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2803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冠心病、心纹痛,中医称之为“胸痹”、“心痛”。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部闷痛、心悸气短、甚则胸痛彻骨等,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如治疗不及时,常可继发心肌梗死乃至碎死。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冠心病、心绞痛死亡的人数在千万以上,它严重地危害了人类特别是中老年人群的健康及生命。目前治疗冠心病、心纹痛的西药主要是硝酸酯类化合物、β受体阻滞剂及钙拮抗剂等,这些药物只能缓解症状,难以治本,且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而中医目前临床实践中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所用的中成药如复方丹参片、丹七片等也大多存在着用药不全面、疗效低、起效慢的缺陷,且往往还需要与多种药物合并用药。中药虽然单一靶点的作用强度低于西药,但其多途径、多靶点、动态整体治疗、毒副作用小的特性则远非西药所能及,疗效确切的中成药的综合治疗效应要超过西药。但常规的中药治疗时间长,很难从根本上治愈冠心病。中医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学“胸痹”、“心痛”等范畴。属本虚标实之证,多因气血阴阳亏虚,瘀血、痰饮阻滞所致。因此,临床治疗当以益气养阴扶其本,活血化瘀通脉治其标,再投以舒肝解郁,宽胸理气,气行则血行,血行则脉通,脉通则心痛自愈。根据中医理论,针对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机理,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简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柴胡5-20份、香附5-20份、郁金5-20份、甘草5-20份、麦冬10-30份、元参10-30份、白芍50-40份、炒枣仁10-50份、沉香3-10份、丹参10-30份、檀香5-20份、砂仁3_10份、蒲黄5_20份、五灵脂5_20份、瓜萎10-40份、薤白5-25份、半夏5-25份。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柴胡12份、香附12份、郁金12份、甘草12份、麦冬20份、元参20份、白苟30份、炒率仁40份、沉香6份、丹参20份、檀香10份、砂仁5份、蒲黄10份、五灵脂12份、瓜萎30份、薤白15份、半夏15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柴胡具有疏散退热、升阳舒肝的功效;香附具有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的功效;郁金具有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元参具有养阴凉血、清热泻火、除烦止渴、解毒散结的功效;白芍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的功效;炒枣仁具有养肝敛汗、宁心安神的功效;沉香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的功效;丹参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的功效;檀香具有行气温中、开胃止痛的功效;砂仁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蒲黄具有止血、化瘀、通淋的功效;五灵脂具有疏通血脉、散瘀止痛的功效;瓜萎具有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的功效;薤白具有温中通阳、下气散结的功效;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本发明精选药物组方,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共奏舒肝解郁、宽胸理气、活血通络、散瘀止痛的功效,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达到标本兼治。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2%,治愈率68%。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柴胡12g、香附12g、郁金12g、甘草12g、麦冬20g、元参20g、白芍30g、炒枣仁40g、沉香6g、丹参20g、檀香10g、砂仁5g、蒲黄10g、五灵脂12g、瓜萎30g、薤白15g、半夏15g。实施例2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柴胡15g、香附10g、郁金5g、甘草20g、麦冬15g、元参30g、白芍10g、炒枣仁30g、沉香10g、丹参15g、檀香20g、砂仁3g、蒲黄15g、五灵脂10g、瓜萎20g、薤白10g、半夏20g。实施例3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柴胡5g、香附20g、郁金15g、甘草10g、麦冬25g、元参25g、白芍20g、炒枣仁50g、沉香5g、丹参25g、檀香5g、砂仁6g、蒲黄20g、五灵脂5g、瓜萎40g、薤白20g、半夏10g。实施例4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柴胡20g、香附5g、郁金10g、甘草15g、麦冬30g、元参10g、白芍25g、炒枣仁20g、沉香8g、丹参10g、檀香12g、砂仁8g、蒲黄12g、五灵脂20g、瓜萎10g、薤白25g、半夏5g。 实施例5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柴胡10g、香附15g、郁金20g、甘草5g、麦冬10g、元参15g、白苟40g、炒率仁10g、沉香3g、丹参30g、檀香15g、砂仁10g、蒲黄5g、五灵脂15g、瓜萎25g、薤白5g、半夏25g。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 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5厘米,进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钟;第二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4厘米,水沸后煎煮15 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50例,年龄35 75岁。二、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年龄酌情增减。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七天为一疗程。二、疗效标准
(1)疮愈症状消失,心电图及有关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
(2)有效症状减轻,发作次数减少,间歇期延长,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3)无效主要症状及心电图无改变。四、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1-5个疗程,痊愈34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五、典型病例
病例1: 伯某,男,48岁。心前区疼痛已有半年,伴随胸闷、气短,体力活动时疼痛加重。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后,疼痛明显减轻,心绞痛、胸闷、睡觉憋醒,只发作一次;继续巩固服2个疗程,症状完全消失,随访无复发。病例2
姚某,女,57岁。自述左胸刺痛,有时痛引背部,近半年来疼痛加重且发作频繁,每日发作3 6次,每次均持续2 3分钟,多发生在夜间,一般口含硝酸甘油片。近期病情加重为持续性疼痛,尤以夜间为甚,伴随胸闷、出汗、心慌,无法平卧。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症状得到缓解,继续服用2个疗程,症状消失,痊愈。随访I年未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柴胡5-20份、香附5-20份、郁金5-20份、甘草5_20份、麦冬10-30份、元参10-30份、白芍50-40份、炒枣仁10-50份、沉香3-10份、丹参10-30份、檀香5_20份、砂仁3_10份、蒲黄5-20份、五灵脂5-20份、瓜萎10-40份、薤白5_25份、半夏5_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柴胡12份、香附12份、郁金12份、甘草12份、麦冬20份、元参20份、白芍30份、炒枣仁40份、沉香6份、丹参20份、檀香10份、砂仁5份、蒲黄10份、五灵脂12份、瓜萎30份、薤白15份、半夏15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柴胡5-20份、香附5-20份、郁金5-20份、甘草5-20份、麦冬10-30份、元参10-30份、白芍50-40份、炒枣仁10-50份、沉香3-10份、丹参10-30份、檀香5-20份、砂仁3-10份、蒲黄5-20份、五灵脂5-20份、瓜蒌10-40份、薤白5-25份、半夏5-25份。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舒肝解郁、宽胸理气、活血通络、散瘀止痛的功效,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组分药源广、配制简便、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P9/10GK103028088SQ20121056201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3日
发明者丁常燕 申请人:丁常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