具有超声烧灼和切割器械的机器人外科工具)的美国专利No.6,783,524中,该专利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本文所公开的装置的版本可设计为使用一次后丢弃,也可设计为供多次使用。在上述任一种或两种情况下,都可对这些版本进行修复,以便在使用至少一次后重复使用。修复可包括以下步骤的任意组合拆卸装置、然后清洗或更换特定部件和随后进行重新组装。具体地讲,可拆卸所述装置的版本,并且可选择性地以任何组合形式来更换或拆除所述装置的任意数量的特定部件或零件。清洗和/或更换具体零件后,所述装置的版本可在修复设施中进行重新组装以供随后使用,或者在即将进行外科手术前由外科手术团队进行重新组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知道,修复装置时可利用多种技术进行拆卸、清洗/更换和重新组装。这些技术的使用以及所得的修复装置均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仅以举例的方式,本文所述的版本可在外科手术之前进行处理。首先,可获取新的或用过的器械,并根据需要进行清洗。然后可对器械进行消毒。在一种消毒技术中,将该装置置于闭合并密封的容器中,例如塑料或TYVEK袋中。然后可将容器和器械置于可穿透该容器的辐射场,例如Y辐射、X射线或高能电子。辐射可将器械上和容器中的细菌杀死。然后可将消毒后的器械保存在消毒容器中。该密封容器可将器械保持在无菌状态,直到在外科设施中打开该容器。还可使用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他技术对装置消毒,所述技术包括(但不限于)P辐射或Y辐射、环氧乙烷或蒸汽消毒。在已经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各种版本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前提下进行适当修改。已经提及了若干此类潜在的修改形式,并且其他修改形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例如,上文讨论的实例、版本、几何形状、材料、尺寸、比率、步骤等等均是示例性的而非必需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以下面的权利要求书考虑,并且应理解为不限于说明书和附图中示出和描述的结构和操作细节。权利要求1.一种外科器械,包括(a)超声换能器,所述超声换能器能够操作以将能量递送至手术部位;(b)主体,所述主体能够操作以容纳支承所述超声换能器;和(C)换能器载体组件,其中所述换能器载体组件与所述主体连通,其中所述换能器载体组件还与所述超声换能器连通,其中所述换能器载体组件能够允许所述超声换能器在所述主体内的平移和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器械,还包括第一覆盖件和第二覆盖件,其中所述第一覆盖件能够与所述第二覆盖件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覆盖件和所述第二覆盖件能够操作以贴合在所述换能器载体组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科器械,其中所述第一覆盖件和所述第二覆盖件具有对称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科器械,其中所述第一覆盖件和所述第二覆盖件的轮廓设置成贴合所述换能器载体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器械,其中所述换能器载体组件包括第一圆筒壳体和第二圆筒壳体,其中所述外科器械还包括一组压电导线和一组接触导线,其中所述压电导线能够提供所述第一圆筒壳体和所述第二圆筒壳体内部的电气连通,其中所述接触导线能够提供所述第一圆筒壳体和所述第二圆筒壳体外部的电气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科器械,其中所述第一圆筒壳体与第一圆筒接触件连通,并且所述第二圆筒壳体与第二圆筒接触件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科器械,其中所述第一圆筒接触件包括滑环接触件,其中所述第二圆筒接触件包括滑环接触件。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科器械,其中所述第一圆筒接触件能够环绕所述第一圆筒壳体,其中所述第二圆筒接触件能够环绕所述第二圆筒壳体。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科器械,其中所述第一圆筒壳体和所述第二圆筒壳体都包括圆柱形形状,其中所述第一圆筒壳体和所述第二圆筒壳体以端对端构造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科器械,其中所述第一圆筒壳体和所述第二圆筒壳体具有相同形状。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器械,其中所述换能器载体组件包括第一圆筒壳体和第二圆筒壳体,其中所述第一圆筒壳体限定至少一个开口,其中所述第二圆筒壳体包括至少一个柱,其中通过连接所述至少一个开口和所述至少一个柱而使得所述第一圆筒壳体和所述第二圆筒壳体彼此连接。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器械,其中所述换能器载体组件包括鼻锥,其中所述鼻锥包括沟槽,所述沟槽能够沿着所述鼻锥的至少一部分来引导导线。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器械,其中所述换能器载体组件包括第一圆筒壳体和第二圆筒壳体,其中所述第一圆筒壳体包括沟槽,所述沟槽能够沿着所述第一圆筒壳体的至少一部分来引导导线。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器械,还包括沿着所述换能器载体组件的长度延伸的至少一组导线,其中所述至少一组导线能够自盘绕。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器械,还包括沿着所述换能器载体组件的长度延伸的至少一组导线,其中所述至少一组导线能够响应张力减小而纵向回缩。16.—种换能器载体组件,包括(a)鼻锥,所述鼻锥与换能器连通;(b)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鼻锥连通;(c)第一接触件,所述第一接触件与所述第一壳体连通,其中所述第一接触件能够建立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到所述第一壳体的外部的电气连通;(d)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连通,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为同轴对准的;以及(e)第二接触件,所述第二接触件与所述第二壳体连通,其中所述第二接触件能够建立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到所述第二壳体的外部的电气连通。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换能器载体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接触件包括从所述第一壳体延伸的第一凸块,其中所述第一凸块能够接纳至少一个导线。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换能器载体组件,其中所述第二接触件包括从所述第二壳体延伸的第二凸块,其中所述第二凸块能够接纳至少一个导线。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换能器载体组件,还包括沿着所述换能器载体组件的长度延伸的至少一个导线,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导线包括自盘绕导线。20.—种设备,包括(a)载体组件,所述载体组件能够操作以保持换能器,其中所述载体组件包括沿着所述载体组件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延伸的覆盖件;(b)超声换能器,所述超声换能器设置在所述载体组件内;(C)至少一个壳体,所述至少一个壳体与所述载体组件连通,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壳体能够使得至少一个导线沿着所述至少一个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穿行;以及(d)至少一个接触件,所述至少一个接触件与所述至少一个壳体连通,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接触件能够将电能从所述至少一个壳体的内部递送至所述至少一个壳体的外部。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换能器载体组件的外科器械,所述外科器械包括超声换能器、主体、和换能器载体组件。所述超声换能器能够操作以将能量通过所述外科器械递送至外科部位。所述主体能够操作以容纳所述超声换能器。所述换能器载体组件与所述主体和所述超声换能器相连通。所述换能器载体组件能够操作以允许所述超声换能器在所述主体内的所述平移和/或所述旋转。文档编号A61B17/00GK103027720SQ201210397410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0日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0日发明者K·M·鲁普,S·瑞,S·L·希茨,D·J·穆茂,C·T·戴维斯申请人:伊西康内外科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